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旅游

河南省紅色旅游景點

花山寨會議舊址
  花山寨會議舊址,位于河南省光山縣城西南20公里的南王崗鄉花山寨村。1934年11月11日,0鄂豫皖省委在此召開第十四次常委會議,決定紅二十五軍長征。1934年11月10日,鄂豫皖省委率紅二十五軍到達光山城西南的花山寨,和鄂東北道委書記鄭位三、0中央來人程子華勝利相會。11日,0鄂豫皖省委書記徐寶珊,在花山寨西南的一個小村莊里召開了第十四次省委常務會議,鄭位三、程子華等參加。會上,程子華傳達了-代表0中央和軍委對鄂豫皖根據地的指示。-對紅軍二十五軍出路問題指示說:“中央已經決定了紅軍主力要作戰略轉移,去建立新的根據地,這樣部隊就能得到發展。同時能把敵軍主力引走,減輕根據地的壓力。根據地的敵軍減少了,留下的部分武裝就能長期堅持,也就能夠保存老根據地…….”。會議通過充分討論后,一致擁護0中央指示……[詳細]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司令部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司令部舊址位于新縣箭廠河鄉黃谷畈村。1930年春,隨著紅三十一師、三十二師、三十三師的成長壯大和鄂豫邊、豫東南根據地、皖西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鄂豫皖邊區燃起的革命烽火已形成燎原之勢,初步實現了以大別山為中心的工農武裝割據。為統一這三塊根據地和三支紅軍的領導,使革命力量緊密結合為一個整體,進一步發展根據地,2月,中共中央決定劃鄂豫皖邊3省18縣為特別區,成立鄂豫皖特委。3月18日,又向特委和三個師發出指示信,決定將紅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師組建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直屬中央領導。4月,紅一軍在黃谷畈成立。軍長許繼慎,政治委員曹大駿,副軍長徐向前。下設政治部、參謀處、軍需處和軍醫院,紅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師改編為紅一軍一、二、三師,全軍共2100余人,軍部設在黃谷畈。紅一軍的……[詳細]
商城縣革命烈士陵園
  商城縣革命烈士陵園,位于縣城東郊,信葉公路北側。座北面南,肅穆莊嚴。烈士紀念碑屹立中央、前面接待室、辦公室左右并列;后面是烈士紀念館;東山坡是骨灰堂,西山坡是紅軍夢園。占地面積26600平方米(39.9畝)。園內松柏蒼翠,莊嚴肅穆。1991年列為省級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外地回商城老紅軍、各界人士和青年學生紛至沓來,緬懷先烈,寄托哀思。先烈的革命精神,光照日月,永世長存。每年接待參觀瞻仰的群眾萬余人,陵園已成為對廣大群眾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課堂。商城地處河南省東南邊陲,大別山北麓。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七十年間,商城有八萬多英雄兒女為中國的革命建設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早在1922年……[詳細]
留莊英雄民兵營
  留莊英雄民兵營的前身是杜八聯,杜八聯位于濟源市坡頭鎮境內,抗日戰爭時期,沿黃河北岸的蓼塢村(包括桐樹嶺)、橋溝村、泰山村(包括槐樹莊)、楊大莊毛岑村(包括清澗)、馬住村(包括連地)、留莊村(包括佛澗)、杜年莊(包括馬場、蔣莊、葦園、校莊)等八個行政村組成的聯防組織。 清朝末年政府實行“里長”制,杜八聯屬承留區“杜里”管轄,民國初實行“保甲”制,曾沿用“杜里八甲”“杜里八鄉”“杜八鄉”等。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全國聯合抗日,各地成立聯防抗聯,團聯等人民抗日聯防組織,故又沿稱“杜八聯”。抗日戰爭時期,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架起葫蘆舟,擺開地雷陣,先后作戰400余次,殲敵2000余名,燒毀敵機2架,涌現出了數十名民兵戰斗英雄。期間他們首創的“聯防戰”同“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詳細]
孝義兵工廠舊址
  在鞏義市孝義街道辦事處西北部,坐落著是民國時期全國四大兵工廠(沈陽、漢陽、鞏縣、上海)之一——孝義兵工廠,洛水從其西北穿過,隴海鐵路貫穿東西,連霍高速從附近穿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隨著歷史的變遷,目前僅留孝義兵工廠舊址。孝義兵工廠,是河南省唯一的、也是最早引進外資興建的大型軍工生產企業。1914年開始籌建,1915年8月開工,1922年冬正式建成,它從籌建到投入生產,工期短、時間快,在國際國內都產生了較大影響,是我國近現代軍工生產興起的重要標志之一。孝義兵工廠防空洞為全國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人防工程,它的發現與研究使中國的防護史提前了20年。1922年冬,孝義兵工廠正式建成,它下設制槍廠、炮彈廠、機器廠、動力廠四大部分,機器設備主要由德國、美國、丹麥進口,較為先進,制造的軍工產品……[詳細]
