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蒙元文化博物館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一家民辦博物館,于1998年開始籌建。蒙元文化博物館位于呼和浩特金川開發區,占地面積132,000平方米。以整體搬遷的形式將呼和浩特舊城改造時拆除的明清建筑800多間移到館內,以反映三百多年前呼和浩特的城市舊貌。館內藏有蒙元時期印章、符牌、服裝、金銀器、石雕、陶瓷、繪畫、兵器等文物5,000余件,涵蓋了蒙元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科技等諸多領域。尤其是蒙元時期的納石失織金錦和各類絲、毛織品藏品豐富了我國館藏服裝紡織品的種類,填補了部分歷史時期服裝紡織品收藏的空白。蒙元時期無論是在世界史上還是在中國歷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國館藏文物中,蒙元時期……[詳細] |
![]() | 蒙古歷史文化博物館始建于2003年,以蒙古文“汗”字(帝王之意)的造型,堪稱當代蒙古族典型建筑之一,是國內外唯一專題收藏、研究、展示蒙古族歷史文化的博物館,館內珍藏的成吉思汗以來的蒙古歷史文物和精美獨特的民族器物,為繼承和弘揚蒙古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基地。蒙古歷史文化博物館坐落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區,是以蒙古歷史文化為主題,以旅游景區為依托,實行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的博物館,由內蒙古東聯旅游集團投資建設,2005年6月18日正式開館,建筑面積5800平方米,總投資5000多萬元,是內蒙古大型民族文化專題博物館之一。蒙古歷史文化博物館,由“走向世界的歷史偉人”、“親……[詳細] |
![]() | 寧城縣遼中京博物館是1988年在縣管理所文物陳列室基礎上建立的,博物館設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中京遺址內,占地4.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200平方米。博物館建立以來,先后舉辦了寧城出土文物、遼代文物、古生物化石、遼宋人物臘像等陳列展覽,同時還舉辦了寧城社會經濟成果、國防教育、書畫作品等展覽以及兄弟旗縣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30余次。2006年國家文物局將遼中京博物館列為“縣級博物館展示服務提升項目”。展示服務提升后的遼中京博物館突出了地方特色,有“草原青銅器”、“古都遼中京”、“契丹風云錄”、“白堊紀遺蹤”等4個專題陳列。草原青銅器展,從兵器、禮器、車馬具、生活生產用品、裝飾品等幾個方面全面展……[詳細] |
![]() | 牧民根雕博物館駿馬、駱駝、雄鷹、牛羊、馬鞍、馬頭琴……在烏審旗嘎魯圖鎮巴音嘎查牧民達布的家里,擺滿了形態逼真的根雕作品。2006年,達布又在自家草場建設根雕博物館,他想借此留住心目中的草原,并喚醒人們保護生態的意識。達布的家鄉烏審旗在毛烏素沙漠腹地,過去這里生長著茂密的鼠李樹,如今大多都枯死了。生長在干旱地區的鼠李樹是國家二級保護樹種。為了給它賦予新的生命,達布選擇根雕作為自己的職業。“我的靈感是在放羊的時候突然蹦出來的。”今年36歲的達布憨憨地說。達布在牧場上放牧羊群,無聊的時候便經常盯著那些形態各異的鼠李木枯樹干和被風吹雨淋露出地面的枯死的樹根,想像著它們曾經的枝繁葉茂。他雕刻的第一件作品……[詳細] |
![]() | 內蒙古龍源博物館位于敖漢旗四家子鎮熱水湯村,與國家AAA級景區敖漢溫泉城毗鄰。北距新惠鎮42公里,南距遼寧省朝陽市58公里,西距赤峰市130公里。內蒙古龍源博物館是首家以“內蒙古”冠名的民營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史前文化私人博物館。由赤峰龍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開發建設。館區總占地面積33350平米,總建筑面積23551平米,總投資1.6億元,建設有博物館、龍源酒店、玉石工藝品展館、玉石工藝品加工廠、玉石工藝品展銷一條街、創研培訓中心等。龍源博物館是北京大學中國精算研究發展中心藝術品投資學研基地、清華藝術品鑒賞與收藏高級研修班考察活動點和赤峰學院歷史學院考古教學實習基地。龍源博物館內收藏……[詳細] |
