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旅游

廣東省博物館景點介紹

陽江市博物館
  陽江市博物館創辦于1991年4月,是直屬陽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公益性一類事業單位。2008年8月,市博物館合并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成為其內設部門掛牌辦公。2011年7月,從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分離,單獨設置。原館址位于陽江市區鴛鴦湖公園漠陽樓,現位于陽江市區文化藝術中心大樓D區,建筑面積7824平方米。目前,我館正處于籌備復建階段,暫未對公眾開放。歷年來,陽江市博物館共收藏文物12995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41件,三級文物306件,是廣東省首批免費向觀眾開放的國有文博單位。其基礎設施(規劃中):固定展廳3個(包括館藏文物精品展、陽江社會發展史陳列、陽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等);活動(臨時)展廳建設4個。目前,在機構設置上,市博物館包含“三部一室”即:文物保管部、陳……[詳細]
茂名露天礦博物館
  茂名露天礦承載著悠久的礦業文化歷史,在茂名、廣東乃至全國礦業發展史上留存著深刻的歷史記憶。茂名市委、茂名市政府大力推動露天礦博物館建設,著力打造內涵豐富的廣東首家礦產遺址博物館。露天礦博物館建筑總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該項目于2015年12月開工建設,主體竣工后交由市文廣新局布展。落成后的博物館將成為一個集展覽、科普、藏品收集等諸多功能于一體、傳承茂名礦業文化和油城精神的綜合型博物館,是廣東首家礦產遺址博物館。除展覽外,博物館還有觀光、休閑等多功能。據介紹,在功能分區上,包括歷史文化展覽、工業文物擺設、石化產業科普和放映室等,通過工業遺跡陳列和參與體驗等方式,全方位展現從1958年至2019年露天礦建設發展歷程、歷史意義和文化積淀。2019年3月26日,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緊張的籌備露天礦博物……[詳細]
海豐縣博物館
  海豐縣博物館(HaiFengCountyMuseum)位于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城人民西路,成立于1985年,隸屬于海豐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09年底,新的館址正式布展,免費開放。新館址占地面積182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00平方米,坐落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宮紅場舊址西側,與文化館、圖書館合稱海豐文化城“三館”,年接待觀眾量約10萬人次,其中青少年約6.8萬人次。海豐縣博物館一樓為臨時展廳,是開展臨時展覽、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二樓為基本陳列《海豐歷史的記憶》,有遠古文明、沿革發展,近代風云和民俗民藝四個方面的內容,通過海豐出土的文物,歷史圖片、場景制作、文字介紹等形式,展示了海豐5000多年的歷史變化和文明進程。海豐縣博物館藏有《海豐縣博物館珍貴文物名錄》收錄國家三級以上館藏文物近20……[詳細]
廣東地質博物館
  廣東地質博物館是中國地方綜合性地質科學博物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東風東路。始建于1958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開館。該館收藏有礦物、巖石、古生物、地層、構造、礦床、動力地質等各類標本約4萬件;設有普通地質、古生物、地層、礦物巖石、巖漿巖、礦產資源、水晶、工藝美術礦物原料、金屬礦床、非金屬礦床10個陳列室,展品5000余件。展品中有著名的海南島羊角嶺特大型水晶礦床,晶體粗大,晶簇眾多,形態各異,具各種雙晶、微斜面、藍針、刻蝕面等的水晶標本;還有1∶20萬南嶺區全套地層標本及廣東各個巖漿活動期形成的不同巖性的深成巖、淺成巖、噴出巖;另有石碌鐵礦、大寶山多金屬礦、凡口鉛鋅礦、大降坪硫鐵礦等幾百個金屬、非金屬礦床的成套標本。還陳列了廣東特產板狀黑鎢礦、結晶藍銅礦、觀賞孔雀石,以及廣東的端州硯石、……[詳細]
韶關恐龍博物館
  恐龍博物館建在南雄縣城內三影塔腳下,館內通過實物、圖片和文字資料,向人們展示了南雄古生物化石的出土情況,再現了七千年前白堊紀的恐龍世界。在南雄紅層中埋藏著很多恐龍蛋化石和恐龍化石,館內展有霸王龍、短棘南雄龍、南雄小鴨嘴龍及成窩的恐龍蛋化石。南雄紅層古生物化石動物群化石的發現,說明我國化石層位多、品種極其豐富,結束了我國新生代地層中古新世階段科研長期處于空白的狀態,并使我國成為目前世界上擁有最完整古新世地層剖面的國家。交通從韶關有汽車直接到南雄,博物館就在縣城北面與三影塔相鄰。地址:韶關市南雄市南雄縣城內三影塔腳下類型:博物館游玩時間:建議2小時門票信息:門市價:10.0元……[詳細]
