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贛州市 > 會昌縣旅游

會昌縣紅色旅游景點

文武壩紅四軍軍部舊址
  文武壩紅四軍軍部舊址位于會昌縣文武壩鎮東街11號,年代為1930年,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紅四軍軍部舊址(大成殿)始建于北宋晚期宋貞年間(1102-1106),至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縣令張琯倡議重建,歷三年始成。乾道九年(1173年),知贛州府軍州洪邁在《贛州會昌重建學記》一文中記述:重建縣學之事,由縣令張琯深倡其始;繼任縣令沈玲臣實終之。重建后,其規模還舊貫今、百楹翼如、魁伉闊闊。直到元代至正中(約1353年),縣學被大火燒毀。知縣常方壺重建,改為州學,明洪武元年(1368年)裁州復縣,復稱縣學。明洪武戊申,知縣張桂徒于東北隅,壬申火。永樂癸未,知縣王文孜重建;成化壬辰知縣梁潛購千戶白瓊故宅,易城隍廟地、擴而新之。明萬歷四十三年(1625年),知縣冒夢……[詳細]
留守蘇區中央機關舊址
  留守蘇區中央機關舊址群(含留守蘇區中央總供給部舊址、留守蘇區中央國家銀行舊址、留守蘇區中央運輸連舊址、留守蘇區紅軍供銷合作社舊址、留守蘇區中央兵工廠舊址、留守蘇區中央軍區政治部舊址、留守蘇區政治保衛局舊址),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留守蘇區中央機關舊址群位于會昌縣白鵝鄉梓坑村,舊址為當地傳統民居建筑,土或磚木結構,建于清末、民國時期,各舊址間相距2公里范圍內。整個舊址群,建筑面積約為2300平方米。舊址內留有蘇區標語,由總供給部、中央國家銀行、運輸連、供銷合作社、兵工廠、政治部、政治保衛局等舊址組成。1934年10月13日,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辦事處在瑞金宣布成立,項英任中央分局書記,陳毅任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和中央軍區(1934年10月22……[詳細]
粵贛省機關舊址群
  粵贛省機關舊址群,由粵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少共粵贛省委舊址、文武壩毛澤東舊居、蘇區防空洞、粵贛軍區紅軍醫院舊址、江西軍區第三作戰分區暨粵贛省軍區總指揮部舊址等組成,位于會昌縣文武壩鎮。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蘇區經過四次反“圍剿”勝利后,區域不斷擴大。為了加強南線對敵斗爭的領導,更有利開發南方,發展商品貿易等,1933年4月,中革軍委決定將江西第三、第五作戰分區合并,在筠門嶺設立粵贛軍區,統一于都、贛縣、信豐、南康、會昌、尋烏、安遠、武平等縣的軍事指揮;同年8月16日,中央人民委員會決定設立粵贛省,9月組建粵贛省委、粵贛省蘇維埃政府和少共粵贛省委。統轄于都、會昌、西江、筠門嶺、尋烏、安遠、信康等七縣,由劉曉同志任省委書記,鐘世斌同志任省蘇主席。自1933年9月陸續搬遷至文武壩鄒屋辦公,到193……[詳細]
中共會尋安中心縣委舊址
  1932年5月,鄧小平調任中共會昌縣委書記。6、7月間,鄧小平受黨的重托,在筠門嶺壩篤下和芙蓉寨,先后組建了中共會尋安中心縣委和江西軍區第三分區,并任中心縣委書記、三分區政委。從此,鄧小平坐鎮中央蘇區南大門,領導南線軍民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斗爭之中,在筠門嶺工作、生活了10個月。鄧小平到南線任職后,根據閩粵贛邊區實際,堅持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主張,抵制王明“左”傾錯誤。一是加強了各縣黨政建設,發展黨員3000多人,建立健全了縣區鄉各級黨政組織;二是根據南線軍事斗爭需要,發展壯大赤衛軍、游擊隊等13528人,采用靈活機動的“十六”字訣,粉碎國民黨“圍剿”;三是深入土地革命,貫徹執行正確的土地分配政策,重視經濟文化建設;四是積極擴紅支前,擁軍優屬,密切聯系群眾,關心民眾疾苦,極大地激發了南線……[詳細]
