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普洱市 > 景谷縣旅游

景谷縣旅游景點介紹

  云南茶馬古道普洱路段及附屬設施(景谷路段)位于景谷縣,年代為明代、清代,類別為古遺址。為普洱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復興橋位于普洱市景谷縣風山鄉抱母村抱母村民小組,威遠江.上游,距離縣城約30多公里,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同治七年. (公元1868年)杜文秀回民起義軍到該地橋被毀,民國27年(1938年) 重修。該橋橫跨抱母河東西兩岸,為三孔石礅砌成,每孔距離14.5米,橋面為木枕木板,橋兩端以條石為臺階,瓦面為懸山頂,全橋分為11格,……[詳細]
  芒島佛寺位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茂密村芒島小組,建于清代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為南傳佛教傣族佛寺,該寺坐北朝南,由山門、大殿、僧房、戒堂、后門及側門等組成,全寺占地面積2436.3平方米。大殿為三檐歇山頂式圍欄建筑,面闊3間,長20米,進深5間,寬15米。圓柱、門窗、藻井上均有以花卉、鳥獸、人物為主題的木……[詳細]
  碧光中學舊址位于景谷縣碧安鄉勐主街東。該學校原由地方鄉紳人士于1945 年捐款籌建,由正房和左右廂房組成,總面積369平方米,有操場和球場。1947 年中共地下黨派人到該校任教,進行新民主主義思想宣傳,并成立勐主特支進行革命活動。……[詳細]
  遷崗佛寺位于普洱市景谷縣永平鎮。……[詳細]
  景谷傣族佛寺建筑群主要指勐臥佛寺雙塔、遷糯佛寺、芒島佛寺。勐臥佛寺雙塔俗稱“樹包塔·塔包樹”,處于距縣城1公里的威遠鎮威遠村大寨。建于明末清初的“樹包塔、塔包樹”塔剎已被菩提樹包裹于塔中,菩提樹枝葉繁茂,樹冠高約25米,樹干直徑2米,以其粗壯根莖將整個佛塔纏繞,緊緊地把塔身包裹在其中,塔身刻有佛傳故事、民間傳說、動植物……[詳細]
  大寨佛寺位于普洱市景谷縣永平鎮西面茂密大寨村南側,建于清光緒25年,由大殿、僧房、戒堂、大門等組成,占地面積1365平方米,系傣族南傳佛教佛寺。……[詳細]
  云南省景谷縣永平鎮的永平壩子是一個狹長的山中沖積平原,面積153.3平方公里,是景谷縣最大的壩子,也是景谷縣商品糧生產基地,又是盛產蔗糖、烤煙的主要地區。春天,壩子內一片翠綠,生機盎然;秋天,稻谷金黃,甘蔗青翠,一派豐收的景象。而這一富美麗富饒的田園景象,得益于一座叫昔木的水庫。在解放前沒一件水利設施的時候,這里縱有壩……[詳細]
  景谷營盤文筆塔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水平鎮營盤村景(谷)臨(滄)公路54公里路旁,有一座密格式梯形磚石風水塔,這就是景谷營盤的文筆塔,在綠樹松林環繞的丘陵之中,塔尖似玉筍刺入云空,塔有六方共八層,塔基質料為紅砂石,塔身為青磚,塔高15.7米.塔基一層,塔身七層,塔頂呈一錐形,塔基每邊寬3.2米,高1.68米,塔身每層商1……[詳細]
  愛情樹過了“普洱”就到了“景谷”,愛情樹就生長在景谷城外的山坡上。愛情樹其實就是兩棵長在了一起的樹。傳說是這樣的:有一對年輕的戀人,在與為害鄉里的“黑龍”搏斗時,雙雙遇難,后來“白象”來了,制服了“黑龍”,為了慶祝“白象”的勝利并使“黑龍”永遠不得翻身。于是鄉親們塑了一個“黑龍”被“白象”踩在蹄子底下的雕像并為其蓋了一……[詳細]
  景谷大石寺在氣勢磅礴的云嶺無量山余脈南端,有一座山巒疊翠,異峰突起的山峰,像一把鋒利的寶劍直刺云天,峰頂懸巖巨石之上聳立著一座驚心動魄,凌云星辰的道教寺觀,這就是數百年來遠近聞名而風光奇麗的景谷大石寺。大石寺在景谷縣景谷鄉文山海孜文筆山頂懸巖之上,海拔2200米,巖高坡陡,有陜西華山之險,廈門鼓浪嶼日光巖之奇,歷代騷人……[詳細]
