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長沙市旅游

長沙市博物館景點介紹

  隆平水稻博物館,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大型水稻博物館。它位于長沙市芙蓉區,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分為陳列、庫藏、公共服務、技術與行政管理等5個功能區。其中陳列區包括中國水稻歷史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與雜交水稻3個基本展廳和1個臨時展廳,展陳面積約6000平方米。從空中俯瞰,5棟形態別致的主體建筑仿佛5顆飽滿的“稻粒”,寓意五谷豐登。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分為陳列、庫藏、公共服務、技術與行政管理等5個功能區。其中陳列區包括中國水稻歷史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與雜交水稻3個基本展廳和1個臨時展廳,展陳面積約6000平方米。整個博物館的靈……[詳細]
  導游:湖南省博物館位于長沙市開福區,與風景秀麗的烈士公園毗鄰,占地面積5.1萬平方米,公用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是全省最大的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看點:從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尸形體完整,全身潤澤,部分關節可以活動,軟組織尚有彈性,是防腐學上的奇跡,目前一直陳列在博物館內。湖南省博物館造型古拙,氣勢恢弘,以其獨特的風格展現出湖湘文化的豐富內涵,成為古城長沙標志性建筑之一。樓內設有陳列展室等,展示、接待功能齊全。“馬王堆漢墓”、“湖南名窯陶瓷”、“湖南省商周青銅器”、“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館藏明清繪畫”等常設陳列及臨時展覽在這里展出。馬王堆三座漢墓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絕大多數保存完……[詳細]
  長沙簡牘博物館始建于2000年,主體建筑2003年完成,2005年6月完成裝修和陳列布展。該館建筑風格采用魏晉時期高臺建筑和中國現代園林建筑風格相結合的形式,館舍建筑形式新型,采光效果好,給觀眾和專家、學者提供了一處集參觀、休閑、研究于一體的文化殿堂,得到了領導、專家和觀眾的普遍好評。博物館占地30畝,主體建筑面積141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6000平方米,庫房面積3000平方米。本館簡牘藏品主要為1996年出土的14萬枚三國孫吳時期紀年簡牘和2003年發現的2萬余枚西漢初年紀年簡牘,另外,青銅、漆木、書畫、金銀等其它藏品約3500件。長沙簡牘博物館各功能區設計完善、布局合理。有獨立中央空調……[詳細]
  長沙市博物館位于長沙市八一路480號,是改革開放后在原0湘區委員會舊址紀念館基礎上必建的綜合性的地志博物館,占地面積4.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該館收藏2萬余件反映長沙歷史和近現代革命史的珍貴文物。其中,商代青銅大鐃、青銅編鐃、錯金銀龍鳳紋銅盒、蜻蜓眼琉璃珠、帶鞘銅劍、曹僎瑪璃印被譽為稀世之珍。作為一座中型綜合性的地方志博物館,長沙市博物館承擔著收藏、保管和展示長沙市以及周邊地區各類文物、照片、圖書、文獻資料的重任。為國家征集收藏了各級各類文物、照片、圖書、文獻資料共85000余件。其0土文物10500余件,流散文物28000余件,字畫和近現代文物6500余件;各種歷史圖書文獻資料……[詳細]
  長沙市博物館位于市中心八一路538號,占地4.26公頃,面積達40000平方米。這里原為清水塘22號,其間的毛澤東、楊開慧同志故居是中共早期湖南黨組織所在地和中共湘區委員會的活動基地,是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長沙市博物館在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紀念館的基礎上正式成立。現所轄清水塘主館區、湖南自修大學舊址、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員會舊址。長沙市博物館館舍大都建于上個世紀的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建筑面積有12000余平方米。其中陳列大樓3800平方米,文物庫房2000平方米,毛楊故居舊址200平方米,辦公樓1800平方米,仿古碑廊800平方米,門樓及副樓2000平方米……[詳細]
