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疆民街民俗博物館AAAA 新疆民街民俗博物館屬于國家4A級景區、烏魯木齊市新十景。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天山區龍泉街。從市區河灘快速路或主干道解放南路、新華南路可達。距新疆國際大巴扎和二道橋市場500米,是集旅游、觀光、餐飲、娛樂、購物為一體的綜合型人文景觀,也是世人了解新疆、宣傳新疆的窗口。 新疆民街民俗博物館(簡稱,新疆民街),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全框架結構,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分別由5幢樓及4條立體式街道連為一體。其建筑以伊斯蘭文化為主、巧妙地將中原文化、歐美文化和現代文化融為一體,呈現出特色鮮明的民族風格。新疆幅員遼闊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占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在這片廣袤神……[詳細] |
![]()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AAAA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位于烏魯木齊市西北路581號,是自治區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地志博物館,是全疆最大的文物和標本收藏保護、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機構。1953年成立籌備處,1958年始建,1959年正式成立,原館初步設計是農業展覽館,為山字形平房建筑,1962年遷至現址改為博物館并對外開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館名是老一代革命家-委員長1959年來新疆視察工作時為博物館題寫的。新疆博物館下設保管部、考古部、陳列部、群工部、文物保護技術部、資料室、研究室、辦公室、保衛科和后勤管理科10個部室。職工由維、漢、哈、蒙、回、錫伯、滿、俄羅斯、撒拉、壯10個民族組成。建館至今,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各……[詳細] |
![]() | 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的前身是新疆地質礦產陳列館,1984年9月開館,2002年由自治區撥專款新建并改為現名。新館于2004年5月正式開館,并被命名為首批全國百家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新館建筑面積8400平方米,展出面積4600余平方米,收藏和展出的標本、模型約2萬余件。博物館每年定期舉辦科普知識講座、青少年地學夏令營,并通過地球日、科普月、科普周等宣傳活動普及科學知識,同時為愛國宗教人士和一些特殊身份的觀眾提供參觀服務。建筑布局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是中國省級綜合性地質科學博物館。位于新疆烏魯木齊市友好路。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是介紹新疆找礦成就、普及地學及相關科學知識的專業展館,全館共分五個部分,七個展……[詳細] |
![]() | 博物館分為各種不同的展區,有蒙古區,哈薩克區,塔吉克區以及文物展示區。陳列著各類圖片、文字說明、少數民族服飾、工具、工藝裝飾品等實物。展品的布置與陳列極富想象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古墓中發現的古代人的木乃伊,如著名的“樓蘭美女”的木乃伊。……[詳細] |
![]() | 新疆地質博物館是中國省級綜合性地質科學博物館,位于烏魯木齊市友好路。新疆地質博物館收藏的礦物、巖石、礦石、動植物化石標本1.2萬多件,一級品100余件。其中有長1.7米、直徑62厘米、重約780千克的水晶,直徑35厘米、厚25厘米、重102千克、含銅量達99.84%的圓狀自然銅,重1.2克拉的新疆第1顆晶體透明的金剛石,產于阿爾泰偉晶巖礦床的大型綠柱石、白云母,中外聞名的和田玉和各色碧璽、寶石等。還有1983年夏在中國首次發現,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完整的兩棲類脊椎動物烏魯木齊鯢和距今1億6千萬年前的脊椎動物蘇氏巧龍的化石標本。新疆地質博物館設有地球科學、新疆礦產、新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及地質專業……[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