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河源市旅游

河源市紅色旅游景點

流洞小學--中共河西縣委舊址
  流洞小學--中共河西縣委舊址位于東源縣船塘鎮三河流洞文明小學。1941年春,中共東江后方特別委員會(簡稱后東特委)根據當時斗爭形勢,以及河源縣自然環境,為便于黨組織的領導和活動,批準河源縣實行小縣小區制,以東江河為界,東江河以東為河源縣委(稱河東縣委),東江河以西為河西縣委。1941年9月撤銷船塘區委,建立河西縣委,由李福民(李中達)任書記(至1941年12月)、張帆川(章平)任組織部長、黃(王)蘭(女)任宣傳部長,縣委機關設在三河流洞文明小學(李福民等在該校教書為掩護)。河西縣委下轄上莞、三河、畬寮、新寨、老圍等五個區,負責組織、開展河西地區的革命斗爭活動。……[詳細]
河西革命歷史展覽館
  河西(含船塘、上莞、三河、漳溪、駱湖、曾田6個鎮)革命歷史展覽館位于船塘鎮圩鎮,座落于河西革命烈士陵園內的左側。展覽館于2010年夏建成。占地面積120平方米,建筑面積260平方米。原東江第二支隊司令員、省政協副主席、省委--部長鄭群為紀念館撰寫前言。展覽館分為3個展室,第一展室展覽河西區黨組織的建立、發展和武裝斗爭的過程;第二展室展覽河西區的農-動、政權建設和--工作;第三展室展覽河西區革命先烈英勇斗爭的經過。3個展室分別以大量文字、圖表、照片、實物和黨史資料書刊,展示了河西人民自1939年至1949年在黨的領導下英勇抗日、推翻“三座大山”的斗爭歷程。……[詳細]
龍炮區聯隊隊部舊址
  龍(窩)炮(子)區聯隊隊部舊址位于紫金縣蘇區鎮炮子村大灣。紫金縣龍炮區聯隊于1931年成立,在海陸紫蘇維埃政府的領導下,堅持開展游擊戰爭,打擊-武裝,擴大游擊區。舊址原是溫氏老屋,坐西北向東南,五間二進,兩頭橫屋,總面闊37.6米,進深18米。檁條山墻結構,硬山頂,灰瓦,磚墻,石基腳。始建于清代,2011年重修。1977年1月,被紫金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1月,被紫金縣委、縣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11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6月,被廣東省委宣傳部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地雷工廠舊址
  -工廠舊址位于紫金縣上義鎮卷篷村。1942年12月,為抗擊日軍入侵,建立抗日敵后根據地。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總隊中隊長曾學修奉曾生命令,返回紫金上義,與曾繁一起發動80多名青年參軍,組建了紫金抗日地方常備大隊,并在關帝廟辦起了-制造廠,開展抗日運動。1945年2月,紫金抗日地方常備大隊整編為東江縱隊第七支隊紫金獨立大隊,曾學修任教導員,曾繁任大隊長。舊址坐南向北,三間二進,兩頭橫屋,前面余坪。總面闊11.7米,總進深12.2米。硬山頂,灰瓦,磚墻,石基腳。1994年3月,被紫金縣委、縣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中共河源縣委成立舊址
  國共產黨河源縣委員會成立舊址位于東源縣葉潭鎮葉潭村麥畬排和合屋。1940年6月,根據中共東江特委指示,正式成立中共河源縣委員會,書記黃慈寬,組織部長張華基,宣傳部長蔡子培,青年部長歐陽源,--部長丘國章,婦女部長關綺清。縣委所在地就設在麥畬村中,屬中共龍川中心縣委領導,下轄能溪區委、藍溪區委和崇伊中學支部。該舊址原是麥畬村民房屋,建于清代,坐北向南,通面寬14米,進深13米,占地面積182平方米。土木磚瓦結構,磚石墻,表面批搪石灰,懸山頂。2005年,中共東源縣委將和合屋改建成“中共河源縣委員會成立舊址紀念館”……[詳細]
紅軍醫院舊址
  紅軍醫院舊址位于紫金縣蘇區鎮炮子村。紅軍醫院成立于1928年5月,有病房5間,簡易手術臺1張,是當時蘇維埃政府為救治戰斗中受傷的戰士而辦。醫院最多一次接收傷病號30多名。1930年,因-軍隊進犯,醫院轉移到迎牌石、梅子坑山上。舊址原建筑為簡易磚瓦房,2011年重建,建筑面積100多平方米。2009年3月,被紫金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1月,被紫金縣委、縣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11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6月,被廣東省委宣傳部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白馬戰斗遺址
  白馬戰斗遺址位于東源縣義合鎮白馬村。1948年10月,國民黨護航大隊護送11艘物資船從河源沿東江而上,我部得知情況后,粵贛湘邊區黨委領導嚴尚民及廣東人民解放軍粵贛邊支隊領導鐘俊賢、鄭群等經過周密分析后,決定組織力量在義合白馬稅站附近伏擊他們。參加戰斗的有該支隊三團、四團及江防大隊全體官兵。當天,我部與敵軍在白馬稅站附近激戰兩個多小時。此役,取得了重大勝利,殲敵一個連,斃敵10多人,俘敵30多人,繳獲迫擊炮一門、機-兩挺以及-支彈藥、棉被、棉紗、毛氈、膠鞋、藥品、輪胎等一大批戰利品,更好地解決了我部的給養、裝備問題。……[詳細]
