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紅色旅游景點

莊行暴動烈士紀念碑
  莊行暴-動烈士紀念碑位于莊行鎮東市南端,始建于1967年,1986年重建。1929年1月21日,由中共奉賢縣委組織,在杭果人、陳云、嚴樸、茅學勤、劉曉、唐一新等率領下,舉行莊行鎮農民武裝暴-動。是日夜7時半,百余人的隊伍中除備有17支駁殼-、2支六寸手-和一些土手-外,多數人持大刀、鐵叉、棍棒、長矛和土-。暴-動隊伍高舉紅旗,每人頸佩紅布條標記,分三路向奉賢莊行鎮進發。8時半左右,打響進攻國民黨公安支局的戰斗,斃職員一人,傷警士二人,支局長張同昆逃跑,余者全部繳械。公安支局戰斗結束后,另外兩路隊伍才趕到莊行。暴-動隊員把鞭炮點燃后放入煤油箱內,冒充機-震攝敵人。暴-動隊伍攻占褚涇廟,俘虜三人。商團逃走,公安分隊作鳥獸散,全鎮的國民黨武裝,不到一小時全部被解決,暴-動隊伍占領樂莊行鎮。豪紳地主……[詳細]
彭湃烈士在滬革命活動地點舊址
  彭湃烈士在滬革命活動地點舊址位于新閘路613弄12號(原新閘路經遠里1015號),是一幢磚木結構坐北朝南的老式石庫門里弄住宅建筑。彭湃(1896~1929),中國共產黨早期的農-動領袖。民國17年(1928年)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同年11月,彭湃經汕頭赴港轉滬,擔任中央農-動委員會書記,兼中央軍委委員。民國18年2月,中央決定改組江蘇省委,調彭湃兼任省委常委、省委軍委書記。省委軍委即租用公共租界西區新閘路經遠里內一幢石庫門房屋的二樓作為機關,經常在這里召開省委軍委會議,由當時省委軍委秘書白鑫夫婦住在這里。8月24日下午,彭湃在經遠里召開省委軍委會議,由于白鑫叛變告密,租界武裝巡捕和公安局的中國包探,包圍了經遠里,彭湃不幸被捕。同時被捕的還有中共中央……[詳細]
寶山烈士陵園
  位于區陸境東部,友誼街道境內,寶楊路友誼支路交叉口。占地1.6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62平方米。1956年3月始建。當時為石牌坊式公墓大門,上題“寶山縣烈士公墓”。兩側刻有青“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主塔高10.20米,塔上有上海市第一任市長陳毅親筆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底座正面嵌有銅質的“解放軍渡江紀念章”浮雕。1976年墓地等建筑物進行改建。擴建后大門分東、西進出口,正門中央為鎦金“寶山烈士墓”5個大字。東門內右首為墓地辦公樓、烈士紀念館,西門內左首為職工生活區。大門內有條筆直通道,兩排松柏挺立于兩側。主塔改建成15米高,頂端有顆紅五角星,塔后有一幅長25米“百萬雄師下江南”渡江紀念浮雕照壁。塔前為廣場,兩側潔白墻體上鏤刻陳毅元帥名詩:“壯哉身殉國,遺愛萬人懷,新生千百萬,浩蕩慰忠魂。……[詳細]
上海解放紀念館
  上海解放紀念館位于寶山烈士陵園內東側,館名由-上將題寫,于2006年5月26日正式開放。展館面積約1500平方米,由序廳、主展廳和大型多媒體主題情景劇場組成。展館陳列以上海戰役實施“鉗擊吳淞、解放上海”的戰役決策為主線,重點展示解放軍將國民黨守軍主力吸引到郊區并將其殲滅,從而保全上海市區的主要史跡。序廳由解放軍鉗形攻勢、沖鋒前進的裝置藝術場景,主題雕塑和功勛柱三大藝術形象組成,寓意解放軍前仆后繼、浴血奮戰,取得上海戰役的偉大勝利,廣大人民將永遠銘記這一歷史。主展廳除有近200幅圖片和100余件實物外,還有用聲光電先進技術制作的動態-,再現戰斗場面的場景復原,多媒體幻影成像和影視短片,國民黨軍防御工事碉堡及深水壕溝的復原場景,以及描繪解放軍指戰員英勇形象的油畫、雕塑等藝術作品。“鉗擊吳淞、解放……[詳細]
嘉定區革命烈士陵園
  嘉定區革命烈士陵園,建于1959年,1993年初遷建,現位于上海市嘉定區塔城東路486號,占地面積53畝。1994年3月完成一期工程,2000年3月兩期工程竣工。2002年對革命烈士史料陳列館陳展形式及手段進行了改造,全館引用聲、光、電、影視合成、視聽臺等富有特色的現代化展示手段和形式隱現烈士風采。陵園主體建筑有烈士墓區墓碑6座,群體墓穴17只,烈士史料陳列館、烈士骨灰安放樓各一幢。陵園褒揚的各個革命歷史時期犧牲的烈士741名,其中在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犧牲的22名,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43名,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487名,建國后犧牲的189名。嘉定區革命烈士陵園是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嘉定區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1995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嘉定區人民政府分別列為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詳細]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機關歷史紀念館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機關歷史紀念館是上海市第一家綜合性區級陳列館,以陳列展示革命史料為主,并負責收集研究閘北地方革命史料和管理閘北地方文物及革命遺跡。