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

廣西壯族自治區紅色旅游景點

大瑤山剿匪紀念公園
  大瑤山剿匪紀念公園位于金秀瑤族自治縣城西部。1951年1~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對盤踞大瑤山的土匪展開了全國聞名的瑤山會剿,殲匪4萬余名,完全摧毀了廣西土匪的指揮中心。在瑤山會剿中,解放軍戰士也犧牲257人。2003年春,金秀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爭取自治區民政廳撥款建成大瑤山剿匪紀念公園,供人們瞻仰、緬懷剿匪英烈。大瑤山剿匪紀念公園地處縣城郊區,占地約19000平方米,建筑物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公園中心西端,建有大瑤山剿匪紀念碑。紀念碑由碑體、基座、平臺、欄桿、階梯等五部分組成,建筑面積598㎡。紀念碑高12米,碑頂為一紅五角星,象征著大瑤山剿匪犧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永遠活在大瑤山人民的心中;碑體用白色大理石和淺紅色花崗巖建造,正面鐫刻“大瑤山剿匪紀念碑”,背面鐫刻“剿匪英烈名垂千古”。……[詳細]
中共廣西特委機關舊址
  中共廣西特委機關舊址位于北流市城區瓦窯頭公園北面黎家莊。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失敗后,由于廣西黨組織破壞嚴重,設在香港的中共廣東省委派朱錫昂同志帶領俞作豫等人回到北流黎家莊,以此作為機關開展組建廣西黨組織工作。1928年初,朱錫昂同志在黎家莊召開會議,當時主要任務是恢復廣西黨組織,同時發展農運、-、-和-。6月,中共廣西特委在貴縣召開會議,朱錫昂同志當選為特委書記,繼續在黎家莊開展工作。經過朱錫昂、俞作豫同志的工作,各地農-動取得很大成績。在玉林五屬進行減租減息斗爭。在北流,先后在附城、竹圍、牛柑塘、九代坡、白米、嶺垌、扶來等地組織秘密勞農會,縣屬各地勞農會會員發展至二千多人。1929年6月,朱錫昂同志在玉林被捕壯烈犧牲后,俞作豫等同志仍在黎家莊堅持斗爭。不久,俞作豫轉到南寧、龍州工……[詳細]
鳳山縣革命烈士公園
  鳳山縣革命烈士公園鳳山是革命老區,是右江革0據地腹地的重要縣份之一。為紀念革命先烈,建國后,鳳山縣委、縣人民政府曾于五十年代在縣城北邊穿龍巖洞口始建一座陵園,六十年代又遷至縣農業局后山重建。1999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把我縣烈士陵園升格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區黨委、區人民政府把新建鳳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列入東巴鳳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項目之一,縣委、縣人民政府同時把烈士公園項目建設納入城建總體規劃加以實施。烈士公園會戰項目征地35畝,建成紀念碑一座,修通公園四級路1.1公里,平整場地7000多平方米,砌石欄桿148米,鋪石地板磚1400多平方米,植樹造林200多株。紀念碑是公園的主體建筑,高度為16.8米,采用框架碑身干掛結構和上節三人組合雕像造型,其中碑座高10米,組合像高6.8米。烈……[詳細]
河池紅軍標語樓
  紅軍標語樓位于廣西河池市的紅軍標語樓建于1926年,原名“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河池宿營地舊址”,是一座3進2層建筑,夯土墻,木樓板,小青瓦屋面的建筑,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586.57平方米,并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樓原為民主人士吳自若先生房子,是一座土墻、木樓板、瓦頂的民用樓房。1964年建成紀念場所。1930年初,紅七軍經隆安、亭泗戰斗后,主力向鳳山、東蘭革命根據地轉移,然后向黔桂邊游擊。紅七軍總指揮李明瑞和軍長張云逸率領第一、二縱隊,經凌云、天峨、南丹等縣進入河池,于1930年3月31日攻占河池縣城。4月初,紅七軍約3千人從河池出發,經六圩、金城江、東江、懷遠、思恩向貴州進發,攻占了貴州軍閥的重鎮榕江縣。然后返回河池,回師右江。1930年10月下旬,紅七軍、紅八軍第……[詳細]