![]() | 斯琴塔娜藝術博物館由蒙古族收藏家斯琴塔娜女士投資興建,著名建筑設計師張鵬舉先生擔綱設計,從設計到落成,歷時兩年,于2012年7月建成開館。坐落于呼和浩特市如意開發區濱河東路,占地面積18畝,分為三層框架式結構,建筑面積為9600平方米。該博物館是呼和浩特市首家民營博物館,也是呼和浩特市的重點文化工程項目。博物館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以草原文化和中國古近代歷史文化為主題,主要開展館藏文物及近現代書畫展覽,相關領域研究、專題學術會議及文化交流等活動。斯琴塔娜藝術博物館該博物館占地18畝,成三層框架式結構,建筑面積9600平米。包括展覽陳列區、藏品保管區、文寶技術區、藝術研究部、教育部等9個分區。展覽……[詳細] |
![]() | 薩滿文化博物館投資1200多萬元的薩滿文化博物館于2005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在2007年6月份完工,薩滿文化博物館總高為26.5米,其中薩滿銅像高21米,展館建筑面積740平方米。薩滿文化博物館處在青山碧水之間,景色怡人,集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蒙古、滿、朝鮮、錫伯、赫哲八個民族的薩滿文化展品于一身,博物館共分為六個單元進行展示,搜集制作了26件薩滿服飾及薩滿神偶、神鼓、圖片、文字資料等300余件,并以豐富的展品、生動的文字說明、大量圖片資料充分向人們述說著人類遠古的文明。北方少數民族的原生態信仰文化。薩滿文化是一種世界性的文化現象,中國北方民族歷史上發生和發展的原初信仰屬……[詳細] |
![]() | 內蒙古大學民族博物館內藏有一件極其珍貴的國家一級文物——迄今國內外首次發現的“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語金質圣牌”。在該館二層展廳里就陳列著“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語金質圣牌”的相片圖冊。該博物館是公益性質的公共服務場所,常年向社會免費開放。該博物館以實物陳列和影像資料相結合的形式,展示中國北方民族以及蒙古民族游牧文明。該博物館共有三層展廳,其中第二層晨廳“馬背頌”是主展廳。有匈奴時期的青銅刀、青銅帶飾、青銅箭鏃、龍紋銅酒杯、精美的黃緞繡花香囊、元代金帶飾、元代交鈔以及迄今國內外首次發現的“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語金質圣牌”等。展出了蒙古民族在長期的游牧生活條件下所創造、使用過的各種民俗實物。一件件歷經滄桑的民俗……[詳細] |
![]() | 翁牛特旗博物館位于翁牛特旗烏丹鎮清泉路與濱水街交匯處,東臨清泉路,北臨濱水街。由陳列展廳區、文物庫房區、觀眾服務區、業務辦公區等部分組成,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為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歷史類博物館。其前身是文化館文物組,1984年6月從文化館分出,成立翁牛特旗文物管理站,并于1996年正式對外開放。2000年8月,更名為翁牛特旗博物館,現歸屬于翁牛特旗文化旅游體育局管理。翁牛特旗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工程于2011年10月開工建設,2013年11月竣工,2014年4月16日新館正式免費對外開放。博物館共有四個文物展廳,一樓展廳《見龍在田》:分為“文明之光”、“草原青銅”兩個單元,主要展示翁牛特地區舊……[詳細] |
![]() | 敖漢旗博物館位于新惠鎮惠文廣場北側,使用面積3000平方米。館內現藏文物5000余件,文物標本10余噸,其中有國家一級文物112件,二、三級文物400多件,并有100余件屬全國珍貴文物,是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辟有展廳面積2000平方米,分為五個陳列廳:第一、二展廳為“史前通史陳列”,主要展現小河西文化(距今9000年)、興隆洼文化(距今8000年)、趙寶溝文化(距今7000年)、小河沿文化(距今5000年)。第三陳列廳展現的是“八千年原始聚落”,根據考古資料,復制興隆洼人狩獵、漁獵及農耕的生活場景。第四陳列廳是“畫筆下的大遼風情”,展出遼墓壁畫真品50幅。第五陳列廳是“馬背上的帝國……[詳細] |
