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紅色旅游景點

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舊址
  閩浙贛省革0據地舊址群位于江西上饒市橫峰縣葛源鎮,這里是第二次革命戰爭時期閩浙(皖)贛革0據地的中心,方志敏等革命先驅在這里創建了紅色政權,開創了兩條半槍鬧革命的歷史,被毛澤東同志譽為我們光榮的模范蘇區。這里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0閩浙贛省委機關、省蘇維埃舊址、省軍區司令部舊址、紅軍五分校舊址、紅色列寧公園等一大批經過維修的革命舊址。還有紅軍廣場、司令臺、四部一會舊址、少共省委舊址。紅色列寧公園是我黨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公園。這里的葛源烈士紀念館、葛源鎮古街也是觀光游覽,了解歷史的好去處。……[詳細]
秋收起義烈士陵園
  盧德銘烈士陵園(又名秋收起義烈士陵園)位于萍鄉市所轄的蘆溪縣。盧德銘烈士陵園是萍鄉市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位于江西萍鄉市蘆溪縣上埠鎮山口巖,距萍鄉市城東25公里處。盧德銘,1905年生,四川自貢人,黃浦軍校二期畢業生。1927年任秋收起義總指揮,在攻打長沙撤退后上井岡山的進軍途中,為掩護部隊撤退,在蘆溪縣山口巖村壯烈犧牲。198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在當年烈士犧牲之地約一公里處建立了盧德銘烈士陵園。陵園由雕像和展覽館兩個區域組成,占地6700平方米,主要紅色旅游景點有盧德銘烈士塑像、盧德銘烈士紀念碑、盧德銘烈士紀念館。1987年,時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長-上將題寫了“盧德銘烈士紀念碑”碑文。同年盧德銘烈士陵園被省人民政府批準為全省重點保護建筑物,是秋收起義紀念地的重要紅色旅游景點。盧德銘烈士紀念碑位于……[詳細]
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
  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座落于修水縣城鳳凰山路136號,屬秋收起義專題性紀念館,始建于1977年。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展線160米,現有館藏文物33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7件,二級文物12件,三級文物58件。管轄全縣60余處革命舊址,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館標由秋收起義時師部參謀、工農革命軍軍旗設計者之一、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何長工題寫。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為挽救中國革命,黨中央在漢口召開了“八七”會議,會議確定由毛譯東同志在湘贛邊組織和發動秋收起義。修水是秋收起義的主要策源地,是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和第一師第一團團部駐地,是我黨公開打出的武裝--反動派的第一面軍旗設計、制作并率先升起的地方。為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在紀念秋收起義50周年之際,1977年……[詳細]
廣昌路上紅色群雕
  “廣昌路上”紅色群雕主題園,它位于鷹瑞高速進入廣昌縣城北掛線公路收費站旁,總用地面積為75200平方米,是圍繞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廣昌的革命實踐和紅軍鏖戰廣昌這一主題,以毛澤東《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詩詞彰顯的內容為背景,建成的永久性標志物。紅色群雕主題園分為主題公園及紅色群雕廣場兩部分:紅色群雕是由8.08米高的毛澤東主席騎馬像及4.3米高的紅軍戰士青銅組像、約18米高的不銹鋼紅旗雕塑兩部分組成,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呂品昌教授設計建設,占地面積約4畝,是高品質打造紅色雕塑主題園的首期項目。主題園分南北兩區,是圍繞紅色群雕擴建的,目的是再現毛澤東同志先后5次轉戰廣昌、第五次反圍剿高虎腦戰役、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廣昌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等事跡融合在紅色群雕主題園之中,并配套……[詳細]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MuseumofRevolutioninJinggangMountains)是中國遺址性革命史類博物館。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而建立。位于江西省井岡山上的茨坪。1959年建成開放。該館館藏文物近3000件,其中原件860件,復制品2000多件。珍貴文物有當年毛澤東撰寫《中國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時用過的油燈、硯臺和朱德在井岡山挑糧用過的扁擔等。基本陳列反映了井岡山革命斗爭的歷史。展出文獻、實物、圖片和輔助展品近600件,其中美術作品均為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家所作。陳列形式采用了聲、光、電等現代化表現手段。恢復、保護、宣傳井岡山上的革命遺址,是這個館的另一主要業務。遺址大都分布在茨坪和大小五井,多數作原狀陳列,少數有輔助陳列。井岡山……[詳細]