  作為較早的民間博物館,“中華老字號”玉和醋博物館2010年開館,位于坡子街近湘江口。館內收藏著眾多有著百年歷史的釀醋工具。從百年歷史的醋桶、淘米籮筐到民國時期用于玉和醋原料處理的風車;從炒米色用的鐵鍋到杵米石臼,人們可以領略醋文化的歷史。在博物館內,還能免費品嘗到種類繁多的玉和醋。很多老長沙人至今仍然來這里“打醋”。不過,隨著長沙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啟動,這所扎根在坡子街已有360多年歷史的博物館正面臨著拆遷的危機,想去看的可得抓緊時間。 玉和醋與玉和醬園最初成立時,創始人董玉和既生產醋,又生產醬油和酒,統稱為“玉和醬園”,酒和醬油的名氣遠不及醋。2009年,公司在玉和醬園舊址上對一些舊的器皿進行……[詳細]
  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位于長沙市解放西路三興街1號永安寶苑南棟6樓,是市中心繁華地段聳立的樓房。來到長沙最繁華的街段仰頭觀望便可看到“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幾個題字。受湘楚文化長久影響的長沙,有著名的千年學府岳麓書院、風景宜人的橘子洲,從古至今藝術十分盛行。古有中國著名詩人屈原的《離騷》、《九歌》等,現當代著名畫家齊白石也是湖湘人士,其赴北京之后聞名全國,是為近現代中國著名畫家。有著悠久歷史的長沙,在各處透露著自身的光輝。而湖南第一個以當代藝術為主要陳列的博物館就位于本市中心地段,與周圍的李富春故居以及賈誼故居遙相呼應。呈現著長沙湖湘文化的歷史及現代。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共有三層,是較現代的建……[詳細]
  湖南省開元博物館館長黃彬榮先生,憑著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二十多年來孜孜不倦于收藏,投資數億元,共收藏了以華夏名匾、中醫藥古秘方、傳統銀器為主,奇石礦物晶體、古沉香木器物及其他為輔的收藏品約三萬余件,設展廳展出。黃彬榮先生先后從事礦產業和房地產等行業,進過藝術院校,70年代末擔任過郴州市工藝美術廠廠長,有著得天獨厚的收藏條件。國內最先認識到中國歷代名人匾額收藏價值的人不多,收藏名匾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足夠大的場地,更有一定的文化藝術素養,所以黃彬榮先生成了名匾收藏界的佼佼者。目前我館展品中就有國內發現最早的東漢時期光武帝駙馬郭璜(?--公元94年)所題《超然》匾,距今近兩千年;唐代名將郭子儀后……[詳細]
  中國花炮文化博物館坐落于湖南省瀏陽市大瑤鎮。博物館建在原李畋閣遺址,屬仿唐古建筑,青磚碧瓦、流檐畫棟,蔚為大觀。原閣前門尚存,古風依然。展館分為四大部分“千年巡禮”、“傳統工藝”、“現代科技”、“輝煌業績”,記載了瀏陽花炮的起源、變遷、發展和興盛的1400多年的歷史。館內收藏了明末清初的花炮印刷板、手推車等實物100多件,陳列各時期的照片200多幅,還有演示傳統工藝的老作坊,展示了花炮自誕生以來漫長而復雜、輝煌而壯麗的歷程。瀏陽花炮響天下,天下花炮數瀏陽,瀏陽已成為享譽中外的花炮之鄉,是中國花炮的原創地和主產區。從花炮始祖李畋發明的第一顆爆竹用于除魔納福上升為花炮文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在……[詳細]
  湖南湘繡博物館位于中國湘繡之鄉——長沙市開福區撈刀河鎮沙坪風情小鎮湘繡文化廣場1號,館舍建筑面積4000余平方米,一、二層為基本陳列,三層為游客服務中心,四層為藏品庫房.沙坪小鎮——國家級AAA景區、中國湘繡之鄉,位于長沙市開福區撈刀河鎮。這里鐘靈毓秀,民風淳樸,習繡成風,自古至今“家家有繡女,村村有能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個具有著濃郁湖湘文化特色的小鎮,為湘繡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傳承與發展,奠定了無可替代的堅實基礎。因此,沙坪是當之無愧的湘繡發源地,是實至名歸的“中國湘繡之鄉”,理所當然的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湘繡傳承發展基地”、“沙坪湘繡原產地地理商標核心區域”稱號。為弘揚湘繡文化……[詳細]
  馬王堆漢墓遺址中,出土了著名的馬王堆女尸,遺址在長沙市東郊馬王堆醫院內,三座墓坑中,一、二號墓坑已填塞,對外開放的只是三號墓坑和墓坑上的展覽室。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妻子和兒子的墓葬,其中一號墓坑中埋葬的是利蒼的妻子辛追,出土時軟組織有彈性,關節能活動,血管清晰可見,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見的不腐濕尸,此后將此類古尸命名為馬王堆尸。目前女尸和其他陪葬品都已遷往湖南省博物館。交通:博物館位于東風路德雅路口,乘303、113、146路等公交車都可到達。出租車:距長沙站約4.6公里,10分鐘車程,車費大致11元。門票/開放時間:免費不免票的原則,要出示身份證排隊領票。每天限量5000……[詳細]
