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揚州市 > 江都區旅游

江都區紅色旅游景點

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江都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郭村,與泰州一田之隔,素來被稱為揚州的“東大門”。啟揚高速和328國道穿境而過。70多年前,這里是“三橋兩蕩”地區,日、偽、頑三派各占一隅,情勢錯綜復雜。為打破日偽頑的分割和包圍,新四軍分會副書記、一支隊司令陳毅堅決執行黨中央“向北發展”的指示,派遣新四軍挺進縱隊渡江至江都的“三橋兩蕩”地區。1940年2月8日,新四軍挺進縱隊1團在大橋附近粉碎了日偽軍近500人的“掃蕩”,取得了新四軍挺進江都以來對日偽軍的首戰勝利,軍威大震。不甘心失敗的侵華日軍,再次集結部隊掃蕩吳家橋地區。5月14日清晨,日偽軍1000多人再次“大掃蕩”,結果再次被挺進縱隊擊退。為了防止日軍報復,新四軍挺縱移師郭村地區休整。1940年6月27日,國民黨頑固派糾集13個團的兵力,對郭村四面包圍,輪番進攻。在接下來七天七夜的戰……[詳細]
邵伯保衛戰烈士陵園
  邵伯保衛戰烈士陵園位于邵伯鎮邵伯湖畔。1946年7月中旬,盤踞在南通的國民黨第一綏靖區司令湯恩伯,指揮5個整編師共12萬人,向蘇中解放區大舉進攻。華中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先在內線打幾個勝仗”的指示,在粟裕司令員的指揮下,以3萬兵力奮起迎敵,打響了蘇中戰役,并取得了七戰七捷的輝煌勝利,共殲敵5萬余人,沉重打擊了猖狂進攻的國民黨軍隊。其中8月23日至26日,華中野戰軍取得蘇中戰役第六戰——邵伯保衛戰的勝利。此戰,斃傷國民黨軍2000余人,華中野戰軍傷亡1000余人。為紀念戰斗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邵伯鎮人民政府于1985年修建了邵伯保衛戰烈士陵園。邵伯保衛戰烈士陵園坐落在美麗的高水河畔,內有紀念碑、烈士墓、邵伯保衛戰歷史陳列館。原華中第二軍分區司令員、江蘇省原副省長韋永義在8……[詳細]
郭村戰斗指揮部舊址
  郭村戰斗指揮部舊址位于江都市郭村鎮塘頭村花園組于氏姊妹樓。1940年7月8日,粟裕根據陳毅的指示,率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機關及主力0團,新六團和留在江南的“挺縱”二團沖破重重-,渡江北上,到達江都縣塘頭地區,與陳毅率領的新四軍挺進縱隊、蘇皖支隊會合。7月下旬,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原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改為新四軍蘇北指揮部,陳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揮,劉炎、鐘期光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集中塘頭、郭村的新四軍7000余人,整編為3個縱隊和1個獨立支隊。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根據黨中央的指示和實際情況,決定東進黃橋地區。7月25日,陳毅、粟裕率3個縱隊從郭村塘頭出發,東進黃橋。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設在于氏姊妹樓內,于氏姊妹樓原為清光緒12年(1886)進士官知府,翰林于齊慶府邸。解放后此處是歷屆區鄉政權所在地。1986年……[詳細]
大橋革命紀念館
  大橋革命紀念館位于江都市大橋鎮三江營村。1938年9月至1939年底,新四軍挺進縱隊分批渡江北上,在江都大橋、吳橋、嘶馬等地創建了蘇北抗日橋頭陣地,有著重要戰略意義。1949年4月8日,為掃清解放軍渡江的障礙,解放軍發起了解放三江營的激烈戰斗,解放軍傷亡262人,其中犧牲60人,三江營的解放標志著江都全境的解放。1949年4月20日游弋在三江營附近長江水域英國“紫石英號”炮擊解放軍三野部隊,妄圖阻止解放軍橫渡長江,毛澤東為此事代表解放軍總部寫下嚴正聲明,此事件是有國際影響的大事件。在炮戰中,解放軍犧牲了6名指戰員。為傳承革命歷史,發揚烈士精神,激烈人民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橋鎮黨委、政府在建設新四軍渡江北上抗日第一站和三江營革命烈士紀念碑的基礎上,收集資料,于2009年9月30日建成……[詳細]