從化博物館
  從化博物館建于1998年,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5000平方米,它位于流溪河畔,地理位置優越,周圍風光秀麗,且近市中心,交通非常方便。該館以保藏并展出本地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文物資料為主,兼具有青少年美學教育,群眾性美術、書法、攝影、收藏等愛好者活動、交流場所的功能和作用,是從化市舉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整體建筑共五層,1-4層共設有大小展廳7個,主要展示有:《從化文物展》、《從化革命史展》、《古典家具展》等以及不定期的群眾性收藏書、書畫、攝影等展覽。自1999年9月28日開館以來,該館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平均一個多月就舉辦一次展覽或活動,并且都是免費為群眾開放,每年約有3萬多人次入場參觀。該館舉辦的各種展覽活動普遍受到人民群眾的好評,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地……[詳細]
連平博物館
  連平博物館位于連平縣城南山公園內,該館設有名望顏氏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展示一門三代四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共設有兩個展廳。一個是“連平顏氏廉政文化展廳”,主要陳列“三十六字官箴”和顏氏三代的題跋譯文及顏氏三代傳承官箴的過程,充分體現了顏氏廉潔從政的思想;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顏希深任泰安知府時,在衙內的殘壁中發現此碑文,感受頗深,遂將此碑重刻,并附以跋文立于官署內西廂房當作座右銘,將其傳于子孫,教育后代,時時對照,天天勉勵,落在實處。不是嘩眾取寵的做秀,而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官箴碑也因此得以廣泛傳播,并流傳至今。另一個是“反腐倡廉教育警示展廳”,展示了黨的幾代領導人關于反腐敗的論述;成克杰、胡長清等近年來全國查處的部分違法違紀腐敗案例;古今有關反腐倡廉的名言警句等。陳列內容豐富,集……[詳細]
清遠市博物館
  清遠市博物館是1988年5月從縣級博物館升格為地市級的綜合性博物館,是清遠市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館舍于2004年元旦投入使用。館區占地面積1205平方米,建筑面積2729平方米;館舍分上、下二層,首層為臨時展覽廳,二層為文物陳列室、展覽廳及各類功能用房;文物陳列室及展覽廳面積1818平方米。清遠市博物館收藏陳列本市區出土和征集到的歷史文物、革命文物以及各類傳世文物,現有各類藏品1384件(套);這些文物多數為本市區出土或省調撥的歷史文物,尤以新石器時期磨制石器、東漢時期陶制模型器及近現代字畫最為珍貴,它是研究清遠歷史上各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狀況的實物例證。清遠市博物館利用自身條件,以《館藏文物陳列》為本館基本陳列,同時引進各類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及科普教育為題……[詳細]
深圳古生物博物館
  深圳古生物博物館坐落于深圳仙湖植物園古化石森林旁,其展廳外形酷似一塊巨大的巖石城堡,是一座造型新穎的古生物博物館。該館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展示手段,陳列了200多件不同時代不同種類的古生物化石標本,介紹了生物的起源及進化知識,展示了古植物化石形成的過程。由于博物館展示的內容與該館門前的古化石森林展示相呼應,形成了渾然一體的完整組合。博物館內應用運動聲光感電子技術再現遠古時代的神奇景觀。整個古生物博物館仿原始地形地貌,其中有用高科技模擬的46億年前地球初期情景;有25億年前小湖泊、小海洋和沒有細胞的原核生物出現的影象;有5.4億年前海洋內藍藻出現場景。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爬行類、兩棲類、人類依次走了出來……在植物展示區,人們可以親眼目睹在1億多年前的侏羅紀時代,劇烈的地……[詳細]
東莞市唯美陶瓷博物館
  東莞唯美陶瓷博物館是東莞市第一家鎮級的“國”字號博物館,也是中國首家陶瓷行業博物館、首個由企業興建的產業資源類博物館。唯美陶瓷博物館全稱“唯美中國建筑陶瓷博物館”,集陶瓷、書畫藝術品展示與企業建筑陶瓷發展歷史、中國陶瓷發展歷史于一體,全面展示了中國歷代建筑陶瓷和唯美陶瓷風采。作為企業文化的有利衍生和拓展,唯美陶瓷博物館的建成充分體現了文化與經濟相互融合,不僅是東莞市建筑陶瓷行業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而且對于其他優勢產業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啟發意義。唯美陶瓷博物館位于高埗鎮北王路的唯美陶瓷總部,占地2萬多平方米。博物館共三層,內有展品、藏品近8萬余件,分為唯美陶瓷館、唯美歷史陳列室、唯美壁飾展、唯美裝飾展、唯美創作禮品作品展、中國建筑陶瓷史展廳、陳復澄唯美藝術館及陶藝館等8個展廳,展示馬……[詳細]
