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襄陽市旅游

襄陽市紅色旅游景點

張自忠將軍紀念園景區
  張自忠將軍紀念園景區屬于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是以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張自忠將軍殉國地和紀念館為主體修建的,是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生態休閑和鄉村旅游為一體的旅游景區。由張自忠將軍殉國處紀念園、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和鄂豫邊區革命紀念館等三部分組成。張上將自忠殉國處紀念碑、同難官兵公墓,位于宜城市新街鄉羅屋村長山。1940年5月,國民黨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親率74師在宜城南瓜店與1萬多日軍激戰9晝夜,16日于此處殉國。1941年5月16日,國民黨59軍將士在此立碑紀念。碑用95塊青石砌筑,四方柱體攢尖頂,通高4·4米,碑陽陰刻碑文:“第一周年紀念張上將自忠殉國處中華民國三十年五月十六日敬立”。1941年5月16日,國民黨59軍將士在立“張上將自忠殉國處紀念碑”的同時,在杏仁山北麓修建同難官兵公……[詳細]
薤山旅游度假區
  大薤山位于湖北省谷城縣中部,地處東徑111°23′,北緯32°09′,屬武當山脈,距漢十高速公路、谷城火車站分別為半個小時車程,谷(城)竹(溪)高速公路在山腳下留有“大薤山出口。”大薤山風景區處于古隆中、武當山、神農架的黃金旅游線上,是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節點景區。這里,自然資源獨特。大薤山的主峰女兒峰海拔1099米,登頂放目,四無遮攔;一峰凸起,群山環置。大薤山瀕臨漢江,南有南河,北有北河,兩河夾山,水流風動,并且分別在山腳下形成了三個平湖,即南河大壩、廟子頭大壩和潭口水庫。正是這“一江、兩河、三湖”的靈氣,使得大薤山年均氣溫只有12℃,夏季平均氣溫只有22℃,并且多是東南風,年均風速為1.3m/s左右;年均日照為1512.9小時;年降雨量為1413mm;無霜期為220天——250天;……[詳細]
李宗仁長官司令部舊址(老河口市博物館)
  李宗仁紀念館全稱“李宗仁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舊址紀念館”,座落在老河口市北京路中段東側。現保存一院,有磚木結構房屋9間,里面展出李宗仁及五戰區史料300余件。現除有五戰區司令長官部舊址和李宗仁故居外,還存有“中山紀念堂”、“德齡廳”、“抗日將士陣亡紀念碑”、李宗仁題書的“中山公園”、白崇禧題書的“清真寺”、李宗仁創辦的“平民醫院”、“四維小學”、“德齡小學”等。李宗仁,字德齡,曾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等職,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抗戰時期,李宗仁擔任國民革命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在指揮了臺兒莊戰役后,將司令長官部遷至老河口,此后,李宗仁在老河口指揮鄂、豫、皖三省軍民抗戰達6年之久,留下了一批寶貴的歷史遺跡和珍貴史料。1939年,抗日戰爭正處于最嚴峻、最殘酷、最關鍵的時期,愛國……[詳細]
張自忠紀念館
  張自忠將軍紀念館位于宜城市襄沙大道55號,由張自忠將軍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碑組成。其中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展示了張自忠將軍艱難曲折的經歷、良好的從政治軍風范、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民族氣節。張自忠紀念館建于1991年,張將軍殉國50年之際,館內以張自忠將軍生平事跡陳列為主,輔助于名人題詞碑刻展覽.革命烈士紀念館的陳列較為全面.系統,真實地的反映了我市的革命斗爭史.兩館均位于烈士陵園內,居于市區,是省政府核定公布的省級紀念館1940年5月,日軍發起了隨棗戰役,集結重兵西進。張自忠將軍留下遺書,率部截敵,浴血奮占,身中數彈,戰死十里長山。張自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犧牲最高將領,國共兩黨分別在重慶和延安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詳細]
襄陽烈士陵園
  襄陽市革命烈士陵園位于襄陽市襄城區鐵佛寺路60號。襄陽市革命烈士陵園是1950年為緬懷在解放襄樊戰役中英勇犧牲的先烈們修建的。園內有烈士紀念碑一座,碑后建有革命烈士墓,墓中安葬的是解放襄樊戰役中英勇犧牲的103位無名烈士以及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犧牲的先烈們的遺骨。半山腰安葬有社會主義時期因公犧牲的先烈。園內還建有烈士亭等10多處建筑物。襄陽革命烈士紀念館是烈士陵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烈士陵園廣場東南側。該館建于2001年,設有襄樊戰役史跡陳列廳。1948年夏,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根據全國解放戰爭形勢,決定以桐柏軍區司令員王宏坤統一指揮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桐柏軍區28旅、陜南軍區12旅等主力部隊發起襄樊戰役,消滅盤踞在江漢之間重要戰略要地——襄陽、樊城的……[詳細]
