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吉林省旅游

吉林省博物館景點介紹

  類型:綜合性博物館隸屬關系:通榆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創建時間:2006年12月所在位置:通榆縣開通鎮繁榮南街與團結路交匯處面積:300平方米歷史沿革:成立于2006年至今通榆縣博物館成立于2006年12月。它是與通榆縣文物管理所融為一體的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一套班子的機構體系。是通榆縣唯一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公益服務場所,面向社會展示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的自然遺留器具。每一件器物都凝結著古代人的聰明才智和過人智慧,造型優美,器具實用,體現藝術特色,為研究文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史料。通榆縣開通鎮繁榮南街與團結路交匯處乘車線路:公交車5路、6路、8路、9路新館概述新館面積:3764平方米,預計2017年年……[詳細]
  農安縣博物館成立于2013年,隸屬于農安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是集文物征集保管、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傳播文化和承擔社會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地址位于農安縣文化活動中心院內,建筑面積3300平方米。展廳面積1600平方米;庫房面積68.81平方米;修復整理室70平方米。農安縣博物館自成立以來,一直高度重視出土文物的收藏、整理和研究工作,尤其2013年搬遷新館后,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對館藏文物統一建檔登記,做到分類上架,科學編號,規范使用。現有館藏文物1900余件套,分為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玉器、石器、骨器及民俗等八大類。珍貴文物共40件,其中一級文物4件,二級2件,三級34件。農安縣……[詳細]
  榆樹市博物館始建于1973年,原為榆樹縣展覽館,1981年經吉林省文物局批準,榆樹縣政府將榆樹縣展覽館更名為榆樹縣博物館。1990年榆樹縣撤縣設市,榆樹縣博物館更名為榆樹市博物館。2010年9月吉林省文物局批復在原榆樹市博物館基礎上加掛“吉林農業博物館”牌子,執行一套編制兩快牌子的管理模式。自然情況:榆樹市博物館隸屬于榆樹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集文物收藏、科學研究、陳列展覽、革命傳統教育和全市文物保護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現有職工38名,具有中級職稱8人,初級職稱17人,館內設有陳列部、保管部、群工部、文保部、保衛科和辦公室。博物館存有文獻檔案和玉器、石器、青銅器、陶瓷器、鐵器、貨幣……[詳細]
  蛟河市博物館成立于2009年3月,地址位于蛟河市新區北京路188號。建筑面積200平方米,是集文物收藏、考古研究、陳列展示、宣傳教育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綜合性博物館,是展示蛟河地區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重要窗口。蛟河市博物館目前共有藏品1838件,其中二級文物1件,三級文物8件,包括石器、瓷器、陶器、書畫、-械等。博物館成立以來,我們多次開展文物保護宣傳、文物普查、文物征集等宣傳活動,通過慶祝“5.18國際博物館日”,召開文物愛好者座談會、舉辦文物捐贈儀式、舉辦專題展覽和培訓班等方式,使廣大群眾了解博物館,熟悉博物館,關注博物館,進一步營造了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參與文物保護的良好環境,提高了廣大群眾……[詳細]
  博物館位于集安市城北迎賓路88號,占地面積1082平方米,建于1958年9月15日。2003年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博物館分西廳、東廳和正廳。西廳陳列著新石器時代高句麗建國前后的勞動工具、兵器以及各種生活用品,其中包括石器、玉器、金器、鎏金器、銅器、鐵器、陶器等。東廳展出高句麗時期的各種墓葬及高句麗多彩的壁畫。高句麗早期人們在石砌墓壁上涂抹白灰,然后在白灰上繪制的圖畫。內容有出行、宴飲、歌舞、狩獵、戰斗等場面。此外,還有屋宇、神仙、星象等內容。晚期壁畫則直接繪在墓室石壁上,內容以四神為主,輔以網紋、人物、蟋龍、伎樂仙人、蓮花等。正廳展出了整幅好太王碑文拓片,一至四面均完整清晰。還展出好太王碑不……[詳細]
  滿族先世肅慎,商周時,居“不咸山(長白山)北”,漢三國晉時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靺鞨,遼金時稱女真,“世居混同江之東長白山鴨綠水之源”,長白山為女真族的發祥地。1616年女真人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權。皇太極繼位后,于1635年農歷十月十三日,頒詔廢除女真舊名,定滿洲為族名,將十月十日定為“頒金節”。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后金為清。康熙(玄燁)8歲登基,在位61年,“辟前古未辟之封疆,服從來未服之方國”,統一中國,綢繆外患,政績輝煌,堪稱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偉大的君王。滿族入主中原后,滿漢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產生新的燦爛文化。任何一種文化,都有民間文化于精雅……[詳細]
