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三明市 > 大田縣旅游

大田縣旅游景點介紹

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駐扎地暨三民鄉蘇維埃政府舊址光裕堂
  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駐扎地暨三民鄉蘇維埃政府舊址光裕堂位于大田縣建設鎮建設村,年代為1934年。簡介:建于1926年,坐東朝西,土木結構,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一進帶兩耳房兩護厝建筑,建筑面積375平方米。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2000多名戰員進駐三民鄉開展革命活動。在此期間,紅九軍團指揮部設在光裕堂,軍團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參謀長郭天明、政治部主任黃火青等領導人在此居住、辦公、指揮戰斗。軍團長羅炳輝親自主持召開群眾大會,號召農民群眾起來暴-動-鬧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組織農民協會、赤衛隊,擴大蘇維埃區域。在紅九軍團幫助下,成立了三民鄉蘇維埃政府,林英火任鄉蘇維埃政府主席,當時的鄉蘇維埃政府就設立在光裕堂。現建筑內還留存有紅軍戰士駐扎期間所寫的宣傳標語“紅軍是工人農民自己的武裝!……[詳細]
  朱德率紅四軍第二、第三縱隊出擊閩中大田史跡群位于大田縣均溪鎮玉田村,屏山鄉內洋村、蔣山村、楊梅村,吳山鄉張坑村,年代為1929年。簡介:由1929年8月朱德率紅四軍第二、三縱隊留駐大田時留下的紅四軍史跡,以及紅四軍在玉田、濟屏、路口等區鄉成立蘇維埃政權期間的革命事件發生地等組成,主要包括均溪鎮紅四軍指揮部舊址(官廳、紅軍井),屏山鄉羅榮桓舊居(萬應廟)、紅四軍前委機關指揮部、朱德舊居,路口鄉蘇維埃政府舊址(鳳乾堂),紅四軍第二縱隊駐所舊址(時思堂),吳山鄉紅四軍第二、三縱隊駐軍舊址(桃樹堂)等,其中又以紅四軍指揮部舊址為其核心組成部分。保護范圍:紅四軍指揮部舊址(官廳、紅軍井):官廳北面臺明向外10米,南面臺明向外20米,西面臺明向外10米,東面臺明向外10米。羅榮桓舊居(萬應廟):北面臺明……[詳細]
  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會址位于大田縣華興鄉京口村,年代為1929年。簡介:原為葉氏祠堂,又稱南陽堂,始建于明,坐南朝北,磚木結構,懸山頂。由門庭、矮圍墻、雨坪、天井、正堂及兩側耳房組成,占地面積469.17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56.59平方米。1929年初,葉炎煌接受廈門市委委派,返回家鄉開展黨的工作,建立中共大田特支。南陽堂是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主要活動地點之一,中共大田特支多次在此舉行重要會議,策劃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廢除屯田等斗爭,在大田革命斗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見證了現代史上大田人民可歌可泣的奮斗篇章,是大田共產黨的“搖籃”,也是大田革命的歷史坐標,在大田人民武裝革命斗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外墻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會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詳細]
葉炎煌故居——聯芳堂
  葉炎煌故居——聯芳堂位于大田縣華興鄉京口村,年代為清至民國。簡介:始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坐南朝北,土木結構,懸山頂,占地面積為684平方米,建筑面積為500平方米。由北至南依次為門庭、內雨坪、下堂、天井、正堂及兩側護厝。葉炎煌1909年11月,出生于聯芳堂,1919年,舉家遷到廈門。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共青團廈門市委書記,是廈門市區委機關重要工作人員。1929年初,受中共廈門區委委派,葉炎煌返回家鄉開展建黨工作,并迅速發展了三名黨員,成立了中共大田特支。1934年8月,廈門中心市委機關遭國民黨破壞,葉炎煌因身份暴露被捕,同年十月在福州保安處被國民黨殺害,犧牲時年僅26歲。保護范圍:東至墻體外20米,南至墻體外20米,西至墻體外20米,北至圍墻外10米。2018年,葉……[詳細]
45、圣泉巖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圣泉巖位于大田縣吳山鄉陽春村,年代為清。簡介:又名圣泉寺、葫蘆巖,現存建筑建于康熙甲子年(1684)。坐南朝北,建筑面積為146.84平方米。整體為一進一堂式廟宇建筑,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八柱,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內設神龕,主要供奉“陳公祖師”等。保護范圍:臺明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圣泉巖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46、富衍堂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富衍堂位于大田縣均溪鎮周田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南宋紹興丙辰年(1136),清中期重建,幾經維修。