東濠涌博物館
  為了利用有限的空間全面展示廣州的河涌文化,東濠涌博物館充分采用現代聲光電技術,復原和展示了河涌沿岸商貿人文盛況,再現了宋代六脈渠地圖和東濠涌沿岸歷史風情和民俗文化,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博物館兩層建筑共設五個展廳。一號展廳“東濠溯源”展示了縱橫交錯的河涌是如何滋養廣州城,進而影響廣州兩千多年來的發展;二號展廳“東濠商貿”展開了東濠一河兩岸商貿民俗的畫卷,讓人們細細回味曾經的繁華與浪漫;三號展廳“東濠蘊夢”再現了疍家姑娘哼著咸水歌沿涌蕩舟賣水果的美麗瞬間;四號展廳“東濠哭泣”展示了被污染后的河涌污泥黑臭、垃圾滿涌的情景;五號展館“東濠新篇”展示了東濠涌治水的成果,美麗重現令人精神一振。地址:廣州市越秀區越秀北路南端(近東濠涌)類型:博物館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開放時間:周二-周日:9:00-18……[詳細]
深圳市金石藝術博物館
  金石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金石藝術博物館”)位于深圳市羅湖區望桐路梧桐山苗圃總場24號(望桐新路一號),是2015年1月國務院頒布《博物館條例》后,經省文物局核準登記的廣東地區首批非國有博物館。該館以收藏中國古代建筑、庭院石雕為主的文物藏品,秉承“個人收藏,社會共享”的理念,達成傳承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主旨。是一家免票開放的非國有社會公益機構。金石藝術博物館以收藏中國古代建筑、庭院石雕著稱于粵港澳地區。展出的這些明清時期代表性石雕、石刻,覆蓋了中國新疆、內蒙、陜西、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西等地區,合計約300余件。金石藝術博物館位于深圳市區最大的森林公園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附近,緊鄰深圳市蘭科植物保護研究中心,建筑面積2860平方米。周邊古木參天,綠……[詳細]
中山市博物館
  中山市博物館位于中山市城區中心,是一座國有地級綜合性博物館,隸屬廣東省中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中山市博物館現設有:中山美術館、中山·中國收音機博物館、香山商業文化博物館。占地面積7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該址原為中山縣僑立公醫院,坐南向北,為中西合璧的庭院建筑,包括有主樓、附樓和花園(現已改為球場)。中山市博物館所在地為原僑立醫院主樓,平面“凸”字形,為鋼筋水泥三層建筑,白色外墻,中式綠色琉璃瓦屋頂,是中山保存最好的近現代醫療衛生類華僑建筑。中山市博物館成立后,開展了對中山境內的文物普查、征集和發掘等工作,先后發現了龍穴遺址、白水井遺址等一批新石器時期、商周、戰國、漢代的文化遺存和遺物點。經國家文物局批準,1990年12月至1991年1月,中山市博物館與廣東省考古研究所、中山市……[詳細]
南山博物館
  南山博物館是一所大型綜合類國有博物館,占地面積約1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6000平方米,是目前深圳現有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也是國內區(縣)級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通過征集、收購、調撥等方式不斷豐富館藏,至2017年底,收藏的各類文物已達4000余件。常設展覽為《南山故事》,分為“古代南山”、“近代南山”、“南山改革開放史”三個部分。門票:免費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國家法定重大節假日除外)地址:南山區南山大道2093號交通:122/337/369/79/B796/M222/M241/M343/M349/M371/M372/M492到南山文體中心地鐵:1號線桃園站B出口……[詳細]
下沙村博物館
  下沙村博物館由下沙實業股份公司投資數千萬專項資金建成的文化設施,博物館于2005年5月建成,并免費對外開放,博物館內記載了下沙800多年的發展歷史,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下沙的獨特風俗民情,了解嶺南文化;同時為激勵年輕一代發揚先人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繼續奮進,為下沙的未來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博物館大樓內還設有圖書館,老干部、黨員、老人活動中心,治安監控中心和幼兒培育中心等多功能場所,免費向所有居民開放。博物館主要展現了南粵風情和嶺南風格的傳統文化物品,包括古文物、雕塑、畫幅、照片等。館內分為四大展廳,分別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了下沙的文化。收費類型:免費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30……[詳細]