紫金縣老蘇區革命烈士紀念堂
  紫金縣老蘇區革命烈士紀念堂位于紫金縣蘇區鎮炮子村。建于1974年,2008年重修,坐東南向西北。總面闊22米,總進深40.5米。前半部分為三層鋼混結構樓房,內設展覽室,展覽室展出蘇區革命文物200多件;后半部分是能容納600人的會場,鋼混澆注八個金字架頂,硬山頂,灰瓦,磚墻,水泥地板。紀念堂是紀念革命烈士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地方。2009年3月,被紫金縣委、縣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11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6月,被廣東省委宣傳部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半徑伏擊戰遺址
  半徑伏擊戰遺址位于東源縣葉潭鎮半徑村。1946年初,駐藍口的國民黨部隊和藍口聯防隊準備進攻黃村,“圍剿”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我東進部隊的領導獲悉情報后,經過詳細分析,認為敵軍從葉潭進攻黃村必經葉潭半徑,為此,決定在半徑附近的多個山頭路口布置兵力,打擊來犯之敵。1月5日晨9時左右,敵軍幾百人進入葉潭半徑之彭子塅和佛祖坳我部伏擊圈,我軍用機-、-、手-猛烈地向敵軍開火,打得敵軍寸步難進,狼狽逃竄撤退。經過近一天的戰斗,俘敵8人,繳獲戰馬一匹及-彈一批,粉碎了敵軍侵犯黃村襲擊我軍的計劃,大大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詳細]
大人嶺戰斗遺址
  大人嶺戰斗遺址位于東源縣義合鎮曲灘村的大人嶺上,山高勢陡。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二支隊由嚴尚民、鄭群指揮,集中了三團、四團、七團、江防大隊等十多個支隊共1400人的兵力,對妄圖進攻我九連河西根據地的國民黨廣東省保安十三團進行伏擊,在大人嶺上經過激烈的戰斗,消滅了保十三團兩個連,打垮了一個營,重重打擊了敵人的銳氣,為后來解放老隆、五華、連平、紫金、興寧等縣打下了基礎。這是廣東人民解放軍粵贛邊支隊(1949年1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第二支隊)“五戰五捷”中的第五次大捷。……[詳細]
戰壕遺址
  戰壕遺址位于蘇區鎮炮子村委辦公樓后山上。1928~1930年,紫金縣農民自衛軍和紅軍為了抵御國民黨-部隊、地主民團的“圍剿”而修建,農民自衛軍和紅軍曾在這里與國民黨-部隊、地主民團展開激烈的戰斗。壕址東西走向,長30多米,寬1.5米,深0.5至1米不等。2008年4月,被紫金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1月,被紫金縣委、縣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11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6月,被廣東省委宣傳部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紫金縣農民協會舊址
  紫金縣農民協會舊址位于紫金縣紫城鎮永安居委會儒林街鐘氏宗祠內。1925年至1927年紫金縣農民協會在此辦公。會長鐘一強,他領導全縣農會開展減租減息運動,指揮農民自衛軍打擊地主武裝。鐘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中期,2003年按原布局重修。坐西南向東北,三間二進,面闊13.2米,進深15米。磚墻結構,大門開在左側廊子間,門內置木質屏風。黃色琉璃瓦,硬山頂。內外墻花崗條石墻基,貼瓷磚。1987年6月,被紫金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月,被紫金縣委、縣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鶴塘村戰斗遺址
  鶴塘村戰斗遺址位于東源縣黃田鎮鶴塘村。1948年11月29日,國民黨保五團一個營和興寧偽稅總廖頌堯緝私隊一個排的兵力,再次沿東江護送軍用物資往藍口、老隆。凌晨,船隊抵達鶴塘村,早已埋伏在該處的廣東人民解放軍粵贛邊支隊3團、7團,在鄭群和曾志云指揮下,隱蔽于東江河邊的烏泥至鶴塘之間松林中,伏擊來敵。戰斗持續了近3個小時,上午九時半戰斗結束,敵保5團第12連和稅總一個排全部被殲,斃敵連長黃竟天等35人,江中淹死無數。繳獲迫擊炮1門,機-2挺,-12余支,炮彈6箱,-3000余發。……[詳細]
賴炎光故居
