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旅游

陜西省博物館景點介紹

西安碑林博物館
  碑林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這里名碑林立,藏品豐富,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同時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馳名中外。愛好書畫和歷史的游客不可錯過。介紹西安碑林創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一千多塊。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內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碑林博物館位于西安市文昌門內三學街15號,原為陜西省博物館,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歷史的“西安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筑群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詳細]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建于寶雞市石鼓山風景區內,項目選址西靠石鼓山,東接茵湘河,背山面水,南臨301國道,地勢西高東低。總用地面積約50800平方米,基地面積1415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4788平方米,為風格獨特的“平臺五鼎”造型,氣勢雄偉,新穎別致,濃縮了西周列鼎制度的深刻內涵。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主體建筑分為五層,建筑形象運用了高臺門闕、青銅后土的建筑語言,寓意著寶雞悠久的歷史文化在中國古代文明中的尊崇地位,同時也完美地結合了石鼓文化與青銅文化。建筑形體采用對稱的手法,平面布局集中而又有分散變化,以現代展覽空間需求為主,包括文物展覽廳、學術報告廳、游客接待中心、文物庫房、辦公樓等五大部分。中國青銅器博物院主陳列“周秦文明之光”,分為西周王朝在寶雞發祥和秦國從寶雞崛起、“盛世吉金--中國21世紀……[詳細]
耀州窯博物館
  耀州窯博物館1994年5月23日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位于銅川市王益區黃堡鎮南側古耀州窯“十里窯場”之上,西銅高速公路、210國道從門前穿過,交通十分便利。耀州窯是我國歷史名窯之一,其代表產品刻花青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譽,宋代已馳名海內外。耀州窯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被評為二十世紀“中國百大考古發現之一”和“陜西十大考古發現之一”。耀州窯博物館是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為中國古陶瓷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我館于2009年10月11日開始對陳列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于2010年7月23日新陳列開展暨對外免費開放,新展覽總面積4000平方米,公分15個展示區域,其中文物展廳9個,共展出耀州窯各時代珍貴文物、作坊具、窯具120……[詳細]
4、安康博物館 AAAA
安康博物館
  安康博物館位于漢濱區江北黃溝路,前身為安康歷史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2014年遷入現址。是安康市唯一的綜合性博物館,現有館藏藏品4000余件,其中珍貴文物近千件。春秋戰國時期巴、蜀、楚文化遺物,漢魏南北朝時期的青瓷器、畫像磚和陶俑,明清時期名人書畫等為館藏特色。安康博物館占地面積43畝,建筑面積14825平方米,由中國建筑大師西北建筑設計研究院張錦秋院士領銜的華夏所設計,建筑主體三層,局部六層,體現了“高臺臨江、四面通透、秦地楚風”風格特點,是安康中心城市一江兩岸風景線上重要景觀建筑。安康博物館陳列展覽由“三主兩輔”組成,即:“天賦安康”、“脈源安康”、“筑夢安康”三個基本陳列和“安康三線建設歷程展”和“館藏書畫精品展”兩個專題展,系統地展示了安康“特色資源、人文歷史、重大事件、輝煌成就……[詳細]
陜西歷史博物館
  看點“給我一天,還你萬年”: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西安建都。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濃縮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精華,藏品豐富精美,是展示中國古代文明和陜西歷史文化的藝術殿堂。陜西歷史博物館位于西安市小寨東路91號,小寨東路與翠華路的交叉路口西北側,占地約7萬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也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陜西省是中國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西安曾是13個王朝的都城,歷時達1100多年之久,被認為是中國歷史的中心舞臺,因此地面、地下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遺存,僅帝王陵墓就有70多座。早在1973年,-總理陪同外賓來西安參觀設在碑林的陜西省博物館時就指出:陜西文物很多,展室……[詳細]
