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旅游

陜西省紅色旅游景點

旬邑縣革命烈士陵園
  旬邑縣革命烈士陵園,位于縣城以東1.5Km處的泰山?h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30.4畝,建筑面積1075m2。由牌坊式門樓、大照壁、展覽室和革命烈士紀念碑及烈士墓區組成![詳細]
圪背嶺宜川戰役彭德懷指揮所舊址
  圪背嶺宜川戰役彭德懷指揮所舊址位于英旺鄉圪背嶺馬二保家。1948年2月,宜川戰役打響,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司令部進駐宜川縣丹州鎮上降頭村,在敵援軍進入瓦子街我軍包圍圈后,彭德懷遂率指揮部進駐該址,他在此坐鎮指揮了宜川戰役“圍城打援”的整個戰斗過程。戰役結束后,指揮所撤走。這一舊址是宜川紅色旅游資源的組成部分之一![詳細]
  0陜南特委會遺址0陜南特委會遺址位于南鄭縣梁山鎮愛國村龍崗寺院內。1927年在革命失敗,段仲蓀,趙勃生,謝佐民,王志明,周斌如分別經上海,天津,北平等地派回漢中,組成0南鄭小組,宣傳馬列,開展建黨等革命活動,隨后劉甲三由0湖北省委介紹回陜西省到南鄭協作建立0陜南特委。劉甲三任書記,易厚安任組織委員,陳宇霆任宣傳委員。1930年夏由梁益堂,賈拓夫及0陜特委派的楊維三,楊國光,劉順元,張明遠,劉英,張德生,張青,楊三等在我縣龍崗寺廟內召開了0陜南特委第一次代表大會,會議決定黨的組織由城市轉向農村,大力組織人民武裝以農村包圍城市,開辟革0據地。1933年夏劉順元,張德生,主持在陳-家又召開了0陜南特委第四次會議(其中第二在中梁山乾明寺召開,第三次在龍崗寺召開,分別研究過迎紅軍四方面軍和建立紅二十九……[詳細]
  天賜灣革命舊址時代:1947年地點:靖邊縣天賜灣鄉天賜灣村保護范圍:以院落圍墻為界,向外延伸1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A區四邊為界,向外延伸20米。2008年,天賜灣革命舊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紅江縣壩溪區蘇維埃政府遺址川陜省紅江縣壩溪區(第五區)蘇維埃政府遺址,位于南鄭縣碑壩鎮壩溪村李子埡。一九三三年初紅四方面軍在-的帶領下,由鄂豫皖西征南下經漢中入川,解放了通,南,巴(通江,南江,巴中),旋即召開工農兵代表會議,成立了川陜革0據地和川陜蘇維埃政府,全面領導工農殺土豪,分田地,二月紅七十師王樹聲師長,張廣才政委來碑壩建立了0紅江縣壩溪區和川陜省紅江縣壩溪區蘇維埃政府,辦公地點設在壩溪武廟。蘇維埃政府建立,對人民武裝力量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使碑壩地區成立了川陜蘇區的牢固大門。一段時間,縣經濟委員會(縣財政局,工農銀行)也設在了碑壩,并辦起了工農紙場,鏵場。大興集市,制貨幣,發展工農業生產。當時,軍民同心協力,在支援紅軍消滅四川軍閥田頌饒,楊森,劉湘,鄧西侯,劉存厚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詳細]
  淳耀縣政府舊址1937年,淳耀縣政府駐南村鄉安社村。舊址在安社村中部城外東、西、南3面的土窯洞內。張策、陳學鼎、封正寶等同志曾在這里工作![詳細]
  劉河灣紅軍兵工廠舊址時代:1936年地址:吳起縣洛源街道辦劉河灣村保護范圍:東至馬廣軍住宅西界,南至馬金龍住宅北界,西至馬志凱住宅東界,東北至寨子峁邊界。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50米。2018年,劉河灣紅軍兵工廠舊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赤淳蘇維埃革命委員會舊址1934年8月,南區革命委員會在今卜家鄉蔣家山村始設赤淳蘇維埃革命委員會,舊址在蔣家山村北溝道東西兩側(1936年赤水區也曾在此辦公)。革命委員會辦公處及主席王振喜住溝道西側(現為村民何少生住宅),書記牛漢山住東側(今為村民程啟福住所)。……[詳細]
