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大同市 > 靈丘縣旅游

靈丘縣旅游景點介紹

  靈丘白求恩特種靈丘白求恩特種外科醫院舊址位于靈丘縣下關鄉楊莊村內,年代為1938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大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靈丘縣故城位于靈丘縣落水河鄉新莊村北,年代為漢。類別為古遺址。為大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向外延伸50米。……[詳細]
  刁泉冶銅遺址位于靈丘縣柳科鄉刁泉村西南,年代為明至清。類別為古遺址。為大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向外延伸100米。……[詳細]
  槍頭嶺冶銀遺址位于靈丘縣柳科鄉槍頭嶺村東,年代為明。類別為古遺址。為大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八路軍359旅旅部石礬舊址位于大同市靈丘縣上寨鎮石礬村,年代為1938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八路軍359旅旅部石礬舊址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靈丘故城遺址位于大同市靈丘縣落水河鄉新莊村北,年代為漢,類別為古遺址。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靈丘故城遺址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花塔生態民俗景區
  花塔生態民俗景區位于大同市靈丘縣獨峪鄉,是大同市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550米,四面環山,河水繞村。這里春秋兩季鳥語花香,山青水秀,氣候宜人,無霜期長,氣候適中,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山上花草樹木100余種。……[詳細]
唐河大峽谷旅游度假區
  唐河大峽谷距靈丘縣城1.5公里,位于太白山下唐河峪口處,至紅石塄鄉下北泉村,綿延20公里,唐河、天路貫穿其中,兩側山勢陡峭,峰巒峙立,一步一景,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譽。春夏之季,灌木郁郁蔥蔥,野卉芬芳,鳥鳴蝶舞,河水濤濤,峽谷中的跑道像一條紅彩帶沿唐河之畔飄逸,身臨其境置身于一幅流動的山水墨畫中,宛若仙境。唐河大峽谷旅游度假區于2021年12月被確定為省級旅游度假區。度假區核心面積62.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約24.5平方公里,其他植被面積約23.3平方公里,度假區整體植被覆蓋率達到76.7%,超過70%且長勢良好。除此之外,度假區位于太行山脈,海拔在700-1300米,在大氣環流、地理緯度、地形等綜合因素影響下,整體氣候呈現出冬暖夏涼的特點,是夏季避暑度假、冬季康養度假的圣地。峽谷谷底唐……[詳細]
  搶頭嶺冶銀遺址(第五批省保)時代:明代地址:大同市靈丘縣柳科鄉刁泉村的自然村-頭嶺村東坡尖山腳下遺址地處柳科鄉東部黃土丘陵山區,遺址東側為東坡尖山,依山勢堆集有冶煉銀后留下的廢碴,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60米,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初煉年代不詳,據村中義勇廟碑記載,明代這里就有冶煉的礦場。由此可知最晚在明代這里就是土法煉銀之地。現廢棄的礦碴、碾礦石的石磨盤、石碌碡分布于山腳下、村莊內外。礦碴裝于高嶺土制作的圓柱筒中,直徑5.5~6.5厘米,長度為0.3~0.4米。石碌碡約有10余個,置于村民的圍墻下,直徑0.5米左右,長度亦在0.5~0.6之間,青石制。石磨盤存2個,直徑約1.8米左右。制作程序:采礦,用碾磨成黃豆粒大小,放入用高嶺土模制的圓筒中,窯中用石頭盤成類似于燒火洞的樣子,將裝滿……[詳細]
  劉莊“三一”慘案紀念地(第五批省保)時代:1943年地址:大同市靈丘縣上寨鎮劉莊村劉莊“三一”慘案紀念地,占地面積約1125m2。1943年3月1日凌晨,駐上北泉據點的日偽軍80余人,突然將劉莊村包圍,強行將村民驅趕進劉檀院的東、西房,然后把門堵死,四周堆積柴草,澆上汽油點火焚燒。大部分群眾被活活燒死,民兵劉貴全及部分沖出的群眾也被敵人架起的機-打死。1946年5月9日劉莊群眾將死難者遺骨合葬于村西,并建紀念碑樓,內立石碑一通,記載當年慘案發生經過和死難者姓名。1971年村民與駐軍重修碑樓,并在碑樓南側新建紀念亭一座,內立漢白玉復制碑一通。“三•一”慘案殉難者達243人,是日軍侵略罪行的鐵證。三一慘案遺址見證了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的種種罪行,此遺址是其屠殺無辜中國人民的鐵證,三一……[詳細]
