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三明市 > 明溪縣旅游

明溪縣旅游景點介紹

御簾東方軍司令部舊址張氏大祖厝
  御簾東方軍司令部舊址張氏大祖厝位于明溪縣夏陽鄉御簾村,年代為1934年。簡介:始建于明朝崇禎元年(1628),數年后因流寇焚毀,清康熙已末年(1679)重建。御簾村是土地革命時期東方--戰三明的主要集結地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敵后方。彭德懷、楊尚昆率領東方軍以明溪依托攻克沙縣期間,曾設司令部于御簾張氏大祖厝。1934年1月8日,彭德懷于此發布《三軍團向沙縣前進的命令》,25日晨,紅三軍團對沙縣盧興邦部發起總攻,并大獲全勝。2018年,御簾東方軍司令部舊址張氏大祖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各向外延伸60米,西、北各向外延伸40米。……[詳細]
滴水巖紅軍戰地醫院舊址
  滴水巖紅軍戰地醫院舊址位于明溪縣城關鄉坪埠村西北處。1930年至1934年冬,紅軍在明溪縣開展革命斗爭,設立多處紅軍醫院。1931年1月,紅軍新編第7師后勤部醫院設在楓溪村楊公廟,備有簡易的病床。7月,紅4軍和紅3軍團在雪峰謝厝灣祠堂設立紅軍臨時醫院,傷病員100余人。1932年12月,紅軍在城西陳家大厝(今陳家巷內)設紅軍醫院。1933年夏,紅軍在城西曾家(今縣賓館)設一所醫院,有醫務人員30多人,病床20余張,當年冬,醫院隨軍撤離。1933年8月,紅軍東方軍在儒學街李家大厝、東門城內楊家大厝、西門外蔡家大厝設紅軍臨時醫院,有傷病員300余人。1934年初,紅軍東方軍經縣城、夏陽到沙縣攻打國民黨軍第52師盧興幫部時,設立了滴水巖、城西李家大厝(今農業銀行處)、陳家大厝等臨時醫院,有傷病員2……[詳細]
  胡坊紅軍舊址群位于明溪縣胡坊鎮胡坊村,年代為1933年。簡介:由蘇家大厝、廣西會館、李家祖屋、李家大院等建筑組成,均為清代建筑。1931年6月,紅一方面軍第四軍十三師在師長粟裕、政委高自立的率領下進駐胡坊。1933年,胡坊成立紅色政權工農革命委員會,開展打土豪、分田地斗爭。紅四軍十三師宋任窮部三十九團、紅七軍十九師肖勁光部五十五團將胡坊村蘇家大厝作為團部駐地。彭德懷、王稼祥等無產階級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這里戰斗-過,至今李家大院墻上還保留著“打倒帝國主義,徹底平分土地”的大幅石灰標語。2018年,胡坊紅軍舊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各單體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紫云巖畫
  紫云巖畫位于明溪夏陽紫云村,年代為青銅時代。簡介:紫云巖畫磨刻在巖石的自然表面上,巖面較粗糙,刻槽截面形態多樣。巖畫呈不規整的矩形,分東、西兩部分,內容基本一致,東部面積約8.42平方米,西部面積約9.38平方米。石刻主體圖案以圈形為主,總數約105個。紋樣有圓點紋、同心單圈紋、單圈紋、同心雙圈紋和其它圖案等。圖案大小不一,最大長約19厘米、寬約17厘米,最小長約厘米、寬約10厘米。2018年,紫云巖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紫云巖畫周邊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龍湖文廟欞星門
  龍湖文廟欞星門位于明溪縣瀚仙鎮龍湖村,年代為明。簡介:建于明弘治六年(1493),明萬歷十九年(1591)重修,坐南朝北,由并列三組石牌樓組成,石牌樓為雙柱單間沖頂式結構,石柱前后側設有抱鼓石,頂高5.02米,主樓額枋單面雕刻,上部浮雕雙龍戲珠,中部隸書陰刻“欞星門”。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龍湖文廟欞星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明溪顯應廟
