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導游參觀博物館后,游人可順道游覽大炮臺,俯瞰澳門城市的旖旎風光。 介紹澳門博物館位于大炮臺上,于1998年4月18日落成揭幕。興建澳門博物館旨在保存數個世紀東、西方文化在澳門交匯,并和諧共存的多種面貌:傳統、風俗和文化等。博物館的藏品蘊藏豐富的歷史意義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回憶。通過展品向參觀者展現,在過去數百年當中居住在澳門的不同民族和平共處的生活狀況和歷史面貌。 澳門博物館共分三層∶一樓澳門地區文明的原始,介紹澳門地區的起源、歐維士于1513年到達珠江三角洲前中國和葡萄牙各自的發展歷程、兩者在澳門相遇后引起的貿易、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接觸和在往后的數百年里逐漸形成的獨特的澳……[詳細] |
![]() | 澳門海事博物館1987年建成,現在展覽大樓在1990年開始正式啟用。海事博物館的主題不但反映了澳門歷史與大海之間的密切聯系,還有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歷史,說明了大海對人類及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性。 博物館就像一艘揚著白帆的三桅船,停泊在媽閣廟前。地下的展廳主要介紹中國南部及澳門漁民的生活情況。展品包括各種中式帆船、內港魚欄、說明各種捕魚的方法┅┅在這一層,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會被“媽閣廟的故事”這個活動舞臺吸引,它把媽祖保護人們安全到達濠鏡海港的美麗傳說生動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同時,備有葡語、國語、粵語和英語的旁白供選擇。地下和一樓之間的0陳列了十來艘葡國傳統船只的模型。在模型……[詳細] |
![]() | 介紹 民政總署轄下澳門藝術博物館座落于新口岸冼星海大馬路澳門文化中心,澳門文化中心組成部分之一。為澳門唯一以藝術及文物為主題的博物館,也是澳門最大的視覺藝術展出空間。澳門藝術博物館于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九日開幕,總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展覽面積接近四千平方米,館內收藏中國書畫、印章、陶瓷、銅器、西洋繪畫、現代藝術及攝影作品等珍貴藝術品及文物。 博物館樓高五層,館內有各類展覽館共七個。 四樓為中國書畫館及中國陶瓷館,主要陳列館藏中國古書畫與廣東石灣陶瓷。三樓及二樓各有一個專題展覽館,舉辦各類專題展覽,展出由其他地區或藝術家借出之藝術品。歷史繪畫館位于三樓,展品是以外銷畫為主的西方繪畫及描繪澳門風情……[詳細] |
![]() | 仁慈堂博物館是澳門仁慈堂文化使命的充分體現,創辦于2001年12月14日,設立博物館的目的是宣揚仁慈堂這個與澳門數百年歷史緊密交織的機構,豐富的館藏反映了天主教教會的發展及東西方文化和睦共存的史實。博物館位于澳門議事亭前地仁慈堂的主樓內,主樓是建筑遺產中的重要部分,在2005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仁慈堂博物館的館藏是仁慈堂珍藏的一部分,是本會超過四個世紀歷史的縮影,這里收集及展示的展品相當精致。其中包括代表仁慈堂的文物和天主教教會有關的祭品用具及宗教藝術品,飾品和其他眾多歷史傳承下來的作品等合共2000多件。其中,最矚目的是1662年的“澳門仁慈堂章程”的原始手寫稿。仁慈堂博……[詳細] |
