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龍巖市旅游

龍巖市博物館景點介紹

  福建省土樓自然博物館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5A級旅游景區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由福建橄欖樹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興辦,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型的自然博物館,也是惟一一座地宮自然博物館。項目總投資數億元,占地13畝,館藏展品達四萬余件。展館設八大展區,分別是:以生命進化為主題的古生物化石標本展區;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溶洞奇觀;精美絕倫的礦物晶體天然奇石展區;絢麗多彩的生物標本展區;古樸典雅的客家民俗文化古街;直觀系統的客家土樓建筑技藝展示;趣味盎然的4D油畫互動區以及古色古香的根雕藝術長廊。展品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本館有巨型蜥腳類恐龍、特大魚龍、巨型海百合群體等堪稱國寶級古生物化石,五百多種礦物晶……[詳細]
  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位于龍巖市新羅區北環西路51號,是一座全面反映閩西革命史、重點凸顯中央蘇區(閩西)歷史的綜合性革命博物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占地面積約25畝,建筑面積4800平方米。主樓是具有民族風格的樓廳式建筑,館內擁有十二個陳列展廳。該館堅持常年免費為觀眾開放,建館二十年來共接待國內外觀眾100多萬人次,是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閩西老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曾獲得“全國文博系統先進集體”、“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發展歷史1984年,在譚震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生前提議下開始籌建。1986年,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正式建成。……[詳細]
  上杭縣博物館建于1975年11月,系利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同志舊居—臨江樓”設立辦公地點和輔助陳列,屬社會歷史和革命紀念類博物館。該館為上杭縣文化體育出版局下屬的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現有館藏文物4730件,有正式編制7人。該館承擔全縣文物的保護、宣傳和科學研究工作。館內設有《上杭人民革命史》固定陳列展。專題陳列展有《毛澤東九次到上杭》、《抗日戰爭中的上杭軍民》、《革命領袖在上杭》、《南昌起義軍在上杭》、《祖國寶島臺灣在我心中》、《情系老區—部分杭籍老同志文物捐贈展》等,常年對外開放。全年平均接待觀眾3萬人次。建館三十余年來,該館專業人員先后在國內外及中央、省、市、縣級刊物上發表有研究價值……[詳細]
  福建土樓博物館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鳳城鎮龍興路1號客家博覽園。2008年8月,福建土樓博物館依托振福樓完成布展并且面向社會開放。2008年9月,福建土樓博物館作為客家博覽園核心項目立項并動工興建。2009年年底福建土樓博物館(客家博覽園)主體工程竣工。2013年5月,福建土樓博物館正式成立。2015年1月,福建土樓博物館被納入國有博物館管理體系。2018年9月,福建土樓博物館被列入第三批國家三級博物館。福建土樓博物館整個展覽以福建土樓為主線,基本陳列以“客家夢·土樓情”為主題,突出土樓與客家的關系,展示了土樓的建筑技藝和客家土樓文化。截至2020年,福建土樓博物館館藏文物1萬余件/套,其中珍……[詳細]
  龍巖博物館建于1975年11月,系利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共紅四軍前委員會舊址即毛澤東舊居”設立辦公地點和輔助陳列,屬社會歷史和革命紀念類綜合博物館。該館為龍巖市新羅區文化體育出版局下屬的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現有館藏文物5300件,有正式編制10人。該館承擔龍巖市中心城市新羅區文物的保護、宣傳和科學研究。館內設有《龍巖人民革命史跡》和《龍巖民俗文物》等基本展覽,在鄉鎮利用革命舊址建立后田暴-動紀念館、鄧子恢紀念館、新四軍第二支隊紀念館、郭滴人紀念館、孔子生平事跡等專題陳列,常年對社會公眾開放。此外,該館每年還舉辦美術、書法、攝影、集郵、動植物標本等20余場臨時展覽,全年平均接待觀眾約8萬人次。……[詳細]
  客家族譜博物館成立于2000年,館藏的客家族譜達153個姓氏、2900多部、20000多冊,并藏有19000多份客家契約以及百多幅祖圖和神明崇拜圖等宗族文獻檔案,經鑒定的館藏文物20875(件/套),三級以上珍貴文物687(件/套),成為海內外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客家族譜收藏中心和研究交流基地。該館充分利用館藏血緣文化這一優勢,為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數以萬計的客家鄉親、專家學者提供尋根探源、族譜對接、科學研究等服務,以鮮明的特色、豐富的活動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為上杭縣乃至福建省獨特響亮的客家文化名片,成為福建省首批對臺交流基地。此外,還是臺灣聯合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贛南師范學院、龍巖學院兩岸四所……[詳細]