6、咸陽昭陵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咸陽昭陵
  昭陵位于陜西省禮泉縣東北22.5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上。九嵕山,山勢突兀,峰巒挺拔,溝壑縱橫,山環水繞,有涇水環繞其后,渭水縈帶其前,海拔1888米,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諸峰遙相對峙。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他為建立統一強盛的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高祖李淵立嫡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太子嫉妒世民之功,屢次陷害,欲置之于死地。唐德祖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先發制人,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及四弟齊王元吉,迫使李淵讓位,當了皇帝,是為唐太宗。第二年,改元“貞觀”。唐太宗在位23年,勵精圖治,任用賢良,善于納諫,發展經濟,國力昌盛,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為盛唐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昭陵,依九嵕山峰,鑿山建陵,開創了唐代帝王“因山為陵”的先例。據說是因唐貞觀……[詳細]
韓城市博物館
  韓城市博物館位于陜西省韓城市古城區東部的文廟、東營廟及城隍廟內。韓城市博物館于1984年5月經市政府批準成立,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現已初具規模,全館現有干部職工35人,下設陳列保管,宣都、接待服務,安全保衛,旅游產品開發五個小組,對全館行,業務、接待、安全保衛工作實施全面管理。韓城市博物館館址設在韓城文廟內,是一座集元明建筑與文物陳列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總占面積一萬四千平方米,有館藏龍文物近萬件,其中珍貴文物達數百件之多。自開館以來,充分利用館藏文物優勢,共舉辦展覽達30個,現主要開設有《韓城歷史文物陳列》,《木雕木刻陳列》,《石雕石刻陳列》,《韓城歷代名入軼事陳列》,《著名作家杜鵬程紀念展》,《露天石刻陳列》,《黃河古象化石展》,等常年開放和永久性基本陳列七個。不僅擔負著館藏文物與文廟古建群……[詳細]
國際陶藝博物館群
  富樂國際陶藝博物館位于陜西省富平縣喬山路l號,2004年由富陶產業集團投資2000余萬元興建,隸屬于富樂國際陶藝集團公司。該館是國內首家世界現代陶藝博物館,占地1.2萬平方米。2001年富樂國際陶藝創作營活動拉開了世界陶藝家在富平創作的序幕,同時也啟動了博物館群的建設計劃。博物館群由主館及十多個國家、區域館組成,并有一個國際陶藝文獻館。現已建成主館、法國館、美國館、北歐、澳新和加拿大五個地域性國家館及一個陶藝文獻館,均已開館展出,東歐、非洲、亞洲等館正在擬建中。現已建成開館的六個展館中,共展出來自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的260多位陶藝家的2600余件作品,收藏展出來自30個國家的47種陶藝雜志1500余冊,還有相當數量的刊物正在陸續收集中。國際陶藝協會大會,自成立50多年以來由亞洲國家承辦的只……[詳細]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位于陜西省韓城市,在梁帶村周代芮國墓地遺址基礎上建成,2018年2月14日正式開放。對外展出青銅器、金器、玉器等798件珍貴文物。韓城梁帶村周代芮國墓地從2004年考古發掘以來,共發現兩周時期墓葬1300座,其中諸侯墓8座,出土2萬多件珍貴文物。芮國(芮,漢語拼音ruì,同瑞),是西周、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把卿士芮伯良夫封在芮邑,位置在山西省芮城縣,另有說法在陜西省大荔縣朝邑鎮南方。經過專家考古發現,確定陜西省渭南市韓城市昝村鎮梁代村為芮國墓地,并不能算是諸侯國。 周成王在位時正式建立芮國,國君被稱為芮伯,曾在周王室擔任司徒的職務。 春秋時期,秦穆公滅亡了芮國。《史記·秦本紀》記載秦穆公二十年(即公元前640年)滅芮國。而《路史》記錄了秦穆公二年(……[詳細]
陜北民歌博物館
  陜北民歌博物館位于榆陽區紅山路與金沙路十字東北角,博物館是集收藏、陳列、展演、研究、傳播陜北民歌為一體的功能性音樂類博物館。陜北民歌博物館總投資約1億元,建筑面積1.18萬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積約5680平方米,涵蓋傳統陜北民歌展區、革命歷史陜北民歌展區、新時期陜北民歌展區、陜北民間音樂藝術展區、陜北民歌研究專題展區、臨時展區6大部分。公共部分裝修及配套功能展區約6120平方米,包括文創產品銷售區、書吧咖啡休閑區、餐飲中心、陜北民歌培訓中心、陜北民歌體驗中心、陜北民歌交流中心、陜北民歌錄音制作中心等。另外,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500人劇場兼具陜北民歌大舞臺的功能,可以滿足各類演出的需求。博物館六大展區以陜北民歌的發展脈絡為主線,“縱”向反映社會變革和歷史發展,“橫”向反映各個時期的政治、軍事、……[詳細]
陜西自然博物館
