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紅色旅游景點

尋烏革命烈士陵園
  尋烏縣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城西鎮山路17號,占地面積約50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0000平方米,是贛州市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個縣級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烈士陵園內有著名古柏烈士紀念碑和“三.二五”暴-動浮雕,烈士紀念館陳列3256名烈士事跡,形成館、碑、園、林連成一體的瞻仰圣地,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每年接待縣內和外地前來瞻仰人數3.5萬人次。尋烏縣革命烈士陵園大門坐北朝南由原省委書記白棟材同志題詞,園內有古柏烈士紀念碑、古柏烈士銅像、古柏烈士生平、“三.二五”暴-動浮雕等。1953年經省民政廳批準,縣人民政府于1954年新建成立尋烏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同年新建一廳四室陳列室,建筑面積180平方米,設五個展室,保存了3256名烈士事跡資料,其中版面展出了45名烈士的英雄事跡。潘葉煌 尋烏縣項山……[詳細]
桐木嶺紅軍哨口工事遺址
  因為險,以前是雄關,現在成風景。桐木嶺哨口工事設在桐木嶺的馬坳,有“鶴立雞群”之勢,進退便利,左右呼應。現在這一哨口工事按原貌進行了全面整修,并修了紀念亭和詩詞碑,碑上 書寫毛澤東同志的詩詞。井岡山共有五大哨口,位于茨坪四周,山峰陡峭,峽谷幽深,地勢十分險要,它們是五條通往井岡山的要道。分別是北面的黃洋界哨口,南面的八面山哨口,西南面的雙馬石哨口,南面的朱砂沖哨口,東西的桐木嶺哨口。在這些哨口的萬丈深淵中可以看到蒼鷹在半山中盤旋,景象十分壯麗。五大哨口里的雙馬石哨口海拔1286米,因山頂上有兩塊相疊的大石頭形似兩匹駿馬,故名雙馬石;周圍林中有很多野生桃樹,桃花盛開期遲至農歷四月;桐木嶺哨口海拔860米,桐樹成林,每年桐花盛開之時,花開漫山遍嶺;朱砂沖哨口與黃洋界互成南北對峙之勢,在它的峭壁上……[詳細]
三百烈士巖
  三百烈士巖位于弋陽縣姚畈鄉張家村東北面的北山腰上。遠古的地質運動,流水的溶蝕,冰期的洗禮。造就了三百烈士巖這樣一處神奇的自然溶洞。三百烈士巖既是一道優美的自然風光。又是一處具有紀念意義的勝地。1931年2月14日,姚畈一帶的人民正沉浸在辭舊迎新的歡樂之中,國民黨五十五師的兩個團卻正加緊對蘇區姚畈一帶進行瘋狂的“圍剿”。敵人來勢兇猛,這一帶的蘇區干部及部分赤衛隊員、養傷的紅軍戰士和當地的群眾三百余人撤進了昧家村后的一個石灰巖溶洞里,以抵抗匪軍的瘋狂“圍剿”。溶洞座落位置險要,易守難攻,敵人用炮火攻了數日難以奏效,于是羞惱成怒,喪盡天良,滅絕人性地向洞內施放毒氣煙霧。洞內的三百多軍民沒有一人向敵人屈服,一直堅持封生麗兩聶后一刻,幾百米長的洞內布滿了烈士的遺體。1950年,黨中央派出的革命老根據地……[詳細]
茅坪八角樓
  八角樓位于茅坪村,距茨坪36公里,兩地有公路相通,是茅坪村的一棟土磚結構兩層樓房,因裝飾八角天窗而得名。八角樓是茅坪景區主要景點之一,毛澤東、陳毅等重要紅軍領導都曾在此居住。這里也曾是紅軍第四軍的指揮中心,在此舉行過很多關于革命前途和我軍建設的重要會議。此處景點包括:八角樓毛澤東同志舊居、-同志舊居、中國紅軍第四軍士兵委員會舊址與陳毅同志舊居、0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袁文才生平陳列展覽、茅坪紅軍烈士墓等景點。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在這里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0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1928年4月底,-、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農軍,在寧岡礱市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成立了工農革命軍第4軍(不久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任軍……[詳細]
沙洲壩革命舊址群
  沙洲壩革命舊址群位于江西瑞金市城西5公里的的沙洲壩鎮境內。1933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少共中央局、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執行局等領導機關,從上海遷來瑞金,駐扎在沙洲壩,直至次年7月。舊址群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馳名中外的紅井就座落在這里。幾十個國家部委在此修復了其前身舊址并建立了本系統的的全國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善和村朱德故居