![]() | 米倉縣政府舊址位于三道橋鎮楊家河畔,總占地面積2100平米,建筑面積708平米,整體建筑由正房、東西房、大門及倒座組成的四合院。2016年杭錦后旗投資800萬元實施米倉縣政府舊址恢復工程。歷經一年多的工程建設,文物本體搶險加固和展陳布置初步完工,已具備開放條件。米倉縣政府舊址博物館主要展示楊家河開挖相關史料、米倉縣政府部分辦公場景和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內容,博物館共陳列文物、實物及圖片1000多件,側面反映了米倉縣的歷史沿革和風土人情。2017年8月6日,楊家河開挖百年紀念暨米倉縣舊址博物館落成揭牌儀式在三道橋鎮舉行。1917年開始,楊滿倉、楊米倉先生祖孫三代帶領窮苦百姓歷時13年,克服……[詳細] |
![]() | 內蒙新州博物館成立于2010年8月,內蒙古民辦博物館協會理事單位,赤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旗級文明單位。新州博物館是敖漢旗第一家民辦博物館,敖漢境內的遼代武安州遺址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最早建立的頭下軍州,史上又稱新州,故采其建立最早、歷史承載厚重之意,取名為“新州博物館”。新州博物館藏品一萬余件(套),其中珍品300余件套,涵蓋了敖漢境內發現的小河西、興隆洼、趙寶溝、紅山、小河沿等5種史前文化至遼金元明清時期得文化遺存,文化系列完整,地域特色鮮明。新州博物館成立以來,積極參與文化和社會建設,受到地方政府的表彰獎勵。2013年開始建設博物館新址,2014年10月投入使用。新館總建筑面積9360平方……[詳細] |
![]() | 克什克騰旗博物館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鎮。克什克騰旗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4月1日,是由原旗文化館文物組發展而來。隸屬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文化與體育局。克什克騰旗博物館設在清代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修建的慶寧寺內。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占900多平方米。該館曾出版《克什克騰旗文物志》及發表幾十篇考古學術性文章。博物館是一幢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二層樓建筑,設有博物陳列館,展示出歷史文物、革命文物、動植物標本、礦產標本及本地區輕工產品等;出土文物展,陳列古生物化石標術,新石器時代的興隆洼文化紅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器物,早期青銅器文化的夏家店下層……[詳細] |
![]() | 鄂倫春民族博物館鄂倫春民族博物館位于阿里河鎮中心地帶,建筑面積2800多平方米,分設有鄂倫春民旗博物館、鄂倫春自治旗50年成就展館和鮮卑民族博物館。鄂倫春民族博物館內,分為-獵民、攫取經濟、傳統工藝、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五個部分,以實物形式直觀地展現了鄂倫春民族在定居前的生活模式及狩獵文化。鄂倫春自治旗50年成就展館,用鄂倫春自治旗成立50年里,各階段發展變化的圖片,一目了然地把鄂倫春自治旗5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現出來,每張照片均配有文字說明,同時為鄂倫春旗今后的發展規劃出藍圖。鮮卑民族博物館里陳列著鮮卑民族的生產生活用具,再現2000多年前鮮卑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及經濟狀況。鮮卑屬東胡一支,秦……[詳細] |
![]() | 扎蘭屯市博物館扎蘭屯市博物館位于市區北部,國家4A景區吊橋公園南側,建于1905年,同吊橋同期修建,為磚瓦結構二層小樓。小樓閃檐飛角,雕木鏤花,屬斯拉夫建筑風格,原為中東鐵路沙俄貴族消遣娛樂之處。1955年后曾為0布特哈旗委、0扎蘭屯市委辦公處。1955年后曾為0布特哈旗委、0扎蘭屯市委辦公處,1988年后為扎蘭屯市政協辦公處,2005年5月維修后作為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建筑面積780平方米,展覽面積400平方米,現有館藏文物1000余件(套),博物館分為歷史展廳、中東鐵路展廳、民族服飾展廳、成就展廳4個展廳。展廳內風格各異,廳內造型與館藏文物渾然一體。扎蘭屯市博物館作為公益……[詳細] |
