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河源市旅游

河源市紅色旅游景點

黃竹徑伏擊戰遺址
  黃竹徑伏擊戰遺址位于東源縣黃村鎮黃竹徑。1949年春,駐黃村的國民黨保十三團某部和藍溪鄉-鄉長張其勛,聯防隊長程仿魏為奪回萬和、祝崗、七樹、鄔洞村等大片區域而出兵向該區進攻。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二支隊四團領導王彪、張華基、張惠明根據可靠情報決定在黃竹徑進行伏擊,打擊進犯敵軍。4月9日上午敵軍由土頑鄔金中、張其勛帶領150多人進入我方伏擊圈。經過激烈戰斗,擊斃敵軍2人,繳獲-兩支、彈藥一批,打擊了敵人對我解放區的騷擾。……[詳細]
熱水革命烈士紀念碑
  熱水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熱水鎮鎮府背后的山崗上。1963年,熱水人民公社為紀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熱水籍革命烈士,建立了該紀念碑。該紀念碑是方塔形,磚石砌筑,表面批搪石灰,尖頂,邊長1.84米,高9米,2米高處灰塑腰檐,檐下四面嵌花崗巖石碑刻,南面碑刻鐫刻紀念碑志,西面鐫刻烈士芳名,東、北兩面無字。檐上四面浮塑“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四周砌有八角形欄桿。2010年1月,被和平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儒步村烈士紀念碑
  儒步村烈士紀念碑位于東源縣葉潭鎮儒步村大頂山西坡下。1940年,中共河源縣委成員歐陽源、蔡子培等以教師身份在纘修學校工作時,為了悼念當地抗日陣亡的將士而建立,后來倒塌;2005年,葉潭鎮在興建革命烈士紀念碑時,同時也在舊址重新建造了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二座紀念碑并立在一起,水泥沙石混筑建造,碑身分為三級,方塔型,高約5米,底邊2.5米。在第二級中鑲嵌銘刻烈士芳名的碑刻,三級東面墨字“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詳細]
駱湖鎮革命烈士紀念碑
  駱湖鎮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東源縣駱湖鎮駱湖村無名丘陵小山包上。該紀念碑坐西北向東南,建于1963年。該碑主要為紀念1948年在九連山地區駱湖大坪戰斗戰役中英勇犧牲的排長董中、指導員麥啟牛、副排長彭觀沖等七位殉難英烈而立。紀念碑陵園由路面11級臺階進入,四周砌有圍墻,占地面積190平方米。紀念碑由碑座、碑身組成,材質為紅磚水泥砌筑,碑座正方形,高2.2米,碑身長條形,高約6米,正面注塑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紅色浮雕字。……[詳細]
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兵工廠
  五(華)興(寧)龍(川)縣蘇維埃政府兵工廠舊址位于龍川縣回龍鎮大塘肚村。舊址原為一打鐵鋪,面寬8米,建筑面積64平方米。坐東向西,建于清代,灰沙夯墻基土磚墻體,灰瓦屋面,土泥地面。內有金字架屋架,西南角有一小房間。1929年春,閩粵贛邊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在大塘肚成立,為適應革命斗爭需要,五、興、龍縣蘇維埃在該鐵鋪設立兵工廠,修理和制造-械等兵器。20世紀50年代至今,該舊址為當地村民用作榨油坊。……[詳細]
河源縣人民政府舊址
  河源縣人民政府舊址位于東源縣上莞鎮太陽村昌隆屋。1948年12月7日,上莞圩崗召開3000多人群眾大會,慶祝河源縣人民政府成立。縣長黃中強、副縣長李輝(吳震乾),下設財政科、軍事科、民政科、宣教科。縣政府辦公地址就設在此處。該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坐東向西,由一頭門二堂二杠橫屋組成的客家方圍屋。總面闊34.6米,總進深37.8米,占地面積達1300平方米。硬山頂,屋面板瓦,屬土木結構。……[詳細]