  陜西自然博物館位于西安市長安南路88號舟形島上,電視塔的南北兩側。全館占地面積90畝,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整體建筑以電視塔為對稱點,包括科技和自然兩大展館,兩展館建筑分別呈玻璃球形和月牙形,猶如“日”和“月”,蘊含“日月同輝”之高遠寓意。如果要仔細地把整個展館參觀一遍,需要5個小時左右。玻璃體球形建筑為科技展館,建筑面積7165平方米,設有科技環廓、聲光隧道、穹幕影院、觀景平臺等設施和科技展項;半月形下沉式建筑為自然展館,建筑面積8940平方米,設有地質萬象、古生物長廊、神奇的秦嶺、昆蟲王國、生命之光等主題展廳。此外,這里有西北地區目前唯一的大型穹幕影院,球形外徑22米,半球形銀幕直徑18米,銀幕傾斜30度,設有183個觀眾座位。博物館還附帶有觀景平臺,游客可以坐下來慢慢欣賞四周的風景,……[詳細]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坐落在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中心地帶和隋唐佛教圣地南五臺山腳下,東接翠華山,南擁五臺山,西鄰草堂寺,北瞰長安城,占地493.88畝、規劃建筑面積10.8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人民幣5.7億元。該院由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王勇超先生歷經20余年創辦,是以民俗文化遺產搶救、保護、收藏、研究和展示為主的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為一體的戰略帶動項目。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以來,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已收集、搶救和保護周、秦、漢、唐以來的歷代石雕、木雕、磚雕、關中古民居和群眾生產、生活、習俗、風情等各類遺物、名人字畫共33600余件(套),征集保護了40院近千間明清古民居,收集整理了大批地方戲曲、工藝作坊、禮儀俗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了民間藝術、關中民居、民俗風情、名人字畫四大系……[詳細]
先秦陵園博物館(秦公一號大墓)
  先秦陵園博物館位于鳳翔縣南指揮鎮南指揮村。該館的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8月的我國首家農民創建的大型遺址性博物館——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2007年9月經寶雞市政府同意改制為國有博物館,并對外開放,隸屬于寶雞市文物事業管理局。先秦陵園博物館所在地雍城秦公陵園是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雍城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史記•秦本記》記載: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至獻公二年(公元前383年)294年間,雍城一直是秦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秦國在這里不僅完善了奴隸制度,并通過一系列社會改革逐步進入了封建社會,經過19位秦公的苦心經營,為后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雄厚了基礎。雍城秦公陵園位于秦都雍城以南的三畤原(春秋早期稱北原)上,是秦公帝王諸陵園中,維持時間最長,陵墓數量最多,規模……[詳細]
14、高陵博物館 AAA
高陵博物館
  西安市高陵區博物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南環東路昭慧廣場,是一所集文物保護、研究和利用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227件/套、珍貴文物2件/套。高陵博物館于2014年10月啟動建設工作。高陵博物館位于西安市高陵區昭慧廣場南端仿古建筑群內,東距西禹高速高陵出口1公里,是高陵區唯一一座綜合性博物館。據記者現場了解,高陵博物館是由政府投資建設的一所集文物保護、研究和利用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2017年3月30日高陵博物館正式建成對外開放。主要以高陵碑石為主,集中展示中國碑石文化,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唐昭慧塔、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晟碑也坐落其間。總占地面積約9000平米,展陳面積約1400平米,館舍呈現軸線對稱結構,為仿唐園林化設計,形成了一……[詳細]
寶雞民俗博物館
  寶雞民俗博物館位于寶雞市公園南路,由原青銅器博物館舊址改建而成。寶雞民俗博物館利用西府民俗文化資源,以民俗文化實物、文字資料、民俗事象為依據,以“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社會”,集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參與性、互動性、于一體,生動真實地展示寶雞民俗文化。寶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民俗獨具魅力,有“民間工藝美術之鄉”的美譽。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寶雞民俗文化形態,傳承、弘揚西府民風民俗,寶雞市利用原寶雞青銅器博物館舊址,改建成了寶雞民俗博物館暨寶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寶雞民俗博物館是集收藏、展示、陳列、研究寶雞地域民俗文化于一體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陳列面積3161平方米,收藏民俗文物展品1249件(組),將“寶雞民俗”分為“西府人生”和“寶雞風尚”兩個部分,展示了大量的民間民俗事象。正如展館……[詳細]