新鄭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新鄭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新鄭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位于河南省新鄭市辛店鎮馱窯村。石券5孔窯洞,坐北面南3孔,坐西向東2孔。抗日戰爭爆發后,具有革命傳統的新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春,八路軍皮定鈞、徐子榮部密禹新獨立團在團長沈甸之率領下開赴風后嶺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成立新鄭縣抗日民主政府,領導新鄭、密縣、禹縣三縣部分地區的抗日工作,因此抗日民主政府又稱為新密禹(或密禹新)抗日中心縣政府,縣長宋登賢,政委王實虛,武裝大隊長馬明辰。人民政權建立后,發動群眾,建立武裝,開展減租減息和倒地運動。攻辛店,打太清,伏擊消滅日寇,摧毀日偽政權,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積極貢獻。1945年10月,縣政府干部隨軍南下。解放后,此處做為史江水住宅,1999年新鄭市革命老區……[詳細]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
  鄂豫皖革0據地舊址位于河南省新縣縣城(新集鎮)中原路62號。舊址原是一家大地主的住宅,中間有一條長廊貫穿整個宅院,將之一分為二;整個宅院前后共五進院,有7棟中式樓房,房屋60余間。1931年、1932年,0中央鄂豫皖分局、0鄂豫皖省委就駐扎在這里。1927年11月,黃麻起義之后,地處大別山區的鄂豫邊、豫東南、皖西革0據地先后建立了起來,經過不斷的發展、擴大,到1930年4月,三個根據地就連成了一片,形成了鄂豫皖革0據地。1931年,紅軍攻克了新縣新集,從此之后,這里就成為了鄂豫皖革0據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31年5月,0中央鄂豫分局和革命軍事委員會在新集成立,張國燾任分局兼軍委主席,陳昌浩、沈澤民、曾中生、舒傳賢、郭述申、周純全、高敬亭等任分局委員,曾中生等任軍委副主席。同年7月,在……[詳細]
淮海戰役總前委、中野司令部和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
  淮海戰役總前委、中野司令部和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位于睢陽區閻集鄉張菜園村。1948年12月31日,以鄧小平為總書記的淮海戰役總前敵委員會和中野指揮部從安徽省濉溪縣臨渙集小李家遷移到河南省商丘縣(現睢陽區)張菜園村。1949年3月24日遷往安徽省六安。在商丘的80多天里,淮海戰役總前委指揮了淮海戰役第三階段的戰斗,取得戰役最后的勝利。1949年1月29日至2月1日,在商丘古城圣公會禮拜堂鄧小平主持召開了中原局擴大會議。2月8日,召開了由淮海戰役總前委及中原局、華東局負責人參加的淮海戰役總前委擴大會議(又稱渡江作戰會議),具體討論和決定了大軍南下渡江作戰的部署、戰勤準備以及部隊教育等問題,形成了《關于渡江作戰方案和準備工作意見》,并上報中央軍委。中原局擴大會議和淮海戰役總前委擴大會議,是兩次具有重……[詳細]
唐河革命烈士事跡展覽館
  唐河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經中宣部批準,由原國家主席李先念主席題名,于1988年建成并使用。開館20多年來,共接待各級領導及縣內外參觀者60多萬人次,被河南省委宣傳部、南陽市委宣傳部、共青團南陽市委分別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充分發揮了褒烈育人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作用。為了進一步提升紀念館層次,弘揚革命光榮傳統。經縣委、縣政府研究,唐河革命紀念館2010年11月16日奠基開工,將原館遷址于上海大道(四橋西端路北),于2011年12月20日落成開館。該館占地56畝,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布展面積2340平方米(一樓建筑面積2470平方米,布展面積2020平方米。二樓建筑面積1280平方米,布展面積320平方米,其中將軍廳建筑面積135平方米,布展面積100平方米……[詳細]
赤城縣蘇維埃舊址
  赤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城關。有國道312、省道S216、信葉高速可達。舊址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眾多的革命舊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且為典型江南明清園林庭院建筑,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97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批準為信陽市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同年,河南省6位文博專家聯名推薦,河南省文物局專題向國家文物局申報赤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張家花園)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張家花園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間,至清代光緒十五年(1889)擴建為廊閣相連、亭榭通幽的園林庭院,占地約一萬平方米。1929年5月6日商城起義一舉成功,同年12月25日紅軍首克商城,建立了縣蘇維埃政府。1932年2月,紅四方面軍商(城)潢(川)戰役大捷,10……[詳細]
蘇進故居
  蘇進故居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裴城鎮裴城村。蘇進,生于1907年。1925年參加西北軍,曾任排長、連長、國民革命軍第26路軍手槍團副團長等職。參加過北伐戰爭。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15軍127團團長、44師師長,紅一軍團隨營學校總隊長,紅軍大學參謀科科長,特種學校訓練處主任等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蘇進根據黨的指示在新疆迪化組織西路幸存的干部、戰士訓練,親自撰寫戰例,編寫翻譯教材,為培訓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后任陜甘寧邊區警備司令部參謀長、八路軍120師359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期,蘇進任東北民主聯軍鐵道司令部司令員、鐵路護路軍司令員,受命組建并率領這支部隊轉戰于五千公里的鐵路線上,完成了護路、剿匪、搶修、架橋等艱巨任務,保……[詳細]
