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旅游

河南省博物館景點介紹

  大宋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是集北宋針灸銅人、惠民和劑藥局、中醫藥械、中醫遺跡、名中醫博覽、中醫藥文化學術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于2013年3月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設,目前二期工程于2014年10月完成。2015年9月18日,大宋中醫藥文化博物館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命名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博物館建筑面積為1800m2,陳列展出面積約980m2。展覽廳以北宋至今豐富的中醫藥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為主線布展,共分為朝尚醫藥專設機構、針灸大成空前絕后、匯聚方藥濟世惠民、分科論病承古創新、文化繁榮儒醫輩出、繼承創新續寫輝煌六大部分,另在館內特設宋代名醫館和針灸銅人文化墻等。展廳收藏宏富,計有文化展板2……[詳細]
  焦作市博物館成立于1965年4月,同年7月郭沫若先生為焦作市博物館題寫了“焦作市博物展覽館”館名。原館址位于焦作市人民公園內,占地2275平方米,展室僅有403平方米,已遠不能適應博物館事業發展的需要。1996年國家投資1000余萬元人民幣的今址新館落成,改變了焦作博物館館舍及設施的落后面貌。新館坐落在建設中路萬方立交橋東側,現代化白色建筑群體占地24325平方米,建筑面積10500平方米。該館基本陳列為《焦作市改革開放成就展》及《歷代石刻藝術展》等。基本陳列《焦作改革開放成就展》位于主展廳一樓,展區面積近千平方米,展線110米,陳列有400余副圖片和實物,展覽共分9個部分:1、“黨和國家領導……[詳細]
  古色古香的南書店街路東,坐落著一家獨特的民辦博物館——開封年畫博物館。該博物館是由任鶴林父子創辦的,館內展廳里陳列著包括史料文獻(復印件)、年畫藏品以及印版在內的300件藏品,系統地展示著年畫的“前世今生”及制作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封年畫博物館館長任鶴林告訴記者,木版年畫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自北宋都城開封年畫歲首“行販不絕”。年畫承載著大眾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到了宋代,年畫創作日益成熟,逐漸從民族傳統繪畫中脫穎而出,成為一門獨立的畫種。宋代經濟、文化和社會環境的穩定、繁榮和雕版印刷的廣泛運用,使年畫得以興盛和發展,并在宋代文化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開封年畫博物館自創辦以來免……[詳細]
  汝州青瓷博物館位于汝州市廣成中路金鼎時代廣場八樓,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設有藏品陳列展覽區、藏品庫房區、文物保護技術區、公眾服務區和辦公區。藏品陳列展覽區分三個展廳和一個文化走廊。3展品陳列汝州青瓷博物館一號展廳,以耀州窯系、臨汝窯系、鈞窯系、越窯系和龍泉窯系為主,兼藏部分原始瓷、攪胎、三彩陶器和汝、官、鈞瓷片標本;二號展廳,以磁州窯系、定窯系、建窯系、耀州窯系和影青為主,兼藏部分玉器和造像;三號展廳,以邢窯系、磁州窯系為主,兼藏部分龍泉瓷和魯山瓷。文化走廊以宣傳汝州三寶文化為主,兼藏部分窯具和鈞瓷修復器。館藏藏品共計1980余件。4所獲榮譽2012年汝州青瓷博物館被中華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詳細]
  開封市可望黃河農耕文化博物館,位于開封市龍亭區北官莊可望莊園園內,占地1000平方米,館內面積500平方米。開封市黃河農耕文化博物館,以黃河農耕文化為主題,全方位、多角度、立體生動展示了開封黃河地域文化歷史發展的各個方面。博物館開辦宗旨在通過將農村、農業、農民的各種元素匯集起來,進而全方位勾畫出近現代黃河流域農耕文化的全景圖,再現農耕發展的歷史畫卷,完整展示農耕文明向現代農業文明轉變的歷史節點,把久遠的黃河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傳承和弘揚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保護、傳承黃河農耕文化。開封市可望黃河農耕文化博物館應時代發展而建,其建筑面積近500平方米,共設4個展廳12個部分,較為詳細地展現了黃河農……[詳細]