坐西朝東,建筑面積572平方米,由半月池、院坪、兩側耳房、正堂及化胎、護厝組成。正堂面闊九間,進深八柱,穿斗式木構架,三合土地面,懸山頂。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富衍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47、儒洲庵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儒洲庵位于大田縣濟陽鄉大儒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清乾隆六年(1741)重建,為寺廟、祠堂結合的建筑。坐西北朝東南,平面布局整體為民居、寺廟結合的建筑,通面闊15米,通進深13米,面積195平方米。由風水亭連圍墻(半弧形)、三合土內空坪、正殿組成。正殿面闊3間,進深4柱,抬梁穿斗混合結構,設主龕及配龕,主殿的右側設配殿,配殿分為三龕,中龕敬土地爺,配龕為抬梁結構,屋頂望板密布,整體面積較小,但制作氣派較大,裝飾簡單、樸素。宋末元初(四個正金柱柱礎為仰盆式)始建;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重建,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重修。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儒洲庵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48、通駟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通駟橋位于大田縣華興鄉杞溪村,年代為明。簡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單孔石拱廊屋橋,南北走向,橋長22.68米,寬6.44米,拱跨11.58米。橋屋為四柱九檁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9開間,40柱,當心間頂上疊澀出挑,依次抬升成多層圓錐狀藻井,上覆重檐歇山頂屋面,兩側設風雨板、欄桿和長條凳。保護范圍:東、西各向外延伸20米,南、北各向外延伸10米。2018年,通駟橋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49、深原堂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深原堂年代:清座落地點:大田縣廣平鎮廣平村簡介:清咸豐元年(1851)始建,光緒三十二年(1906)重修。建筑規模宏大,格局完整,由前后二堂、兩側各二直橫屋及前部池塘、后部圍垅等組成,總占地面積達3582平方米。建筑內外裝飾類型豐富,木雕、石雕、灰塑、彩畫技藝高超。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深原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魁城連氏祖屋年代:清座落地點:大田縣太華鎮魁城村簡介:又名龍井祠,系魁城連氏總祠,宋寶祐二年(1254)始建,清嘉慶四年(1799)重修。建筑物分前后兩堂,木結構,由前院、踏跺、前堂、天井、后堂組成;祠內有井三眼。龍井祠之旁的書院、祖屋隆興堂等,仍然完整保留清代建筑風貌。保護范圍:北至魁城村道北側外沿,南至水田50米,東至民居隆興堂外墻的外沿,西至民房的東外沿。2009年,魁城連氏祖屋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銀丁坂銀礦遺址年代:宋~明座落地點:大田縣前坪鄉黎明村大石磨山簡介:宋至明時期的冶銀遺址。遺址面積長約1000米,寬約600米。遺址所在地東邊的山腳下保留有當時分選礦物平臺,長30米,寬10米,高約5米;以及窯爐、作坊等遺跡。在該山的西北面保留原始采礦洞,洞口寬2米,高1.8米,洞深近百米,分上下二層,現保存完好。遺址東面坡地上保留有用毛石壘砌的五級開采面的作坊區遺跡。遺址周邊到處可見銀礦礦渣、碾石作訪、水溝、淘洗池、橋墩等遺跡。附屬文物有陳龍山墓、陳氏祖祠。保護范圍:銀丁坂銀礦遺址:東至:鐵礦坑頭至嶺尾至油竹塆侖脊;南至:梅花崎侖脊;西至:水兜垅溝;北至:公路、祖祠?偙Wo面積0.2367平方公里(355畝)。 陳龍山墓:墓的主體向東、西、南、北四面各延伸20米;陳氏祖祠:建筑向東、西、……[詳細]
廣平文昌閣
  廣平文昌閣,位于福建省大田縣廣平鎮廣平中學內,為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筑,為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時間為2009年11月16日1。廣平文昌閣的歷史年代為清![詳細]
大仙峰保護區
  大田大仙峰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福建省中部、大田縣南部,處于大田縣石牌、屏山、謝洋、武陵、吳山等5鄉鎮的結合部,東至屏山鄉內洋村,南至吳山鄉梓溪村,西至武陵鄉仕洋村,北至石牌鎮老厝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7°47′02″~117°53′00″,北緯25°32′02″~25°38′01″,行政區域包括屏山鄉的玉屏、溪頭、內洋,石牌鎮的馬山、蓋山、石坑、拱橋、老厝坪,謝洋鄉的坑口、象山、懷德、上珍,武陵鄉的大石、仕洋村,吳山鄉的梓溪村,地跨5個鄉(鎮)15個村。2003年2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面積為6893hm2。2005年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調整大田大仙峰自然保護區功能區,調整后保護區總面積為6886.1hm2,林地面積6793.1hm2,其中國有林地面積772.5hm2,集體林地面積602……[詳細]
大田縣博物館