![]() | 葡萄酒博物館與大賽車博物館一樣,位于新口岸旅游活動中心,于1995年12月25日開放,面積有1400平方米,是一個富有文化、娛樂和教育特色的場所。葡萄酒博物館是位于澳門新口岸之旅游活動中心內的博物館,主要介紹葡萄酒的場所。除了介紹釀酒、葡萄種植歷史,瀏覽葡萄種植、釀制工具器皿和各種陳年葡萄酒酒之外,還可讓游客品嘗美酒。葡萄酒博物館於一九九五年開幕,介紹葡萄酒釀制文化的發展,由公元前一萬年的高加索時代到今日,特別是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展館收藏了各式古老釀酒器皿和用具,如舊式的榨葡萄機;另外,酒牌上列有多種葡國佳釀,游客可品嚐其中一種美酒。進入博物館,就會看到運載葡萄的牛車和一幅以葡萄園和葡……[詳細] |
![]() | 澳門消防博物館位于澳門連勝馬路2-6號消防局指揮大樓,于1999年12月11日由澳門消防局局長江世生主持開幕,為一所以陸上消防為題材的博物館。消防局指揮大樓樓高兩層,由澳門設計師陳焜培設計,為一座具有南歐建筑風格的建筑物。而消防博物館位于消防局指揮大樓的大堂,面積約350平方米,館藏七百多件展品,分布于主展覽廳及內展覽廳兩個展區之內。澳門消防博物館主展覽廳展有兩部1950年代在英國制造的消防車、兩臺分別于1884年及1908年在中國制造的手搖水泵、一臺于1877年在英國制造的手搖水泵,也展有澳門消防局的歷代旗幟及徽號、相關資料外,也展有曾獲授予的勛章及襟章等展品。內展覽廳設有澳門消防局位于連勝……[詳細] |
![]() | 土地暨自然博物館為澳門路環島第一個自然博物館,是以自然資源和生態保育為主題,由當時的海島市市政廳籌建,并于1997年3月21日落成啟用。該博物館分別介紹了澳門自然地理、動物標本、植物標本和仿真紅樹林等,是市民或游客認識澳門地理、氣候、動植物資源和生態功能的教育場所。土地暨自然博物館面積為57平方米,藏有300多件收藏品,設有兩座場館共有五個展區。其中,第一展區介紹澳門地理位置和氣候、樹木存在的價值和功能、水的重要性以及侵蝕的成因和影響等情況。第二展區展有昔日在澳門離島從事農牧業居民使用的農具。第三展區位于兩個場館之間的空地,展有鋤地、灌溉、打禾和磨谷等不同農業生產活動的造型。第四展區設有一個小……[詳細] |
![]() | “留聲歲月”音響博物館是位于澳門特別行政區草堆街的小型博物館,由澳門本土較具規模的太平電器公司所設立。留聲歲月音響博物館于2002年12月4日開放,將留聲機面世與音響設備的發展公諸同好。博物館的第一層以電力音響設備為主,0則是收藏古老的手動音響設備。古董展品是從世界各地搜集回來,部分古董還可以在沒有任何電源和光源的情況下,以手動方式運作。二百多件的展品,包括有:第一代滾筒式留聲機、世界第一部卡式錄音機、膠木78轉唱片、座臺式手搖風琴、手搖式音樂盒、手搖式電話、真空管收音機、原子粒收音機、二次大戰時的錄音機、旋轉式球型螢光幕電視機、投幣式點唱機和播放黑膠唱片的影碟機等。“留聲歲月”音響博物館的展……[詳細] |
![]() |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于1921年落成,曾是政府高級-的官邸,亦是一些土生葡人家庭住宅。八十年代,澳門政府旅游司(現澳門旅游局)將之收購,重新粉飾。于1992年,該五幢建筑更被評為具有建筑藝術價值的建筑群。政府將這一建筑群進行徹底修復,其中三幢被改建為現在的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由東到西分別建成“土生葡人之家”,“海島之家”及“葡萄牙地區之家”,另外兩間分別是“展覽館”和“迎賓館”。1999年11月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里最有名的就是土生葡人之家——是這里最具特色的博物館和澳門現存富殖民地色彩的官邸和大宅。土生葡人主要是指當時葡萄牙人與東南亞一帶的馬來人、菲律賓人……[詳細] |
![]() |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位于澳門地標大三巴牌坊后面,一直是澳門最有名的景點之一。在1990年到1995年的時候,政府對圣保祿大教堂的地點進行的一連串的維修,并在創辦人范禮安神父的墓地上建了這座博物館和墓室,供世界各地的游客參觀。博物館主要分為四層,外部的建筑及墻壁非常的漂亮。內有豐富的收藏,如特殊裝飾品、油畫及圣物等等,這些代表性的展出物品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充分展現出澳門的天主教文物及16世紀到19世紀的天主教藝術品。其中《圣味基圣像》及《日本長崎的殉道圣人》和四幅詮釋圣方濟各一生的作品等,都是非常知名的作品。在墓室方面,內部充滿了宗教特有的莊嚴感,里面也展示了一些殉教者的遺骨,最特別的是一座……[詳細] |