  景谷河水庫水,流過歷史,穿越了時光的沉淀,流淌出它的變遷與更迭。它以一種流動形態存在,是物種起源的搖籃,卻又是如此簡單。是的,它很簡單,再普通不過的微觀粒子,無處不在,輕盈透明,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水的流淌,關系到整個民族的命脈與歷史,黃河兩岸,尼羅河邊,印度河畔,都各自哺育了一個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民族。對于景谷……[詳細]
  帕莊河自然保護區帕莊河自然保護區位于正興鎮帕莊河帶,距縣城60余公里,離普洱約50公里的地方,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傣族小乘佛教朝仙圣地,也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巖溶地貌風景區。景區緊鄰彌寧公路,交通方便,河水自東向西流入小黑江。帕莊河水常年清澈見底,碧水灣環,兩岸群山合抱,石灰巖裸露活巖壁陡峭浩然如廳,氣勢非凡,或鐘乳石倒懸玲瓏……[詳細]
  威遠江自然保護區威遠江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于云南省南部景谷縣西南部,地處瀾滄江支流威遠江下游。從鐘碧路乘車41公里,穿過富饒的鐘山壩就踏進了長達40公里的綠色峽谷——威遠自然段保護區。保護區內有威遠江穿過,江兩岸是綠色的森林,靠江邊的是莽莽蒼蒼的熱帶雨林,中間地帶是雜木闊葉林,靠山頭的是普洱針葉林。保護區內幾十米高的大樹……[詳細]
  芒玉峽谷芒玉峽谷位于景谷縣城西北方向的鐘山鄉聯合村境內,距縣城18公里,從縣城乘車30分鐘左右就可到達,是人們觀光旅游,拍攝影視作品和風光的好去處。以谷深林幽,山勢峻峭,景點密布,四季變幻為主要特點。芒玉峽谷屬無量山系,其范圍有1225公頃,峽谷谷長6公里,白馬山主峰芒玉大尖山位于峽谷東側,海拔1492米,峽谷兩岸群山……[詳細]
  大仙人腳佛寺景谷的仙跡之多,是祖國名山大川中無以論比的,就云南所走過的8個地州60多個縣市中,多數是人文景觀,而景谷的自然景觀中,隨便屈指一數便可列舉十多處。而且,永平大仙人腳仙跡不但很有名氣,這里的故事不是口頭傳說,確是佛經經書實錄記載的。景谷大仙人腳佛寺漢文傣文碑-云南普洱,云南普洱景谷縣是一個漢文化與傣文化相互交……[詳細]
  位于景谷縣城大寨官緬寺內。樹包塔在寺東側,這是一座下方上圓的葫蘆形砂石浮雕塔。塔座方長4米余,塔高10余米,1株兩圍多粗的大榕樹,生長在塔頂中央,樹冠散開,偈一把擎天巨傘插在塔中,塔外又有無數粗裝的樹根把石塔緊緊樓在懷中。樹塔如融一體、美妙和諧。塔包樹在寺西側,也是下方上圓的葫蘆形砂石浮雕塔。1株一圍多粗的榕樹從塔中心……[詳細]
  遷糯佛寺位于景谷縣遷糯村,系清代古建筑,建于1778年。整座佛寺由山門、大殿、布書亭、僧舍、拜佛者宿舍等幾部分組成。山門全仿內地漢傳佛教的形式,高十八米,寬七米。正面設三道門,中為大門,兩邊各一側門。整體為牌樓結構,上段為木質,下段為石質基礎,底部為須彌座支撐著牌樓。頂部為三重檐,覆蓋青灰瓦,檐角上翹。牌樓天中用漢文書……[詳細]
  公榔村芒朵社 離景谷縣城威遠鎮十多分鐘路程,一個鳳尾竹掩映下的傣族村寨。村小學前兩棵800年的大榕樹如華蓋般擎天挺立,數十孩童嬉戲其下,初冬無風,尚聞蟬鳴,艷陽高照,樹影迷離。 沿小路而下,沿途古樹參天,菩提和芒果樹下有當地居民祭祀樹神、祈福禳災留下的儀式痕跡。若干樹枝環樹排列,并用白色絲線……[詳細]
  這里兩邊的森林中分布著各種花草植物,以及猶如龜背殼的巨大石頭,而河床上遍布無數“石缸”及大小不等的瀑布、平臺……藏于-云霧中芒玉峽谷屬于無量山山系,為典型丹霞地貌,與喜馬拉雅斷裂帶屬于同種地質結構系。其位于景谷縣城北18公里的鐘山鄉聯合村,驅車約行30多分鐘。那一帶曾是茶馬古道馬幫必經之處,芒玉峽谷上方還留有一段清末時……[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天激情视频A级在线版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自拍另类欧美亚洲中文字 | 亚洲Av片久久综合网 | 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久久AV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