陳列館建筑面積約1100平方米,展示面積約670平方米,分為中心展區、分中心展區及一個多功能廳。中心展區主題是“永恒豐碑、黨史輝煌”,主要展示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開后,中央局機關由廣州遷往閘北“三曾里”辦公史料;分中心展區主題是“永恒記憶、紅色閘北”,主要展示中共在閘北領導與開展的一系列革命斗爭史料。館內共展有歷史資料圖片500多張、復制展品90多件。展館采用了動態場景再現與縮微模型、電子翻書、動態地圖、電子手掌投影等新穎表現手段。 地址:浙江北路118號 郵編:200085電話:33010987、33010988傳真:3301098……[詳細]
中共上海地下組織斗爭史陳列館
  在繁華的靜安寺地區愚園路上,坐落著一幢率先運用建筑整體加固推移技術的磚木結構的洋房,這就是當時上海工人運動和地下黨的杰出領導人劉長勝的故居,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機關之一。1992年,故居被列為上海市革命紀念地。劉長勝同志的珍貴遺物給中共上海地下組織斗爭史陳列館增添了含金量。逼真的“四一二-政變”,“76號魔窟水牢”微型場景,在聲、光的作用中一下子把人帶入了-之中。烈士的遺言、遺物生動再現了中共上海黨組織前赴后繼、不屈不撓的精神。榮泰煙號、豐記米號等看似不驚人的地下黨機關秘密聯絡點,激發游客深入探求我黨革命成功的奧秘。豐富的史料、精心的設計,使得劉長勝故居在上海有著獨一無二的參觀價值。地點:靜安區愚園路81號郵編:200040電話:62155939傳真:62155939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詳細]
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
  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位于上海市武定路930弄14號(原武定路修德坊6號),為一幢建于1930年的磚木結構假三層里弄房屋。這里也是中共六屆四中全會舊址。中央特科歸中央特委會領導,由周恩來親自籌建和實際負責,中央特科主要從事地下工作,其中包括情報收集,對中共高層人物實施政治保衛,防止中共高層人物被國民政府和公共租界當局逮捕或者暗殺,并且開展針對國民政府的滲透活動。中央特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是采用暗殺的方式懲處當時背叛并且對中共造成嚴重危害的前中共黨員。中央特科存在時間自1927年至1935年。走進弄堂,紅磚砌成的14號樓是一棟三層樓,它占據了弄堂最大的空間,這里就是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所在地。樓前晾曬的衣物以及門前停放的自行車,讓這里充滿了生活氣息,這個曾經上演過驚心動魄故事的地方,已經悄然變身……[詳細]
李白烈士故居
  李白烈士故居是李白烈士生前在上海進行革命斗爭的工作和居住場所之一,李白(1910-1949年)湖南瀏陽人,1937年奉0中央指示在滬從事地下電臺工作,1947年上半年遷入該址三樓,秘密電臺也移設此處,1948年底,李白被捕,-特務對他施以種種酷刑,他堅貞不屈,1949年5月7日夜,被害于浦東戚家廟,故居1987年對外開放,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李白烈士故居共有三層,建筑面積400平方米。一、二樓為李白生平事跡陳列室,序廳放置著玻璃鋼制李白塑像,陳列圖片內容分投身革命洪流、戰斗在敵人心臟、永不消失的電波三個部分,系統地介紹李白生平和戰斗業績,三樓恢復李白生前住所原樣,有他發報用的電臺、發報機、電訊器材工具等,故居對學生團體實行免票,個人參觀半票;家長……[詳細]
中國人民解放軍73171部隊旅史館
  中國人民解放軍73171部隊旅史館建于2002年8月。作為這支具有光榮戰史和優良傳統部隊的重要實物見證場館,它記載著這支英雄部隊轉戰大江南北,為解放祖國、解放上海前赴后繼、浴血奮戰的光輝歷程和不朽功勛;記載著這支解放后唯一留駐上海的警衛部隊在參與上海“第二故鄉”建設中團結奮斗、一往無前、無私奉獻的衛士風采。場館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共兩層樓,一樓為禮堂,用于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向觀眾播放專題錄像,可供觀眾進行入黨宣誓等集體活動;二樓榮譽館展廳內陳列著180多件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實物,配合進行現場講解。榮譽館實行免費參觀,同時可為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和國防教育、進行軍營活動提供場地和幫助。地址:上南路7777號 郵政編碼:201318電話: 81806248 傳真:81806135 開放……[詳細]
楊浦工人運動史料展