  類型:民俗類博物館館隸屬關系:東遼縣文化新聞廣電出版局創建時間:2010年所在位置:東遼縣東交大街12號面積:建筑面2600平方米。歷史沿革:2010年成立東遼縣博物館,當時借用圖書館兩間辦公室作為博物館辦公場所,館舍面積僅有40多平方米;2012年東遼縣博物館遷至東遼縣文體活動中心一樓,同時更名為東遼縣民俗博物館,館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展廳面積800平方米,擁有民俗展品15600件,其中國家三級文物2件。2012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參觀指南:博物館是人類歷史文物及藝術成就的偉大寶庫。東遼縣民俗博物館積蓄了東遼縣文化底蘊、歷史軌跡和風土人情,相信參觀過后,您對這個有著古老文明的縣城會有進一……[詳細]
  長春地質宮博物館(又名吉林大學博物館),始建于1952年,陳列面積1500平米,以藏品豐富、精品薈萃、特色鮮明享譽中外,是我國乃至亞洲著名的地質博物館之一。建館以來,共接待國內外觀眾數十萬人,黨和國家老一輩領導人曾來館視察。博物館分科普廳和恐龍廳。科普廳設有奇石展區、寶玉石展區、古生物展區及地學科普知識展區。恐龍廳展有三具巨型恐龍骨架化石及珍貴的恐龍蛋、恐龍腳印化石等。為了充分地發揮高校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1998年吉林大學博物館面向社會開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1999年,博物館被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同年被中國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詳細]
  類型:綜合類博物館隸屬關系:磐石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創建時間:2009年所在位置:磐石市經濟開發區文化大廈創業街與人民路交匯處北側245米路東館舍情況:館舍面積1800平方米,現有展廳面積1100平方米,藏品庫區面積300平方米,修復整理室50平方米;接待室50平方米。歷史沿革:磐石市博物館成立于2009年,2015年新增陳列展覽《烽火磐石——磐石抗日斗爭史陳列》《關東物事——東北民俗陳列展》等基本陳列展;另有《老城故事——磐石民國老照片陳列展》、《寶泉局》、《履順坊》、《百合齋》、《剪春館》、《千壺堂》、《偉人軒》、《祈巧閣》等臨時陳列展覽。2015年9月1日新館正式向對市民免費開放。負責人……[詳細]
  類型:歷史類博物館隸屬關系:扶余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創建時間:1984年所在位置: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太祖路與和平街交匯處面積: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歷史沿革:扶余市博物館前身為扶余縣展覽館,始建于1984年;1995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新設立扶余縣,區、縣劃分時,博物館整體劃歸扶余縣管理;2010年博物館新館建設在三岔河鎮正式開工,同年竣工;2012年11月扶余縣博物館自寧江區搬遷至現住址并免費開放;2013年1月24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扶余縣設立扶余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扶余縣博物館更名為扶余市博物館;2015年6月扶余市博物館重新裝修布展,2016年5月1日扶余市博物館繼續向社會免費開放……[詳細]
  吉林水師營博物館位于船營區轄區范圍內,地址是德勝路206號。占地面積為38534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858平方米。職工人數有15人。職能范圍:吉林船廠和水師營歷史文化展覽,教育,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館舍情況:吉林水師營博物館建筑面積1858平方米,館內展區分為上下兩層六個部分,分別是吉林水師的興起、吉林城的興建、康熙東巡吉林、吉林水師奮戰雅克薩、乾隆東巡吉林、吉林水師的歷史貢獻六個專題展區。以吉林水師營的興衰歷史為主線,通過圖片、景觀復原、雕塑、聲光電等手段立體直觀地展示吉林水師營的歷史,以及清圣祖康熙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東巡檢閱吉林水師營的壯觀場面。歷史沿革:2012年,成立吉林水師營博物……[詳細]
  類型:自然科學博物館隸屬關系:吉林老參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直屬省文物局管理籌建時間:2009年6月開放時間:2012年9月4日所在位置:通化市濱江西路4089號面積:2200平方米建筑特點:仿明清古建筑歷史沿革:由于歷史原因,長白山已成為人參的最后棲息地,長白山是目前中國人參的唯一主產區。為振興人參產業,吉林老參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決定投以巨資創辦吉林省長白山人參博物館,以運用人參文化影響力助推人參產業的振興。2009年3月吉林省文物局對創辦吉林省長白山人參博物館給予批復,2009年6月開始籌建,2012年9月4日建成開館。創辦吉林省長白山人參博物館得到吉林省文物局、吉林省人參商……[詳細]
  琿春市博物館成立于1959年,與文化館合署辦公。1963年,琿春縣人民政府決定暫時撤銷琿春縣博物館機構,博物館工作由文化館代行。1979年,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建立琿春縣文物管理所。1989年,琿春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琿春市博物館,與琿春市文物管理所實行一套人馬,兼負文物所和博物館的兩項工作。琿春市博物館主要負責宣傳執行國家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制定實施行政區域內的文物工作規劃,并向本地人民政府提出文物保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全面負責文物保護、收藏、展覽、管理;制止一切破壞文物或違犯法律、法規的行為;文物征集、鑒定、登編、保管、文物研究、文物展覽、文物復制與修復、建立文物檔案、考古發掘、文物宣傳、文……[詳細]