  毛澤東題詞紀念碑1947年10月18日,毛澤東同志從神泉堡來到佳縣縣委視察工作,在縣委書記張俊賢的提議下,毛主席親筆為0佳縣縣委題詞:“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幾十年來,這一光輝題詞始終激勵著歷屆縣委帶領全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取得了很大成績。為了使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增強自豪感,永遠不忘那段光輝歷史,永遠沿著毛主席題詞指引的方向前進,佳縣縣委于1970年在原“東方紅廣場”東側鬧市區,修建了一通高6米,寬4米,磚石水泥結構的題詞紀念碑。碑正中為紅底色,豎雕刻著毛澤東手跡:“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13個金黃色大字。碑體東西兩個側面還雕刻著毛澤東手跡:“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的楹聯。1993年12月26日,在紀念毛澤東同志100周年誕辰之際、佳縣縣委為……[詳細]
  神泉堡革命紀念館神泉堡革命紀念館位于城西7.5公里的神泉堡村,這里原是神泉鄉政府所在地,現并入佳蘆鎮。神泉堡革命紀念館正式掛牌成立于2001年,是在原神泉堡0中央駐地舊址的基礎上維修、增設和擴建的。紀念館除對毛澤東、-、任弼時、-等舊居進行重新陳列外,又新增了兩個展室。展室用大量的歷史照片、文獻資料,分“扭轉乾坤”、“運籌帷幄”、“魚水情深”、“走向勝利”四部分內容,真實再現了毛澤東黨中央機關轉戰陜北的革命實踐活動。1947年9月25日,毛澤東、-和任弼時同志率領0中央機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部,從張家崖窯動身來到神泉堡,住在現紀念館院內正面的窯洞里,毛度席住在右起第三孔窯洞,周副主席住在右起第四孔,任弼時同志住在右起第二孔,-同志住在右起第六孔。黨中央機關在神泉居住期間,毛主席還先后到佳縣城、……[詳細]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會議以后,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八路軍后方留守處,負責保衛陜甘寧邊區。留守處主任由軍委參謀長肖勁光兼任。留守處下轄東、西兩地區留守處。東地區留守處主任陳伯鈞,副主任陳先瑞。西地區留守處主任王宏坤,副主任王維舟。同年12月,留守處改稱為八路軍后方留守兵團。司令員肖勁光,政治部主任莫文驊。留守兵團總部機關駐延安北關云梯山和云夢山之間的小溝里(今名延中溝)。1942年6月,陜甘中晉綏聯防軍司令部成立后,留守兵團歸其領導。1943年1月25日,留守兵團司令部和政治部分別發出《關于擁護政府愛護人民的決定》與《擁政愛-動月的工作指示》,規定2月份為兵團所屬部隊擁政愛-動月。2月1日,留守兵團公布了擁政愛民公約。1944年,毛澤東親自主持總結了留守兵團的政治工作經驗,寫成了《關……[詳細]
  陜北特委第四次會議舊址0陜北特委第四次(擴大)會議,是陜北革命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革命轉變時期的一個光輝里程碑。會議舊址:在縣城西北約15公里的劉家山鄉高起家洼村0員高錄孝、高錄忠家里。這是一個有5孔窯洞的宅院,會議就在西起第二孔窯的掌窯內召開。出席會議的特委成員有馬明方、馬文瑞、王兆卿、畢維舟、崔逢運、魯學曾等;還有各地區黨組織的代表,如崔田夫、崔田民、高朗亭、趙福祥等;佳縣代表張達志、高長久、張崗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陜北特委代理書記馬明方主持,主要議題是:傳達0中央北方局對陜北工作的指示精神;總結特委工作;在分析陜北革命斗爭形勢的基礎上,著重討論了如何在陜北開展游擊戰爭問題;選舉了新的特委委員。會議共開了四天。會議決定:(一)發動群眾廣泛開展抗糧、抗捐稅、抗租的群眾運動;(二)武裝群……[詳細]
  旬邑起義紀念館,地處旬邑縣城翠屏山,是陜西省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始建于1987年,占地7.94畝,由紀念碑、展覽館組成![詳細]
  南鄭底坪紅軍標語群時代:1931—1935年地址:漢中市南鄭區福成鎮底坪村保護范圍:標語本體外擴3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外擴5米。2018年,南鄭底坪紅軍標語群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在线高清 | 亚洲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 | 天天综合亚洲日韩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免费观看国产v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