紅七軍前敵委員會會議舊址
  紅七軍前委會會議舊址位于全州縣城中心路關岳廟(馬皇廟)內,座北朝南,占地面積306平方米。系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州民為崇尚三國名將關云長及南宋民族英雄岳飛而建,故名。今存正殿,磚木瓦結構。穿斗式重檐歇山頂建筑,長l8米,寬17米,高11米,面闊三間,抬梁式結構,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1931年1月2日,紅七軍4000余人在總指揮李明瑞、軍長張云逸、政委鄧斌(鄧小平)率領下進駐全州縣城,并整休三日。前敵委員會在關岳廟內召開會議,決定放棄進攻桂林的冒險計劃,糾正了李立三“左”傾路線的影響,整編部隊為三個團,部隊向粵北進發,相機與江西紅軍會師,同意中央南方局代表鄧拔奇和紅七軍政治部主任陳豪人赴上海向中央匯報工作,部隊由前委書記兼軍政委鄧小平全權指揮。這次會議是紅七軍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詳細]
三門海紅七軍21師秘密指揮部
  三門海紅七軍21師秘密指揮部三門海紅七軍21師秘密指揮部位于鳳山縣巖溶國家地質公園三門海世界天窗群景區“天下第一窗”景點入口處左側巖洞內,洞口有水洞相隔,極為隱蔽,洞的面積為80平方米,洞后又一條狹小和險峻的通道通往山上,現存有行軍床、辦公桌、警衛崗哨及相關文物,現為市級紅色旅游景點和愛國主義基地。1929年起,韋拔群為了有效地指揮鳳山根據地的對敵斗爭,在凌鳳交界的坡心三門海天窗群內設立秘密指揮所。韋拔群、黃文通、黃明春等21師領導人,在這里運籌帷幄,共商殲敵大計。同年9月廣西地下黨通過俞作柏委任0黨員李植華為鳳山縣長,10月下旬,李植華帶領護送他的武裝人員,從百色出發,經凌云進入鳳山。行至離鳳城不遠的弄林屯時,被偽民團隊長韋錦開武裝阻攔,不得不折回平樂駐扎。韋拔群得知消息,便于12月初,在……[詳細]
龍州烈士陵園
  龍州烈士陵園,位于龍州縣北部上龍鄉弄平村弄平屯,距縣城5公里。陵園始建于1979年3月,為安葬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犧牲的烈士而建造,原名為“自善烈士公墓”,1988年7月,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指示精神,將龍州邊境鄉鎮內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犧牲的烈士忠骨,以及散葬在縣內的其他烈士墓遷于此集中安葬,擴建后改稱為“龍州烈士陵園”。2008年、2010年國家分別劃撥資金210萬元、50萬元、680萬元對烈士陵園進行地面硬化、綠化、修建圍墻、建設陳列室、對烈士墓碑進行全面改造建設。擬投資191萬元修建職工宿舍。目前是國家級重點烈士建筑單位。陵園總占地面積22836平方米,園內安葬2018位烈士,有龍州籍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英烈133名;全國各地對越自衛還擊犧牲的烈士1882名,其……[詳細]
珠山烈士墓園
  在廣西梧州市河濱公園內的白鶴山上,矗立著革命烈士紀念碑。它們記錄了梧州人民反帝斗爭的精神,以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革命先烈前仆后繼,英勇斗爭的歷史。1999年1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1925年10月,廣西第一個中-支部——梧州支部成立。從此,具有反帝反封建斗爭精神的梧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員領導下,為新中國的建立進行了不屈不撓斗爭。1927年9月,中共廣西地委書記廖夢樵和地委組織部長黃士韜等19位同志不幸被捕,受盡酷刑。但他們始終沒有泄露黨的機密,在被敵人押赴刑場時沿途高唱《國際歌》,高呼“共產黨萬歲”等口號,慷慨就義。1926年10月中旬,設在梧州的中共廣西臨時省委交通機關被敵人破壞……[詳細]
中共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
