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紅色旅游景點

竹園烈士陵園
  樂山竹園烈士紀念園位于樂山市井研縣竹園鎮樂(山)自(貢)路旁。1949年12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第10軍28師奉命進軍四川,在竹園鋪遭到胡宗南嫡系27軍91團頑強抵抗。經過長達18個小時的激烈戰斗,斃俘敵團長以下3000余人,繳獲全部武器裝備,號稱“常勝軍”的敵91團被全殲。在這次戰斗中,我軍83團3營營長張德銀、7連指導員王善修、偵察員李興輝、警衛員崔同順等81名指戰員光榮犧牲。為紀念在竹園鋪戰斗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1954年8月,中共井研縣委、井研縣人民政府決定,將掩埋在竹園附近幾個山頭上的烈士集中起來,在竹園鋪東面祖墳山修建“烈士紀念園”。并于1967年、1984年、1988年、1995年、1998年和2006年先后6次整修、改造和擴建,面積由原來的4畝擴大到50.2畝,新建……[詳細]
中共遂安中心縣委舊址
  安岳縣白塔寺鄉姚家大院——姚冕光烈士舊居1933年底,“通賢暴-動-”失敗后,安岳的地下黨組織被迫轉移到東興(現白塔寺鄉)一帶活動。1934年初,余若萍在東興黨支部書記姚冕光家召--議,總結了通賢暴-動-的經驗教訓,決定以東興鄉為中心,發動群眾繼續進行革命斗爭。1934年2月,省委派巡視員來到安岳,決定成立中共遂安中心縣委,由余若萍任書記。縣委機關就設在姚家大院。姚冕光(1908~1956),男,安岳縣東興鄉人,1930年入黨,任東興黨支部書記、遂安中心縣委委員兼秘書。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廣西百色專區副專員兼百色縣縣長、桂西壯族自治州民政局局長、中共南寧地委宣傳部部長等職。因工作積勞成疾,于1956年9月29日去世。1957年1月3日,廣西桂西壯族自治州人民委員會批準其為革命烈士。年代:193……[詳細]
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群位于沙溪鎮王坪村,包括總醫院部、政治部、醫務部和總務處舊址,以及其下設的醫療機構,屬軍、政、醫三合一的軍級機構。整個建筑均呈三合院布局,土木結構,清末民初民居建筑風格,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系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4年春,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由鸚歌嘴遷駐今沙溪鎮王坪村,周光坦任院長,張琴秋任政治部主任。由于戰事激烈,成百上千的傷病員被送往總醫院救治,雖因缺醫少藥,不少傷病員傷病惡化而光榮犧牲。但紅四方面軍總醫院仍為紅四方面軍和川陜蘇區保存革命力量和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歷史貢獻。為了展示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的歷史風貌,縣民政局于2005年初對總醫院舊址進行了保護性建設和陳列布展。省委書記張學忠視察后親自題寫了“四川省衛生系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舊址群現已成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的……[詳細]
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位于四川省盆周南緣、赤水河上游北岸的古藺縣太平鎮。古藺縣是紅軍長征途中“四渡赤水戰役”征戰之地,距縣城35公里的太平鎮是四渡赤水的主要戰場遺址。館內陳列了四渡赤水革命文物300余件,有紅軍號譜、紅軍醫書、紅軍印、紅軍盆等,展示了毛澤東同志早期軍事指揮才能和四渡赤水光輝戰例,再現了當年紅軍長征四渡赤水史跡。1958年在太平渡榮盛通鹽號建“紅軍長征紀念館”,1975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四渡赤水勝利40周年,實現-同志“寫好四渡赤水的光輝勝利,因為那是毛澤東同志軍事指揮藝術的得意之筆”的心愿,古藺縣委、政府在紅軍四渡赤水二、四次渡過赤水河的主要渡口所在地太平鎮建立了赤水河上唯一一個“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四渡赤水陳列館”,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國防教育基地,200……[詳細]
興文縣烈士陵園
  興文縣烈士陵園位于興文縣城東側白塔山頂,周圍皆為森林,陵園綠化率達50%。1956年修建的原古宋縣烈士陵園,位于興文縣城中心大操場。烈士墓有43座,包括解放興文(古宋)時犧牲的解放軍官兵,征糧剿匪犧牲的軍隊和地方干部,以及和平時期因公殉職的干部戰士。1983年10月區劃調整,興文縣城搬遷至古宋鎮,為縣城改造需要,1998年,將大操場的烈士陵園遷至白塔山,2003~2009年,占地面積由1970平方米增加到5000平方米,新增紀念館,并將原散葬在縣內的紅軍烈士墓26座遷來,共有烈士墓69座。安葬于烈士陵園的,其中有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組織部長戴元懷,參謀長(后為司令員)劉干臣和紅軍郎連長,解放古宋時犧牲的解放軍排長李生發等革命烈士。現有烈士墓皆為新建,一墓一碑,碑為黑色大理石。2009年,……[詳細]