  開封市電子顯微鏡博物館,是中國首家電子顯微鏡博物館。由于電子顯微鏡對現在科研分析事業做出很大的貢獻,介紹了早期電鏡的由來、中期的創造與近代的改進,從電子顯微鏡分析中衍生出成物制樣、材料制樣,在試驗中改進,在改進中進步。一些老一輩的科學家們,基本將一生投入電子顯微鏡視野當中,他們不求榮華富貴,只求能慢慢推動電鏡事業的發展。如今的社會,只有較少數人知道什么是電子顯微鏡,那么認識這些默默無聞的貢獻一生的大師們更是少之又少,開封市電子顯微鏡博物館不僅向世人們展現電子顯微鏡的歷史,更要展現在電子顯微鏡事業中不懼艱險、貢獻一生的老前輩們。將他們的名字與故事傳承下去,讓更多人知道電子顯微鏡,讓電鏡事業更加輝……[詳細]
  唐河縣博物館位于唐州廣場東大樓一樓,建筑面積4560平方米,展廳面積3300平方米。主要由主展區、臨時展區組成,主展區為基本陳列:《唐地長河--唐河歷史文化展》,以翔實、豐富的歷史資料為依托,以本縣館藏文物為基礎,反映唐河的文明進程和文化成果,再現唐河的延續性、包容性和影響力;一樓西北部為專題展區,主要是展出唐河縣具有歷史特色的實物、故事等地域文化以及現有的社會文化活動,拓展了博物館的空間理念。唐河縣博物館舉辦了“唐地長河--歷史文化展”基本陳展,該展覽以唐河出土的歷史文物為依托,匯集石器、陶器、青銅器、瓷器、金銀玉器等文物,輔助以場景復原、圖文展板、數字多媒體等展陳形式,主要展示唐河的歷史文……[詳細]
  河南博物館舊址位于河南省開封市龍亭區三勝街31號,是河南博物館(現河南博物院)創建及在開封發展的所在。其所在地開封三圣廟街(今開封三勝街)31號原為河南法政學堂和河道總督衙門舊址。現存的前院過廳、后院展廳、辦公用房等建筑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被列入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河南博物館是中國近代較早創立的博物館,藏品主要來自二十世紀初洛陽、三門峽、輝縣、新鄭、安陽等地的考古發掘,藏品數量豐富,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二十世紀前半期在開封期間,是亞洲乃至全國重要的博物館之一,在海外也享有盛譽。歷史沿革1927年,河南博物館在此創建。1928年,河南博物館改名為“民族博物館”。1930年,……[詳細]
  光山縣佛教藝術博物館位于光山縣城西南22公里處的佛教天臺宗的發祥地凈居寺的東側,用地面積約32800㎡,總建筑面積約1410㎡。建筑采用清式徽派建筑風格,融入宗教的藝術特色,加之空靈清幽的自然生態環境,給人以智慧的啟迪,理想的超凡,心靈的洗禮,是一個集休閑、娛樂、觀賞為一體的旅游度假風景名勝區。光山縣佛教藝術博物館分為東廳、西廳和露天部分。東廳為佛教文物展示以及佛教文化展演;西廳為佛教文化體驗和佛教八大宗派文物的陳列、各種佛教的經典和相關宗派的內涵講解,以及佛教知識和鄉土文化的傳播;露天部分的北面為展示釋迦牟尼佛從出生到涅槃一生輝煌經歷的文化長廊和二十四孝圖照壁檣,長廊與照壁檣之間矗立一尊2米……[詳細]
  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依托洛陽山陜會館而建。山陜會館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對面即是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山陜會館由當時的秦、晉富商捐資修建,是一個“敘鄉誼、通商情、敬關爺”的社交性公共場合。會館坐北朝南,布局前密后疏,建有照壁、山門、舞樓、正殿、拜殿,門前還有兩對威風凜凜的石獅子。照壁高12米,由青色雕磚砌成,正中用彩色琉璃方磚鑲成3塊方形壁面,上面雕鑿著二龍戲珠、花卉、人物等。這是豫西地區最大、最完整的琉璃照壁。山門與琉璃照壁相呼應,面闊三間,東西兩側八字墻分別與東西儀門銜接。正門上鑲“河東夫子”石匾一方。舞樓與山門之間隔著天井,處于正南方,坐南朝北。舞樓面闊五間、……[詳細]