八一起義部隊會昌戰斗遺址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葉挺、朱德、賀龍等指揮起義軍在南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創建了人民軍隊。八一起義的成功震驚了國內外,蔣介石、汪精衛急忙調兵遣將討伐。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起義部隊揮師南下直取廣東東江,8月26日進占瑞金縣城。從繳獲的敵軍文件中得知,蔣介石嫡系錢大鈞4個師1萬余人,在會昌山一線構筑工事,同時桂系黃紹 竑部也從信豐往會昌趕,企圖將起義軍扼殺在會昌。為解南下后顧之憂,前敵委員會決定:趁兩股敵人未會合,先破會昌之敵。8月30日早晨,起義軍24師、3師和教導團先后從城東北、西北向敵軍發起佯攻。由于起義軍25師夜行軍迷了路,未能投入戰斗,上午的戰斗打得異常激烈,陳賡營長一連攻下三個山包后,左腿兩處中彈,年近50的師黨代表徐特立也參戰,朱德從犧牲的戰士旁撿起步槍向敵人……[詳細]
中共西江縣委舊址
  中共西江縣委舊址位于會昌縣西江鎮許家祠(西江圩東南邊)。為典型的贛南客家建筑風格,坐落于江西會昌西江鎮圩上的南面,位于323國道與贛龍鐵路之間,始建于清乾丙寅年(1746),系磚木結構,硬山頂,坐西朝東,進深28米,寬39米,一進二廳,主廳面積近400平米。1933年7月下旬,中共西江臨時縣委成立。縣委機關駐西江圩許家祠,梁匯川、馬德民、楊志春先后任縣委書記。同年10月,西江縣第一次黨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西江縣委隸屬粵贛省委,縣委下設組織部、宣傳部、婦女部等工作機構,下轄莊埠、洛口、城市、南門、小密、高陂、梅坑、黃安、赤鵝、黃龍、寬田、沙心等12個區委。同月為貫徹上級指示精神,部署全縣各項工作,西江縣委召開了縣、區、鄉干部大會,毛澤東在大會上作了重要講話。現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名錄。中共西江縣……[詳細]
文武壩粵贛省革命舊址群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會昌縣城東北郊外的文武壩村鄒屋,206國道從村旁經過,交通十分便利。距瑞金約45千米。是一處帶有濃重贛南客家韻味的紅色旅游景區。1933年8月中華蘇維埃政府決定成立粵贛省。此后,粵贛省軍區、0粵贛省委、粵贛省蘇維埃政府、少共粵贛省委陸續在此辦公。1934年4月下旬,在第五次反“圍剿”極其困難的時刻,毛澤東同志從中華蘇維埃政府所在地瑞金來到粵贛省視察,歷時三個月之久,期間登上會昌城外的嵐山嶺,回到文武壩鄒屋住所之后寫下了著名的《清平樂·會昌》。文武壩革命舊址群前有綿水相擁,后有青山環抱,稻菽瓢香,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主體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于清代,為傳統的類似九井十八廳建筑,坐南朝北,依山傍水,磚木結構,硬山頂。建筑具有很高的歷……[詳細]
粵贛軍區舊址
  粵贛軍區舊址,1933年2、3月間,-粵軍乘主力紅軍北上粉碎-第四次“圍剿”之機,不斷進犯中央蘇區,嚴重威脅中央蘇區南部安全。4月,中革軍委決定在筠門嶺建立粵贛軍區,統一南方戰線的軍事指揮,粉碎-粵軍的進攻。8月,粵贛省設立后,軍區司令部從筠門嶺芙蓉寨遷至文武壩,軍區下轄三個作戰分區和一個基干兵團—紅22師,司令員先后由楊岳彬、畢士悌、張云逸、左權、龔楚、何長工擔任,政委先后由劉曉、何長工兼任。粵贛軍區建立后,遵照中革軍委的指示,指揮紅軍和地方武裝積極開展南方戰線的勝利進攻,掃清了數十個靖衛團土圍子,擊潰了向蘇區進攻的-粵軍,有力地打擊和牽制了屯駐閩粵贛邊界的-粵軍,鞏固和發展了蘇維埃南部區域。 為了解決紅軍和地方武裝彈藥奇缺和醫治傷病員問題,粵贛軍區還組建了兵工廠和醫院。1934年10月,……[詳細]
少共粵贛省委舊址