  賴炎光故居位于紫金縣紫城鎮安民居委會北門街89號。賴炎光(1897~1927年),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紫金縣第一個黨小組成立,任組長。1925年參加第一次東征。1926年出席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任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領導潮安工人運動。1927年4月被國民黨-派逮捕入獄,9月殺害于汕頭,時年30歲。故居始建于清朝,坐北向南,二廊間加后進,外加后排屋、右廂房,面闊14米,進深18米,大門開在右側,坐東向西。后進已經崩塌,只剩門樓和右廂前半部分。……[詳細]
紅軍號兵訓練所舊址
  紅軍號兵訓練所舊址位于蘇區鎮炮子村老寨崗。訓練所成立于1929年8月,負責人是麥勝標同志(原紅二師司號官),第一期訓練班有學員7人,訓練時間為2個多月,結業后分配到各連隊當司號員,同年底,訓練所遷至海豐開辦第二期。訓練所是一座民房,始建于清代,2011年重建,建筑面積100多平方米。2009年3月,被紫金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11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6月,被廣東省宣傳部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古竹革命烈士紀念碑
  古竹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紫金縣新圍村。為緬懷戴耀田、戴瑞靈、王錫明、朱春泉、王金福、賴松安、許順泰、張祝榮、劉桂蓮等33名革命先烈,2000年11月,古竹鎮老區建設研究促進會在紫古公路榕豐路口的小山丘上興建了古竹革命烈士紀念碑。坐東北向西南,由碑頂、碑身、碑礎、臺基、余坪、圍墻組成。面闊52.9米,進深42.7米,圍墻四周種有柏樹。石米磨光要板、臺基、碑礎,碑身貼大理石。碑身正面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礎正面大理石陽刻“古竹鎮革命烈士英名”,方形碑頂。……[詳細]
中共九連工委第一次會議舊址
  中共九連工委第一次會議舊址位于東源縣葉潭鎮儒步村。1947年3月,中共九連區工委書記嚴尚民以及魏南金、鐘俊賢、林若等領導在東源縣葉潭鎮儒步村段心樓角召開紫(金)、五(華)、龍(川)、河(源)縣委成員和河東、河西、五華、龍川、紫金武裝骨干會議,傳達黨中央和廣東區黨委關于恢復武裝斗爭的精神并作了具體布置。這是九連地區工委成立后的第一次(擴大)會議,此會議又稱黃村會議。該舊址建于民國時期,為二層石灰夯墻結構民房,瓦面,建筑工藝精致,至今仍保存完好。……[詳細]
君陳小學--中共河西縣委遺址
  君陳小學--中共河西縣委遺址位于東源縣上莞鎮新民村君陳小學。1941年9月中共后東特委在東江河以西設立河西縣委員會后,于1942年1月設立特派員制,河西縣特派員章平,副特派員鄭重文,1943年1月,章平調離后鄭重文任特派員。當時,鄭重文特派員在上莞君陳小學以教書為掩護開展革命工作,組織革命活動。河西縣委機關就設在上莞君陳小學。1944年7月鄭重文調離后,8月起由歐陽梧接任特派員至1947年7月。該址在人民公社時被拆,現為新民村衛生站。……[詳細]
黃村寧山細亞婆髻戰斗遺址
  黃村寧山細亞婆髻戰斗遺址位于東源縣黃村鎮寧山村。1948年11月7日,敵保十三團進剿藍、能、康之后,自恃其兵力充足,裝備精良,四處出兵妄圖消滅我游擊隊。廣東人民解放軍粵贛邊支隊第四團團長王彪、副團長張惠明率領一個加強班和邊鄉民兵常備隊100余人,在七目嶂山腰上的細亞婆髻擊退國民黨保十三團1個營及土頑聯防大隊、自衛隊、縣警大隊近千人的進攻。雙方激戰六、七個小時,擊斃敵保十三團連長曾金水等12人,傷敵10余人,俘敵20余人,繳獲-20多支、-兩箱。……[詳細]
曾田鎮革命烈士陵園
  曾田鎮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東源縣曾田鎮嶺崗山。該陵園建于1966年,1998年重修,坐東北向西南。陵園主要為曾田鎮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壯烈犧牲的29名烈士而立。陵園由門樓、紀念碑和烈士墓組成,占地面積479平方米。紀念碑由碑座、碑身組成,上尖下寬長條形。碑座為長方體,正面鑲有陰刻大理石“擴建革命烈士陵園碑記”和“郭常檢烈士生平”、“包維忠烈士生平”碑文;碑身鑲嵌有大理石陰刻“革命烈士紀念碑”字,字體隸書黑色,碑頂有大紅五角星。……[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天堂网站 | 日本高清在线卡一卡二中文字幕 | 日本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黄大片免 | 激情综合五月天开心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