  楊浦區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是中國工人階級成長的搖籃。為紀念那段充滿革命熱情的歲月,滬東工人文化宮辟出專門場地,布置《楊浦工人運動史料》展區,為廣大市民群眾提供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展覽共設有長75厘米、寬50厘米的展板36塊,分列于走廊兩側,其間點綴著一葉蘭、綠蘿等植物。以暗黃為底色的展板,配以滬東工人文化宮從大量的史料中精選出的120幅真實反映楊浦工人運動歷史的黑白照片,體現出強烈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圖片周圍配有生動詳實的文字說明,使參觀者能對楊浦區工人運動的歷史有全面直觀的了解。 地址:平涼路1500號郵編:200090 電話:65431528傳真:65436887網址:http://www.hudongwhg.com開放時間:9:00~16:30;節假日除外公共交通:8、538、25、8……[詳細]
上海瞿秋白舊居
  1984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確定山陰路133弄12號東照里為瞿秋白在上海的舊居。瞿秋白故居東照里的馬路對面就是魯迅在上海最后的居住地——大陸新村。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生于常州,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長汀縣羅漢嶺下被國民黨殺害。他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同上海這座城市有著緊密的聯系。1923年1月瞿秋白從蘇俄回國,6月參加在廣州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后,以候補中央執委的名義到了上海,由李大釗介紹參加了上海大學的教學工作,被委任為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1923年下半年,瞿秋白十分忙碌、十分幸福,工作上有繁重的校務及教學,加上黨務和組織工作;生活上與王劍虹從相戀到結婚,1924年1月筑愛巢于慕爾鳴路(今……[詳細]
顧正紅紀念館(顧正紅烈士殉難處)
  顧正紅烈士是中國共產黨哺育成長的優秀共產主義戰士。1925年5月,以顧正紅犧牲為導火線爆發的偉大的“五卅”反帝-,彪炳史冊。為繼承先烈的革命傳統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顧正紅紀念館于2008年5月30日“五卅”運動83周年紀念日建成開館,免費向社會開放,2009年12月被上海市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顧正紅紀念館總面積1300平方米,由顧正紅紀念廣場、館內陳列、烈士殉難紀念地三部分組成。展館陳列內容分為黑暗的舊中國、苦難的童年、在日廠做工、滬西革命搖籃、二月-的烽火、顧正紅慘案與“五卅”運動等七個部分。地址:普陀區澳門路300號郵編:200060電話:62661500傳真:62761556開放時間:9:00~16:00;周一館休,法定假日另行通知公共交通:966、948、13、63……[詳細]
中共奉賢縣委舊址
  建黨八十周年前夕,奉賢縣委舊址修繕一新并建成奉賢革命歷史陳列室。陳列室展覽按不同的歷史時期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奉賢人民聲援“五卅”運動以及在奉賢黨組織成立前所開展的農民運動;第二部分介紹了土地革命時期創立中共奉賢黨的組織以及發動莊行暴-動的情況,重點介紹了劉曉、李主一等革命先輩的事跡;第三部分介紹了抗日戰爭時期黨組織的恢復以及黨領導抗日游擊戰的情況;第四部分介紹了解放戰爭時期黨組織領導人民開展武裝斗爭和地下斗爭,迎接奉賢解放的情況。陳列室展出了近60幅鮮為人知的珍貴圖片和近40件實物。這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是我們進行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地址:奉城鎮奉糧路70號郵編:201411 電話:57511161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9:00—……[詳細]
小蘿卜頭宋振中烈士塑像
  “小蘿卜頭”宋振中烈士塑像于1989年6月在虹口區昆山花園內落成。1998年11月遷到歐陽路67號虹口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被命名為“虹口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虹口區及楊浦、寶山、金山等區小學生每年都會在塑像前舉行小紅星兒童團入團儀式和少先隊入隊儀式,學習我國年齡最小的烈士熱愛生活、熱愛光明、熱愛學習的好品質,爭做具有崇高理想、優秀品質、全面發展的新世紀接班人。“小蘿卜頭”塑像對所有參觀者及各類儀式活動免費開放,場地可容納500人。 地址:歐陽路67號(虹口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郵編:200081電話:56967899 傳真:65754250網址:http://www.hkqszx.com開放時間:每天開放公共交通:100、751、875、55、910、14、848、576……[詳細]
閔行區烈士陵園
