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紅色旅游景點

181、賀昌故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賀昌故居
  賀昌故居(第五批省保)時代:1906年~1920年地址:呂梁市柳林縣柳林鎮賀昌村賀昌同志于1906年1月19日在東窯出生,1918年考入離石縣高級小學,1920年隨其父到太原并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1923年春調離太原赴團中央工作。他先后參加過太原、安源、北平、天津、上海等地青年和工人運動的領導工作,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的領導籌劃工作;1927年任團中央執委、勞動部長;1929年任中央南方局宣傳部長,廣東省委書記,與鄧小平組織策劃了廣西百色起義和創建紅七軍及左右江革命根據地。1930年,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曾兼順直省委書記;1932年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主任。1935年在江西會昌與國民軍的作戰中壯烈犧牲。賀昌故居,坐北向南。東西長24米,南北寬28.4……[詳細]
八路軍兵工廠蟠龍鎮舊址
  八路軍兵工廠蟠龍鎮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38-1945年地址:長治市武鄉縣蟠龍鎮石門村、柳溝村八路軍總部附屬機關舊址包括北方局舊址,楊尚昆、劉錫五、李大章、楊獻珍舊居。其中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于1939年10月至1940年7月移駐至武鄉縣王家峪村,曾組織召開了晉東南各界反汪擁蔣大會,對堅持華北抗戰,克服投降、0-、倒退危險和肅清暗藏在抗日營壘中的投降派,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討論根據地工作,并在黎城縣北社村召集太行、太岳、冀南三區和一二九師黨政軍高級干部參加的會議,提出了建政、建軍、建黨三大建設方針。這里是華北抗日救國運動的精神中樞,指揮了華北敵后各抗日根據地游擊戰爭和政治、經濟、文化斗爭,組織了著名的百團大戰,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近年來列入全國12個……[詳細]
平陸朱總司令路居
  平陸朱總司令路居(第五批省保)時代:1939年地址:運城市平陸縣曹川鎮太寨村朱總司令平陸路居位于一處四合院內,院內存北房、北房東耳樓及東房。1939年秋與1940年春,朱總司令先后兩次與第二戰區前敵總司令衛立煌商談中條山對日作戰時,居住于院內北房。北房面闊三間,進深二椽,四檁無廊式構架,懸山頂。屋內陳設有朱總司令使用過的一張八仙桌、兩把椅子等。朱總司令平陸路居是抗日戰爭時期黨重要領導人朱德總司令與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會商中條山對日作戰大計之地,真實體現了朱總司令和衛立煌會商時的環境,可重溫抗戰歷史,對于深入了解國共合作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詳細]
八路軍太南辦事處臺東情報站舊址
  八路軍太南辦事處臺東情報站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41年地址:長治市潞城市成家川辦事處臺東村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為加強對日情報工作,于1941年10月成立了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太南辦事處情報站,在抗日前沿村莊設立觀察哨,當時的臺東村就是情報處設立的重要情報站之一。八路軍太南辦事處情報站,在抗日戰爭烽火歲月中,為我黨我軍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情況和信息,為保護人民,打擊日寇做出難以估量的貢獻,現辟為“八路軍太南辦事處情報站展覽館”。現存舊址南北長29米,東西寬19米,占地面積551平方米,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現存正房、南房。正房為依土崖而建的窯洞三孔。……[詳細]
八路軍太原辦事處遺址
  八路軍太原辦事處遺址位于杏花嶺區壩陵南街。1936年5月25日,毛澤東致信閻錫山,向其提出聯合中共、抗日反蔣、建立共同戰線的主張,并派出紅軍將領彭雪楓赴太原與閻錫山秘密洽談。彭雪楓到太原后,由南漢宸陪同與閻錫山會晤,遞交了毛澤東的親筆信。后經雙方商定,紅軍在太原建立秘密機構,聯絡站辦公地址確定在首義門內 “基督教青年會”后院6號。1937年3月,經閻錫山同意,彭雪楓在新滿城街30號設立電臺,全體工作人員組成一個家庭,對外稱“彭公館”。中共北方局遷來太原時,劉少奇、楊尚昆等一度也住在新滿城街30號聯絡站內。8月25日,中共中央發布了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命令,為適應八路軍即將開赴抗日前線的新形勢,聯絡站8月下旬遷入太原壩陵南街8號成成中學校內。8月30日,“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駐太原辦事……[詳細]
中共襄垣縣工委成立大會舊址
  中共襄垣縣工委成立大會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37地址:長治市襄垣縣城東街1937年11月,中共襄垣縣工委在天益當正式成立,該處對外稱“八路軍工作團”。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工作團團長符竹庭主持成立大會,會議選舉多運海為中共襄垣縣工委書記、馬向榮為組織委員、張文琦為宣傳委員。次日,中共襄垣縣工委召開工作會,會議研究了今后工作方針、任務和宣傳貫徹《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等問題,確定了當前中心工作:一是深入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二是組織各種救亡團體,發展犧盟會員,開展破路、填井、空室清野工作;三是接受八路軍地方工作團在襄垣發展的黨員,在有條件的地方發展黨員、建立支部;四是完成擴兵任務,保證補充兵員,盡快建立地方抗日武裝。這次會議還接受了上級黨組織移交來的襄垣境內發展的47名黨員組織關……[詳細]
