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三明市 > 泰寧縣旅游

泰寧縣旅游景點介紹

  紅軍反“圍剿”爐峰山戰斗遺址位于杉城鎮紅衛行政村爐峰山。為一般不可移動文物。……[詳細]
  大田高傳遴烈士墓位于大田鄉大田村村部后山楊公廟后頭坡地的山腰。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龍安紅軍崖位于大龍鄉龍安行政村北面500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紅軍反“圍剿”窯排嶺阻擊戰遺址位于新橋鄉新橋行政村村北窯排嶺。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洋嶂阻擊戰遺址位于杉城鎮邱洪行政村大洋坪自然村大洋嶂。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雙坪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大龍鄉雙坪行政村下坊自然村中部。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嶺上紅軍井(儒學井)位于杉城鎮紅衛行政村嶺上街梨樹下11號北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嶺上紅一方面軍駐地舊址(盧家巷鄧家祖宅)位于杉城鎮民主行政村盧家巷6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嶺上紅一方面軍駐地舊址(紅軍街13號)位于杉城鎮紅衛村嶺上街13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嶺上紅一方面軍駐地舊址(紅軍街14號)位于杉城鎮紅衛村嶺上街14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嶺上紅一方面軍駐地舊址(紅軍街11號)位于杉城鎮紅衛村嶺上街11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水南紅軍東方軍司令部舊址位于杉城鎮水南行政村金富街羅漢寺內。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源紅軍通道舊址(鎮安橋)位于新橋鄉大源行政村水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泰寧尚書墓位于泰寧縣梅口鄉水際村長灘人形山,是明朝末年兵部尚書李春燁和他的一品夫人江氏的合葬墓。墓園從西向東,總面積1040平方米。墓穴南北長52米,東西寬20米,用花崗巖石板砌成,并用生鐵水澆鑄;墓臺六層,頂層立墓碑,其下分別立石欄桿、石獅、華表等裝飾。……[詳細]
  泰寧世德堂(世德堂)是明清古建筑群,建于明萬歷末年至天啟年間,是中國江南地區保存較完整、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古代建筑群落。占地總面積為1.27萬平方米;其中尚書第占地5400平方米,“世德堂”占地7300平方米。“世德堂”于1995年列為縣級文保,1996年公布為省級文保,2001年6月25日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于這些古建筑占地面積大,年代跨度久遠,具有明代早、中、晚期的建筑特色,也有清代早、中、晚期的建筑風格,還存有元代和宋代的建筑遺風。長期使用過程中的拆修翻改,使世德堂現存建筑留下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痕跡。其中,第一棟、第五棟、第八棟、第九棟主要建筑是明代特征;第六棟前部建筑保留明代特征,后部建筑有清代特色;第七棟、第十棟、第十二棟主要建筑有清代特征;第十一棟是傳統木結構民居,建造年……[詳細]
尚書街旅游休閑街區
  泰寧縣尚書街旅游休閑街區位于泰寧旅游風景名勝區的中心區域,列入文物保護單位6處、文保點42個,被譽為“漢唐古鎮、兩宋明城”,曾有“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之科舉盛況。街區內現建有全省首個鄉村非遺博覽苑,打造了狀元文化、鄉村民宿、特色美食、旅游休閑等特色主題館。街區占地面積12.34萬平方米,坐落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景區—尚書第建筑群。古城門、古城墻、古街巷、古建筑比比皆是,擁有明清古建筑40余幢,列入文物保護單位6處、文保點42個,歷史文化遺存豐富。自創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以來,對左圣路進行夜間交通管制,劃定夜間攤位,與靈秀商城共同打造成晚茶夜市、當地小吃、“大金湖魚城”等特色飲食街。街區內薈萃本地大金湖有機魚、游漿豆腐以及國內其他知名美食,簡直就是現實版的味蕾盛宴……[詳細]