  貴港中共廣西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是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廣西貴港市達開路榕興街34號(原廣西貴縣圩心街廣東巷張國才家),中國共產黨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于1928年6月1日在此地二樓秘密召開。參加會議的代表10余人,中共中央委員惲代英到會指導,時任廣西特委書記鄧撥奇主持了會議。會議通過了三項重大決議案,改組了廣西特委,選出了15名委員,朱錫昂任書記,董銓漢為候補書記。這次會議是在大革命失敗后,廣西各地黨組織在國民黨-派的-下經過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得到恢復和逐漸發展的歷史轉折進程中召開的。是廣西自1925年建黨以來召開的第一次全省性的重要會議,對推動廣西工農群眾革命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廣西蘇維埃運動的宣傳、勞農會、赤色工會的組織和革命斗爭的掀起,都起到了重要的積極的促進作用。舊址現有中共廣西第……[詳細]
中共廣西省工委橫縣會議紀念館
  中共廣西省工委橫縣會議紀念館位于南寧市橫縣橫州公園內。1947年4月7日至14日,中共廣西省工委書記錢興在橫縣陶圩鄉六秀村主持召開廣西各地黨的主要負責干部會議(沿稱“橫縣會議”)。會議制定了“積極準備武裝起義,廣泛發動游擊戰爭,創造游擊根據地,摧毀-政權,建立新解放區”的總方針、總任務,并對全省的武裝起義作出了具體布置。這次會議,揭開了廣西全面開展武裝斗爭的序幕,各地黨組織先后在桂東、桂北、左江、右江、桂中南、桂中、桂南等7個地區21個縣,組織6500余人舉行起義。為紀念這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會議,弘揚先輩的革命精神,198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橫縣人民政府撥款在橫縣橫州公園內建造了“中共廣西省工委橫縣會議紀念館”。2007年,橫縣人民政府投資180萬元,在舊館原址上重建了占地面積為1……[詳細]
湘江戰役全州覺山鋪阻擊舊址
  1934年11月25日,紅軍總部發布分四部突破湘江防線的命令。紅軍便設防于魯板橋、覺(腳)山鋪之間,阻擊湘軍西進,掩護紅軍主力渡江,湘江戰役打響。覺(腳)山鋪是敵人湘江的咽喉要地。覺(腳)山阻擊戰以五團政委易蕩平等2000余名紅軍烈士的熱血和生命為代價,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該戰是湘江戰役中最大、最悲壯的阻擊戰。鳳凰嘴渡口為紅軍突破湘江最為慘烈的渡口。紅八軍團為掩護紅九軍團順利渡過湘江,八軍團一部在楊梅山伏擊追敵桂軍,在激戰的同時,大部紅軍開始在鳳凰嘴渡口下游董家堰水壩搶渡湘江。此時紅軍頭上有敵機瘋狂轟炸,后遭追兵用槍瘋狂地掃射,正在搶渡的紅軍將士在江中傷亡慘重。據李德回憶,紅八軍團渡江前11000人,渡江后僅僅剩下1200人。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炮兵政委、紅軍詩人陳靖在《黔山湘江》一詩中寫……[詳細]
韋國清上將故居
  廣西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位于東蘭縣城西南16公里處的三石鎮弄英村弄英屯。原323國道線旁。是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共和國開國將軍-上將的故居。1928年,15歲的-從這里投身革命,次年參加鄧小平、張云逸、韋拔群領導的百色起義。1930年隨紅七軍主力北上江西,后跟隨中央紅軍走上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屢建奇功。1950年,應越南民主共和國的邀請,率軍事顧問團赴越,幫助越南人民軍抗法戰爭,親自指揮了著名的奠邊府戰役,深得越南人民的愛戴。1955年被國務院授予上將軍銜。1977年后,一直擔任我國黨、政、軍領導人,直到1989年近世。故居四周環山,五峰連立,地勢猶如弧開的手掌,背靠四山,面朝一坡。故居現有陳列室兩間,展有-上將生前用過的遺物,以及他戎馬生涯和解放后一些國事活動的照……[詳細]
