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內蒙古自治區旅游

內蒙古自治區紅色旅游景點

內蒙古革命烈士陵園
  內蒙古革命烈士陵園(呼和浩特市大青山革命公墓管理處)位于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北二環路中段,占地面積200畝,是內蒙古自治區規模最大,最具政治影響力的革命烈士陵園。1995年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經國務院批準被命名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該陵園屬國家級革命烈士陵園,是內蒙古的“八寶山革命公墓”。陵園現安放有各個革命歷史時期的革命烈士骨灰242人,其中有內蒙古自治區著名“五大革命烈士”多松年、李裕智、賈力更、劉洪雄、高鳳英。每年接待瞻仰祭奠的各界人士約40萬人。內蒙古革命烈士陵園松柏長青,綠樹成蔭。春夏時節,鮮花與綠草、蒼松與翠柏環抱陵園。環……[詳細]
五一會議舊址
  五一會議舊址位于市區五一北路東側,是一座青磚建造的廳堂。因194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內蒙古人民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并宣告全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自治政權---內蒙古自治政府在此成立而得名。該廳堂建于1935年,曾是偽興安陸軍軍官學校禮堂,東蒙軍政干部學校禮堂,后為內蒙古黨校禮堂。1986年被列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礎。五一會址為青磚灰瓦二層起脊建筑,座東朝西,東西長94.5米,南北寬24.7米,建筑面積708.5平方米,占地面積為2334.15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圍欄、門廳、展覽大廳、壁爐、主席臺、化妝室、庫房。會址門前綠草如茵,花團錦簇。會址內陳列著“興安地區革命斗爭史實”展,共展出圖片、實物300余件,真實地記錄了草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英勇……[詳細]
涼城賀龍紀念館
  賀龍紀念館位于涼城縣廂黃地鄉井溝子村教堂院內,修繕于1987年。紀念館北距縣城2公里,占地面積約一畝。整體建筑古色古香,院內因辟有花園、果圃、菜畦和林帶,環境優雅怡人。紀念館分為三個陳列室,即居室、展鑒室和歷史文物展覽室。重點陳列了賀龍當年使用過的辦公用具、生活用品和革命活動圖片、資料等革命文物,此外還有高克林、楊植霖、布赫、白成銘、成楓濤、魯平等20多位黨和國家及省部領導的題詞,生動展示了當年賀龍同志革命生前的豐功偉績,。1945年10月到1964年1月間,賀龍元帥曾率部三進涼城,展開了革命活動。在解放卓資縣、涼城縣及綏包戰役中,賀龍司令員等曾率部三駐井溝子教堂制定克敵方略。如今在教堂柱子上還留有賀龍部隊集訓時貼寫的幾條標語:“毛主席萬歲!”“朱總司令萬歲!”。……[詳細]
烏蘭浩特市烈士陵園
  烏蘭浩特烈士陵園,位于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成吉思汗公園東側。烏蘭浩特烈士陵園始建于1948年,原址位于烏蘭浩特火車站東150米處。陵園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114平方米。陵園內矗立著一座烈士紀念塔,座北朝南,呈直立刺刀型,高15米。塔身正面鐫刻著-題寫“人民解放戰爭烈士紀念塔”的塔名,背面鐫刻著-書寫“為人民解放戰爭而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的碑文。1975年,科右前旗政府對在“文革”中遭到嚴重損壞的烏蘭浩特烈士陵園進行重新修建。重建后的烈士紀念塔座東朝西,由原來的刺刀型改為火炬型,高18米。塔身鐫刻著-為原塔書寫的塔名和碑文。同時,新建了革命烈士靈堂和革命烈士紀念堂。2000年,烏蘭浩特烈士陵園整體搬遷到市區北部森林公園東側山上,并按國家級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標準進行擴建。新建……[詳細]
蘇聯紅軍烈士公園
  蘇聯紅軍烈士公園始建于二十世紀初,建園之前為街頭公園。1945年8月9日凌晨,經過激烈的戰斗,蘇聯紅軍解放了滿洲里。為了紀念在戰斗中犧牲的蘇聯紅軍烈士,滿洲里人民政府于1945年11月在這里修建了蘇聯紅軍烈士公墓和紅軍烈士紀念塔。紀念塔塔高17.18米,上面用俄文刻著:“光榮永遠屬于為蘇聯榮譽與勝利而犧牲的英雄們”。塔身后面刻著:“此處埋葬著為蘇聯的榮譽而英勇犧牲的烈士”。塔身左右兩側鑲嵌著蘇聯紅軍英勇作戰的浮雕和以少校托洛波夫為首的56名各級軍官和戰士的名字。烈士公墓西南側,立有兩米高的墓碑和四組銅板覆蓋的烈士墓。這座紀念塔記錄了半個多世紀以前的那段難忘的歷史。每到重大節日,人們就都會獻上一束束鮮花和一個個花環,寄托自己的哀思和對為世界和平而犧牲的烈士的敬意。……[詳細]
百靈廟起義舊址
  百靈廟起義舊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駐地百靈廟鎮。舊址在艾不蓋河之南的女兒山頂。1936年1月26日德穆楚克棟魯普王爺(簡稱德王)的蒙政會烏滂守備隊官兵,反對德王投靠日本侵略者,在共產黨人--指導下,由云繼先、朱實夫率領,在百靈廟武裝暴-動-,舉起蒙古族抗日旗幟。現在山頂建有紀念碑。碑呈方錐狀,高20米。……[詳細]