  樺甸市博物館為新興的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始建于1962年,2009年已對外實行免費開放。博物館現已建在文體中心辦公樓內。館舍情況:樺甸市博物館為新興的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建筑面積1160平方米,實用面積900多平方米,文物藏品數量5000余件。館內分三個展區,一展區主題為《松江水岸·汗唐郡府》主要展示樺甸從原始社會到解放戰爭時期各段重要歷史發展過程,二展區主題為《東北抗聯在樺甸》主要展示東北抗聯一路軍楊靖宇、魏拯民在樺甸抗擊日本侵略主義所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歷史,三展區主題為《我的家在送花江上》主要展示美麗富饒的樺甸四季風光、風土人情。歷史沿革:2009年8月1日,樺甸市博物館正式成立;同年10月1……[詳細]
  類型:屬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隸屬關系:隸屬于撫松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籌建時間:2008年3月籌建,同年9月1日建成開放所在位置:撫松人參博物館位于撫松鎮北新區面積:建筑面積4116平方米建筑特點:人參博物館大樓造型現代。玻璃幕墻的大面積運用,更體現出時代的氣息。大樓主體似一把利斧,象征文博人銳意進取的精神。歷史沿革:撫松人參博物館是在2007年9月舉辦的“中國人參文化展”的基礎上,于2008年8月成立了“撫松中國人參博物館”,同年9月1日對外開放。參觀指南地址:吉林省撫松縣撫松鎮參鄉大街1號乘車線路:公交車1路、2路郵編:134500電話:0439-6235135傳真:0439-6235135電子……[詳細]
  東北師范大學東北民族民俗館,位于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世紀廣場南側,毗鄰長春國際會展中心和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占地面積3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2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3000平方米,民族民俗類藏品40000余件。是目前我國東北地區規模最大、展示東北古代及近現代民族最多、古今民俗事象最豐富的綜合館,是廣大公眾學習和了解東北民族民俗的課堂,也是旅游觀光的重要景點。本館設有東北古代民族民俗、東北近現代民族民俗、東北代表性行業作坊三個基本陳列展區和若干專題展區。各展區采用實物、圖表、文字、沙盤、場景復原等傳統展出方式及電子模擬、影像合成等現代技術手段,展示了東北民族民俗事象及其最新研究成果。景區地……[詳細]
  類型:二人轉博物館隸屬關系:吉林省藝術研究院籌建時間:2012年6月所在位置:位于長春市中心(浦東路22號)面積: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建筑特點:框架結構,博物館位居1層。歷史沿革:以二人轉發展歷史沿革為主線,以二人轉的優秀領軍人物為“神”,以各個階段的經典劇目為“魂”,通過物化和活化的手段來確立吉林的東北二人轉優勢地位。是吉林二人轉的藝術工作者在廳領導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把這一民間藝術從“地下”引領到“地上”,又從“地上”引領到殿堂。參觀指南長春市浦東路22號乘車線路:公交102路,115路,120路,130路,142路,154路,161路,170路等郵編:130000電話:0431–811……[詳細]
  類型:歷史綜合類(地方)隸屬關系:公主嶺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創建時間:2008年所在位置:公主嶺市文化體育中心面積:建筑面積1382平方米歷史沿革:1987年公主嶺市成立文物管理所,1990年為了充分發揮公主嶺市文物管理所館藏文物作用,--化局黨委研究決定,成立古錢幣陳列展。2008年公主嶺市文廣新局向市政府申請籌建博物館,將文物所2033件文物全部移交由博物館收藏,公主嶺市政府于2009年12月正式批準成立博物館。參觀指南西公主大街文體中心西側樓乘車線路:1路公交車,實驗中學站下郵編:136100電話:0434-6263707(辦公室)電子郵箱:gongzhulingbwg@163.com開……[詳細]
  類型:非物質文化石雕類博物館隸屬關系:隸屬于白城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籌建時間:2009年9月所在位置:位于白城市慶學東路40號樓(青年北大街)面積:建筑面積500平方米建筑特點:磚混、拐角、二層商業門市樓,博物館位居1層及地下一層。歷史沿革:白城市老關東石雕博物館始建于2010年,由吉林省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李國祥、李曉民創辦。博物館于2010年建成并對外開放。參觀指南白城市慶學東路40號樓202號乘車線路:公交車3路、4路郵編:137000電話:0436–5083331電子郵箱:1183089725@qq.com開放時間:冬季上午8:30—11:00;下午1:30—4:30夏季上午8:30—11……[詳細]
  長白山博物館位于吉林省白山市,始建于1986年,建筑面積2642平方米,它是我國最大、最為完整的自然博物館之一,它是由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科研工作者和技術人員自行建立的,館內陳列動植物標本3000余件,并附有相關的文字說明,對長白山的形成,動植物資源、森林生態系統、各環境因子關系、能量的循環等以標本、沙盤、照片、文字、圖例的形式展示給參觀者,讓人們更好地了解森林生態系統,了解長白山生物圈保護區。長白山自然博物館是長白山保護局進行科普宣傳的場所,1999年被批準為州級環境教育基地,2001年被列為省級環境教育基地,每年夏季有很多旅游團體、專家、學者、大、中、小學學生到這里來參觀,每年的接待參……[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视频在线 | 制服中文字幕资源第十页 | 夜鲁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视频 | 亚洲综合国产偷自区第一页 | 网友自拍区在线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