萬安城墻
  萬安城墻位于中國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縣城芙蓉鎮,始建于宋代,現保留明代古城墻約1000米,是江西省保護最為完整的縣級古城墻之一。2006年至2010年進行過兩次較大的維修。萬安城墻是萬安暴-動的主戰場之一。1990年列為萬安縣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列為萬安縣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列為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元豐元年(1078年),知縣朱俊民開始修筑城墻。元豐六年(1083年),胡天民任知縣時筑成,當時為土墻。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知縣趙成之增筑城垣,置城門。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知縣彭九皋重筑土城。明正德七年(1512年),知縣桑翹以磚石重筑城墻,周長714丈,高2丈2尺,垛口950個,共有6個城門:威遠門(……[詳細]
周坊革命烈士紀念館
  周坊革命烈士紀念館位于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周坊邵家村中央。是建國初期江西第一任省長邵式平同志親自考察選址的。1951年4月1日動工興建,1952年10月竣工。該館占地面積1376平方米,建筑面積380平方米,館內展線全長70米。1986年4月被貴溪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3月,被貴溪、鷹潭兩級政府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由于老館已無法適應時代的需要,2002年2月,貴溪市民政局出資在貴神公路37公里處的陳表墩山腰重建該館。新館占地2210平方米,建筑面積520平方米,展線長80米,現館內陳列文物34件,油畫19件,圖片95件,牌面71塊。每年接待觀眾達4余萬人。……[詳細]
瑞金紅井
  紅井位于瑞金沙洲壩。1933年所挖。1950年,瑞金人為迎接中央南方老根據地慰問團的到來,維修了這口井,并取名為“紅井”,同時,在井旁立了一塊木牌,上面書寫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想念毛主席。”以示沙洲壩人民對毛主席的懷念和感激之情,后又將木牌改為石碑。為毛主席破除迷信所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學語文課本第一冊里邊有一篇課文叫做“吃水不忘挖井人”,說的就是瑞金沙洲壩的紅井。有一首歌,歌名叫做《紅井水》,曾經唱遍了大江南北。紅井是黨、紅軍和蘇區人民血肉相連的見證,紅井水是幸福水。沙洲壩是個干旱缺水的村莊,當時村民非常迷信,認為挖井會破壞當地的風水,因此沒有哪家村民敢擅自開挖,群眾平時要到幾公里外的小河里挑水飲用,農忙季節只能挑村前的臟塘水。村外的人都說:“沙洲壩、沙洲壩,三天不下雨,無……[詳細]
遂川縣工農兵政府舊址
  遂川縣工農兵政府舊址位于縣城名邦街(原萬壽宮),清代建筑,是一幢清代廟宇式青磚與木結構硬山頂與歇山頂相融屋頂高度成梯形的建筑,三沙地面。座北向南,面寬17米,進深55.2米,占地面積1352.9平方米,建筑面積1613平方米,舊址正面為三扇雙開大門,門樓式,正面墻體刷紅色,漆成荸薺色高大的正門立于正中,左右次門矮于正門一米,舊址內有前、中、后三進三廳,各廳之間都有天井相連。而兩邊建有戲樓和廂房。1928年1月24日,毛澤東親手創造的第一個紅色政權——遂川縣工農兵政府成立后,在兩邊的廂房里辦公。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級景區。遂川縣工農兵政府是毛澤東領導建立的紅色政權,是湘贛邊界的一面旗幟。在這里,毛澤東主持制訂的縣工農兵政府《臨時政綱》,完整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革命時期的方針……[詳細]
毛澤東祖籍游覽苑
  毛澤東祖籍游覽苑是國家2A級旅游景區。位于江西省吉水縣八都鎮105國道旁。距吉安市55公里。湖南韶山毛氏開基祖毛太華,于元朝至正年間,因避戰亂由江西吉州龍城(今吉水縣八都鎮)遷云南瀾滄衛(今云南省永勝縣),由于軍功-武德將軍。三十余年后,適逢朝庭要從鄰省調集人口填充湖南,因毛太華原籍江西,也在填充之列,便又帶著大兒子清一、小兒子清四遷到湖南韶山定居,二十代后便出了偉人毛澤東。游覽苑建于2001年,是反映這一史實的紅色旅游景區。游覽苑占地約1.34平方公里,由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龍城少數民族村、游樂區、休閑度假區等四個功能區組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要由毛澤東銅像展覽館、毛太華紀念館、毛氏宗祠、毛澤東紀念館、龍頭坡戰斗遺址紀念碑構成;龍城少數民族村建有佤、苗、傣、蒙古、摩梭等少數民族村寨,通過……[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麻豆AV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玖玖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在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免费A√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