  沿樂安縣省級風景區“流坑——金竹”的萬銀公路而行,你會看到湖坪鄉的一大片蠶桑產業旅游觀光園。這里桑樹綠意蔥蔥,泉水潺潺成溪,水中走蟹游魚,一條曲曲彎彎的小河,河上有著一座500余年歷史的古石橋,石橋連接的另一端便是當年“朱德撿田螺”的村莊——善和村。正是田野青青時節,記者慕名來到善和村,只見炊煙裊裊,舊屋新舍相挨,寧謐祥和,小橋流水人家美景映入眼簾。村里有一棟雕龍畫棟老屋,村里人稱它為“善和村庵下大屋”,它便是朱德故居。走進庵下大屋,深情緬懷老一輩革命家,聽村中一位80多歲的老人給我們講“朱德撿田螺”的故事。70余年前的1933年5月至7月上旬,紅一方面軍在湖坪鄉善和村一帶進行了一次重要的軍事整編,即“大湖坪整編”。時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朱德隨總部駐在善和村庵下大屋。此間適逢傳統端午節,沒有菜……[詳細]
石城紅四軍軍部舊址
  紅四軍軍部舊址位于江西省石城縣橫江鎮秋溪村紅家壟賴氏祠堂,建于1908年,土木結構,一直兩進。1931年9月,紅軍第三次反圍剿勝利結束,中央革0據地擴大到5萬平方公里,總人都達250萬左右。其時,殘存的反動武裝如土豪劣紳紛紛轉移到一些工事堅固,地勢險要的土樓山寨,企圖保存實力,等待時機,破壞革命政權,阻礙革0據地的鞏固發展。10月初,紅一方面軍部署主力鏟除分散于中央蘇區的白色據點,肅清反動武裝。10月上旬,紅四軍第十、十一、十二師奉命從寧都、瑞金分三路進軍石城,軍部即設于此。1931年9月,紅軍第三次反“圍剿”勝利結束,中央革0據地擴大到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250萬左右。其時,殘存的反動武裝紛紛轉移到一些工事堅固,地勢險要的土樓山寨,企圖保存實力,等待時機,破壞革命政權,阻礙根據地的鞏固和……[詳細]
黃陂中共蘇區中央局第一次擴大會議舊址
  中共蘇區中央局第一次擴大會議舊址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黃陂鎮山堂村瑤上村小組,原為“胡氏家廟”,占地面積1404.5平方米,建筑面積2033.6平方米。胡氏家廟建于清末民初,座南朝北,平面呈凹字形,兩進院落和“四水歸堂”式布局。通面闊五間27.35米,通進深四間51.84米,通高12米,局部兩層,磚木結構,硬山頂,青磚砌筑的疊落式封火山墻,小青瓦屋面,檐口設勾頭滴水。門首用四橢圓柱立起,用磚斗拱承托門頂,脊角上翹,均塑有獸吻,門面上有石格,格子周圍陽雕云卷草紋。規模宏大,裝飾精美,做工考究,雕梁畫棟。建筑由前堂、前廊廡、前天井、中堂、后廊道、后廊廡、后天井和后堂組成構成。蔣介石在第一次“圍剿”失敗后,于1931年2月,以軍政部長何應欽代行陸海空總司令兼南昌行營主任,調集十八個師另三個旅20萬……[詳細]
大井朱德和陳毅同志舊居
  大井朱德和陳毅同志舊居位于江西省井岡山市茨坪西北5公里大井,距毛澤東舊居約10米。是一棟黃泥墻體青瓦房。俗稱“黃屋”。1928年5月起朱德、陳毅來到大井時住此。大門內左間為陳毅住室,右間是朱德住室。1928年秋,陳毅腿上生瘡,就住在這里治療了一段時間。在這期間,腿疼稍好一點就拄著拐杖深入群眾家里進行調查研究,還帶著通訊員到田里幫助老鄉收稻谷。1929年2月,舊居被國民黨反動派燒毀。1984年按原貌重建。土木結構二層樓房,有天井,占地671平方米。大井朱德、陳毅同志舊居與毛澤東、彭德懷同志舊居僅隔十余米。1928年5月以后,中國紅軍第四軍軍部從原寧岡茅坪遷上井岡山后,曾在大井村辦公,辦公的住地就是當地群眾鄒安仁家一棟干打壘的祖居房屋。軍長朱德、軍政治部主任陳毅同志便經常在這幢屋子里工作和居住。……[詳細]
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陵園
  聞名于世的上饒集中營,是國民黨1941年1月初發動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之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饒周田、茅家嶺、李村、七峰巖等地設立的一座規模龐大的法西斯式人間地獄。這里當時監獄四周架設起鐵絲網,負責管理的是軍統康澤系特務。第三戰區特務團調遣一個加強排擔任看守,監獄門外有荷槍實彈的衛兵日夜站崗。主要囚禁皖南事變中談判被扣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和彈盡糧絕被俘的新四軍排以上干部,還有部分從東南各省地方以上抓來的共產黨員和其它愛國進步人士,共700余人。這些愛國志士在獄中秘密黨組織的領導下,同兇殘的國民黨特務進行了英勇的斗爭,并成功地舉行了著名的茅家嶺暴-動和赤石暴-動,譜寫了一曲曲氣貫長虹的無產階級正氣歌.為了緬懷在集中營犧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繼承先烈遺志,黨和人民政府于1955年在茅家嶺建立革命烈士陵……[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欧美中文亚洲精品 |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视频网站 |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网 | 综合网在线观看AV网站 | 欧美成αⅴ人在线观看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精品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