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博物館景點介紹

  廬山博物館是毛澤東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別墅。因房號是1號,故亦稱“蘆林一號”。別墅1961年興建,單層平頂,中有內院,總面積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館館址。館內藏品反映了廬山歷史文化的輝煌,有當地出土和及從外地搜集的古代青銅器和歷代陶瓷,有唐宋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米芾、黃庭堅等在廬山的手書碑拓,有明清著名書畫家唐寅、鄭板橋、朱耷的字畫卷軸,最珍貴的則是《五百羅漢羅圖》,血書《華嚴經》和水晶佛珠,皆屬國家一級文物珍品。博物館內展出歷代名瓷中的精品,有漢代的青瓷、唐三彩、宋影青瓷、明青花瓷、清逗彩瓷,特別是明清代的展品,都柔潤細膩,非常精美。廬山博物館位于廬山蘆林湖畔,……[詳細]
  新余市博物館位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仙來中大道61號,于1983年新余設立省轄市時,由羅坊會議紀念館與原新余縣歷史文物陳列室合并而成,為地市級綜合性博物館,國家三級博物館。新余市博物館系副處級綜合性文博科研機構,隸屬于新余市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局,建筑面積3952平方米。截至2018年6月,新余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已達3萬余件,文物藏品8846件,其中一級文物10件,二級文物37件,三級文物383件。它們當中有拾年山遺址出土的各種器物,及各時代珍貴的陶瓷器、青銅器及古舊字畫等,保存了現代國畫大師傅抱石先生作品為代表的200余幅現代名家書畫作品。主要文物新喻州造銅權:元代,青銅質,國家一級文物。器……[詳細]
  江西礦冶博物館處于江西省德興市鳳凰湖風景區。德興市礦產資源豐富,是全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基地,金銀銅三金并立,礦業采冶千年,遺存豐富,現代規模宏大的采冶景觀與古代采冶遺跡交相輝映,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銅都”。德興,是中國乃至世界礦業史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一個屹立千年而不倒的礦業巨人,她為中國的文明發展和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用史料、圖片、圖表、數據說話,真實反映今日江西礦業無愧于先人的業績,突出“世界鎢都”、“亞洲銅都”、“稀土王國”、“亞洲鋰都”,以及金礦之最、鉭鈮礦之最、鈾礦之最、磷礦之最等稱雄于世的領先行業——于是,江西礦冶博物館應運而生。江西礦冶博物館,是江西唯一一座以江西礦冶史為主題的……[詳細]
  鷹潭市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2000年8月市政府報請國家文化部、國家文物局、中國道教協會同意建立新館,位于鷹潭市湖西路-,又名“中國道教文物收藏館”。鷹潭市博物館是中國道教文化的標志性建筑,更是中國目前唯一的道教文物收藏館。主要職能之一為收集、修復流散民間的道教文物,同時承擔鷹潭地區出土、發掘、移交文物的保管、修復、展覽和研究工作,現有業務人員10人。建筑總面積:3856平方米,框架結構大樓,共四層,主管部門為鷹潭市文化局,2006年被確立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鷹潭市博物館主要庫存文物2900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件,二級文物20件,三級文物195件。共設置有四個展廳,一展廳集中展示鷹潭地……[詳細]
  “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景德鎮是舉世聞名的瓷都,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新中國成立后,景德鎮相繼組建了十幾家大型國營瓷廠,統稱為“十大瓷廠”又稱“國窯廠”。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景德鎮十大瓷廠陶瓷產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傳統到現代,由分散弱小的手工業作坊,走向大規模機械化、現代化瓷業。經歷了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創造了無數光輝業績和寶貴財富。“十大瓷廠”的組建,既奠定了景德鎮現代瓷業基礎,開創了景德鎮陶瓷工業的一個輝煌時代,而在全國乃至世界陶瓷行業內發揮了積極的引領標桿作用。而今,“十大瓷廠”雖然已退岀了歷史舞臺,但他們的發展歷史及其貢獻將永遠銘刻在歷史豐碑上。為傳承保護景……[詳細]
