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紅色旅游景點

沙洲壩大禮堂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舊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壩鎮老茶亭。系座西北朝東南,磚混結構,主體建筑是八角樓,從地面到屋頂,分廳堂、樓座和屋頂三層,內有10根水泥園柱,14道門,17個百頁窗,占地1500平方米。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于1933年8月動工,1934年1月落成。由錢壯飛設計,袁福欽任工程指導。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大會通過了修改后的憲法大綱、土地法、婚姻法等法律法令,選舉了新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號召民眾保衛紅色政權,支援革命戰爭。此外,還在這里召開過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次全國政治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紅軍主力長征后,大禮堂遭敵人拆毀,1956年按原貌修復。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審計委員會舊址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審計委員會舊址暨全國審計系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瑞金沙洲壩紅井景區內。20世紀30年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建立統一的政治制度和軍事制度的同時,也建立起統一的財政管理制度和審計制度。之所以建立審計制度,主要是由于革命根據地財政狀況十分困難,武裝起義初期,各地區在“打土豪、分田地”過程中又出現了亂沒收、亂征稅和開支無計劃的混亂現象。紅軍三大紀律中明確規定“一切繳獲要歸公”,但是歸公的財物如何管理、如何避免財政管理無政府狀態和--浪費舞弊行為等問題十分緊迫。黨中央為了鞏固新生的革命政權、保障供給、加強財政整頓、堵塞財政支出漏洞,決心要建立并強化統一、嚴格的財政管理機制和審計制度。在中央蘇區,對于審計制度重要性的認識,是一個逐步提升的過程,對審計機關的功能定位,也……[詳細]
康都毛澤東同志舊居
  毛澤東同志舊居:位于太和鎮康都村,距縣城30公里,北靠黎川,南通廣昌,東偎武夷,翻過山隘即是福建省建寧縣。康都村是紅軍反“圍剿”時南豐縣的鞏固蘇區之一。第一次反“圍剿”后,紅軍到康都打土豪,進行革命宣傳活動。第二次反“圍剿”紅軍攻占建寧時,進駐康都村。1931年6月初,紅軍取得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后,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和總政治部從福建建寧縣移駐南豐康都圩下街“寧家大屋”。6月21日至22日,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在這里召開了第一次擴大會議和總前委第九次會議,討論時局和行動方針,即著名的“康都會議”。總前委書記毛澤東,委員朱德、彭德懷、林彪、譚震林、周以粟,中共蘇區中央局代表王稼祥,軍隊和地方負責人袁國平、譚政、蔡會文、宋任窮、古柏、郭化玉等16人參加了會議。“康都會議”總結了第二次反“圍剿”的經驗……[詳細]
上井紅軍造幣廠舊址
  --紅軍造幣廠位于井岡山市的上井村,距茨坪西北大約6公里,與“百竹園”毗鄰。--沿用了墨西哥銀元的模具,正面打了一個“工”字,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色政權最早在革命根據地內發行流通的第一批金屬鑄幣。--造幣廠前面擺著一個巨大的“工”字銀元模型,可以拍照留念;里面還擺放著當年的機器,還有各種實物,集幣愛好者不能錯過的地方。--另外這里還記載了一個跟“工”字銀元有關的動人故事,大家可以請個解說員,去了解一下,體會一下革命勝利背后的艱苦,我們的勝利多么偉大。紅軍造幣廠位于井岡山市的上井村,距茨坪西北大約6公里,與“百竹園”毗鄰。井岡山革0據地自創建以來,由于敵人的經濟-,物資奇缺,物價昂貴,軍民生活處于極度困苦之中。為了活躍根據地的經濟。1928年5月,在王佐的建議和推薦下,紅軍軍部將軍民們打土……[詳細]
三灣改編紀念館
  1927年9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經過長途跋涉、艱苦轉戰,于9月29日抵達永新三灣村。在這里,毛澤東親自領導了著名的“三灣改編”,把“支部建在連上”,在部隊內實行黨代表制度和民主主義,初步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及舊軍人為主要成份的革命隊伍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它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鑄造了我軍的軍魂,是我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是我黨政治建軍的開端。三灣改編紀念館位于江西省永新縣三灣鄉三灣村,上世紀90年代,該館利用簡易的平房作為展館,對外展出三灣改編圖片展。2003年,永新縣將原展館拆除重建,并對基本陳列作了較大的調整和修改。2005年3月,三灣改編紀念館新館落成并全面對外開放。新館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403平……[詳細]
紅一方面軍司令部舊址