  黃河博物館位于鄭州紫荊山路4號。成立于1955年,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業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博物館占地7000平方米,現有建筑約290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1200平方米。黃河博物館前身是“治黃展覽會”。1955年4月17日,展覽會首次在鄭州舉辦“治黃成就和黃河規劃展覽”。1957年,改名為“治黃陳列館”。六十年代初,因國家經濟困難而閉館。1972年為紀念毛澤東同志視察黃河二十周年而重新開館,并舉辦“治理黃河成就”展覽,并改名“黃河展覽館”,郭沫若題寫館名。1987年6月,正式更名為“黃河博物館”,館名由舒同題寫。黃河博……[詳細]
  開封市至道書畫博物館,自2012年開始籌備,經過長達3年的時間,整理、收藏了一定數量的、具有較高價值的河南名人名家書畫。于2014年8月,向開封市文物局正式提出申請,開始啟動建設開封市至道書畫博物館。2015年3月,正式投資建設,投資金額五十萬元。于2016年2月26日獲得開封市文物局批準。開封市至道書畫博物館收集了眾多歷史久遠、具有較高收藏意義的河南名人名家書畫藏品,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宋代書畫藝術為目標,努力打造成為開封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個新平臺。同時,通過名人字畫的歷史故事,名人字畫的收藏,以及名人字畫的畫家簡介等,充分展示名人字畫的獨特魅力。博物館展區分為八個部分,楹聯掇萃、翰墨……[詳細]
  漯河市德澤陶瓷博物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泰山路北段,占地面積670平方米,是經河南省文物局批準成立的漯河市首家私人古陶瓷博物館。館內藏品資源豐富,目前已達1200余件(套),藏品以古陶瓷為主,亦有青銅器、戰國和漢代磚瓦器及玉器等珍品,全年對外免費開放。漯河德澤博陶瓷物館是經省文物局批準成立的漯河市第一家民辦博物館,它的成立填補了漯河市市在博物館開辦領域的空白,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不僅為廣大文物收藏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研討、培訓的場地,更為漯河人打開了一個歷史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窗口。德澤博物館館藏近1000件藏品,以陶瓷為主,其中有獨具魅力的漢綠釉、舉世聞名的唐三彩、美妙絕倫的彩繪……[詳細]
  濟源市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12月,現位于濟源市天壇中路1087號,是濟源市唯一一家國有文物收藏、保存、展示宣傳、研究和教育的社會公共機構。位于,年代為占地面積7330平方米,建筑面積3770平方米,展廳面積為1400余平方米,庫房面積為900平方米。館藏文物豐富,有靑銅器、陶器、瓷器、碑刻、貨幣、玉器、石器、紙質文物等多門類3萬余件藏品,其中國家珍貴文物3298件,尤以漢代釉陶冥器最具地方特色。濟源市博物館于2009年5月18日對社會實現免費開放,年平均免費開放時間達310天以上。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濟源博物館館藏文物絕大多數是濟源境內出土的兩……[詳細]
  “光山中國茶具博物館”位于光山縣新老城結合部的紫水河畔紫水塔旁,以清代光山縣衙和學宮(孔廟)為原型。南北長210米,東西寬110米,占地35畝,是縣城的中心地帶。中國茶具博物館是憑著對茶具和茶文化的熱愛及敬業精神,依托本地豐富的茶文化資源發展起來的。中國茶具博物館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光山文物旅游局茶具博物館。博物館自開館以來,一直關注回流茶具的征得,通過各種渠道搜索精美茶具,其數目與日俱增。今選其中部分精品茶具介紹,從中我們可領略古代茶具文化的燦爛與輝煌。博物館下設茶文化陳列館和茶藝表演廳兩個部門。2008年光山縣文旅局又成立了一支由12人組成的紫水千金文藝表演隊,并從鄭州、信陽、武漢等……[詳細]
  嵩山地質博物館是嵩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腳下,座北朝南,四周環境幽雅,綠樹成蔭,是一座充滿著璀璨寶礦的宮殿。博物館把嵩山地區濃縮在不足20平方公里范圍內,保存著發生在距今25億年、18.7億年、5.43億年的構造形態遺跡;在嵩山不到4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完整出露著全球絕無僅有的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個地質時期的變質巖和沉積巖地層序列精華,被地質學家譽為“五代同堂”的天然地質博物館。嵩山地質博物館分為前庭院、展廳和后庭院。前庭院由花園、廣場、燈光噴泉和停車場組成。中間是博物館主體建筑,內設有三個展廳,日前對外開放兩個展廳:地球科普廳和嵩山地質公園廳,……[詳細]