李明瑞烈士紀念館
  介 紹 位于廣西南寧市南湖公園南岸。為李明瑞、韋拔群兩位烈士紀念館,1999年1月,廣西區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館是一幢具有壯族民居風格的建筑,面積320多平方米的展廳,展出了李明瑞、韋拔群烈士的生平事跡,陳列了234件文物、圖片和史料,真實生動地再現了70多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的優秀將領,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和壯族人民的優秀兒子、卓越的農-動領導人韋拔群英勇戰斗的光輝革命歷程。其中,李明瑞烈士事跡陳列室從“北伐虎將”“舉旗左右江”等七個部分展現了李明瑞烈士短暫而光輝的革命生涯。 紀念館廣場中央是一座氣勢雄偉、高達14米的百色起義革命先烈雕像。雕像中間豎立著一面迎風招展的紅旗,象征著大革命時期廣西各族人民在中國0的領導下英勇奮斗的革命精神,表現了李明瑞、韋拔群和紅軍戰士以及赤衛隊員……[詳細]
中共梧州地委、廣西特委舊址
  中共梧州地委、廣西特委舊址陳列館位于梧州市建設路興仁巷4號。1925年,根據梧州靠近當時全國革命的中心廣州,產業工人相對集中,革命蓬勃發展等有利條件,當時領導廣東、廣西、閩南及南洋地區革命的中共廣東區委作出首先在梧州建立中-組織,然后向廣西各地發展的決定,接連派出多批中-員到梧州開展建黨工作。1925年10月,中共廣西第一個地方組織——中共梧州支部成立。1925年秋,中共廣東區委常委兼軍事部長周恩來親臨梧州指導建黨工作。當時,公開身份是《梧州民國日報》總的中共梧州支部書記龍啟炎考慮到秘密工作的需要,將周恩來安排住在靠近客運碼頭、出入方便、鬧中取靜的大同酒店。周恩來聽取了龍啟炎等匯報梧州建黨工作的情況后,充分肯定了梧州黨、團組織發動群眾,開展反帝反封建運動的成績。認為要鞏固發展新建立的黨組織,……[詳細]
中共廣西省工委舊址
  中共廣西省工委舊址,原址寶珠觀,始建于明朝嘉靖3年(公元1524年),清朝乾隆9年擴建,嘉慶、道光、光緒及民國初年多次重修,供奉北帝、如來、觀音,定農歷三月三為廟會;過去有和尚十幾人,分上下殿,磚木結構,院落式建筑,正脊有琉璃構件,硬山頂,雙耳形烽火墻,琉璃瓦檐。1942年桂林“七‧九”事件后,以錢興為書記的中共廣西省工委機關撤到農村,1945年夏遷到昭平縣黃姚鎮,以寶珠觀做隱蔽地開展革命工作。當時隨省工委疏散到黃姚的還有何香凝、歐陽予倩、千家駒、張錫昌等大批愛國知名人士。1947年7月,省工委奉命撤消。1986年修復中共廣西省工委黃姚舊址,建造錢興塑像,同年7月舉行盛大的典禮大會,同時開設紀念館。為進一步做好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該革命遺址于1994年被列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紅七、紅八軍樂業會師舊址
  紅七、紅八軍樂業會師舊址,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位于百色市樂業縣城東南三樂街292號,距革命老區百色市168公里,是我國建軍史上一個主要的革命紀念地。1930年10月16日,紅七軍按黨中央部署,北上途經樂業,沿途尋找紅八軍,10月23日兩軍在上崗石拱橋接頭并把隊伍開進城,在縣城開展一系列革命活動后北上河池整編,然后開赴江西。這是中國建軍史上重大事件。會師舊址原為一覃姓民居。紅七、紅八軍在樂業勝利會師后,此處作軍部機關駐地。現已辟為紀念館。舊居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4年),原為一棟三進一花園臥龍式木質結構建筑,磚木結構,現存革命文物歷史文物和民族文物共600余件,其中200余件列入國家三級收藏品,4件被列為國家二級珍藏品。1996年列為國家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舊址是目前縣城唯一現存……[詳細]
古河革命紀念館