中共東江后方特委文秀塘會議舊址
  中共東江后方特委文秀塘會議舊址位于東源縣黃村鎮永新文秀塘地塘頭。1945年2月,中共后東特委領導梁威林、鐘俊賢、鄭群等領導根據省臨委和大鵬半島整風班的指示精神,在文秀塘地塘頭召開了后東特委委員會議,會議對后東特委領導成員進行了調整,提出了恢復組織生活和組織武裝斗爭以及創辦《星火報》的決定。該舊址是一幢上三下三層式客家民居,面積約350平方米,建筑為泥磚墻、瓦面,目前大部分墻體基本完好,瓦面較破爛。……[詳細]
南嶺鄉蘇維埃政府舊址
  南嶺鄉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紫金縣南嶺鎮高新村,建筑面積370平方米,是土木結構的房屋。1928年1月13日,為配合紅二師做好攻占南嶺的準備工作,鐘佩璜、鐘慕奇等人在蘇區九華塘成立了南嶺鄉蘇維埃政府。1月20日,紅二師勝利占領南嶺,南嶺鄉蘇維埃政府遷至南嶺鄉高新村鐘氏宗祠辦公。2004年4月鐘氏族人開始重修,且在門前建了5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2006年10月竣工,現保存完好。……[詳細]
中共河源縣委舊址
  中國共產黨河源縣委員會舊址位于東源縣葉潭鎮儒步村村委會。1940年6月,中共河源縣委在葉潭麥畬和合屋成立后,于1940年9月至1941年8月遷至現舊址進行辦公。該舊址建于民國期間(1930年),坐西北向東南。建筑原為儒步村纘修小學,原建筑在2000年被拆建重修為儒步村委會辦公樓,現僅存斗門及部分圍墻,原形不詳。總面闊12.5米,總進深28.2米,建筑占地面積353平方米。……[詳細]
紅二師四師會師遺址
  紅二師紅四師會師遺址位于紫金縣龍窩鎮龍窩居委會龍窩鎮府旁的水田。1928年1月,由廣州起義軍人余部改編的紅四師,在解放紫金城生擒國民黨中將丘國忠后,挺進龍窩,與紅二師第五團和工農革命軍縣大隊、赤衛隊等在此會師,擊潰敵一個師的進攻。遺址現保持原來的水田和民居,近年加建了一個小型變電站。紫金縣委、縣政府計劃在遺址側的小山上建“會師公園”。……[詳細]
能溪鄉人民政府舊址
  能溪鄉人民政府舊址位于東源縣葉潭鎮街鎮。1949年5月,國民黨保十三團起義后,河東分工委書記張華基按組織決定任命歐陽裕為能溪鄉人民政府鄉長,黃其裕、黃生安為副鄉長。6月在儒步明德樓舉行能溪鄉人民政府成立大會,宣告能溪鄉人民重新解放。大會宣布,1948年春的分田廢債有效,各戶按原分田所分得的田地繼續耕種。該遺址已被改建為民房。……[詳細]
紫五人民抗征大隊隊部舊址
  紫(金)五(華)人民抗征大隊隊部舊址位于紫金縣白溪水庫區第四村29號,建筑面積305平方米,是土木結構二進式客家圍龍屋。1947年11月,紫、五人民抗征大隊在紫金縣白溪小陂村成立,隸屬東江人民抗征大隊,活動于附城、白溪、烏石、龍窩、洋頭、水墩、中壩、敬梓等地,由溫敬堯任大隊長,程佩舟任副大隊長,下轄青龍隊、白虎隊、關公隊、華容隊。……[詳細]
黃坑阻擊戰遺址
  黃坑阻擊戰遺址位于東源縣康禾鎮黃坑。1948年10月1日,河東主力部隊轉移河西后,國民黨保十三團1個營400多人從紫金經青山坳進入黃坑至田心進犯康禾。康禾常備隊隊長諸佛騰、政治指導員黃明(黃佩麟)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帶領常備隊及田心民兵40多人在黃坑伏擊來犯敵人。在伏擊戰中,斃敵7人,傷數十人,取得了伏擊戰的勝利。……[詳細]
仙塘革命烈士紀念碑
  仙塘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東源縣仙塘鎮熱水樟木礤村。該碑是為紀念廣東軍區東江軍區獨立第七團在1950年9月24日追剿“--救國軍”殘匪時,在仙塘熱水樟木寨村與匪部100多殘匪激戰中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張群英、張英(女)等9位烈士而建造。紀念碑建于1986年12月,占地面積200平方米。……[詳細]