  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是一家專業化的博物館,經河南省文物局批準設立,位于鄭州市金水區順河路36號,博物館院內環境優美,展館莊重美觀。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主體建筑為二層中式建筑,外墻面用唐代魯山段店窯址瓷片鑲嵌,使陶瓷博物館整體特色突出,風格獨特。館內有2個固定展廳,展出陶瓷700余件。館藏陶瓷一千五百余件,陶瓷標本三萬余件。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基本陳列以北方陶瓷為主,展示了中原釉陶的發生、發展的歷史進程,再現了中原陶瓷的繁榮鼎盛,并形成了具有獨自特色的館藏。辦館宗旨:“藏品立館、學術強館、傳承文明、服務社會”。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華南理工大學學生就業創業基地、中國博物館學會……[詳細]
  中國是酒的故鄉之一,是酒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同步而行。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酒文化的實物載體,專門的酒器出現正是酒成為一種文化的典型特征。開封市酒文化博物館位于開封市向陽路軍分區對面,緊鄰開封城墻景區,由河南省仁俊文化傳媒公司注資打造,是中原地區首座以宋代酒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整體建筑風格仿照宋代建筑格局,真實全面再現宋代釀酒工藝及五千年華夏酒文化的博大精深。根據現有條件,本館推出了常設五大展區:酒的起源、酒器展示、酒與收藏、酒與詩、酒與開封。其中酒器展示分為“青瓷與青花瓷瓶展示”、“現代造型專題展示”、“茅……[詳細]
  開封盛泉民國紙幣博物館是我市一家以收藏展示民國錢幣為主的非國有博物館,2017年3月經河南省文物局批準成立。民國是中國社會經濟變革的重要時期,時局動蕩。民國時期,紙幣發行中的無政府狀態相當明顯。當時國家銀行,商業、特種銀行,外國、中外合辦銀行,官銀號和省、市銀行,乃至不少店鋪商號均可發行紙幣。吳鐘煌指出:“清以前,鈔券散漫,固無制度可言。即民國成立,亦無確定之制度!眱H民國時期所發行的官方紙幣就達3000 種以上,發行紙幣的種類有軍用票、關金券、金元券、銀元券、銅元券、法幣、商業銀行與特種銀行票,及各省地方金融機構發行的紙券等很多種。民國時期,是中國從封建社會到現代社會的重大變革時期,該時期獨……[詳細]
  開封宋都木版年畫博物館是河南省首家木版年畫專題博物館,坐落于開封市歷史文化名街----書店街,博物館由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任鶴林先生創辦,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展館設兩個展廳、一個多功能廳面積近800平方米,陳列收藏明代至今的開封及全國木版年畫作品1500余件,為觀眾全景展現了開封木版年畫的起源、產生、變遷、發展的過程,充分證明了八朝古都開封是中國木版年畫藝術發祥地的歷史地位,并搭建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平臺,通過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和傳統技藝實驗室的建設,為保護傳承提供更有利的支撐,為年畫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先后獲得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天堂网 |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亚洲精品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色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