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博物館成立于1981年,現有歷史民俗館、古代藝術館、東江游擊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和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4處館址,建筑面積5萬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總分館制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基地。一、成立背景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成立。1981年8月,廣東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赴深,會同深圳市圖書館等單位工作人員,在全市開展文物普查,并對部分遺址和古墓群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和征集了大量文物。為收藏、研究這些文物,展示深圳的歷史和文化……[詳細] |
![]() | 中國版畫博物館占地面積1.7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86萬平方米。博物館分為A、B兩區,A區公共空間設有展廳、畫廊、藝術書吧、手藝工作室、多功能學術報告廳、研究中心等,B區工作區設有綜合辦公室、學術交流部、展覽部、典藏研究部、公共教育推廣部等部門,將是版畫藝術的鑒賞及藝術惠民的窗口。中國版畫博物館是中國·觀瀾版畫原創產業基地重要的學術項目和整體規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版畫基地發展的學術保障,是版畫藝術的專項博物館,并將努力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版畫學術中心。中國版畫博物館能為藝術家提供更規范、……[詳細] |
![]() | 下沙村博物館由下沙實業股份公司投資數千萬專項資金建成的文化設施,博物館于2005年5月建成,并免費對外開放,博物館內記載了下沙800多年的發展歷史,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下沙的獨特風俗民情,了解嶺南文化。博物館大樓內還設有,圖書館,老干部、黨員、老人活動中心,治安監控中心和幼兒培育中心等多功能場所,免費向所有居民開放。博物館主要展現了南粵風情和嶺南風格的傳統文化物品,包括古文物、雕塑、畫幅、照片等。館內分為四大展廳,分別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了下沙的文化。第一展廳為“駿馬堂堂出異方”,主要……[詳細] |
![]() |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原為中英街歷史紀念館,位于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鎮內環城路9號,1999年5月1日建成開館。展樓總建筑面積1688平方米,較全面的記錄和反映了中英街的百年滄桑。1898年,由于清政府腐朽無能和英國的武力逼迫,中英兩國簽訂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據此,英國強租新安縣所屬977.4平方公里土地及廣闊的水域,租期99年。1899年3月18日,中英兩國勘界代表完成勘定新界界限,中英街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形成的。中英街地處沙頭角,沙頭角為原新安縣的領土,它背靠梧桐山,南臨大鵬灣,是一塊歷……[詳細] |
![]() | 南頭古城博物館展現了深圳1677年城市史,展出了300多件文物,敘述了從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起源的深圳城市史。陳列主要分兩大部分:一為室內陳列,以南頭古城的歷史變遷和人文歷史為背景,全面展示深圳的城市發展史、抗擊外敵侵略史。第二部分為古遺址區、古城區、古建筑展示,大量文物古跡和歷史建筑,體現出昔日古城的繁榮和熱鬧的景象。深圳的歷史之根便是南頭古城。南頭在漢武帝時就成為全國28處鹽官之一的番禺鹽官駐地,史稱“東官”。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又在東官設立司鹽都尉,始建“壘城”,這便是深圳……[詳細] |
![]() | 皇崗博物館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皇崗村中心廣場,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700平方米,總投資2000萬人民幣。它是皇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和董事會狠抓兩個文明建設,從尊重歷史,尊重村民風俗習慣的愿望出發,以皇崗村200余年的祠堂為樣本,本著“取其格調,變其內容”的原則,投資興建的一座博物館。與皇崗村久遠的歷史相呼應,皇崗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具有廣東傳統風格的民間宗祠仿古建筑,造型古樸凝重,氣勢雄偉,在鱗次櫛比的高樓間顯得格外醒目,成為皇崗村的一道美景。該館的基本陳列《皇崗昨天、今天與明天》,著重……[詳細] |
![]() | 深圳古生物博物館坐落于深圳仙湖植物園古化石森林旁,其展廳外形酷似一塊巨大的巖石城堡,是一座造型新穎的古生物博物館。該館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展示手段,陳列了200多件不同時代不同種類的古生物化石標本,介紹了生物的起源及進化知識,展示了古植物化石形成的過程。由于博物館展示的內容與該館門前的古化石森林展示相呼應,形成了渾然一體的完整組合。博物館內應用運動聲光感電子技術再現遠古時代的神奇景觀。整個古生物博物館仿原始地形地貌,其中有用高科技模擬的46億年前地球初期情景;有25億年前小……[詳細] |