璽寶樓中國青瓷博物館
  璽寶樓中國青瓷博物館深圳市首個民辦博物館,是世界唯一的以系統收藏、陳列、研究中國古代青瓷的專題性博物館,也是國內外青瓷數量最多、我國展出青瓷數量最多、品類最全、體系最為完備的首座私立青瓷博物館,國內最大的私人博物館,中國十大民間博物館之一。館內系統收藏了商周至元明清3000多年來中國歷代青瓷典型器物1000余件、各大名窯瓷片2000多件,跨越20多個朝代,歷經3500余年。票價:30元地址:羅湖區寶安南路2095號電話:0755-25563935時間:9:00—17:30地鐵:1號線/2號線大劇院站D出口,步行800米乘車指南:18/321/336/366/64到振業大廈……[詳細]
深圳客家民俗博物館
  深圳客家民俗博物館即是“鶴湖新居”,是全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占地面積24816平方米,建筑面積14530平方米,南北寬166米,東西長109米。這里是客家人開發深圳地區的歷史見證,館內收藏各類客家家具、勞動工具、生活用品及族譜等文物400余件。基本陳列《客家生活起居室陳列》、《客家勞動工具展示》、《客家民俗風情展》等,較為生動地展示了客家先民勞動、飲食、婚嫁等諸多生產、生活場景。票價:10元地址:龍崗區龍崗街道羅瑞合村北街鶴湖新居電話:0755-84297960時間:9:00—17:00地鐵:3號線南聯站C1出口乘車指南:B751/M278/M307/M308到龍園路口……[詳細]
深圳南山青銅博物館
  深圳南山青銅博物館是一座以收藏中國古代青銅器為主的民間博物館,館場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四周綠樹掩映,環境優美;主展樓上下兩層,采用開放式天窗設計,極富現代氣息。展出了博物館創辦人張占斌先生二十余年來精藏的近千件各類青銅文物,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綿綿三千余載。這里面有恢弘大氣的商周青銅鼎,有依然寒光逼人的戰國青銅劍,還有眾多做工精巧的漢唐銅鏡。門票:免費地址:南山區景行路與沿湖道交叉口東北100米時間:9:00—18:00公交:201/21/22/226/324/332/37/B796/M343/M349/M425/M475/M492/M506到中山公園東門……[詳細]
水圍雅石博物館
  2005年11月7日開館,展廳供450平方米,目前有200多件藏品,包括各種類型的奇石,有廣西柳州的水沖石、四川長江的紅卵石、廣西大化縣的的梨皮石、貴州的烏江石、安徽的靈璧石、新疆的孔雀石等。有像山巒的、像動物的、像圖畫的,全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讓人慨嘆自然造化之神奇。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16個省級觀賞石協會,有各級觀賞石組織1200多個,觀賞石收藏者、研究者、經營者數百萬人。賞石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水圍村將通過這個博物館搭建一個平臺,為全國的石友們提供一個展示自己藏品的平臺,更為深圳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一個新亮點。大家可以免費參觀這些寶物,讓賞石文化成為水圍村乃至深圳市的一個文化品牌。……[詳細]
南澳縣海防史博物館
  南澳縣海防史博物館為廣東省唯一的縣級海防史專題博物館,位于后宅鎮中興路。隸屬于南澳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1983年5月4日,南澳縣人民政府發文成立“南澳縣海防史博物館”。南澳縣博物館是股級事業單位,隸屬于縣文化局(現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博物館館舍于1987年10月23日第一次興建,位于后宅鎮海濱路西段,兩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746平方米,建筑造價27萬元。1992年2月16日完成基本陳列“南澳海防史陳列”并對外開放。2000年6月,在全省山區文化建設熱潮的推動下,南澳縣海防史博物館、圖書館新館建設工程動工,2002年12月竣工。從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歷時近一年博物館完成新館陳列及搬遷工作,并于2005年8月對外開放。博物館新館總面積165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300平方米,二、三……[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网址 | 在线看免费看国产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第一页 | 日韩国产中文一区二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