  大化瑤族自治縣古河鄉一派喜慶氣氛,坐落于該鄉境內原中國共產黨右江地方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桂西區指揮部舊址“紅樓”里的古河革命紀念館隆重舉行開館儀式。古河鄉素有“紅-鄉”的美譽,除現存保護完整的革命舊址“紅樓”外,該鄉丹桂村還是參加過紅軍長征的已故共和國少將、原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中央軍委“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獲授者覃國翰同志的故鄉。在血與火的年代,這里曾是革命的搖籃,一面紅色的旗幟,全鄉蘊藏著豐富的紅色資源。今年以來,為慰藉先烈,激勵后人,該縣多方籌集資金,從民間征集革命文物,籌建革命紀念館。現已建成的革命紀念館,設于革命遺址“紅樓”內,占地面積近700平方米,收藏了本地最早的“紅色記憶”。紀念館通過分廳陳列實物、文字、圖片、史料等方式,真實、直觀、藝術地再現了革命斗爭歷程,成……[詳細]
鄧小平在田東縣思林鎮真良舊居陳列室
  1930年2月7日,鄧小平從上海取道香港、越南,回到廣西龍州。3月14日,鄧小平在紅八軍一連隊的護送下到達恩隆縣(今田東縣)巴麻村。20日,鄧小平到思林真良村隴鄧屯﹙原屬蘭芳村﹚,居住在鄧昌利家。4月1日離開真良。鄧小平在真良村住近半個多月時間里,開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動,如:開辦一期軍政干部培訓班、攻打海城土豪、深入群眾搞調查研究等。2011年7月,中共百色市委紀律監察委員會把鄧小平在真良(原屬蘭芳村)舊居進行修復,并陳列了鄧小平在真良開展的活動情況(圖片、文字說明和實物展示),把鄧小平在真良舊居打造成為全市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基地。2012年10月,區黨校又把鄧小平在真良舊居進行提升成為廣西黨員干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13年8月,田東縣委組織相關部門對鄧小平在真良舊居陳列室的陳列內容進行修改完……[詳細]
錢興烈士塑像
  賀州市黃姚古鎮景區為錢興烈士塑立的雕像。錢興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1922年考入協和鄉(今安華鄉)鳳南初級小學。1926年入懷集第一高級小學讀書。1927年考取懷集縣初級中學。1931年到廣州入知用中學讀高中。同年秋,轉入廣州中山大學附中就讀,參加秘密“讀書會”,后參與組織“社會主義思想小組”。1933年考入廣州中山大學法學院政治系。1934年參加中山大學地下黨領導組織的《時代文化》讀者會,后轉入廣州各大學進步學生組織成立的中國青年同盟,任中山大學“中國青年同盟”的支部書記。1935年北平“一二九”學生抗日救亡運動爆發后,積極組織發動中山大學學生響應。193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任廣州市委宣傳部長兼中山大學黨支部書記。1937年初,調到香港0中央南方工作委員會工作。同年底,調任0廈門市工……[詳細]
龍勝紅軍橋
  紅軍橋,原名順風橋,位于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偉江鄉潘內村偉江河上。原建于清光緒年間,重建于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整座橋只有一跨度為30米的弧形拱跨,拱橋根據力學原理用粗圓杉木疊架而成,拱架梁木上橫輔木板,瓦蓋長廊接通兩岸,長廊走道兩旁設有長凳,供行人歇息,橋身正中一側加配兩個吊柱,壯作神臺,供奉神象、神器。整座橋118.4平方米,橋長37米、寬3.2米、高8米,建筑形式獨特,凝聚了苗族人民精湛的建筑藝術。是龍勝縣境內唯一一座苗族單拱長廊式瓦蓋橋。一九三四年冬,中國工農紅軍突破湘江,翻越老山界進入龍勝,紅九軍團后衛部隊在此橋(原老橋)阻擊-追兵,紅軍在來可以斷橋阻適度,但考慮到黨的民族政策,并沒有把橋炸毀。在阻擊戰中,有十多名紅軍戰士傷亡。解放后,稱此橋為“紅軍橋”。一九九四年七月八日自治……[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网站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综合亚洲日韩在线 | 五月天轻轻草骚女在线观看 | 野外强美女在线观看 |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