  閔行區烈士陵園位于休閑公園湖中小島上,占地2.46萬平方米,形如一把琵琶,迎賓大道似琴弦,居中軸線上,橫貫陵園東西。陵園自東向西依此為接待樓、辦公樓、祭掃廣場、革命烈士生平事跡陳列館、烈士墓區五部分。祭掃廣場西側樹立著一座紀念碑,正面鐫刻著毛澤東同志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向西拾級而上,是一座三層結構的革命烈士生平事跡陳列館。陳列館由人物廳、解放廳、文學廳、影視廳、雙擁國防教育館五個展廳組成。陳列館西側是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烈士墓區,墓區呈梯田狀分布,安葬著各個時期因戰因公而犧牲的183位革命烈士的忠骨。自2004年清明向社會免費開放以來,陵園已累計接待參觀祭掃的烈士家屬和各界人士十余萬人次前來。陵園常年為參觀團體免費提供入黨、入團、入隊儀式服務。為加強未成年人愛國主義教育,陵園與周邊六所……[詳細]
《布爾什維克》編輯部舊址
  愚園路,地處鬧市卻自享幽靜,兩旁低低的花園洋房和石庫門住宅,顯得低調和篤定。20世紀20年代,這里是滬西兆豐公園附近的偏僻路段。因為利于隱蔽,中共中央第二次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機關刊物《布爾什維克》部就在這里創刊、發行。亨昌里的前門躲在愚園路邊梧桐樹掩映的店鋪中間,弄堂的后門可以通到長寧路。弄堂里共有5排新式石庫門房子,都是假三層聯列式外廊風格。這是先施、永安兩大百貨公司于1925年合資興建的公司高級職員的居所。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向導》停刊。中央機關從武漢遷至上海后,決定重新出暇中央機關刊物,定名《布爾什維克》,由瞿秋白、羅亦農、鄧中夏、王若飛、鄭超麟五人組成委員會,瞿秋白為豐任,在中央常委監督和指導下開展工作。中共中央委員都有參加和投稿的義務。部與中共中央宣傳部同在一處……[詳細]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機關遺址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機關遺址位于閘北區公興路與臨山路口(原香山路三曾里)。中共三大在廣州結束后,黨中央根據形勢的發展需要,決定將中央局機關遷回上海。1923年7月,中央執行委員、農工部部長王荷波(后增補為中央局成員)受黨中央委派到上海,在三曾里租了一幢二層樓的石庫門房子,作為黨中央機關的秘密辦公場所。7月至9月,中央局5名成員中除譚平山留駐廣東外,陳獨秀、毛澤東、蔡和森、羅章龍等先后由廣州來到上海。當時在三曾里居住的有:毛澤東、楊開慧住樓下前廂房,蔡和森、向警予夫婦住樓下后廂房,羅章龍住樓上。黨中央開會、辦公均在樓上。陳獨秀住在距離三曾里不遠處。1932年,三曾里在一二八淞滬戰爭中被日軍炸毀。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機關三曾里遺址于2006年12月被閘北區人民政府公布為閘北區紀念地。……[詳細]
四川北路公園中共四大紀念館
  中共“四大”紀念館位于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綠地公園內,建筑面積為3180平方米,展覽面積約1500平方米,由序廳、主展廳、影視廳和副展廳等組成。中共“四大”原址在虹口區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當年的房屋已于一二八事變中毀于戰火。2006年,虹口區在多倫路215號建立了186平方米的中共“四大”史料陳列館。而異地重建的中共“四大”紀念館,一方面將彌補中共“四大”史料陳列館規模較小的遺憾,另一方面還將彌補建國前在國內召開的6次代表大會唯有“四大”沒有建立正式紀念館的遺憾。2014年3月成為本市中小學生3月起刷學生證可進78家社會場館的場館之一。 電話021-60761026景點位置四川北路與衡水路交匯處(申貝大廈斜對面,四川北路綠地公園內)……[詳細]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代表大會史料陳列館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處召開。出席大會代表有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來等20人,代表全國各地黨員994人。共產國際的代表維經斯基參加了大會。陳獨秀代表中共中央第三屆執行委員會作工作報告。會議通過了14個文件,修改了黨章,選舉了中央執行委員和候補委員,陳獨秀為總書記。這次大會對中國革命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探討,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中共“四大”會址原為坐西朝東的磚木結構假三層石庫門民居,1932年1月28日毀于日軍炮火中。1987年11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遺址為上海市革命紀念地點。中共“四大”史料陳列館展廳分“風起云涌”、“歷史……[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精品 | 日本精品一二二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