西安高陵奇石博物館
  2013年7月,西安“博物館之都”建設項目之一的高陵奇石博物館建成。該館分六個展區,館藏化石、奇石、礦晶數萬方,常年展出千余件。其中展出的從渭河流域張卜河段出土的猛犸象化石是我國迄今為止的地理位置最偏南的一個猛犸象真化石。該館位于高陵縣桑軍大道,毗鄰漢陽陵博物館,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分為展覽館、奇石園兩大部分。其中展覽館由化石館、奇石館、科普館等三部分組成。館藏奇石、化石、礦物晶體數萬方,常年展出1000余件。是一個集科普教育、藝術欣賞、交流研究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園林式藝術展館,參觀指南地址:高陵縣桑軍大道七路向東100米電話:15129088113開放時間: 9:00-17:00(提前預約,免費參觀)……[詳細]
八魚石墓博物館
  大荔縣八魚石墓博物館依石墓群原址而建,緊靠原址北邊,坐北朝南,新建成的石墓博物館大氣恢弘,四面高墻筑壘,更顯神秘。大荔八魚李氏家族石墓群,共發現大型石墓22座,清理發掘11座,從已發掘的情況來看,墓葬結構、規模及出土實物,對研究清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官僚制度,乃至當時社會葬俗文化,特別是其書法繪畫和石雕石刻等都具有重要價值。石墓群位于黃河流域華山腳下的渭洛河附近的沙苑邊緣中段,距大荔縣城僅12公里,這里一馬平川,土地肥沃,地下物藏豐富。早在秦漢時期,這里就是皇家放馬養鹿之地,史稱沙苑。明清兩代,同州轄治,商貿繁榮,文化生活燦爛多姿,據出土墓志記載,此清代李氏望族墓地群,最早可上朔到乾隆時期,最晚延續到民國末年,延續300余年。每座石墓和墓石構件上都雕刻書法繪畫裝飾圖案,達400幅之多。雕刻手……[詳細]
18、漢中博物館 AAA
漢中博物館
  漢中博物館,也稱漢中市博物館,成立于1958年11月9日,是漢中市一座綜合性地方歷史博物館,被列為陜西省十大博物館之一。館內設有石門漢魏十三品、古褒斜棧道、漢中漢代史跡、漢中宋墓出土文物、古代名人字畫、館藏宗教造像藝術、漢中近代革命史跡專題陳列。1958年,漢中市博物館成立,以漢臺為館址。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幾經修繕,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初具規模的地方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館內設有石門漢魏十三品、古褒斜棧道、漢中漢代史跡、漢中宋墓出土文物、古代名人字畫、館藏宗教造像藝術、漢中近代革命史跡專題陳列。歷年來,館內藏品的研究,受到海內外的關注。昔日的帝王宮廷,今已成為國內外游客訪古覽勝的佳境。  古漢臺是漢王劉邦的宮廷遺址,它臺高7米,坐北朝南,分三個臺階,是人工夯土建成的具有典型漢中博物館秦漢宮廷模式……[詳細]
19、蒲城考院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蒲城考院
  蒲城考院博物館以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蒲城考院為館址,蒲城考院位于陜西省蒲城縣城關鎮東槐院巷27號,面積為6600余平方米。考院,始建于光緒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一年),由當時在任縣令張榮升和邑紳商建,以解決小考都要搭考棚進行不便之宜;平時則作為省巡視來時歇息的“行轅”,用現在的話來講,過去的考院也就是蒲城縣招待所。因此,工程質量要求很高,均由當時的能工巧匠來承建。考院座北朝南,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從現在的大門往后,基本保持了當年的風貌。院內木刻、石刻、磚雕精湛,豐富多樣,就大門外“八”形磚墻刻有“鳳凰展翅”、“金雞報曉”、“猿猴攀枝”、“老鼠拉葡萄”等富有濃厚民間色彩的圖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迎二門是一道可啟閉的木版影壁,繞過寬敞的磚鋪甬道兩邊是過去文生考試的地方,舊稱“號舍”,對稱共二十四……[詳細]
20、臨潼博物館 AAA
臨潼博物館
  臨潼博物館位于臨潼縣城東側,是一座以陳列該縣出土文物為主的地方性博物館,緊靠華清池,紅柱挺立,回廊曲繞,別具一格。該館建于1979年,占地6600平方米,陳列面積約600平方米。沿襲中國北方四和院的形式,館內設有周秦藝術室、唐代佛教藝術室、漢唐藝術室三個陳列室和一個碑廊,收藏自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代文物共1萬余件,其中有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唯一記載武王伐紂的遺物,有從唐慶山寺遺址出土的金棺銀尊、釋迦如來舍利寶帳(屬于極為珍貴的佛教文物),此已被列為國家級特級文物。地址:西安市臨潼區環城東路1號類型:博物館等級:AAA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電話:029-83812071開放時間:9:00-16:30門票信息:免費開放。憑有效證件,免費參觀。交通乘5-101路公交車在博物館站下車……[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又粗又深又猛视频国产 | 中文乱码字幕无线在线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在线je80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中文 | 亚洲欧美国产97综合首页 | 亚洲国内自拍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