![]() | 金石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金石藝術博物館”)位于深圳市羅湖區望桐路梧桐山苗圃總場24號(望桐新路一號),是2015年1月國務院頒布《博物館條例》后,經省文物局核準登記的廣東地區首批非國有博物館。該館以收藏中國古代建筑、庭院石雕為主的文物藏品,秉承“個人收藏,社會共享”的理念,達成傳承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主旨。是一家免票開放的非國有社會公益機構。金石藝術博物館以收藏中國古代建筑、庭院石雕著稱于粵港澳地區。展出的這些明清時期代表性石雕、石刻,覆蓋了中國新疆、內蒙、陜西、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湖南、湖……[詳細] |
![]() | 南山博物館是一所大型綜合類國有博物館,占地面積約1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6000平方米,是目前深圳現有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也是國內區(縣)級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通過征集、收購、調撥等方式不斷豐富館藏,至2017年底,收藏的各類文物已達4000余件。常設展覽為《南山故事》,分為“古代南山”、“近代南山”、“南山改革開放史”三個部分。門票:免費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國家法定重大節假日除外)地址:南山區南山大道2093號交通:12……[詳細] |
![]() | 下沙村博物館由下沙實業股份公司投資數千萬專項資金建成的文化設施,博物館于2005年5月建成,并免費對外開放,博物館內記載了下沙800多年的發展歷史,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下沙的獨特風俗民情,了解嶺南文化;同時為激勵年輕一代發揚先人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繼續奮進,為下沙的未來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博物館大樓內還設有圖書館,老干部、黨員、老人活動中心,治安監控中心和幼兒培育中心等多功能場所,免費向所有居民開放。博物館主要展現了南粵風情和嶺南風格的傳統文化物品,包括古文物、雕塑、畫幅、照……[詳細] |
![]() | 深圳客家民俗博物館即是“鶴湖新居”,是全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占地面積24816平方米,建筑面積14530平方米,南北寬166米,東西長109米。這里是客家人開發深圳地區的歷史見證,館內收藏各類客家家具、勞動工具、生活用品及族譜等文物400余件。基本陳列《客家生活起居室陳列》、《客家勞動工具展示》、《客家民俗風情展》等,較為生動地展示了客家先民勞動、飲食、婚嫁等諸多生產、生活場景。票價:10元地址:龍崗區龍崗街道羅瑞合村北街鶴湖新居電話:0755-84297960時間:9:00—17:0……[詳細] |
![]() | 璽寶樓中國青瓷博物館深圳市首個民辦博物館,是世界唯一的以系統收藏、陳列、研究中國古代青瓷的專題性博物館,也是國內外青瓷數量最多、我國展出青瓷數量最多、品類最全、體系最為完備的首座私立青瓷博物館,國內最大的私人博物館,中國十大民間博物館之一。館內系統收藏了商周至元明清3000多年來中國歷代青瓷典型器物1000余件、各大名窯瓷片2000多件,跨越20多個朝代,歷經3500余年。票價:30元地址:羅湖區寶安南路2095號電話:0755-25563935時間:9:00—17:30地鐵:1號線/2號線大劇……[詳細] |
![]() | 深圳南山青銅博物館是一座以收藏中國古代青銅器為主的民間博物館,館場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四周綠樹掩映,環境優美;主展樓上下兩層,采用開放式天窗設計,極富現代氣息。展出了博物館創辦人張占斌先生二十余年來精藏的近千件各類青銅文物,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綿綿三千余載。這里面有恢弘大氣的商周青銅鼎,有依然寒光逼人的戰國青銅劍,還有眾多做工精巧的漢唐銅鏡。門票:免費地址:南山區景行路與沿湖道交叉口東北100米時間:9:00—18:00公交:201/21/22/226/324/332/37/B796/……[詳細] |
![]() | 2005年11月7日開館,展廳供450平方米,目前有200多件藏品,包括各種類型的奇石,有廣西柳州的水沖石、四川長江的紅卵石、廣西大化縣的的梨皮石、貴州的烏江石、安徽的靈璧石、新疆的孔雀石等。有像山巒的、像動物的、像圖畫的,全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讓人慨嘆自然造化之神奇。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16個省級觀賞石協會,有各級觀賞石組織1200多個,觀賞石收藏者、研究者、經營者數百萬人。賞石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水圍村將通過這個博物館搭建一個平臺,為全國的石友們提供一個展示自己藏品的平臺,更為深圳居……[詳細] |
![]() |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原為中英街歷史紀念館,是深圳市鹽田區政府投資興建的一座專題性地志博物館,展樓總建筑面積1688平方米,共有5層,較全面的記錄和反映了中英街的百年滄桑。在陳列表現手法上也做了一些嘗試。如復原陳列再現了晚清東和墟繁榮祥和的集市場面,運用現代電子手段制作的香港、九龍、新界及沙頭角的全景沙盤等。票價:免費地址:鹽田區沙頭角鎮內環城路口9號電話:0755-25251107時間:9:00—17:00(每年正月初一、初二、初三閉館三天)公交:68/B924/B961到中英街……[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