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閩侯縣旅游

閩侯縣紅色旅游景點

龍山會議紀念館
  龍山會議舊址位于閩侯縣荊溪鎮桃田村龍山。龍山位于福州市閩侯縣與晉安區交界的山嶺中,原屬桐口鄉,現屬荊溪鎮桃田村。這里山高坡陡,叢林茂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是地下黨人活動的區域,是革命老區村。抗戰勝利前夕,中共福建省委書記曾鏡冰派莊征到福州聯系過去隱蔽下來的少數黨員,開展城市工作。莊征來到福州后,聯系了孟起、林白等人,開始發展組織,建立據點,開展活動。在此基礎上,于1945年8月建立了中共閩江工委(簡稱江委)。江委以福州城市為中心,以福建農學院、協和大學等大中學校為工作重點,通過學生工作,大力發動群眾,開展愛國--,同國民黨腐敗統治作斗爭。1946年11月25日至1947年1月15日,在中共福建省代表會上,中共福建省委改稱中共閩浙贛區委員會(同年9月改稱為中共閩浙贛省委),同時撤銷江委,成立城……[詳細]
蘭圃祠堂戰斗舊址
  蘭圃祠堂戰斗舊址林氏宗祠位于閩侯縣祥謙鎮蘭圃村林氏宗祠。1949年初,林森縣(1944年閩侯縣改名為林森縣,1950年復名閩侯縣)蘭圃村有個大地主惡霸林柯錟,擁有田地千畝,家財萬貫。他眼見農民斗爭風暴日益高漲,為保護自己利益和安全,利用蘭圃村農歷2月14“迎神”節日之機,演戲鬧節3天,特請駐扎滬嶼鄉的縣保安隊光顧自己的家宅,備盛宴款待保安隊長劉兆春及其隨帶兵丁隊伍一行,妄圖借保安武力恫嚇民眾。蘭圃村地下黨支部獲此信息后,立即向閩中游擊隊密報這一動態。閩中游擊隊領導當即研究決定:“趁保安隊在蘭圃祠堂看戲之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舉殲滅敵人。但戰斗必須神速,殲敵要穩,一鼓作氣,不得誤傷群眾,確保萬無一失。”當即派出陳振標、沈祖夏、鄭書程、黃建國等12名游擊隊員,喬裝打扮成看戲群眾,依靠蘭圃地下……[詳細]
紫臺庵戰斗舊址
  紫臺庵戰斗舊址位于閩侯縣青口鎮農光村。解放前,紫臺庵處于滬嶼鎮(現青口鎮一帶)管轄區域內。滬嶼鎮位于閩侯七里中心,人口眾多,街道店鋪林立,較為繁華。七里一帶地主豪紳多數居住該鎮,民團和一個排的保安隊駐在鎮南端的紫臺庵內。1936年1月的一個夜晚,閩中游擊隊第1支隊副隊長吳德標率領60多名游擊隊員急速包圍了紫臺庵。庵內民團和保安隊在睡夢中驚醒,急忙架起機-向游擊隊猛烈掃射。吳德標當機立斷,立即把主力隊伍分成兩個小分隊,第1小分隊作掩護,第2小分隊為主攻。在敵人的火力被第1個小分隊壓住的一剎那,第2小分隊迅速匍匐到紫臺庵墻角下,把兩架竹梯靠在敵樓窗口下,兩個隊員迅猛登上竹梯,從窗口投入集8枚為一束的手-,敵人被炸得血肉橫飛,嚎啕哭叫。活命的殘敵不得不退到樓下。第2小分隊戰士立即搶占制高點,向庵內……[詳細]
中共福建省委機關十八重溪老爺洞遺址
  中共福建省委機關十八重溪老爺洞遺址位于閩侯縣南通鎮古城村十八重溪。1945年5月,日寇退出福州。中共福建省委考慮到國民黨-派可能對我展開新一輪的“圍剿”,果斷決定將省委機關駐地由長樂南陽轉移到永泰、閩侯交界處的兔耳山。6月上旬,隨著省委書記曾鏡冰等領導率省委機關警衛班最后一批到達兔耳山,省委機關勝利完成了戰略轉移,贏得了對敵斗爭的主動權,為深入開展革命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1945年7月,省委書記曾鏡冰率領部分省委機關干部在林森縣(1944年閩侯縣改名林森縣,1950年復名閩侯縣)兔耳山和古城里、十八重溪一帶隱蔽,進行生產自救,堅持抗戰和反抗斗爭。全體黨員、干部和戰士盡管在深山密林里搭蓋茅草棚住宿,在老爺洞等巖洞里辦公、開會,條件極為艱苦,但仍然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其間,古城村的革命群眾也作……[詳細]
林祥謙烈士陵園