集寧烈士陵園
  集寧烈士陵園位于集寧區西郊翟家溝行政村侯家溝西南,距市區約五公里,占地面積1500畝。2002年4月,遵照原集寧市政府批示,將集寧戰役犧牲的烈士遺骨及墓地近萬人由臥龍山烈士墓地統一遷入西山陵園內,批準正式成立“集寧烈士陵園”機構,并先后被烏蘭察布市及內蒙古自治區宣傳部評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3月2日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物保護單位,同年由國家投資400萬,地方配套150萬對烈士墓區、烈士廣場和老虎山人民英雄紀念碑進行改擴建,2010年完工,現成為全國革命烈士重點保護單位,在內蒙古僅四家之一,集寧戰役紀念館是烈士陵園其中之一,于2008年10月動工擴建,2010年底對外開放,目前成為我市、區重要的紅色旅游景區。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集寧區老虎山后山……[詳細]
化德烈士陵園
  化德烈士陵園位于化德縣長順鎮。化德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屬塞北邊陲,連接西北、華北和東北,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解放戰爭時期,化德縣先后發生過數十次戰斗,其中著名的戰斗有1946年12月的黃羊城突圍戰,1948年5月解放多倫戰斗,1948年9月南壕天塹阻擊戰。和平年代,為守衛北部邊疆,原北京軍區守備1師官兵在這里克服嚴寒荒漠等困難,進行國防施工、戰備訓練,塑造了“干枝梅”精神,一些年輕戰士獻出生命。為紀念犧牲的烈士,陵園于2006年始建,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建有紀念碑、紀念廣場、八一影壁、紀念碑亭等,安葬烈士1000多名。陵園是內蒙古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內蒙古自治區自治區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國防教育基地。……[詳細]
王若飛紀念館
  王若飛紀念館:原稱泰安客棧,座落于包頭市東河區通順街3號。原是一座四合院落,東西長42.7米,南北寬43米,占地面積1836.1平方米,共有房間28間。紀念館現占地面積552.79平方米,共有房間6間,其中正房4間為展廳,東西房各一間為接待室和辦公室。院內新添已故國家領導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為“四·八”烈士題詞的石刻碑廊及王若飛半身雕像和王若飛生前的題詞碑刻。紀念館常年展出革命文物20余件,珍貴圖片260余張,紀念性報刊書籍100余份。詳細地址:東河區環城路環西市場后院電話號碼:0472---4169335開放時間:9:00---11:30;14:30---17:30……[詳細]
大青山抗日游擊革命根據地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位于大青山深處,境內峰巒起伏,連綿不斷,八大高峰(西腦包山、東腦包山、華尖山、大平頂山、小平頂山、大特山、銀貢山)由西往東依次排列,山與山之間有五大溝(韭菜溝、肖夭子溝、老賴溝、得勝溝、李齊溝)以及30余條支溝穿插其間,搶盤河、得勝河常流不斷。最高山峰海撥2255米,平均海撥1700米,山大溝深,林木繁茂,地形十分險要,在抗日戰爭中,大青山區以其特定的位置,成為整個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的中心地帶。大青山抗日根據地是全國著名的老、少、邊區,-、李井泉、王若飛、郝秀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留下了光輝的足跡。1938年5月,毛澤東電令“朱德、彭德懷、賀龍、關向應、肖克等:“在平綏路以北沿大青山脈建立游擊根據地甚關重要,請你們迅即考慮此事”。8月底,大青山抗日根據地游擊隊230……[詳細]
內蒙古自治政府辦公舊址
  內蒙古自治政府辦公舊址位于興安路中段,建于1939年,該舊址1947—1949年為內蒙古自治政府辦公樓,政府主席--、副主席哈豐阿在這里主持和領導了內蒙古自治政府的工作,頒布了自治政府《組織大綱》和施政綱領,號召全區各族人民團結起來,為建設新內蒙古迎接新中國而努力奮斗。“內蒙古自治政府紀念地”是展現內蒙古革命歷史,宣傳民族團結,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曾接待過胡錦濤、--、朱镕基、李鵬、--邦、布赫、--等20余位黨和國家領導人,100余位省部級領導和大批的國內外游客,是我區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紅色旅游景區。(興安盟文明辦)……[詳細]
蘇聯紅軍烈士陵園
  紀念塔總高為16.25米,塔身為八棱型,頂端有一顆金星,正面用俄文鐫刻著“為蘇聯的榮譽和勝利在戰斗中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烈士公墓墓碑上的文字則是:“此處安葬著對日本帝國主義作戰中犧牲的英雄,祖國永遠不忘你們的功勛”。蘇聯紅軍烈士公園位于市北區東部一道街和二道街之間,占地2公頃。是為了紀念1945年在滿洲里解放戰役中犧牲的蘇聯紅軍烈士,內有紅軍烈士紀念塔和烈士公墓。……[詳細]
烏蘭夫辦公舊址
