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桐城市博物館,又稱安徽中國桐城文化博物館,位于安徽省桐城市龍眠中路2號,館址設在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桐城文廟內。該館建立于1984年4月,占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既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又是國家三級博物館,年均接待觀眾約4萬多人次。桐城市博物館建立于1984年,館址設在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桐城文廟內,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博物館收藏有春秋獸耳尊、戰國青銅戈、漢代銅鍾、西晉虎子、六朝蓮社尊、唐代銅鏡、宋代龍泉洗、元代瓷熏爐、明代東瓜罐等精美文物4000余件。尤以方以智、方苞、姚鼐、張英、張若澄等明清桐城名家書畫,獨具地方特色。-草書中堂、李鴻章對聯、嚴鳳英手跡等近現代文物也多有收藏。十……[詳細] |
![]() | 安慶市博物館始建于1978年,與安慶市革命文物陳列館暨黃鎮生平事跡陳列館、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為三塊牌子一個機構,是以地方歷史文物,尤其是以近現代革命和戲劇文物為主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熊范二烈士專祠”為館址,現為全國重點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承擔著安慶市文物收藏、展示、研究以及文物調查、搶救性考古發掘等綜合職能。安慶市革命文物陳列館暨黃鎮生平事跡陳列館位于安慶市菱湖南路102號,建館于1993年9月,主要收藏展示黃鎮同志生平事跡和安慶地方革命史相關藏品為主。現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國防教育基地、省級廉政教育基地和省少先隊教育基地,也是安慶市廉政教育活動中心和市直黨……[詳細] |
![]() | 潛山歷史悠久,文化積淀豐厚。早在6000多萬年前的古新世晚期,就有許多動物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成為“亞洲哺乳動物的起源地”;延至10萬年前,已有人類在今縣城東一帶生存活動;到了新石器時代,“薛家崗人”在這里創造了絢麗多姿的原始文化;春秋戰國時期,這里曾是皖國、舒龔國、楚國領地,境內因皖山皖水、皖國皖縣所在,素有皖地之稱,安徽簡稱皖蓋源于此。今日的潛山縣城,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由于地理位置險要,在歷經二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都、郡、州、府、縣治所。源遠流長的歷史,無疑給這塊古老的大地造就與留下了大量譽滿國內外的名人名勝和許多美麗的傳說。漢樂府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三國佳麗大喬小喬等故事誕生地以……[詳細] |
![]() | 太湖縣文物管理所(博物館),位于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外環東路皖街。太湖縣的文物管理工作,最早始于1949年秋建立的太湖縣文化館,1975年前文物工作由縣文化館負責,1977年10月縣文化館配備專職文物干部1名。1983年春,縣文化館設立文物組,配專職文物管理干部2名。1984年9月,成立太湖縣文物管理所,核編3名,正鄉級,財政全額拔款的全民事業單位,隸屬縣文化局。1987年,增編1名,正股級,隸屬縣文化局。2007年5月,成立太湖縣博物館,與太湖縣文物管理所合署辦公。2011年5月,縣編辦再次批準核定,太湖縣文物管理所與太湖縣博物館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核定編制12名。太湖縣博物館,建……[詳細] |
![]() | 懷寧縣博物館新館于2018年建成對外免費開放,主體建筑面積4792平方米,共三層,展陳面積2000余平方米。基本陳列分為《懷寧歷史文明展》《孫家城遺址專題展》、互動體驗廳、臨展廳四大塊。館藏文物140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件、二級文物21件、三級文物385件/套。館藏北宋人形執笏壺1990年參加亞運會《中國文物精品展》,并制作在國家贈送外賓紀念卡的封面上,1990年文物出版社收錄于《中國文物精粹》。館藏楊家牌青銅禮器一組1986年參加“安徽省文物普查暨珍品展”。出版有《獨秀懷寧》大型圖冊及《懷寧考古記》等書,并辦有網站、微信公眾號。每年免費開放天數達到300天以上,并積極開展“送展下基層活動……[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