![]() | 中國人到每一個地方都習慣買手信,而澳門的手信可謂歷史悠久,杏仁餅、花生糖和肉干等已成為澳門手信中的佼佼者。由澳門巨記餅家支持成立的“巨記慈善會”,為傳承澳門本土文化,保留珍貴歷史,經過多年籌劃,創辦全球首間第一所以紀念品為題材的博物館——澳門手信博物館。澳門手信博物館成立于2011年7月19日,邀請了著名食家兼作家蔡瀾、名人郭羨妮小姐等出席開幕典禮。博物館位于澳門著名景點媽閣廟附近,設計融入了澳門中葡文化特色,展館內展出了澳門百多年來的部分手信歷史展品,包括懷舊餅店場景、百多年前的月餅包裝紙、手信盛載器皿等供市民及旅客免費參觀。澳門手信博物館珍藏著澳門手信文化特質的歷史展品,館內還使用了嶄新的……[詳細] |
![]() | 澳門通訊博物館位于澳門特別行政區馬交石炮臺馬路七號,由澳門郵政局管理,于2006年3月1日啟用。該博物館是一間讓參觀者在做實驗和學習的同時,又可以獲得娛樂的博物館,它集文化、科學和技術的特性于一體,建構成為一間富實驗和互動特色的博物館,其堅守的信念是“勇于嘗試,敢于發現”。澳門通訊博物館的展覽規劃為兩大展區,一樓的郵政與集郵展區集合遠程通訊發展中使用過的系統與技術藏品和設備,展示了與郵政局歷史息息相關的郵票珍藏和郵政器具藏品。二樓電訊展區是博物館中極其互動的區域,除了展出與郵政局歷史發展相連的電訊設備外,廣集以電磁、靜電、直流電、交流電、電報、電話、無線電廣播、資訊處理、傳輸、模擬電子和數碼電……[詳細] |
![]() | 澳門郵政局轄下的通訊博物館集文化、科學和技術的特性,是一間富實驗和互動特色的博物館,博物館于2006年3月1日啟用,分為兩大展區。一樓的郵政與集郵展區集合遠程通訊發展中使用中過的系統與技術藏品和設備,展示了與郵政局歷史息息相關的郵票珍藏和郵政器具藏品。二樓電訊展區是博物館中極其互動的區域。除了展出與郵政局歷史發展相連的電訊設備外,廣集以電磁、靜電、直流電、電報、電話等為主題的科學展品,可以讓人了解通訊媒介及技術與尖端科技的發展。景區地址:澳門望德堂區馬交石炮臺馬路7號乘車線路:在澳門乘坐巴士2、2A、18路到電力公司站下車……[詳細] |
![]() | 澳門大賽車博物館和葡萄酒博物館一樣,位于澳門高美士街的新口岸旅游活動中心內。它是澳門政府為了紀念格蘭披治大賽車活動而建造的,面積近80平方米,主要展覽著一些與格蘭披治大賽車活動相關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在澳門大賽車博物館中最為吸引人當數館內珍藏的二十多輛車壇名將的戰車,有方程式賽車、摩托車等,也不乏著名車手曾使用過的戰車,最為出名的便是已故著名車手艾頓冼拿(ArytonSenna)的坐騎和賽車服,艾頓冼拿曾在1983年第一屆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一舉奪魁。還有車手R.舒馬赫(RalfSchumacher)及已故世界冠軍車手塞納(AyonSenna)的戰車。另外,在澳門大賽車博物館中還配有投影儀用以……[詳細] |
![]() | 澳門的保安部隊博物館,是位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兵營斜巷澳門保安部隊事務局大堂內的博物館。保安部隊博物館陳列的是具有歷史價值的軍、警用物品和昔日保安部隊所使用的物品。除實際使用的軍用物品外,博物館還展示昔日保安部隊的照片、保安部隊事務局(即加思欄兵營)和關閘邊檢大樓的建筑物模型。……[詳細] |
![]() | 介紹 郵政局博物館位于市中心區郵政局大樓內,展出物品包括郵票、郵政設備、人工制品,澳門第一間電臺錄音室,和1930年的自動電話交換中心,還有一些有關照片講述1937年汎美航空運載澳門第一批空郵信件。澳門澳門……[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