鄂豫皖軍委航空局舊址
  鄂豫皖軍委航空局舊址,位于新縣城關第一中學校園內,原為“普濟寺”,有前后兩排房屋,每排三間,與東西各兩間耳房,構成一座四合院。后棟正殿內舉辦有“列寧號”飛機陳列展覽。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0年2月,國民黨一架“容克”式高級教練飛機,從武漢飛往開封執行通訊任務。返航途中,因汽油燃盡,迫降在大別山南部赤白交界的宣化店附近陳家河河灘上。紅軍赤衛隊同當地反動民團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爭奪戰,繳獲了飛機,轉運到新縣卡房林家灣。鄂豫皖軍委領導人徐向前接見了駕駛員龍文光,鼓勵他棄暗投明為紅軍服務,隨后組織兵工廠工人,克服物質和技術上的重重困難,將飛機裝配修復。1931年夏,飛抵鄂豫皖首府新集,并將飛機命名為“列寧號”。軍委隨即成立了鄂豫皖軍委航空局,局長龍文光,政委錢鈞。局址設在縣……[詳細]
二七紀念堂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鄭州市錢塘路中段82號,是為紀念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及京漢鐵路全線總罷工而建。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次有組織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它首先在鄭州召開了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并在鄭州決定舉行京漢鐵路全線總同盟罷工,因此,鄭州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乃至中國革命史上都有著光輝的一頁。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在軍閥的百般阻撓下召開,工人代表們沖破-,闖開普樂園的會場大門,開始了大會,這是京漢鐵路工人爭-、爭自由的大會,標志著中國工人運動從此走向新的政治斗爭。為緬懷先烈,繼承和發揚京漢鐵路工人的革命斗爭精神,1951年,鄭州市人民政府對京漢鐵路總工會召開成立大會的普樂園會場舊址進行復建,即為今二七紀念堂。紀念堂于1951年9月動工,1952年11……[詳細]
大荒坡烈士陵園
  位于馬崗集鄉曾營村境內的大荒坡烈士陵園是我縣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85年被市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省政府授予大荒坡烈士陵園“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稱號。位于固始縣西南26公里的馬崗鄉曹營子村。1927年12月,根據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共河南省委的指示,中共豫東南特委在大荒坡南1里處的曹營子召開了固、商、潢三縣縣委負責人會議,決定舉行大荒坡農民武裝暴-動,奪取當地大豪紳張秋石的0,建立農民武裝。1928年3月18日,在中共河南省省委委員、豫東南特委書記汪厚之等親自領導下,由固、商、潢三縣黨員,潢川七中的部分革命師生和當地農民武裝百數人舉行了大荒坡農民暴-動,攻打反動豪紳張秋石老巢——張上寨。因情況不明和受“左傾”路線影響,暴-動失敗。汪厚之、范易、龔怡情、王老五等十八……[詳細]
焦裕祿同志紀念館
  1966年3月在蘭考東關機械廠建立臨時展覽館,1966年6月臨時展館遷至蘭考議價公司,1984年5月14日在焦裕祿紀念園建立焦裕祿同志紀念館,1994年5月14日在焦裕祿墓西側新建焦裕祿同志紀念館,紀念館為現代化新式建筑,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館正面三層,大門正上方鑲嵌的“焦裕祿同志紀念館”為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館內分序廳、展覽廳、貴賓室和放映廳等主要組成部分。序廳正面立焦裕祿半身銅像一尊。展廳面積1300平方米,展出內容為五個部分:“神州赤子”、“臨危受命”、“執政為民”、“干部楷模”、“今日蘭考”。計版面、照片300余幅,遺物90余件,生動地展示了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平凡而偉大的光輝一生。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焦裕祿紀念園的發展十分關心,江澤民、胡錦濤、-、-、-……[詳細]
中共豫西特委擴大會議舊址
  中共豫西特委擴大會議舊址位于位于澠池縣城關鎮東關海露北街二十四號院內一座普通的磚拱窯洞里,窯洞座背面南,上方北側有一東西向道路穿過,東、西、南三側均為民房。保存完整,處于民居院內北側磚拱窯洞里,為磚石結構,一洞三室,中間一門,東西各開一窗,面積相當于民房三間。復原展示了當年的會議場景,現已免費對外開放。劉少奇到澠池后,為了更好地指導豫西地區黨的工作,1938年12月20日,劉少奇主持召開了中共豫西特委擴大會議,會址設在澠池兵站附近一所三間相通的磚拱窯洞內。參加會議的人員有:豫西特委書記劉子久,副書記兼-部長王志杰、宣傳部長郭曉棠、組織部長席國光(又名紀西)、婦女部長吳應先(又名吳平)、青年部長吳祖貽,還有新密、靈寶、洛寧、偃師等中心縣委和豫西一些重點縣委負責同志共30多人。參加會議的人都于前……[詳細]