紫河游擊隊總部舊址
  紫(金)河(源)游擊隊總部舊址位于紫金縣好義積良小坑。1929年11月,紫河游擊隊成立,總部駐小坑。該隊是紫河特區的主力,為打通與江西中央蘇區聯系的通道作出了努力。舊址建于清代,坐西北向東南。檁條山墻結構。三間二進,兩頭橫屋,面闊27.7米,總進深12.9米。……[詳細]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
  廣東和平十九路軍紀念碑是中國第一座抗日紀念碑。當年淞滬抗戰廣東和平籍將士共有48人戰死沙場;翌年和平縣老百姓自發捐款,買下東山嶺的一個小山頭,修建烈士紀念碑,成為全國第一座建成的抗日紀念碑。廣州的十九路軍紀念碑全國聞名,但有人可能不知道廣東省還有一座紀念十九路軍烈士紀念碑——位于和平縣的淞滬抗戰和平籍烈士紀念碑。在這座全國最早建立卻默默無聞的抗日紀念碑前,十九路軍和平籍將士的后人,常常到這里紀念他們為國捐軀的先人。他們認為,不僅僅是在清明節,在“一二八”、“九一八”、“七七”等與抗戰有關的特殊日子,在這銘刻抗戰英雄事跡的紀念碑前,都應該有人來獻花紀念。和平縣淞滬抗戰和平籍烈士紀念碑位于縣城東山嶺南坡的一個小山崗上。這座紀念碑銘記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1932年1月28日,日軍突襲上海閘北十九……[詳細]
張和邦烈士紀念碑
  張和邦烈士紀念碑位于連平縣忠信圩鎮東北向100米黃嶺山山腰上,距縣第二人民醫院約200米。張和邦,原籍廣東梅縣松口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亞,14歲回國念書,后加入東江縱隊,曾分別在連平隆街大田小學、大湖湖東小學、忠信鎮小學等地,以教師作掩護,從事革命活動。1945年11月底,因叛徒告密,張和邦、梁覺民、梁偉誠、嚴濤4人被國民黨逮捕。敵人對他們進行了嚴刑拷打,但他們個個堅強不屈,沒有透露我黨我軍半點機密。在嚴濤被保釋后,張和邦、梁覺民、梁偉誠3人在獄中又受盡酷刑,仍堅持與敵人進行頑強的斗爭。地下黨多方設法營救,未能成功。1946年1月6日,3人同時被敵人殺害于忠信下街門。張和邦犧牲時年僅24歲。為紀念張和邦烈士的英勇事跡,解放后,連平縣人民政府建立了張和邦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坐西北向東南。碑高2.5……[詳細]
吳建昌烈士紀念碑
  吳建昌烈士紀念碑位于連平縣忠信鎮柘陂村塔嶺山半山腰處。吳建昌系連平縣忠信鎮柘陂村人。1941年,吳在柘陂華南小學讀書時,就積極參加中共地下黨員鐘明組織的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并于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吳建昌等人在柘陂組織了一批青少年學生,創辦了進步刊物《火花報》,積極宣傳抗日。是年冬,柘陂成立了學生黨小組,吳建昌被任命為小組長。1945年秋,吳建昌進入連平中學讀書,任連平中學學生黨小組組長。同年11月下旬,地下黨員肖德根告知吳,敵人將調集4縣兵力進犯九連山,“圍剿”我東江縱隊第三支隊。吳步行40多公里,穿過敵人的5處--卡,趕到忠信,將情報送到情報員游良手里,使我游擊隊及時甩開了敵人的“圍剿”。1947年上半年,按照中共華南分局的指示,九連山地區恢復武裝斗爭。連平縣黨組織主要領導人鄧基……[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 欧美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站在线 |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 亚州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