![]() | 額爾古納民族博物館(內蒙古俄羅斯民族博物館)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拉布大林辦事處哈撒爾路215號。占地面積3800平方米,建筑面積7900平方米。內設“額爾古納古代歷史展廳”、“俄羅斯民族民俗展廳”、“額爾古納近現代展廳”、“城市規劃展廳”、“國家礦山公園展廳”、“俄羅斯文物展廳”六個主題展廳。參展文物925件套。各展廳以豐富的館藏陳列,圖文并茂的展覽形式,聲、光、電技術及浮雕、雕塑等多元融合的表現手段,全面展示了額爾古納深遠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鮮明獨特的民族民俗文化魅力、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額爾古納千百年來的歷史變遷、文明發展均濃縮在這部“百科全書”之中。作為一個面向公眾免費開……[詳細] |
![]() | 敕勒川博物館位于土默特右旗政府所在地——薩拉齊鎮,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8萬平方米,于2011年10月28日正式建成開館,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座以區域性歷史文化為背景的博物館。敕勒川博物館共分歷史廳、革命史廳、民俗廳、成就廳、臨展廳、城市產業未來廳以及共享序廳7大展區,館藏漢、北魏、唐、遼、金、元、明、清各類文物真品、圖片書畫以及民俗物品3800余件,全景展示了敕勒川地區自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的各類代表性文物,多角度、多層次展現了敕勒川文化多姿多彩的歷史脈絡,重點演繹了敕勒川地區悠久而厚重的游牧文化、農耕文化、西口文化、黃河文化和土右旗的二人臺戲曲文化;立體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土……[詳細] |
![]() | 敕勒川民俗博物館位于土默特左旗臺閣牧鄉達爾架村。1990年7月8日正式開館。呼和浩特地區自明代中葉以來,逐漸形成蒙漢雜居、農牧并舉的經濟形態。建國以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蒸蒸日上,許多古老的民族民俗文物漸趨消失。為了搶救這些民族民俗文物,對后代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蒙古族老干部、原內蒙古博物館館長文浩在自己家鄉住宅基礎上興建了這座博物館。館舍院落內有正房5間,收藏和展出各類文物400余件,有反映各民族婚喪嫁娶的風情,有農牧業和商業活動的歷史,有各種農具、用具、書本、帳冊、車輛等實物,有刺繡、窗花等民間工藝品等。敕勒川民俗博物館富有濃郁的地方風土民情,古樸無華,特色鮮明。很值得中外游客到此一游……[詳細] |
![]() | 內蒙古酒文化博物館是內蒙古地區最早的企業博物館。館內保存著不同朝代,內蒙各地與酒密切相關珍貴文物,它的鎮館之寶---漢代古酒更將河套釀酒史追溯到了西漢時期,也為華夏酒源地找到了實物證據。內蒙古酒文化博物館位于杭錦后旗河套酒業工業園區內,屬自治區級博物館,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家企業博物館,面積1150平方米,總投資120萬元,于2002年8月建成。門廳以漢代古典建筑為特色,雄偉、挺拔;館內以“金樽美酒、駿馬天驕—內蒙古酒文化”為主題,分為“草原酒藝、千秋傳統”,“容酒器具、容盡滄桑”,“飲酒器皿、賞心悅目”,“酒風酒俗、民族豪情”,“佳釀飄香、情系九州”五個單元,概括了內蒙古酒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詳細] |
![]() | 烏蘭察布博物館占地面積4857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0716.81平方米,是烏蘭察布市全市唯一的地區級博物館,負責全市的文物保護、考古發掘、藏品保管、展覽宣教等相關業務工作。該館建筑風格體現了強烈的時代氣息、鮮明的民族特點,具有本地區唯一性與標志性。內設基本陳列廳、臨時展廳、多功能廳、兒童互動區、文物藏品庫以及辦公用房。在滿足文物收藏的同時,提供多種展示空間,充分體現對外教育與傳播文化的功能。烏蘭察布博物館基本陳列以歷史文物為主體,有烏蘭察布市地區境內自舊石器時代以來的出土和征集的文物、遺址照片及有關圖表簡介,充分反映出北方民族生活、生產及社會活動的特點。……[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