泰寧縣博物館
  泰寧縣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館址設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建筑群內。尚書第建筑群是目前我國江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面積達1.3萬余平方米,它以尚書第和世德堂兩大建筑為主。博物館館內藏品有3000余件,開辟了“尚書第書院”、“泰寧古城與尚書第”、“李春燁與尚書第”、“李氏家族生活館”、“泰寧節俗館”、“泰寧傳統建筑工藝和福建名宅名府”六大基本陳列,以圖版、模型、塑像、聲光電控等形式展現了李春燁傳奇的一生。博物館擁有一支年輕化、高素質的專業隊伍。館內分為安全保衛部、講解部、考古部三個部開展工作,其管理有序,責任分明。多年來,在文物保護、宣傳教育、旅游接待等工作中卓有成效,多次評為市、縣文明窗口,1999年評為全省十大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2001年評為福建省一級達標博物館,……[詳細]
18、紅軍崖
紅軍崖
  紅軍崖位于泰寧縣大龍鄉龍安村北面500米。1934年3月,泰寧縣城失守后,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及部分紅軍、游擊隊經梅口、弋口轉移到雙坪、龍安堅持斗爭。1934年初夏,國民黨軍和-民團大舉進犯龍安蘇區,妄圖把轉移到龍安的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一網打盡。6月26日,泰寧縣蘇維埃政府機關干部及紅軍、游擊隊100多人被敵人團團圍困在離龍安橋頭不遠的高山上。敵人放火燒山,情況十分危急。為掩護大部隊轉移,紅軍突擊隊奉命阻擊敵人。紅軍突擊隊在完成阻擊任務后,為了保證突擊隊能順利安全脫身,營部通訊員李火興挺身而出,要求只身一人留下拖住敵人。李火興,出生年月不詳,泰寧龍安人,家住白崖寨山下。12歲就給地主家放牛,經常挨打和受折磨。1934年,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以及紅軍獨立營等轉移……[詳細]
建泰獨立團游擊戰遺址
  建泰獨立團游擊戰遺址金鐃山位于泰寧縣大龍鄉鐃山村。1931年6月,國民黨軍在對中央蘇區發動第二次“圍剿”失敗后,蔣介石又調集國民黨軍23個師又3個旅共30萬軍隊,開始向中央蘇區發動第三次“圍剿”。這時候,毛澤東簽署了第三次反“圍剿”總動員令,紅軍主力千里回師贛南。7月9日,駐守泰寧的紅6師奉命收攏部隊,準備開赴建寧集結,回師江西興國。在撤出泰寧前,紅6師將部分干部群眾分散隱蔽到鄉下,并安排部署地方游擊隊牽制敵人,掩護主力紅--移。7月12日,紅6師回師江西興國參加反“圍剿”戰斗。中共泰寧支部和縣、區革命委員會及游擊隊的部分干部群眾,與開赴泰寧的建寧游擊隊100余人合編為建泰獨立團,轉移到兩縣交界的金鐃山一帶進行游擊斗爭。從1931年7月至1932年10月,建泰獨立團在長期艱苦的環境中始終堅持……[詳細]
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龍安遺址
  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泰寧縣西南方的大龍鄉。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期間,1934年3月,國民黨東路軍第10縱隊湯恩伯部逼近泰寧。3月19日,泰寧縣城保衛戰正式打響。面對壓倒優勢的敵人,紅軍戰士和泰寧民眾毫不畏懼,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救援的紅軍未能及時趕到,縣城再度淪陷。敵人占據縣城后,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及部分紅軍、游擊隊撤離縣城,4月間,經梅口、弋口遷移到大布的雙坪村,以雙坪、金鐃等為基地,組建區委和區蘇維埃政府,歷時一個多月。5月,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撤離大布鄉到龍安鄉開展工作。期間,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動員1200多名青年參加紅軍,積極籌集軍糧,幫助紅軍挖戰壕、修工事、削制竹尖、布置鹿寨、抬擔架、救傷病員等等。但在艱苦的斗爭環境中……[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悠悠久久综合亚洲 |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 五月天婷婷综合社区 |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永久免费AV无语国产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