  吉水縣博物館位于江西省吉水縣城,是一座與大型東吳古墓(被稱為江南第一墓)保護相結合的遺址博物館,于2001年建成開館。該館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館舍建筑面積2500㎡,展覽面積1500㎡,為仿漢時期建筑,館名為我國著名文學家朱家縉先生題寫。館內現有4個基本陳列和2個臨時陳列,并長年對外開放,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館內現有文物藏品16816件(套),其中珍貴文物975件(套),主要分瓷器、銅器、玉器、紙質、木質等7大類。吉水縣博物館是座集收藏陳列,宣傳教育,學術研究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博物館,被譽為江西省一流的縣級博物館。2003年,吉水縣被評為首批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2006年,吉水縣博物……[詳細]
  婺源縣博物館始建于1953年,屬國家重點博物館、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反映婺源歷史的重要窗口。婺源文化底蘊深厚,是文化之鄉,婺源民間素有崇美尚文的生活情趣,以此為源的婺源民俗文化,也就成了諸多地域文化中一朵亮麗的奇葩。自明代中葉以來,江南各地古董鑒藏之風熾熱,一些婺源人不惜重金,大批購藏古玩字畫。澤被今世,便有了今日的婺源縣博物館。舊館坐落在婺源縣城紫陽鎮西側的儒學山上,為一幢具有民族特色的仿古式三層建筑。三樓一頂層的殿宇式結構,白墻仿古殿黃瓦,檐角飄翹,展廳面積1000多平方米。館內展出內容原分為“精品陳列室”、“婺源古建筑展覽”、“硯史陳列”等部分。2007年5月由儒學山原館遷至現址,……[詳細]
  瑞昌市博物館位于市區人民公園北面。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館內綠草茵茵,花木蔥蔥,環境十分優雅,是瑞昌市區一處參觀游覽的理想場所。館內建筑綠瓦白墻,飛檐翹角。主體建筑——陳列大樓,重檐歇山頂廊房式,系仿古建筑,氣勢宏偉,布局合理,造型美觀,古樸實用,與辦公用房遙相呼應,形成一座完美的院落構式。瑞昌市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是一所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一所具有特色的博物館,在全省名列前茅。1997年被命名為瑞昌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館現有館藏文物3000余件,其中部分屬國家一、二級文物,分石、陶、瓷、銅、木器等類。瓷器是該館大宗藏品。種類包括越窯、長沙窯、洪州窯、景德鎮……[詳細]
  萬年縣天下第一陶博物館,位于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建筑面積4076平方米,館藏文物723件(套)。博物館常設5個基本陳列,分別為“天工開物”、“陶融天地”“吉泥耀彩”“漢唐雄風”“瓷奪珠光”。整個博物館功能區域分為動區和靜區,并且按照樓層進行大的功能分區。一層為動區,承載展覽、多功能活動、放映演講、文創產品銷售和公共服務等功能。二層為靜區,承擔了博物館庫房和文物修繕、會議論壇和文創手工作坊的要求。作為我國陶器最早的發源地,萬年縣打造了一座天下第一陶博物館,用于陳列展示我國各個時期的陶器。有“天下第一陶”之稱的直口圓底夾砂陶罐便收藏在該博物館。該陶罐是用萬年的仙人洞遺址出土的300多個小陶片拼湊復……[詳細]
  2003年6月,新干縣博物館建成開館,該館占地面積82畝,主館建筑面積1580平方米,館舍造型為出土青銅器臥虎方鼎型。正面大門兩邊飾以獸面紋壁圖,邊柱裝飾有乳丁紋。鼎足上立伏鳥雙尾虎,館上方以四根斜梁擎起雙面神人像的羊角,并豎有一神人像的圓形管插,標志著天圓地方,吉祥如意。新干商代大墓位于大洋洲鎮程家村委會的澇背沙洲上,迄今已有三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了。該墓葬發現于1989年9月20日,當時群眾正在沙洲上取土堆固贛江堤,無意中挖出了幾件青銅器,得到消息后,縣里及時采取了保護措施,并由省考古工作隊來到大洋洲進行了為期1個多月的科學發掘。大墓出土文物十分豐富,有青銅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356……[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囯产免费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不卡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日本 | 中文国产特黄特色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AⅤ久久综合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