上里紅軍碑林
  1935年6月到來年2月,北上紅軍在途經雅安雨城區期間,在上里古鎮的石橋、石碑、石坊、石壁、石柱上面留下了許多宣傳標語和革命口號。“抗日救國”、“自救救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抗日反蔣!”、“紅軍是反蔣抗日的主力軍”……這些震撼人心的抗日救國標語,是紅四方面軍1935年6月-1936年2月在上里深入發動、宣傳、組織人民群眾抗日救國,以認真、德誠、紫光、崇安四個政治部的名義在石橋、石碑、石坊、石壁、石柱上面書刻的口號,內容以抗日反蔣、動員群眾打到土豪劣紳為主,語言通俗易懂。紅軍離開后,為保護紅軍留下的宣傳標語,上里群眾用石灰和泥土將石刻標語覆蓋起來,解放后,又將其覆蓋物去掉,才使得這批革命文物又恢復原貌。據悉,上里鎮境內留存的40余幅紅軍石刻標語保存最為完好,且內容集中,是雅安市境內留存紅軍石刻……[詳細]
中共遂安中心縣委舊址(戴壁光舊居)
  中共遂安中心縣委舊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安岳縣石羊鎮萬家溝遂安中心縣委書記戴壁光舊居1934年2月,中共遂安中心縣委書記余若萍在石羊鎮萬家溝戴壁光家組織召開黨、團員代表大會,決定成立中共石羊特別支部,由戴壁光任書記,戴作凡任組織委員,劉必祿任宣教委員兼秘書。特支號召黨、團員發動群眾,開展抗租、抗糧、抗債斗爭,并從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團員,擴大組織。到該年3月,石羊特支已發展到4個支部,有黨員27人、團員20余人、農會會員100余人。不久,遂安中心縣委也移至戴壁光家。該年8月,縣委書記余若萍調省委工作,戴壁光接任遂安中心縣委書記職務。戴壁光(1907~1934),男,安岳縣石羊鎮萬家溝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石羊特支書記、遂安中心縣委委員、書記等職,1934年12月在遂……[詳細]
通賢武裝暴動軍事指揮機關舊址
  通賢武裝暴-動-軍事指揮機關舊址安岳縣來鳳鄉黃坪村天龍巖洞1933年10月20日,中共四川省委秘書長鄒風平根據省委要“堅決的從農民的一切斗爭中發動游擊戰爭與布置地方暴-動-,創造赤區”的指示來到安岳縣通賢鄉,先后與縣委書記余若萍和廖伯華、康遂等人取得聯系,并多次召開會議,認為安岳的革命形勢發展走在了全川的前面,決定以通賢為中心組織農民武裝暴-動-。1933年12月7日,省委又派閔安良到遂安縣委負責軍事工作。閔安良到安岳后,一直住在來鳳鄉農會會員袁海林家,并將其家后面的天龍巖洞作為暴-動-的軍事指揮機關。通賢暴-動-由于過早泄密,被迫倉促舉行,加上領導人的指揮錯誤等多種原因,導致暴-動-失敗。通賢暴-動-發生在-軍閥統治的腹地,有力地牽制了國民黨軍閥進攻川北紅軍,并為今后安岳革命斗爭的發展奠定……[詳細]
成都市烈士陵園
  成都市烈士陵園位于成都市錦江區三圣街道大安橋路579號,占地面積55畝,綠化面積27.08畝。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投資5500萬元,于2006年動工修建,2007年投入使用。是成都市最大的現代化、開放式的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烈士陵園內主要設施有景觀大道、追思園、悼念廣場、金石方碑、英雄紀念碑、烈士墓區、烈士紀念館和紀念雕塑等。成都市烈士陵園的管理機構是成都市烈士陵園管理服務中心,為全額撥款正處級事業單位,編制10人,內設綜合科和宣傳教育科兩個科室。成都市烈士陵園以“褒揚烈士精神,啟迪教育后人”為工作宗旨,認真加強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完善各類規章制度,不斷拓寬愛國主義教育的新路子,提高烈士陵園的知名度,使其成為富有吸引力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展示形象的“窗口”,推動烈士陵園工作邁向一個更高……[詳細]
中共安岳縣委遺址
  中共安岳縣委遺址安岳縣護龍鄉女子學校1929年下半年,中共四川省委派往黃埔軍校從事軍運工作的中共黨員戴伊伯、戴超凡回到安岳,與中共安岳特支取得聯系。當時,大家認為全縣黨員人數較多,又有一定的群眾基礎,特支已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決定在護龍女子學校成立中共安岳縣委,許岳任縣委書記,戴伊伯任組織部部長,戴超凡任宣傳部部長。縣委的中心任務是宣傳共產主義和發展壯大黨的組織。1930年暑期,縣委在此舉辦黨員和青年積極分子學習班,共有30多人參加。縣委書記許岳組織學習了《唯物史論》、《通俗資本論》、《共產主義ABC》等革命理論。通過學習,與會者進一步明白了社會黑暗的根源,認清了地主、豪紳和國民黨-派的罪惡,激發了大家的革命熱情-。學習結束后,還吸收了姚冕光、游時敏、曾大體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詳細]
沙灣區烈士陵園