  武平縣博物館成立于1986年,現居于縣級文保單位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機關舊址——梁山書院內,占地面積746平方米,建筑面積485平方米。館內現有文物1232件,其中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33件、三級文物747件、一般文物243件、標本資料及未鑒定文物208件。館內保存有1937年著名考古學家林惠祥教授在武平首次發現我國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小徑背及歷年來文物普查發現的174處古文化遺址文物標本資料。館藏文物中有在本縣境內出土的,保存較完好的春秋戰國青銅劍及各朝代各種銅器、鐵器;有新石器時代至商周、秦漢的石器、陶器;傳世文物中有制作精美的玉佩、玉板指、玉飾件等;有雕工細膩,故事人物栩栩如生的漆金……[詳細]
  長汀縣博物館位于長汀縣城關汀州鎮兆征路41號,占地面積9306平方米,建筑面積2870平方米,展廳面積1680平方米,現有干部職工22人,管轄了縣境內六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汀州試院;中央紅色醫院舊址——福音醫院及毛澤東休養所;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毛澤東、朱德舊居)——辛耕別墅;中央蘇區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舊址——云驤閣;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周恩來舊居)——中華基督教堂;福建省職工聯合會舊址(劉少奇舊居)——張氏家祠。館址設以“省蘇”舊址內,是全省最早成立的縣級博物館。舊址內設有《中央蘇區紅色小上海陳列》、《汀州客家博物館陳列》、《共和國閩籍將軍館陳列》、《福建省……[詳細]
  福建連城縣博物館原為客家方志館,成立于1997年,座落于風景秀麗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冠豸山下、石門湖邊的懷英園內,占地面積9000余平方米,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2400平方米。其中業務功能用地面積2000平方米,包括5個展廳,分別是名人館、族譜館、珍品館、文藝館、史志館,另有1個文物庫房。共有藏品包括可移動文物、客家名人圖片、客家名人傳紀、客家族譜、姓氏源流、客家民俗文物圖片、各縣志書、年鑒、文史資料、文藝作品、雜志等共計1708件,藏品極為豐富,大都保存較為完好。根據2005年8月18日中共連城縣委第9次專題會議紀要精神,客家方志館劃歸連城縣文化體育局管理,組建綜合性的縣博物館……[詳細]
  漳平市博物館是市(縣)級綜合性博物館,成立于1988年。新建的館址座落在風景優美、環境幽靜和具有歷史文化象征意義的東山公園風景區內。新建的漳平市博物館建筑面積4223平方米,總投資430萬元。其基本功能是:藏品收藏保管、科學研究和陳列展覽。它將成為漳平市文化教育、旅游觀光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新的文化展示旅游區。漳平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豐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新建的漳平市博物館內擬設立漳平歷史陳列館、漳平革命史陳列館、漳平建設成就展覽館、王景弘紀念館、陳性初紀念館,知青情緣館等專題展覽館,將市博物館建設成為向廣大市民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培養愛國愛鄉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同時也……[詳細]
  紫金地質礦產博物館位于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二環路,紫金礦業集團公司總部西邊,紫金礦業學院上杭教學基地校園區內。博物館為占地面積1634㎡獨立四層框架結構建筑,展館分三層,布展面積為2866㎡,包括序廳、四個展廳和一個3D影視廳、臨時展廳以及中庭,中庭走廊、主要樓梯間、庫房、辦公區域等。館內陳列和展示了大量的地質礦產方面的模型景觀和礦物、巖石、礦石、化石標本,并運用數字化、仿生、虛擬現實等聲光電技術,讓觀眾親自去體驗地礦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同時,觀眾也可以進一步了解典型金礦的形成條件,獨特的黃金開采和生產流程。 2011年8月,紫金地質礦產博物館被命名為第二批國土資源科普教育基地,……[詳細]
  龍巖華僑歷史博物館2010年11月14日開館,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龍巖華僑華人歷史文化、僑鄉文化和河洛文化為一體,繼承全體海內外龍巖鄉親親情的紐帶和橋梁。目前,共收藏圖片965幅,文物289件,手翻書等資料310件。……[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视频 | 亚洲人成一区在线网站 |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不卡久久久久久 | 亚洲真实迷奷系列在线播放 | 亚洲AV色影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