靈丘縣蝙蝠洞
  靈丘縣蝙蝠洞位于桃花溶洞景區桃花山海拔900米處,該洞洞內高大空曠,洞中有洞、洞洞相連,共有六個出口。數以千萬計的蝙蝠一層又一層地相互勾掛倒吊在洞壁、洞頂,晝伏夜出,蔚為壯觀。蝙蝠內洞還有一座觀音洞,洞內有3尊天然形成的佛像,栩栩如生,玲瓏剔透,天鑿地雕,精美無比。……[詳細]
車河有機社區
  車河有機社區位于紅石塄鄉,包括上車河、下車河兩個行政村,人口182人,面積27平方公里,耕地1213畝。該項目由金地公司和車河村農民合作社共同建設,總投資3.8億元,建設工期3年,是集“百企千村”產業扶貧工程、省轉型綜改重點項目一期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于一體的一個綜合工程。該項目主要對上、下車河兩個村進行整體改造,發展有機種植、養殖業,并建設生態旅游設施和新型農居。具體建設內容為:建設兩層結構130平方米的新型農居60套,作為村民安置房;“一元圓你創業夢”公寓30套;鋪設天然氣管道13公里;建污水和垃圾處理廠各1座;建設民俗博物館(建筑面積700平方米、院落3000平方米)1座、傳統廟宇5座、700平方米展示中心1座、1500平方米的接待中心;新建和整修田間路10公里;新修水利設施;新……[詳細]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位于喬溝南側約一公里的山坡階地上,坐東面西,為建筑面積825平方米的兩層建筑,由楊成武老將軍題寫館名。1986年8月10日,聶榮臻元帥為紀念平型關大捷賦詩一首。并次日,致信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出“平型關大捷意義重大,修復紀念館是必要的。”2007年對其改擴建,于2009年9月27日重新開館的景區總面積為8.5平方公里,總體規劃分為戰爭軸、紀念軸和烽火臺虛軸三大軸線14個景點,5個功能服務區。改擴建后的平型關大捷紀念館主展廳和半景畫館內陳列的部分珍貴圖片、文獻資料和文物,是首次公開展出。半景畫館運用現代科技和藝術手段再現了平型關大捷的戰斗場面。平型關戰役遺址位于山西省靈丘縣城西南30公里處,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七事變”后,日寇全面侵華,妄圖三個……[詳細]
空中草原
  空中草原,位于靈丘縣柳科鄉,海拔2158米,周圍是陡峻的山坡,山頂則是面積達3.6萬畝、坦蕩如砥、綠草如茵、野花遍地的大草原。居其上,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無邊無垠。夏季無暑,氣候涼爽,山花爛漫,牧草青青。秋季天藍草碧,牛羊滿山,是一處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好去處。……[詳細]
平型關烈士陵園
  平型關烈士陵園位于靈丘縣城東南靈丘縣武靈鎮靈源村,原名“靈丘縣烈士陵園”,始建于1962年7月,1965年9月25日立碑竣工。全園總占地面積60畝,有烈士紀念館、烈士塔、紀念碑、展覽廳、烈士墳塋等主要建筑,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陵園主墓區24座墓內安放著平型關戰斗中犧牲的八路軍烈士和其他抗日烈士遺骨556位。紀念堂內牌位上敬錄著在各個歷史時期參戰或從事黨政工作而犧牲的靈丘籍烈士名錄989位。陵園東墓區安葬著為修建京原鐵路、靈丘空軍機場而犧牲的烈士86位。紀念堂后為六角形烈士碑廳。紀念碑正面刻著“平型關烈士精神永垂不朽”,背面記載著平型關大捷及靈丘人民的戰斗歷程。陵園是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西省省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現有圍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詳細]
白求恩特種外科醫院遺址
  白求恩特種外科醫院遺址位于靈丘縣下關鄉楊莊村,距縣城67公里。醫院舊址現保存基本完好。1938年11月9日,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加拿大著名外科醫生白求恩,率領晉察冀軍區醫療隊從阜平到達靈丘楊莊。先后在石礬、串嶺溝、黑寺、曲回寺、河浙等搶救傷員,并根據抗日斗爭的需要,在察冀軍區醫院一所駐地楊莊村,創辦了特種外科醫院。1996年被縣政府確定為“靈丘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確定為“靈丘縣廉政教育基地”,同時也被我鄉政府作為“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地址: 大同市靈丘縣下關鄉楊莊村……[詳細]