  顯應廟舊稱“夫人廟”,香火常年不斷,頗受明溪人的敬仰。“夫人廟”祭奠的是在明溪已有1000多年歷史的五代女英雄莘七娘,她在當地被稱為惠利夫人。2011年底,惠利夫人信俗獲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明溪客家民俗旅游再出新亮點。據傳,惠利夫人知書達禮,并精通醫術。五代時,隨夫出征福建,轉戰于明溪雪峰鎮(今城關)。其夫在明溪不幸染疫身亡,為了陪伴丈夫的亡靈,她僑居明溪,對周圍村民樂善好施,并以其掌握的醫術和所知的草藥義務為當地群眾治病,后歿于明溪驛。明溪百姓感其恩德,將她奉為神靈,立廟祭祀,還把城區最中心的橋稱作惠利橋。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朝廷敕莘七娘封為“惠利夫人”,不久加封為“惠利福順夫人”,清代復加封為“普佑夫人、靈應夫人”,其影響擴大到寧化、清流、建寧、長汀、連城等地。南……[詳細]
南山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至商周南山遺址位于三明明溪,在1988年對遺址內3號洞進行第一次試掘時,就發現洞內有厚厚的一層用紅燒土鋪墊的人類居住層。2005年第二次試掘時,在4號洞內發現了人類居住的遺跡,同時發掘出一件舊石器時代的用水晶石制成的刮削器。令人驚喜的是,在這個洞穴里,還存有大量磨光黑陶碎片,數量之多在福建考古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些碎片從工藝上來說已經屬于距今45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同時,在4平方米的探方中,發現了300粒的炭化稻谷和少量果核,這在福建內陸地區尚屬首次,為研究稻作起源和傳播提供了珍貴的材料。……[詳細]
南山旅游風景區
  南山旅游風景區南山旅游風景區是國家首批授予187處AAAA級景區之一,它位于三明市明溪縣景色秀麗,景區內的南山禪寺、香水庵、靈源觀、文峰塔、南山古文化苑等景點均系千年古剎,可謂圣地重光,更添新顏。古建筑群中的亭榭廊塔,山林水系,依山構造,古樸典雅,迤邐壯觀,氣勢宏偉。景區內的南山大佛,高38.66米,重380噸,這座舉世罕見的錫青銅釋迦牟尼大坐佛,堪稱目前世界第一銅鑄大坐佛。大佛蓮花座下建有功德堂、萬佛堂、佛教歷史博物館。萬佛堂內陳列著9999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金銅佛像,與大坐佛共同構成了萬尊佛象的宏大陣容。佛教歷史博物館內展示了佛教文化興起興盛的歷史記載,館內還陳列展出了牟尼佛舍利等數十件文物和佛教文化藝術珍品。中華歷史文化園是以中國歷史朝代為主線,以吉祥文化為輔線,通過建筑、文字、圖……[詳細]
龜山景區
  龜山景區龜山旅游風景區坐落在三明市明溪縣東北部,距市駐地15公里。該景區北與國家級森林公園—抱犢崮隔水相望;龜山風景區占地總面積約40余平方公里,由龜山景觀區、水上游樂區、板栗基地生態園區、千畝觀光桃園及桃園山莊服務區組成。景區內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錯落有致,交相輝映,展示了龜山風景旅游區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龜山因其山形酷似伏臥子母龜而得名。該山海拔331米,拾階而上,可直達山頂。山頂參天古柏、文物古跡隨處可見,觀音堂木、乃伊古墓、大小寨門、八卦園、老鷹石、天然溶洞、駝峰石、滴水洞等景點使人留連忘返;山體東西兩面均為懸崖峭壁,陡不可攀,四周千余個古代旗桿眼、僧格林泌率部攻打龜山頂的彈孔,都依稀可辨。山下及山坡更遍布桃樹、櫻桃樹和板栗等綠色天然植物。具有天然氧吧和獨特景觀的龜山風景區,作為一處……[詳細]
東園景區