鄂豫邊區革命紀念館
  鄂豫邊區革命紀念館(宜城鄂豫邊臨時省委、省政府蘇維埃遺址)土地革命時期,我黨在鄂北創建的鄂豫邊革命根據地,與當時的鄂豫皖、湘鄂西同屬湖北三大重點蘇區。當時,鄂豫邊臨時省委、省蘇維埃政府選址宜城市板橋店鎮新街村。此后由于戰火等原因,舊址被破壞殆盡,后來宜城市于2011年將其修復。地址:板橋店鎮新街村自駕路線:市區-內環線-南環路-S218-新街村-鄂豫邊區革命紀念館……[詳細]
蕭楚女紀念館
  蕭楚女紀念館位于襄陽市襄城區內環路15號昭明小學院內西南角,是一座沿東西軸線布局的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積228平方米。紀念館為傳統四合院結構,灰墻灰瓦、紅門紅窗、風格古樸典雅,環境肅穆安靜。我黨早期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中國共青團創始人之一蕭楚女曾于1920年和1924年兩次來昭明小學,即當時的湖北省立第二師范學校執教。紀念館設置蕭楚女生平簡介、革命事跡廳、襄陽活動廳和校史陳列廳等,主要存放蕭楚女進行革命活動的相關文物、照片、手稿等200余件,真實再現了蕭楚女烈士短暫而光輝的一生,形成“景觀式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游客在此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此次該紀念館被評為國家2A級旅游景區后,將促進該基地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教育精神,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國情懷,營造濃郁的愛國愛城愛……[詳細]
棗陽市革命烈士陵園
  棗陽市革命烈士陵園位于襄陽市棗陽市園林路3號。棗陽市是湖北省重點革命蘇區縣(市),被譽為“鄂西北革命的曙光”。1925年組建棗陽中共黨組織,1926年正式建立中共棗陽縣委員會,這里曾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紅色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26師的發祥地,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過。在歷次革命戰爭中,棗陽軍民前赴后繼,浴血奮戰,犧牲干部群眾3萬多人,已被追認為革命烈士的有1852人,其中縣團級以上的有86人。烈士陵園于1976年開始興建,1980年竣工。現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館、陳列館等。紀念館陳列著棗陽著名的85位革命烈士和四位革命同志的遺像及生平簡介,169件革命烈士的遺物、遺著等,記錄了棗陽革命斗爭、革命烈士的悲壯英雄歷史。棗陽市革命烈士陵園于199……[詳細]
襄陽革命烈士紀念館
  襄陽革命烈士紀念館位于羊祜山下、烈士陵園廣場東南側。紀念館為兩層全框架弧形結構,總建筑面積3230平方米。紀念館通過大量珍貴的照片、實物、燈箱及電動圖展示了解放襄樊戰役的經過。據介紹,紀念館每周三、周六、周日免費開放。襄樊戰役于1948年7月2日打響,歷時14天,共有719名戰士獻出了生命,被朱德總司令贊譽為“小的模范戰役”。7月16日,襄樊解放。為緬懷先烈,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2001年起,襄樊市投資650多萬元,建成了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襄樊革命烈士紀念館。今年4月起,又投資450萬元進行了布展。襄陽革命烈士紀念館共展出照片120余幅,文字資料30余萬字,文物20余件,全面展示了襄樊戰役的歷史背景和戰役經過。……[詳細]
楊洪勝烈士墓
  楊洪勝烈士墓位于谷城縣城關鎮茶庵村西1000米。楊洪勝(1886-1911),湖北谷城人。1903年加入湖北新軍。1911年加入文學社。武昌起義前夕,被武漢臨時總司令部推任交通,負責運送軍火。10月9日往工程營轉運軍火時被捕,1911年10月10日凌晨與彭楚藩、劉復基就義于武昌,合稱武昌首義三烈士。1912年,其靈柩送回原藉安葬于此。墓封土高3米,直徑5·3米,外砌圍墻。1981年重新維修。(第三批)……[詳細]
鄂西北區黨委、鄂北手紡織訓練所舊址
  鄂北手紡織訓練所舊址位于谷城縣茨河鎮下街。1939年5月設立,共舉辦三期,培訓學員200多人,發展黨員40多人,提供軍需棉紗100萬斤。1941年因國民黨逮捕黨員職工而撤銷。舊址始建于民國初年,原為康家當鋪,現存門樓、后屋和-墻等。鄂北手紡織訓練所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繼湯池培訓之后又一所重要的干部培訓學校,有“鄂北的抗大”之稱。(第五批)……[詳細]
劉公紀念館
  劉公紀念館依托上洲村劉氏宗祠的舊址而建,分為襄陽辛亥革命紀念館、辛亥元勛劉公紀念館和劉氏宗祠三部分。其中劉氏宗祠分為兩個廂房,左廂房陳設劉氏歷代名人以及當代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名人的照片、簡歷,右廂房陳設與襄陽民俗有關的各種實物。地址:襄州區東津鎮上洲村自駕路線:市區-內環線-南山路-上洲村……[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男人的天堂 | 天天一本大道久久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79 | 亚洲Aⅴ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