  本館因傅伯瑜先生個人藏品數量眾多,極為罕見的孤品、珍品亦不在少數,引發社會各界不小的關注,在各級領導和同行的關注與支持下,通過長時間的籌備和計劃,于2010年冬成為第一個在長沙縣注冊的非營利性民辦博物館,其主要職能是“收藏、研究、展示”革命文物。由于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教育意義,本館于2011年被列為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工程項目。本館暫分為毛澤東主題場館、紅色革命主題場館兩大部分,收藏陳列廳達1萬平方米,涵蓋了傅伯瑜近30年來收藏的150萬件紅色文物:上百萬冊不同時代的毛澤東著作,12萬件毛澤東紀念章和塑像,毛澤東曾用過的電話、理髮用過的剪刀、長征時用過的馬鞭等。毛氏書童王文祥(現中國書法院院長……[詳細]
  花炮博物館是國家“AA”級旅游景區,花園式單位,位于大瑤鎮匯豐社區。大瑤鎮是瀏陽市南區的經濟重鎮,319國道和106國道在此交匯,交通便利。距瀏陽市區20公里,車程僅15分鐘。往南20余公里處,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和中共前總書記-故居紀念館。花炮制作始與唐,盛于宋,發源于瀏陽,到今天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從最初的驅鬼辟邪功能,發展到如今,幾乎所有的婚喪喜慶、國家大典、體育盛會等都離不開花炮的助興。花炮產業占瀏陽經濟的半壁江山,花炮文化在瀏陽有著崇高的地位。花炮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座花炮類專門博物館,用詳實的史料、豐富的圖片、珍貴的文物生動地介紹了花炮起源、發展、興盛的……[詳細]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始建于1958年,1980年正式對外開放。舊館內設有八個展廳,內容包括宇宙演化、生物進化、恐龍世界、人類起源、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礦產形成和礦物巖石分類及寶玉石等;新館座落在長沙市天心區杉木沖路,占地71.9畝,建筑面積56畝,內設設“序廳”、“走進地球”、“打開寶藏”、“辛勤耕耘”、“滄海桑田”、“保護地球”、“石之瑰寶”八個主要展廳。博物館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新穎,是人們學習地球科學知識,了解大自然的極好課堂。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常年擔負全省地質科普、科研、對外交流等任務。屬地質專業館,各類珍貴標本、館藏展品一萬余件,其中無齒芙蓉龍、輝銻礦、白鎢礦獨具湖南特色。常年對外開放,接待……[詳細]
  湖南湘繡博物館是一座向世人展示湘繡歷史與技藝的專業性博物館。展館共810平方米,館藏1200余件,由《湘繡的歷史淵源》、《湘繡的崛起》、《當代湘繡擷英》等到三個主題展廳構成,展品生動地再現了湘繡工藝的演變和先輩藝人精湛的力作,形象地介紹了湘繡發展的歷程和當代精美絕倫的作品,展示了刺繡藝術新的風采。在這些優秀的作品中,其中用獨創的毛針精心研制的《雄獅》、《飲虎》等湘繡精品,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并雙雙入選中國工藝美術國家珍品;研制的《楊貴妃》、《望月》和《群仙祝壽圖》等被國家珍藏。湘繡是湖南長沙一帶刺繡產品的總稱。湘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四大名繡是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湘繡是起源于湖……[詳細]
  墨莊原建于浙江東陽,原為晚清人士錢良瑞為其原配夫人修建,錢良瑞曾是官商,在蘇州、杭州等地都有房產。從收購到重建,花費才數百萬元。門前的青石板都是從浙江搬過來,瓦片是從長沙老房子上拆下來的。門樓上“墨莊”二字,據說是國民黨中將所題。“主人所題”,就是找不到這位主人名字。根據網友考證,似為新化籍中將方伯鼎所為。老宅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是門、窗、栱、梁上精致的木雕。各式人物、動物、花草的木雕栩栩如生。古建筑師傅把一梁一柱、一磚一瓦小心翼翼地拆下來,并逐一編號,僅拆散400多平方米的老宅,就花了2個月。所有構件裝箱后,連同老宅的青石地板一起,共運了10多卡車才全部運到長沙。之后,開始了長達近兩年的復原重……[詳細]
  中國書院博物館,中國目前唯一一座展示中國書院史和文化教育史的專題博物館,2012年6月14日在湖南長沙開館,位于中國規模最大、修復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書院——岳麓書院之內。 交通 旅1路 全程約50分鐘 / 8.3公里,在長沙火車站,乘坐旅1路(或 立珊線), 在岳麓山南站下車,后步行530米至東方紅廣場。景點位置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网 | 日产日韩亚洲欧美综合在线 | 亚洲国产小视频免费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另类 | 亚洲看片在线看 | 午夜免费啪视频日本美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