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司令部舊址
  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司令部舊址位于迎澤區郝莊鎮捐子村西,占地面積657.20平方米。1948年10月,小店鎮戰斗結束后,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進抵太原東山地區和太原以北地區,司令部駐扎在捐子村。在7縱的統一指揮下,先后取得風格梁、牛駝寨戰斗的勝利,解放了黃寨、泥屯、蘭村等地區。在戰役轉入圍困休整階段后,7縱司令部政治部展開對閻軍的瓦解爭取工作。彭紹輝司令員在這里直接領導了對閻第33軍71師起義的爭取工作。1949年2月,第7縱隊番號改為第1野戰軍第7軍,4月,參加了太原外圍作戰和城垣的總攻,共殲滅國民黨軍一萬余人,為太原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太原解放后,第7-移至晉源縣城,而后挺進大西北。舊址坐北朝南,為四合院落布局,中軸線有大門、南房、正房窯洞,兩側有東西房。正房窯洞有3孔,券建在一座自然形成的……[詳細]
晉西北會議舊址
  晉西北會議舊址位于婁煩縣婁煩鎮舊婁煩村西北,建筑面積87平方米。1940年2月上旬,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統一領導、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建設晉西北根據地的指示,中央軍委參謀長滕代遠在婁煩鎮舊婁煩村主持召開會議,成立晉西北軍政委員會,統一領導晉西北黨政軍民工作。賀龍任書記,關向應為副書記。9日,成立了統一戰線的晉西北軍政-合委員會,賀龍任主任委員。2月24日,經中共中央批準,晉西北軍政委員會正式成立。舊址現殘存2孔土窯洞![詳細]
清太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清太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位于晉源區姚村鎮杜里坪村,占地面積276平方米。1937年11月8日,日軍侵占太原,太原城淪陷。同月,山西省第四專員公署任命趙向榮(中共黨員)為太原縣縣長、任悟僧(中共黨員)為清源縣縣長,深入敵后,到清太地區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兩縣合署辦公。1938年1月,清太縣抗日民主政府在杜里坪村正式成立,任悟僧任縣長。同年6月,根據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奉“戰動總會”指示,清太縣抗日民主政府由閻錫山第八行政專員公署派人接管。1940年1月,根據晉西北文(水)交(城)中心縣委和山西省第二游擊區行署第八專署的指示,清太徐地區成立中共清(源)太(原)徐(溝)聯合縣委和太原、清徐兩個縣政府。1942年4月,中共晉西北七地委七專署決定,清徐和太原兩縣合并,組成清(源)太(原)縣抗日民主政府(簡稱……[詳細]
山西國民師范革命活動舊址
  山西國民師范革命活動舊址山西國民師范革命活動舊址(第三批省保)時代:民國地址:太原市杏花嶺區五一路245號是省城保存較完整的一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紀念性建筑。主要建筑坐北朝南,前有西洋式大門,中有加固維修后的歇山卷棚式二層辦公樓和資料室,西側為臨街展覽廳,東側有卷棚式陳列廊。整個建筑古樸典雅,是民國初年中國傳統建筑與西方建筑相結合的典范。山西省立國民師范學校,是1919年閻錫山創辦的一所專門培養全省小學教員的師范學校。從五四運動開始,這里很快成為傳播新思想,宣傳馬列主義,發展革命組織,從事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的重要陣地。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如-、-、程子華、李雪峰等都在這里受到馬列主義啟蒙教育走上革命道路的。1936年冬至1937年秋,在0山西省工作委員會公開的直接領導下,“山西犧牲救國同……[詳細]
潞城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潞城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40-1947年地址:長治市潞城市黃牛蹄鄉土腳村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面對日寇侵略行徑,奮起抵抗,1939年,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潞城人民紛紛組織起來并成立潞城縣抗日民主政府,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原來的潞城縣抗日民主政府分為潞東縣和潞西縣兩處辦公。為適應當時的抗日斗爭形勢,1940年5月以邯長路為界,分為潞東縣、潞西縣抗日民主政府。潞東縣縣長宋彥仁、縣委書記劉文山,領導著邯長路以東人民的抗日活動,并與侵略者進行了頑強的斗爭,這里成了全縣抗日救亡運動的中心。這里駐扎著縣公安局、民政科、財糧科、武裝科、教育課等機構,1941年5月,潞東縣和潞西縣合并,現今仍較完整保留了當時抗日縣政府及其下屬機構曾駐扎的院落12處,這12處機構大部分為村中民……[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日本中文无线码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91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 |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