  少共粵贛省委舊址,1933年8月,中央人民委員會第48次會議決定在會昌設立粵贛省,同時建立了少共粵贛省委,內設組織部、宣傳部、白區工作部等工作部門,下轄會昌、于都、興龍等十個少共縣委,機關駐會昌文武壩。9月,少共粵贛省委作出關于《擁護全蘇大會的決定》,就全省青少年積極參軍參戰和投身蘇維埃建設等工作作出六項決定。1934年1月,在會昌林崗壩陳屋祠堂召開了少共粵贛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少共中央局宣傳部長劉英、粵贛省委書記劉曉等省領導參加了會議。大會選舉李鶴鳴、闕廷竣、詹其林、劉新潮(劉建華)等為少共粵贛省委委員,李鶴鳴為書記。 在少共粵贛省委的領導下,各級少共組織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了各項活動。粵贛省青少年大力加強“赤色-”,積極投身土地革命斗爭,踴躍參軍參戰,為保衛蘇維埃紅色政權和支援紅軍長征發……[詳細]
中共粵贛省委舊址
  0粵贛省委舊址,紅軍取得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后,蘇維埃區域不斷擴大。為了行政指揮的便利和發展南方戰線的革命戰爭,同時開發鎢礦發展赤白區間的貿易。1933年8月16日,中央人民委員會第48次會議決定在會昌設立粵贛省。轄于都、會昌、西江、尋烏、安遠、信康等七縣和興龍縣委、武西工作委員會、信康贛縣委,遠殖游擊區包括閩粵贛邊區各縣的廣大區域。8月下旬至9月初,先后建立臨時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11月4日,在林崗壩陳屋祠堂召開了粵贛省第一次-表大會,選舉羅邁、劉曉等37人為省執行委員,劉曉為書記。省委機關駐文武壩鄒屋,不定期出版省委機關報《前線》和《省委通訊》。粵贛省建立后,55萬南線軍民在0粵贛省委的領導下,積極投身于發展南線革命戰爭,進行蘇維埃經濟建設和發展社會事業之中,為粉碎-的第五次“圍剿”和支……[詳細]
粵贛軍區醫院舊址
  粵贛軍區醫院舊址,1931年上半年,在會昌縣筠門嶺芙蓉寨建立了紅三十五軍(10月改編為紅獨立三師)后方醫院。由于當時筠門嶺局勢不穩定,1932年7月,醫院遷駐會昌山的半山寺。1933年4月成立粵贛軍區后,改為粵贛軍區醫院。醫院開設有內科、外科和手術室,能治療除動大手術外的傷病員。醫院設備簡陋,當時藥品缺乏,西藥很少,多用中草藥治療,如當時患“打擺子”(瘧疾),拉痢的較多,就用車前草、鳳尾草、羊啼草等煎水治療。西藥有:-、紅藥水、碘酒、石灰酸、灰錳養、硼酸粉、凡士林(大多用豬油代替),紗布和棉花大都用白布和棉被的棉花消毒代替。醫院建立后,毛澤東、-等領導和會昌人民對粵贛軍區醫院給予了關心和大力支持。毛澤東在會昌期間,把群眾送給他滋補身體的雞蛋轉送紅軍傷病員;會昌中心縣委書記-經常到醫院看望傷病……[詳細]
粵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粵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1933年8月,根據中央人民委員會第48次會議決定設立粵贛省。9月6日,在會昌彭逕村成立粵贛省臨時蘇維埃執行委員會,推舉鐘世斌任主席。12月23日,召開粵贛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大會選舉林伯渠、劉曉、鐘世斌等29人組成大會主席團,斯大林、加里寧、博古、洛甫、羅邁、-、毛澤東、項英、張國燾、王稼祥、-等12人為名譽主席,選舉鐘世斌為省蘇主席,王孚善、鄧學林為副主席。大會通過了擁護中央政府的決議、粵贛省蘇大會致紅軍電、粵贛省蘇大會告群眾書等。粵贛省蘇政府下設軍事部、土地部、裁判部等14個工作部門,機關由彭逕遷至文武壩。全省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人口55萬。 舊址為清末建筑,磚木結構,硬山頂,一進廳,面闊五間21米,進深二間11.5米,占地面積241平方米,現基本保存原貌。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中文一二区视频 | 性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日狠狠久久7777偷偷色 | 一级国产高清免费观看 | 日本迷奷系列在线播放97 | 日本亚洲欧美高清专区vr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