覺山寺旅游景區
  覺山寺旅游景區位于靈丘縣城東南15公里的覺山山腰,覺山寺群山環抱,環境清幽,整座寺院與山水風光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可謂建筑與自然融合的典范。又名普照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遼大安五年(1089年)重建。明、清時期均有修葺。現存磚塔為遼代原構,余皆為明清所建。寺院建筑依山就勢,坐北朝南,南北長38米,東西寬24.4米,占地面積927.2平方米。寺院建在三條軸線之上,由三進院落組成。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韋馱殿、大雄寶殿;東軸線為魁星閣、碑亭、梆點樓、金剛殿、彌勒殿;西軸線為文昌閣、磚塔、藏經樓、羅漢殿、貴真殿等建筑。磚塔建于西軸線前院中部,為覺山寺主體建筑,建于遼大安六年(1090年),為國內保存較好、時代較早的一座密檐式磚塔。塔平面八角形,塔檐十三層,總高44.2……[詳細]
曲回寺石像冢
  曲回寺石像冢(第五批國保)時代:唐地址:靈丘縣三樓鄉曲回寺村是一處珍貴的唐代石雕組群遺址。曲回寺屬五臺山的下院,是一座曾擁有百余名眾僧的佛教寺院,宋、遼、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1937年被日軍燒毀,現僅存殿基、月臺、道、柱礎等遺跡。石像冢始建于唐天寶十年,史志記載原有石像冢60座,以曲回寺寺院為中心,周圍依山勢分布,總面積約20余平方公里。1980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石像冢群遺址。199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發掘了3座。每座石像冢外形呈土石墓狀,占地約20平方米,冢高3-4米,周長約30米。冢穴內石佛按1一2層封藏,佛象多少不一,少則30尊,多則50尊。佛象大小不等,最高5米,小者不足0.3米。有圓雕、半圓雕、浮雕,坐立不同,形態各異。這些石佛都用當地“貴妃紅”或“芝麻白”花崗石雕刻而成,質地……[詳細]
靈丘桃花山
  桃花山位于大同市靈丘縣紅石塄鄉沙湖門一帶,山下泉水奔涌,山上桃花爛漫,經過大自然千百萬年的造化,形成了一系列天然溶洞群,主要有桃花洞、蝙蝠洞。桃花洞位于桃花山海拔1900米處。該洞距今已有170萬年的歷史,并且仍處在生長期。洞內鐘乳林立,形態各異,有的如白玉般的大幅珠簾,有的如百折織錦垂慢,有的如披著盔甲的將軍,有的像一叢叢新鮮的蘑菇,層層疊疊,生氣勃勃。手捧仙桃,面帶微笑的桃花仙子吸引著無數青年男女來此一睹風采。蝙蝠洞位于桃花山北海拔900米處。該洞高大,四通八達。主洞深70多米,有六個出口,洞內數以千計的蝙蝠密密麻麻地倒吊在洞頂,像一串串黑色的精靈,晝伏夜行,十分有趣。西側洞的洞壁、洞頂天然形成的壁畫,栩栩如生。……[詳細]
20、曲回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曲回寺
  曲回寺又稱哭回寺,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曲回寺遺址千斤大鐵鐘文記載,曲回寺是五臺山佛寺的下院,與五臺山禪宗佛寺有密切的聯系,開元二十一年北京的大禪師慧感在此建寺,并且在建寺十年后,從天寶元年開始至天寶十一年間,雕刻了大批花崗石佛像,修筑三百六十座佛塔,按照順序埋于曲回寺方圓幾十里的地下,其規模宏大實為罕見。曲回寺附近的山崗、山腳、臺地溝岔等地方,散布有墓丘狀的石像冢。石像冢的形制均為石塊砌壘,上以長條石封頂,再以沙石土掩埋。每冢增留一小門,從外部能看見內部的石像。冢體大小不等,一般的高三四米,圍二三十米,從外觀看與墳墓無異。每座冢中都安置著十尊左右的佛、菩薩、金剛、供養人等雕像。發掘出的石像最大的高1.2米,面目已經模糊,但衣帶清晰可辨。石像冢充分反映出中晚唐時期佛像雕刻藝術的純熟。1……[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 欧美亚欧在线视频 | 特级撒尿AV在线播放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国产在线 | 亚洲第一香蕉狠狠 | 亚洲精品揄拍自拍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