  大田縣博物館隸屬于大田縣,其展出館藏的二、三級文物139件,及在大田境內出土的文物,有青銅時代的石器、宋元明清時期大田窯址的瓷器,及文物標本等!洞筇锟h歷史文物展》展出館藏的二、三級文物139件,及在大田境內出土的文物,有青銅時代的石器、宋元明清時期大田窯址的瓷器,及文物標本等。《大田革命歷史展》展示從1937年2月大田縣建立第一個中共支部——中共武陵小學支部,到1949年9月6日均溪游擊大隊解放大田,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三個歷史時期,大田革命斗爭的歷史!洞筇锟h三個文明建設展覽館》展覽回顧了黨的十六大以來,大田人民乘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東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在三個文明建設取得的可喜成績,展現全縣各行各業的精神風貌。地址: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建山路1……[詳細]
55、鳳陽堡
鳳陽堡
  鳳陽堡矗立于一片稻田之中,它建于乾隆年間。因該堡涂氏先祖自安徽鳳陽遷徙來此,所以將該堡名名為鳳陽堡。該堡現僅存四邊暢通的跑馬道與中央寬闊的超大內空坪,據說可以容納千余人。 龍會堡始建于元代,原為陳、林、李、徐四姓建造,后由池姓接管該堡,占地2200平方米,該堡也是僅剩一圈走馬廊,中央二層樓閣為解放后興建。景點位置大田縣濟陽鄉濟中村……[詳細]
56、龍會堡
龍會堡
  福建土堡——大田“龍會堡” “龍會堡”,位于大田縣廣平鎮銘溪村,為四角抹圓方形土堡,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龍會堡始建于元代,原為陳、林、李、徐四姓建造,后由池姓接管該堡,占地2200平方米,該堡也是僅剩一圈走馬廊,中央二層樓閣為解放后興建。景點位置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廣平鎮銘溪村水尾東隅……[詳細]
57、濟陽村
濟陽村
  濟陽鄉地處大田縣東南部,是國家級生態鄉鎮,群山環抱,云霧繚繞,溪水靈動,氣候溫和。古跡星羅棋布,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相映相襯,獨具風韻。自宋代治平年間(公元1064-1067年)涂氏先祖肇基以來,濟陽這座千年古鎮歷經繁榮滄桑,囤積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至今仍較為完整地保存了古堡古寨、古街古橋、古宮廟祠堂、傳統民居群和特色鄉土民俗。每年正月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請香求熟”,每年農歷7月19日、11月24、12月4日慶祝三尊祖師華誕(分別為黃公祖師、真宗祖師,三代祖師)廟會等,伴有燈彩、南音、舞獅、木偶戲、高甲戲、花鼓、秧歌等表演,原汁原味的山區風情和濃濃的生活氣息,原真性地保存了濟陽人的生活脈絡。發展中的濟陽對于綠化的重視,一眼就能看出來。沿村干、支道兩旁種植香樟、紫薇、楓樹、桂花、紅葉石楠……[詳細]
58、象山
象山
  象山是大田群山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山峰,主峰海拔1432米,屹立峰巔可鳥瞰周邊縣市的秀麗山川。景區擁有福建省內陸最大天然草場,被譽為“南方天山”。象山景區內有數千畝原始森林、天心湖、紅豆谷、試劍瀑、萬軍巖、石陣、水簾洞、沼澤地和象山寺等自然景觀,還有紅杜鵑、紅豆杉、赤楠、穿山甲、東方蠑螈等珍稀動植物。象山空氣清新,地勢平緩,山地草場遼闊,適合開展避暑休閑、戶外運動旅游項目。目前正在規劃建設高山足球場、網球場、藍球場等戶外運動場地和一個標準18洞的高山高爾夫球場、一個高爾夫練習場以及游客接待中心、停車場、游步道、景觀亭、健身、水上運動、宗教等高山避暑養生旅游基礎設施,使之成為省內少有的高山度假避暑和運動樂園![詳細]
59、北洋崎
北洋崎
  北洋崎位于廣平鎮大吉村,植被覆蓋率達100%,有生態公益林9000多畝,其中原始森林5000多畝,最高山峰海拔1304米。景區內物種豐富,千年古樹繁多,有青岡櫟,栲樹、香樟、紅豆杉、黃楠等珍稀樹種;有千里光、一枝花、金線蓮等名貴藥材;有熊、山羊、穿山甲、“四腳魚”等珍稀野生動物;有銅鑼崖瀑布、清澈見底的溪流、龍潭等自然景觀;還有“道士潭”、“出米石”等美麗傳說。景區與三明、永安交界,距三明38公里,距省道306線僅8公里,交通便利,是人們休閑、避暑、生態旅游的最佳選擇,開發后將與三明格氏栲,永安桃源洞、安貞堡等旅游區連成黃金旅游線路。……[詳細]
一頂尖森林公園
  一頂尖森林公園景區位于大田縣武陵鄉境內,主峰一頂尖海拔1413.7米,公園面積1000公頃。景區可分為:游客服務中心、七仙亭景區、大珂溪景區、十八潭景區、生態農業觀光園、四季園景區。一頂尖森林公園景區內山巒疊嶂,綠海茫茫,蒼勁的山體,聳立的石峰,交錯的谷嶺,潺潺的溪流,飄香的野果,青青的翠竹,相映成趣。經初步調查,共有風景資源62處。其中生景11處,水景36處,地景10處,人文景觀2處,借景景觀4處。如七仙亭景區有世外桃源、森林氧吧、小鯢天堂。大珂溪景區溪流曲折蜿蜒,有9處轉彎點,稱其為“小九曲”。十八潭景區長4.6km,多瀑多潭。其中瀑布14處,潭20個。多姿的溪、泉、瀑、潭、池、湖、奇峰異石等各具其態,青山碧水,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幅幅迷人的山光水色,素有“面對青山不用畫,清泉似琴何須彈”……[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精品 | 日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 | 亚洲综合一区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一区漫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