  沙灣區烈士陵園是一九九三年經區人民政府批準的區級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是憑吊先烈、啟迪后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自一九四九年以來,沙灣境內有100多名烈士在解放戰爭和建設祖國中光榮犧牲。一九九二年以前烈士遺骸分散安葬在踏水、沙灣、龔嘴四處烈士墓地。這些烈士墓地先后建于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由于長期分散無人看管,年久失修,加之“文革”期間的破壞,致破爛不堪。一九八五年沙灣建區后,區人民政府為更好地褒揚烈士建立的豐功偉業,順應全區各界群眾愿望,決定新建這個烈士陵園,將分散安葬的烈士遷葬于此。陵園于一九九〇年規劃、籌建,一九九一年征地98畝,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正式動工,一九九七年初具規模。陵園內遷葬烈士68名,其中本區籍烈士5人,區外籍烈士63人。……[詳細]
張思德同志出生地
  張思德故居,面積71平方米,坐西向東,二開間,面闊8.5米,進深5.1米,土木結構,小青瓦屋面,檐高3.2米,通高4.9米。張思德于1915年4月21日出生在左邊一間土屋里。1933年參加少先隊,同年十月參加紅四方面軍。1935年參加長征,1936年11月隨部隊到達陜甘寧邊區。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在煤炭中因公殉職,毛澤東主席參加了張思德的追悼會,他不僅親筆寫了挽詞,而且發表了著名的演說《為人民服務》。幾十年間,“為人民服務”這一光輝的口號同張思德的名字一起響徹了中華大地。2007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1915地址:思德鄉韓家灣村保護級別:省級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詳細]
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軍籌備處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軍籌備處舊址是當年曠繼勛為籌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路軍而戰斗、生活過的地方。舊址位于船山區永濟場(原名射洪嘴)的丁字路口,原為文武廟,建于清代中葉,座北向南,南面臨街。1929年春曠繼勛率二十八軍第七混成旅從廣安移駐遂寧縣射洪嘴一帶,司令部設在文武廟內,下屬各團分別駐扎在十教寺、蒲家祠堂等地。1929年6月29日,曠繼勛在大石橋鄉牛角溝舉行了震驚全川的遂蓬邊界武裝起義,起義軍改編為中國0工農紅軍第一路軍,豎起了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軍總指揮部的大旗;攻下蓬溪縣城,建立了四川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地址: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永興鎮永興社區永興老街……[詳細]
中共遂安縣委活動舊址
  中共遂安縣委活動舊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安岳縣通賢鎮山福村(原三佛村)三佛洞1933年,中共遂安縣委建立后,把組織活動的范圍擴大到農村。縣委書記張育才在通賢鎮三佛寺的三佛洞發展了農民康遂、肖作屏入黨。康遂入黨后,把三佛洞作為中共遂安縣委的活動基地,又先后發展了肖述云、王正邦、王定邦、康炳軒等10多名黨員,并常在三佛洞召開黨的秘密會議,利用廟會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組織群眾開展革命斗爭。1933年10月,省委秘書長鄒風平來到遂安縣委巡視工作,見通賢的革命形勢發展很快,決定以通賢為中心發動農民舉行武裝暴-動-,即著名的“通賢暴-動-”。但是,由于過早泄密,加上領導人的指揮錯誤等多種原因,導致暴-動-失敗。……[詳細]
華嚴庵紅軍石刻標語
  華嚴庵紅軍石刻標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口鎮新華街東段幸福路,分布在面寬9.65米,高3.9米,距地面1.5米高的石墻上。坐東南朝西北,1933年紅四方面軍入川解放江口鎮,并建立了縣蘇維埃政府,在禹王宮石墻上刻下此標語,由于該石刻標語地處老街河邊,下游修建電站常年被洪水淹沒,1996年文管所將該標語整體搬遷至佛頭山腰華嚴庵(紅軍館廣場)。標語正文內容為“擁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落款:“西北軍區政治部”。正文每字高0.8米,寬0.7米,筆劃寬0.1米,深0.04米,字距0.15米,行距0.1米,落款:每字寬0.25米,高0.28米。豎排,陰刻楷體。該石刻標語旗幟鮮明,具有重要的革命歷史紀念意義。……[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中文字日韩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 日韩精品成人区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AV不卡在线播放 | 午夜爽爽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