  東園景區東園主要景區主要以東花園布局以山為主,以池為襯,主體建筑坐北朝南,是一組重檐的樓廳。東北角略為突出,內辟小院3處,重樓復道;西與住宅相連,總稱城曲草堂;中間設大廳3間是舊日園主飲宴聚會的地方,這種結構,為園林所僅見。樓廳前隔以寬闊的平坡草地,又有黃石疊成假山,氣勢雄渾,假山東側鑿水池一泓,南北狹長。池東有廊,北接大廳東部,南通臨水小亭。池水則自假山向東伸展,有曲橋架于水上。池南端有閣跨水而建,稱作山水間,內有“歲寒三友”落地罩,雕刻精美。城曲草堂前的黃石假山,疊石氣勢雄偉,是全山最精美的部分。西花園在住宅中軸線西側,以書齋為中心分隔成前后兩個小院。書齋名“織簾老屋”。書齋后面又有一院,隔山石樹木建書樓一座,在建筑布局-房和庭院結合緊密,這也是耦園的一個特色。……[詳細]
南山獅子洞
  南山獅子洞南山獅子洞位于南山景區內,但洞壑盤旋,嵌空奇絕;雖鑿池不深,但回環曲折,層次深奧,飛瀑流泉隱沒于花木扶疏之中,古樹名木令人叫絕,廳堂樓閣更是精巧細致,無愧為吳中名園。獅子林的古建筑大都保留了元代風格,為元代園林代表作。園以疊石取勝,洞壑宛轉,怪石林立,水池縈繞。依山傍水有指柏軒、真趣亭、問梅閣、石舫、臥云室諸構。主廳燕譽堂,結構精美,陳設華麗,是典型的鴛鴦廳形式;指柏軒,南對假山,下臨小池,古柏蒼勁,如置畫中;見山樓,可覽群峰,山巒如云似海;菏花廳雕鏤精工;五松園庭院幽雅;湖心亭、暗香疏影樓、扇亭等均各有特色,耐人觀賞。園內四周長廊縈繞,花墻漏窗變化繁復,名家書法碑帖條石珍品70余方,至今飲譽世間。……[詳細]
32、蓬萊山
蓬萊山
  蓬萊山萊山又名“九仙山”,位于明溪坂面鄉境內,距縣城35公里,海拔1288米,峰頂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是尤溪最高的山峰之一。巖鑿百欄曲徑峰回,峰頂立有觀音佛祖像,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蓬萊山不僅是明溪建縣前最早開發的名勝景點和宗教信士活動場所,而且是三明市最優美的旅游自然景區之一。區內山巒奇特,山勢雄壯,峰巒峭拔,怪石嵯峨,流泉飛瀑,鬼斧神工,茂林修竹,古木參天,奇花異草,山明水秀。山上有金鯽池、石棋盤、黑白二石子、煉丹灶、白鶴洞等勝景。同時,洞窟幽深,巖壑雄峙,峽谷險絕,山泉潺潺,蒼松翠柏,山光水色,景致宜人。相傳山巔有仙人來往,并可聞鼓樂聲。據《尤溪縣志》載昔人詩云:“微風輕動霧云開,日照峰巔香燭臺,不為神靈躬朝觀,只緣賞景上蓬萊”。蓬萊山盛夏不暑,嚴冬不寒,天高氣爽,平……[詳細]
玉虛洞觀音殿
  觀音殿玉虛洞內的觀音殿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或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相傳觀世音菩薩往昔在人間修行時,有一位佛名叫千光王靜住如來,他教給觀音菩薩一個咒子,即千手千眼無凝大悲心大陀羅尼(簡稱大悲咒)觀世音菩薩一聞此咒,歡喜無量,便發大愿心說:如果我能利益一切眾生,即生千手千眼。千眼表遍照,千手表遍能。所以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做度人舟!……[詳細]
張源聶家祠堂
  張源聶家祠堂張源聶家祠堂坐落在明溪縣胡坊鎮柏亨村,始建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坐西朝東,祠堂占地面積440平方米,建筑面積280平方米。有上下廳、天井、左右廂房、廚房。上廳正面供奉著0牌位,廳上方掛“德廣堂”大匾,另有“節義可風”橫匾一塊,乃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福建提督翰林學院所贈。祠堂面前原圍墻兩側有聶氏第19代祖人潔公約于1866年立的華表一對,于1966年前后倒塌。張源聶氏一世遠祖巃得公祖居江西贛州府瑞金縣白鷺樹下;二世福履公于宋景祐二年(1035年)始遷閩汀之寧邑會同里大塘尾聶家坊,至第九世五九公于大元年間徙居張源,五九公乃張源聶氏之始祖。張源聶氏家族已傳28代,繁衍85戶,403人。據譜載:張源忠公房居住在沙溪的后裔第九代祖惟琮公遷居泉州;十代琮長公遷居建寧虛田村。惠公……[詳細]
柏享陳氏探花祠