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
  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位于河南省羅山縣鐵鋪鄉何家沖,是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紅軍長征四大出發地之一。紅二十五軍,1931年10月成立于鄂豫皖革0據地,隸屬紅四方面軍,為鞏固和保衛鄂豫皖革0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1934年秋,紅二十五軍奉0中央和-副主席-的命令,由何家沖出發長征,成為第一支到達陜北的紅軍長征部隊,在紅軍長征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何家沖位于大別山西端的雞公山西北坡,是豫鄂皖革0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何家沖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內主要包括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長征出發集合地遺址和紅二十五軍醫院舊址三部分。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即何氏祠堂。何氏祠堂始建于明代,現存房屋十余間。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前,警衛室、政治部、參謀部等軍部機關設在這里,程子華、徐海東、吳煥先等紅二十五軍-也在此居住。長……[詳細]
尤太忠舊居
  尤太忠舊居位于光山縣城東南磚橋鄉陳崗村尤崗。尤太忠1918年12月出生于磚橋鄉陳崗村尤崗一個農民家庭。13歲參加革命隊伍,走過了艱難、曲折、輝煌的戰斗歷程,經歷了極其嚴峻的戰爭考驗,曾擔任過成都軍區,廣州軍區司令員、中央軍委紀委第二書記等職。他于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轉為中國共產黨員,參加過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二團連政治指導員、連長、副營長、營長,第三八六旅十七團副團長,團長,參加了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十七旅副旅長、十六旅長,第二野戰軍十二軍三四師師長。參加了淮河戰役,渡江戰役,挺進大西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師長。指揮所部參加了五次戰役,金城防御戰,上……[詳細]
冀魯豫革命紀念館
  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濮陽范縣冀魯豫邊區紀念館,于2013年5月建成,占地面積120畝,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分為“序廳”“漫夜星火”“抗戰壯歌”“鏖戰平原”“元勛英烈”“領導關懷”六個展廳。序廳:大型主題雕塑,展示革命先烈由此走上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偉大征程。第一展廳:“漫夜星火”。展示冀魯豫接壤區創建黨組織,領導群眾開展工農、學生、抗日救亡等運動,壯大革命力量,為創建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創造了條件。第二展廳:“抗戰壯歌”。展示冀魯豫接壤區黨組織帶領人民配合八路軍與日寇浴血奮戰,開辟和發展了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第三展廳:“鏖戰平原”。展示內戰爆發后,范縣等解放區人民積極參軍參戰,支援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大力發展生產,為解放戰爭勝利作出巨大貢獻。第四展廳:“元勛英烈”。展示曾經在范縣工作、戰斗、……[詳細]
董天知故居
  董天知故居,位于鄭州市滎陽市索河街道城關行政村南街自然村,坐東向西,初建于明清,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原有建筑分為前后2個院落,共有房屋7所(均為硬山式),曾經年久失修,房屋破損嚴重。2005年7月,滎陽市人民政府撥巨款,對故居進行復建,初步恢復了故居的原有面貌。復建后的故居,布設了董天知事跡展覽,共有3個展室。2009年6月,被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董天知(1911-1940),原名大文、旭生,河南滎陽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參加革命活動。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被捕入“北平軍人反省分院” (即草嵐子監獄)。1936年8月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同年10月被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往山西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1937年9月抗日救亡先鋒總隊總隊長,后任……[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AV性色大片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 | 久久少妇一级视频 | 一级爱视频欧美国产 | 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y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