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博物館景點介紹

  位于祁縣東觀鎮喬家堡村喬家大院,1985年開始籌建,1986年11月1日對外開放。喬家大院又名在中堂,是清代著名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乾隆20年(1755年),以后有兩次增修,于民國十年后形成一座宏偉的全封閉的城堡式建筑群,集中體現了我國清代北方民居的獨特風格。大院占地面積8724平方米,建筑面積3870平方米,院落布局為雙“喜”字型,分6個院落,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是封閉的磚墻,上層是女兒墻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全院布局嚴謹,建筑考究,磚瓦磨合,斗拱飛檐;磚雕……[詳細]
  陽泉市博物館是一所地方性綜合博物館,隸屬于陽泉市文化和旅游局,成立于2009年。博物館位于山西省陽泉市城區泉中路與北大街交匯處的市文化中心南樓。館內現有登記在冊文物1475件/套,實際數量為28861件數量較大的文物類別有:瓷器388件,陶器236件,書畫100件,銅器104件,錢幣近27000枚,造像53件。從級別上看,有一級文物12件,二級文物43件,三級文物241件,合計珍貴文物296件。“關山煙云”共分為史前拓荒、東周往事、--醇俗和宋啟人文四個單元,重點展示了諸如先民拓荒、仇由古國、趙……[詳細]
  平遙漆器始于唐開元年間,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是中國四大漆藝之一,歷來是三晉名產,平遙三寶之首,曾屢獲國家級金、銀獎。永隆號注冊于2003年11月,將通過-S09001質量體系認證,平遙漆器藝術博物館生產的永隆漆藝品,均選用優質脫水椴木制胚胎,經裱布、刮灰。作逐道上漆、打磨等三十多道工序,達到漆膜映影如鏡,再施以描金彩繪、堆鼓罩漆、玉石鑲嵌、云雕、刻漆等工藝。漆層均為天然大漆或合成大漆)裝飾各種古典人物、園林山水、花鳥魚蟲、名勝古跡、名家稿件等百余種圖案。幾十道工序純手工完成。主要……[詳細]
  河東博物館位于運城市紅旗路,籌建于1979年3月,原址在解州關帝廟,1986年10月1日新館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是一座具有河東地方特色的博物館,隸屬于運城市文物局。博物館座北朝南,占地面積10655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總體布局分前后兩部分,前為展覽、辦公區,后為生活區。主要建筑有古建門樓、東西廂房、碑廊、陳展大樓、藏品庫及辦公樓。前院有假山、水池、灌木、奇石,環境優美。古建門樓由原運城文廟明建敬一亭搬遷而來;15間碑廊陳列有歷年征集的古代墓志和石雕、石刻,精品迭出,其中“龍門全景圖……[詳細]
  絳縣博物館為絳縣唯一一座綜合性的歷史類博物館,隸屬于絳縣文物局。本館始建于1981年,原館址位于絳縣文化館院內,1989年遷至絳縣文廟內,占地面積4180㎡,建筑面積1304㎡,總投資130萬元。建館迄今歷任3任館長,分別是:趙樹錚(1981年-1992年),郭爾夫(1992年-2008年),蘇文芳(2008年至今)。博物館建有108平方米文物庫房,配備有監控,防盜等安全技術防范設備。文物庫房為新建,內設15個陳列柜,其中12個為普通木制陳列柜,3個保險柜為珍貴文物陳列柜,庫房內設置簡易通風設施……[詳細]
  •一部反映晉商500年來社會、經濟、文化、民俗等諸多層面的立體畫卷。景點介紹太原晉商博物館是以晉商歷史及晉商創造的商業文化為主要展示內容的專題博物館,是繼迎澤公園新北門暨錦繡太原牌樓之后,又一座特色文化名城的歷史性展品和標志性建筑。館內展覽由晉商溯源、晉商歷史、晉商金融、晉商精神和晉商文化五個歷史文化專題構成。館內文物及展品共300多組、約500余件,展線長度400米。通過聲、光、電等現代展示手法,展現了晉商從崛起至稱雄四海、名揚域外的歷史進程,是一部反映晉商500年來社會、經濟、文……[詳細]
  晉博園位于侯馬市府西路。占地面積2公頃,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共分兩大部分四個展廳,展出文物455件,是一座集中展示晉國新田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第一部分即東樓一層展廳,為晉國歷史展示部分,采用實物圖版相結合,反映了從叔虞封唐到春秋爭霸、三晉崛起的歷史過程,重點介紹晉侯墓地、上馬墓地、喬村墓地出土的文物及晉-事、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內容。第二部分為東樓二層、西樓一層,重點介紹古都新田,共分三個專題。東樓二層為兩個專題,新田古都部分,介紹古城分布、分類、發掘現場照片及出土的建筑構件;晉國手工業部分,重……[詳細]
  山西呂梁山革命博物館,是2016年5月經山西省文物局、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由呂梁市政協委員、呂梁市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呂梁市形意拳協會主席高宇峰先生創辦,法人代表高花花,館名由原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國防部部長上將題寫,是一所主要以傳播紅色文化、傳承呂梁精神的民辦的非國有博物館。現館藏文物一萬多件,展品涵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革命先驅至新中國解放時期呂梁革命英雄的紅色遺存,所藏文物大部分是由呂梁本土征集而來,因此被許多專家、學者譽為“能夠真實反映呂梁革命老區歷史的活的教科書”。被呂梁市委黨……[詳細]