新四軍挺進縱隊二三支隊司令部舊址
  新四軍挺進縱隊二、三支隊司令部舊址位于江都區大橋鎮永濟社區繁榮街,原系利用民國時期開明紳士劉厚宅第而設。當地人稱為“劉家大院”。這座庭院建于清末民初,1938年新四軍渡江北上抗日時,陳毅指揮的新四軍挺進縱隊二、三支隊在此設立司令部。鑒于該建筑對研究新四軍抗戰史十分重要,省文物局將之列入抗戰文物搶救性保護項目。目前其修繕工程均已結束,未來將用于歷史文化陳列和展覽。2019年3月,新四軍挺進縱隊二三支隊司令部舊址入選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許曉軒革命故居
  許曉軒革命故居位于江都區仙女鎮云峰社區一人巷3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故居占地554平方米,為前后三進四廂的民宅青磚小瓦,古樸莊重。正門上方懸掛一方匾額,上有“許曉軒故居”五個鎏金大字,由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房間中,烈士生平事跡沿墻布展,陳列著100多幅珍貴照片、10多件烈士遺物以及一組群雕,生動再現了烈士短暫而光輝的一生。許曉軒故居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三江營戰斗烈士墓
  三江營戰斗烈士墓位于江都區大橋鎮新港社區河口村長江邊。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49年4月,解放軍179團為攻擊盤踞三江營的國民黨正規軍加地方武裝的戰斗中犧牲的烈士墓立碑紀念。4月20日,在三江營江畔發生了英國“紫石英號”與解放軍炮兵的炮戰,解放軍犧牲6名指戰員,同葬于戎家巷(現為三江營村)。1982年原中閘鄉政府將烈士墓從戎家巷遷至現址,并建碑紀念。2008年大橋鎮政府重新修建。“三江營革命烈士紀念碑”現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武堅革命烈士墓園
  武堅革命烈士墓園位于江都區武堅鎮聯豐村苗圃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于1969年,墓園系為紀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在江都紀北區歷次戰斗中犧牲的烈士,于1969年將戰爭年代所砌的多座烈士墓遷此并建成。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正中建有紀念碑,方柱體碑身,高約11米,磚混結構。碑北建有悼念堂,面闊五間,進深七檁,硬山頂。……[詳細]
楊莊革命烈士墓園
  楊莊革命烈士墓園位于江都區真武鎮楊莊社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1945年,重建于1981年,紀念江都獨立團抗日偽軍作戰及新四軍解放邵伯犧牲烈士。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有紀念碑、烈士墓組成,烈士墓墓冢底徑3.8米,高1.6米。墓后墻壁嵌有楊莊民眾1945年2月立“楊莊戰斗烈士紀念塔”等碑五方,分別刻戰斗經過和烈士英名。……[詳細]
邵伯保衛戰遺址
  邵伯保衛戰遺址,為紀念邵伯保衛戰的勝利,后在邵伯鎮西南邵伯保衛戰戰斗遺址之一的大王廟建設邵伯保衛戰烈士陵園。原華中第二軍分區司令員、江蘇省原副省長韋永義題寫了“邵伯保衛戰烈士陵園”9個蒼勁雄渾的大字,園區內松柏長青,鮮花盛開。高16.3米的烈士紀念碑,三面銘刻著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原新四軍蘇中軍區政委陳丕顯題寫的“邵伯保衛戰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昔日的大王廟已改建成邵伯保衛戰紀念館,陳列著戰斗經過和部分烈士的遺物。1946年6月底,全面內戰爆發。7月中旬,盤踞在南通的國民黨第一綏靖區司令湯恩伯,指揮5個整編師共15個旅12萬人,向蘇中解放區大舉進攻。華中野戰軍在粟裕司令員的指揮下,以3萬兵力奮起迎戰,舉行了蘇中戰役,取得了“七戰七捷”的輝煌勝利,共殲敵5萬余人,沉重打擊了國民黨軍隊,掩護了華中……[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美女性爱在线 | 亚洲高潮在线播放 | 五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