  柏享陳氏探花祠柏亨探花祠乃穎川陳氏之一脈。明嘉靖陳良公建祠,后于清乾隆四十四年重建,取名德馨堂,又名瑞峰祠。壬山丙向,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東西排連三廳兩邊回廊,左右邊橫廂各連廳12間。正廳中祀宋探花及第,授禮部侍郎祖陳儼公,妣陸氏夫人;五傳開基敕贈尚書祖文選公,妣吳氏夫人,報功任太和縣主簿祖諱良公,妣鄺孺人;醇德奉獎孝友端方祖朝輔公,妣方孺人神位。陳儼公為當時歸化縣(即現明溪)古定全溪陳氏始祖。探花陳儼乃貢川陳氏九子十登科宋吏部尚書陳世卿之長子,登宋真宗咸平五年壬寅王會榜探花,由海州通判升兵部員外郎,歷官至禮部侍郎,贈尚書。陳儼后裔子孫繁衍,枝繁葉茂,迄今繁衍四十余世,其嗣孫已遍及明溪、清流、寧化、將樂、龍巖、汀州、漳州、泉州等地。……[詳細]
36、君子峰
君子峰
  福建君子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于2003年2月,于2008年1月14日獲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于武夷山脈中段東坡余脈,北緯26°19′03″-26°39′18″東經116°47′21″-117°31′22″,橫跨福建省明溪縣的西北部和東部,涉及楓溪、夏坊、蓋洋、沙溪和夏陽5個鄉鎮的15個行政村,與福建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建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保護區總面積為18060.5hm2,其中核心區面積為7497.6hm2,緩沖區面積為4035.8hm2,實驗區面積為6527.1hm2,是武夷山脈中段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區屬于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0℃,極端最低氣溫-8.1℃,極端最高氣溫39.1℃.年日照時數1767.1h。年平均降水量17……[詳細]
37、聚龍寺
聚龍寺
   位于明溪縣楓溪鄉1.5公里處的壽山頂上。    看 點 閩省“四大名寺”之一  聚龍寺始建于唐開元九年(721年),俗稱瓦翠坪,歷代均有修繕。該寺風景瑰麗,廟宇宏偉,竹林蔥籠,是佛家圣地,閩省“四大名寺”之一,教徒遍布海內外。寺內殿宇巍峨,不僅是佛家弟子的行有去處身,也是歷代名人騷客必游之地。1933年毛澤東、-、-、彭德懷率領紅軍由建寧路經楓溪時曾慕名一游。 該寺原有觀音殿、天王殿 、大雄寶殿,下殿、方丈樓、藏經樓、觀山樓、僧房、膳萬、廚房等大小120多間組成一個1600多平方米的建筑群,現恢復了原貌,成為佛教活動重地和文物保護單位。  門 票/……[詳細]
明溪玉虛洞
  導游位于明溪縣城東北2公里的黃坡山下。玉虛洞是典型喀斯特地貌,石色如白玉黃蠟,洞分明洞、暗洞。因明洞頂端終年滴水,又稱“滴水巖”。明洞明亮不燥,怪石嵯峨;暗洞陰暗不潮,洞穴深幽。洞前有明代人所撰“玉虛洞天”、“玉虛仙侗”和“玉宇天漿”等題刻。明洞前為觀音殿,面積約100平方米,由左、中、右三根天然石柱支撐,內有天泉、“斗獅”、龜石、“蜂窩”、步月臺等10多個景觀;后為桃花洞,可容千人,石色晶瑩斑斕,有仙橋、佛頭巖、祥云巖、隱鵲巖、晃石、躍鯉石等景觀,其中“天鼓”和“虛鳴竅”最妙,用蘆掃輕拍,即發出巨響,經久不絕。觀音殿左側建有振衣亭,洞頂建有望月亭。暗洞因地因景安裝各色彩燈照明投影,內有鎮鯉石、“龜蛇入洞”、“一線天”、“沉溪”、“天河”、“仙人床”、“洞底日月”等景致。洞內外有宋以來摩崖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三级中文字 | 午夜视频福利在线 | 亚洲日本精品宅男 | 亚洲性图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在线日本v二区不卡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