  林祥謙烈士陵園位于閩侯縣祥謙鎮枕峰村福夏公路東側的枕峰山西麓。林祥謙于1982年出生在閩侯縣尚干鎮的一個貧農家庭,他1906年進入馬尾造船廠當學徒,1912年進入漢口江岸機務工廠當鉗工,1913年轉到工務修配廠當鐵路工人。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后,領導工人運動的總機關-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并創辦了《勞動周刊》,在工人中進行廣泛而通俗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宣傳教育。1921年12月下旬,中共武漢地委、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負責人陳潭秋找到林祥謙等人,希望他們團結工人,組織江岸工人俱樂部,以此作為對敵斗爭的指揮部。林祥謙受到很大的啟發和教育,開始走上革命道路。不久,他擔任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干事,1922年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并被推選為京漢鐵路總工會江岸分工會委員長,領導鐵路工人同帝國主……[詳細]
中共閩浙贛區委會議遺址
  中共閩浙贛區委會議遺址位于閩侯縣青口鎮南陽頂下的大巖洞。南陽頂海拔700多米,這里群山環繞,峰巒疊嶂,山深林密,路陡坡險。山頂下有個大巖洞,可容納100多人。在革命戰爭年代,這里曾是中共福建省委(時稱閩浙贛區黨委)機關駐地。1947年3月,中共閩浙贛區委機關從古田遷到尚干鎮南陽頂,直至1948年1月又遷到南平縣鳳山鎮。這期間,全國解放戰爭形勢開始發生了新的變化,即從戰略防御向戰略進攻轉變。中共中央對皖浙閩邊區革命斗爭十分關注,于這年6月對皖浙閩邊區愛國游擊戰爭作出指示,指出目前在皖浙閩各地人民武裝力量尚小,暫時不宜過急,強調在國民黨統治區發動游擊戰爭,應從發動群眾,要求減輕負擔,免除征兵、征糧、減租減息等經濟斗爭做起。7月10日,中共中央華東局針對閩浙贛邊區4個月來游擊戰爭開展情況和存在的問……[詳細]
蘭圃抗擊日寇遺址
  蘭圃抗擊日寇遺址位于閩侯縣祥謙鎮蘭圃村。蘭圃村位于閩侯、長樂、福清三縣山脈接壤交界處,四周群山環抱,五虎山雄臥眼前。1945年5月1日,日本侵略軍1個小隊12人,從長樂營前竄到林森縣尚干,夜間竄入蘭圃山寮林矮涌家,搶奪糧食,宰殺家禽。林矮涌母親黃大妹不畏--,憤怒地上前與日軍搏斗,結果身中9刀,慘死在地。兒媳潘秀基為逃命,越墻而出,被日兵發現,亦遭殺害。蘭圃群眾聞訊后,無比憤慨。翌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蘭圃村抗日自衛隊組織廣大村民持鳥-、大刀、鋤頭、木棍等工具,分兩路向日軍駐地進攻。一路登上大坪頂峰,居高臨下,占據有利地形,準備打擊敵軍;一路采取迂回包抄戰術接近日軍。這時,日軍正在蘭圃嶺上埋鍋造飯,分食搶來的雞、鴨。當大坪山頂上的信號鑼聲響起,蘭圃抗日自衛隊迅速瞄準敵人,集中火力,排-射擊……[詳細]
大義鄉戰斗舊址
  大義鄉戰斗舊址十八姓宗祠位于閩侯縣青口鎮大義村。1935年冬,活動在莆田常太游擊根據地的紅軍閩中游擊隊第2支隊,在馬口鎮壓了罪惡累累的鋪差韓覲侯和為虎作倀、欺壓窮人的猴坑土豪楊本六后,接著又在渡口、銀坑等地抓獲并處決了偽裝買山貨、偵探搜集常太根據地情報的國民黨特務3人。國民黨-派抽調500多兵力向常太游擊根據地大舉“圍剿”。為配合常太游擊隊反“圍剿”斗爭,牽制敵人兵力,閩中游擊隊第1支隊遵照中共閩中特委指示,決定到福夏線攻打閩侯大義鄉敵據點。是年12月,當獲悉大義鄉(今屬閩侯青口鎮大義村)十八姓宗祠內駐有民團后,閩中游擊隊第1支隊迅速選派10名精干先遣隊員化裝潛入大義鄉,偵察民團駐地——十八姓宗祠的地形、哨位及布防設施等。游擊隊政委劉突軍率領60多名戰士由福清羅漢里游擊根據地出發,隊伍分3小……[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无 | 中文字幕乱偷加乱码 | 日韩无砖专区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 | 日韩、欧美一区 | 在线人成网站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