  --辦公舊址位于烏蘭浩特市興安北路東側,始建于1936年,建筑面積403平方米,日偽統治時期曾是日本高級軍官辦公場所。1947年2月至1949年11月,--奉中共中央東北局之命來到王爺廟開展工作在此辦公,主持內蒙古自治政府籌備工作,領導內蒙古民族解放斗爭,舊址因此而得名。1947年7月1日,內蒙古共產黨工作委員會成立,--同志任書記,并任內蒙古人民自衛軍司令員兼政委。他在此領導了內蒙古的農村土地改革和牧區民主改革,整頓和建設部隊,剿除匪患,為內蒙古的民族解放嘔心瀝血,掀開了內蒙古歷史的嶄新篇章。--辦公舊址,包括前廳、會議室、辦公室等九個房間。前廳擺放著--同志雕像,各展室是--辦公場景的復原,展出文物50余件,均為--工作、學習、生活的用品。199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50周年時,全國人大……[詳細]
赤峰烈士陵園
  赤峰烈士陵園位于赤峰市南山第二主峰。為紀念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蘇軍烈士,陵園于1947年始建,1992年遷至現址。陵園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分為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和蘇軍烈士紀念設施兩部分,由中、蘇兩座紀念碑和一座英烈墻組成,銘記著6582名赤峰籍烈士英名。陵園建有烈士遺物陳列展廳、烈士紀念資料庫、和平廣場等,安葬著抗日戰爭時期在赤峰犧牲的40名蘇軍烈士遺骨。陵園是內蒙古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內蒙古自治區自治區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國防教育基地、內蒙古自治區黨史教育基地。……[詳細]
五原抗日烈士陵園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在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城北,有一座莊嚴肅穆的陵園——五原抗日烈士陵園,這里安葬著679位抗日陣亡將士的忠骨。1940年3月20日,傅作義指揮-五原的戰斗打響。經過3個晝夜的戰斗,共殲敵三千四百多人,俘三百余人,失地得以收復。這是抗日戰爭以來國軍少有的收復失地的戰役,當時許多報刊稱此為“五原大捷”。傅作義將軍為了緬懷英烈,當年在此修建抗日烈士墓一座。現在,這里已成為內蒙古地區紀念抗日戰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紅色旅游景區。……[詳細]
固陽烈士陵園
  固陽縣烈士陵園位于固陽縣金山鎮城區東,占地面積50畝,建筑面積180平方米(包括騎四師展廳),塔高17米。階石結構,塔頂有一肩背鋼槍,高擎馬刀,身跨戰馬的騎兵戰士的銅雕塑。塔身正面有原國家副主席-親筆題寫的“烈士們永垂不朽”七個溜金大字。紀念塔內存放著在解放內蒙古西部地區,犧牲在達茂、武川、四子王旗、烏中旗、固陽、土右旗、商都、興和等地的147名內蒙古騎兵第四師烈士和108名病故軍人的遺骨和牌位。為了紀念革命烈士,弘揚愛國主義精神,2006年,結合小城鎮改造,對陵園環境和騎四師革命烈士事跡展覽廳進行了改擴建。經過改造后的烈士陵園,每年接待上千名學生和社會各界群眾、團體到烈士陵園祭奠革命先烈,接受愛國主義和思想道德教育。固陽縣烈士陵園于1993年被自治區民政廳命名為自治區級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詳細]
井爾溝烈士陵園
  井爾溝烈士陵園位于大青山鄉井爾溝村委會前柜村西梁。占地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陵園坐向南,四周群山懷抱,搶盤河沿山腳西側流過,置身園內環顧四周,所見景色各具神韻。……[詳細]
南海紅色收藏館
  南海紅色收藏館坐落于南海濕地景區內,總占地面積1000余平米,由中國收藏家協會徽章委員會會員內蒙古收藏家協會會員牛存喜先生與南海濕地景區共同創辦。2011年被命名為“包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收藏館館內藏品近2萬余件、套、枚,共設三個展廳:第一展廳為毛澤東塑像陳列館:館內展出了毛澤東塑像99尊,塑像300余尊。 第二展館為紅色年代語錄、像章館:館內展出了毛澤東像章語錄、選集、各種革委會旗幟等,館內并復原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家庭生活的一個場景,真實再現了當年老百姓生活,同時還展出了標有“為人民服務”字樣的藏品200余件。 第三展館為紅色年代生活用品館:館內展出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的黑白照片200余幅,各種鐵皮畫、擺件掛件、等生活用品以及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大量實物。南海紅色收藏……[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1页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一区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aⅴ天堂自拍 思思热精品在线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