  運城市民俗博物館于2006年9月成立。她的設立填補了運城市無國有民俗博物館的空白,其職責是:負責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文物保護管理法律、法規;負責編制李家大院文物建筑整體保護規劃;負責李家大院的文物保護和文物執法監督;負責征集、典藏、陳列、保護、研究晉南民俗文物,組織協調博物館館際間協作交流。運城市民俗博物館以國保單位萬榮李家大院為館址。李家大院古民居建筑群始建于清道光年間,于民國初年建成。現有院落11組,房屋230間,另有祠堂、花園遺址等,共占地125畝。整個院落建筑多為二進、三進四合院格局……[詳細]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是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批準創辦的山西首家國家級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該館占地面積3100多平方米。館內收集陳列有瓷器、錢幣、家具、字畫、服飾、鼻煙壺、茶具、酒具、民間工藝品、石藝、根雕、石木磚三雕十一個文化系列的藏品。藏品數量近萬件,可謂琳瑯滿目、異彩紛呈。它較好地展現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幾千年的發展軌跡。很多藏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和史料價值,代表著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藝術特色,是研究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不可多得的基地。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在世界文明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以其鮮明的個性……[詳細]
  珠算博物館位于祁縣古城東大街原渠家經理院的主院內,較系統地向游人展現了目前征集收藏部分珠算資料和近千種各式各樣的算具,揭示了作為晉商文化精髓珠算的博大和精深。館內陳列著古代原始的算具模型和各個時期的算盤,有遠古結繩記事、春秋算籌、古算書《數術記遺》中記錄的十四種算法算具;其中最長的6米,最小的僅1厘米;還有較全面介紹珠算算法、算理的古代書籍,是全國目前規模最大的一家專門收藏、研究、弘揚珠算文化的博物館。我國首家個人算盤博物館在山西祁縣亮相,該館試展已來,已成為晉時期,晉商曾匯通天下,財雄四海,算……[詳細]
  新絳縣博物館,是一座地方綜合性歷史博物館,位于國保單位新絳龍興寺內。新絳縣博物館始建于1950年,原名新絳縣文化館(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三位一體),1984年6月26日三館分家改為現名,館址位于新絳縣龍興廣場2號,內設辦公室、保衛科、財務室等機構,在編12人,隸屬新絳縣文物旅游局。龍興寺內的碧落碑是唐代總章三年韓王李元嘉的兒子為母親祈福而立,碑文由甲骨文、大篆、小篆、鐘鼎文、頡、籒六種文字刻成,對研究我國古代文字演變史具有珍貴的實物價值,被文字學家稱為“獨樹一幟”的碧落碑體。博物館現有藏品14……[詳細]
  位于山西省祁縣東大街渠家大院內。1996年9月22日建成對外開放,隸屬于祁縣文物旅游局。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為著名晉商渠氏家族宅院,當年在縣城內建有40個院座,人稱“渠半城”。大院分為石雕欄桿院、五進式穿堂院、牌樓院、戲臺院等,錯落有序,宏偉莊嚴,磚雕、木雕、石雕工藝精湛,文化內涵豐富,為北方民居建筑的重要代表。博物館館藏文物400件,以字畫、明清家具、錢幣為重點收藏。館內陳列分為“晉商縱覽”、“著名商號”、“巨商大賈”、“愛國義舉”、“商界盛事”、“晉商與晉劇”、“渠氏家庭”、“晉商茶莊……[詳細]
  云岡石窟博物館是由建筑師程大鵬主持設計的大同云岡石窟博物館,位于大同市云岡石窟景區內西側,風貌保護區范圍內,是整個云岡石窟景區改造的子項之一。博物館包含一個陳列館、一個多功能的演藝中心(原古城遺址上復原)。博物館以寬4米,跨度40米為一個單元的拱形交錯排列而成。陳列館為單層大跨度空間,地下6米,地面以上最高點標高5.8米。南面演藝中心為在原古城遺址上復原。 用時參考2小時交通 位于云岡石窟內,建議步行前往 門票 已包含在云岡石窟門票內(旺季:125元/人(4月1日—10月31日)淡季:80元/人……[詳細]
  臨汾市博物館位于臨汾市堯都區鼓樓西街海子邊大云禪寺(俗稱鐵佛寺),成立于1964年10月,隸屬于臨汾市文物局。鐵佛寺始建于唐貞觀六年,歷代重修。現存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金頂寶塔、藏經樓,另外還有南北配殿、廂房等,多為清代重建。占地11800平方米,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主體建筑金頂寶塔高約30米,六層,鐵鑄佛頭,應為唐代作品,是我國現存時代較早,體量較大的鐵佛像,是研究我國古代鑄造工藝的珍貴資料。1996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現有藏品1000余件,以漢代文物為主,類別……[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香蕉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 日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 |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AV岛国动作片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视频A免费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