  紅一方面軍司令部舊址:位于左坊鎮后龔村“后龔祠堂”。祠堂已有400多年歷史,坐南背北,四面磚墻,占地700多平方米。廳堂內一律青石板鋪地,兩邊廂房由木板綴貼;分上下兩廳,中間有一天井,房梁為穿斗式屋架,由32根碩大的圓木支撐著;下廳裝有一扇木質雙合大門,正對著一望無垠的田畈;兩邊耳門,僅容一人穿行,一門直通村中,另一門則通往山林。1933年1月4日,紅軍在南城縣黃獅渡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俘敵3000余人,內有敵旅長周士達。戰斗結束后,傍晚時分,紅一方面軍第一、三、五軍團共3萬多將士進入左坊一帶扎營駐防。朱德總司令也越過貓兒嶺,來到后龔村,并把紅一方面軍司令部設在后龔祠堂。政治部駐王家倉。朱德住在祠堂左邊一農戶家里,中間隔著一片竹林。為了防止國民黨飛機空襲,第二天剛蒙蒙亮,朱德總司令便帶著十……[詳細]
紅軍樓舊址
  “紅軍樓”舊址: 位于瑤圩鄉萬石塘村。萬石塘是鄉里具有悠久歷史的大村,村內遍布明清時代的古民居。“紅軍樓”原名“冠美祠”,清代建筑,坐西朝東,磚木石結構。1932年7月下旬,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贛東北省軍委書記邵式平先后三次到萬石塘視察。1933年,紅十軍千余人南下與中央紅軍會師時,在該村駐扎5天,其間鎮壓了大惡霸、灣頭土膏和偽自衛隊長。指揮部設樓內,至今墻壁上還遺留有標語。紅軍撤離后,仍稱此指揮部為“紅軍樓”。“紅軍樓”屬兩進式,上進兩邊房間上設有樓。面寬14米,進深19.7米,墻高7.6米,占地面積275.8平方米。墻的下部石板兩層砌成。門前上方石板雕刻有精美圖案,文革期間部分破損。門兩邊石板上陰刻楷書門聯一副完好。祠內穿方雕有精細花紋,歷歷入目。天井南、北兩邊墻壁上均留有當年紅軍書……[詳細]
渣津烈士陵園
  渣津是修水縣西部重鎮,這里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殷商時期古艾侯國都城所在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修水蘇區的中心區域。 1927年8月下旬,秋收起義部隊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三營和四團駐扎渣津,9月9日,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師部機關駐扎于渣津萬壽宮,10日,在萬壽宮后大沙洲召開了數千軍民參加的誓師大會,號召工農大眾團結起來,拿起武器同-反動派作殊死的斗爭。1928年8月,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率領紅五軍進駐修水,9月29日,在渣津桂花橋頭全殲敵朱培德部一個憲兵營后,輾轉到達臺莊,進行了著名的臺莊整編,恢復重建了0湘鄂贛邊特委。1930年底至1931年初0贛北特委(后改為贛北分區委)曾駐扎渣津黃泥灣,領導贛北黨組織和人民開展革命斗爭。同時這里又是0修水中心縣委、0修水縣委……[詳細]
萬安暴動行動委員會舊址
  萬安暴-動-行動委員會舊址為一棟四扇六間民房式磚木結構的二層樓建筑。高約7米,寬13米,進深14米,總面積為345平方米。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列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列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世紀二十年代萬安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萬安暴-動-,建立了江西省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萬安暴-動-根據黨的“八七”會議精神,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五大農民暴-動-之一,與湖北黃安暴-動-、湖南醴陵暴-動-、廣東海陸豐暴-動-、海南瓊崖暴-動-齊名。1927年萬安縣委根據江西省委關于“贛西南暴-動-以萬安為爆發點”的決定,成立了以曾天宇為書記,張世熙、劉光萬、陳正人、余球、汪群、曾延生、肖素民等為委員的暴-動-領導機構“萬安行動委員會”作為指揮暴-動-的軍事機關。此后,一場……[詳細]
宜黃革命烈士紀念碑
  宜黃革命烈士紀念碑出宜黃縣城往南走300米處,有一松柏簇擁,四季疊翠的小山岡,雄偉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就巍巍聳立在山岡上。碑塔正面8個正楷鎏金大字赫然醒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該縣是紅色蘇區,1926年春中國共產黨在宜黃潭坊建立了本縣第一個基層黨支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伯承、陳毅、羅榮桓、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宜黃留下了輝煌的足跡。1933年2月,蔣介石調集50萬兵力對中央蘇區紅軍進行第四次“圍剿”,該縣是反“圍剿”的主戰區,先后在黃陂的蛟湖、霍源和東陂的黃柏嶺、草鞋岡消滅了國民黨52師、59師和11師,活捉敵師長李明、陳時驥,史稱“黃陂大捷”“東陂大捷”,從而徹底粉碎了國民黨第四次“圍剿”。各次戰役中英勇犧牲的人數共達5000余人,其中英名記錄在冊的有3280人。為紀念革命英烈,宜黃縣……[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在线 | 在线看的国产网站 | 亚洲欧美中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制服.丝袜.亚洲.中文.综合 | 色综合AV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