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紅六軍團軍團部舊址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瑞塔鋪鎮瑞市居委會東黃家院子。1935年10月8日,蔣介石下令成立宜昌行轅,委派得力干將陳誠任參謀長,代行其職權,調集22個師140個團,加上地方保安部隊,共30余萬兵力,“圍剿”湘鄂川黔革0據地,企圖將紅二、六軍團聚殲于桑植、龍山、永順之間,從而消滅長江以南唯一一支紅軍主力部……[詳細] |
![]() | 紅軍寄養醫院舊址位于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龍鳳塔村橫塘灣組。1935年,紅二、六軍團實行戰略轉移、進行長征前,將23名傷員寄養在桑植縣洪家關橫塘灣。當地群眾將傷員安置在此,為養護傷員,既要與當地-武裝周旋,又要克服重重困難,為傷員備糧備藥,有的利用紡紗績麻,甚至變賣僅有的小量田土得到一些錢,盡量改善傷員生活。經過幾個……[詳細] |
![]() | 慈桑縣蘇維埃政府遺址位于湖南省桑植縣空殼樹鄉羅家坪村。1935年2月,敵人對湘鄂川黔邊根據地開始了“圍剿”行動,企圖趁紅軍在湘西立足未穩之機,迅速地將我軍孤立,限制和消滅于湘鄂西部邊境地區。紅軍根據-關于“要利用湘鄂敵人指揮的不統一,集中優勢兵力,先抓敵人弱點,不失時機地在運動中將敵人各個擊破”的指示精神,沉重的打擊敵……[詳細] |
![]() | 賀士道殉難地位于湖南省桑植縣竹葉坪鄉竹葉坪村彭家埡組。1920年春天,賀龍為擴充武裝,便通過在王子豳身邊堂叔賀勛臣通融,提請澧州當局配予三百條槍和三百箱子彈。王子豳表面應承,內心卻遲疑不決。賀龍一面寫信向他表示誠意,一面派副官賀植卿持重禮,由他父親賀士道和胞弟賀文掌專程前去申請槍彈。為了安全,特派幾名武裝護送,另有數十……[詳細] |
![]() | 葫蘆殼戰斗遺址位于湖南省桑植縣打鼓泉鄉金家坡村周家灣組。葫蘆殼是座大山,地處桑植城北20公里的澧水上游西岸。山臨澧水而起,陡峭險峻,高約400余米,因山有一洞如葫蘆而故名。山中部的懸崖峭壁之中,一條狹窄的棧道橫貫其間,長約400余米,地勢險要。當工農革命軍的紅旗在桑植上空剛剛升起的時候,桑植縣-頭目陳策勛、-黔軍第四十……[詳細] |
![]() | 紅軍赤溪河戰役遺址位于湖南省桑植縣利福塔鎮赤溪村。南岔戰斗后,敵人不甘心失敗,狂叫要血洗桑植。敵步三團團長向子云率二千余人向桑植進犯。1929年7月13日晚,賀龍率紅四軍全部撤出縣城,埋伏在柏家沖、八斗溪、梅家山、西界等地,巧布“空城計”,誘敵上鉤,截斷退路,然后“關門打狗”。7月14日,敵軍全部渡過赤溪河,向子云旅見……[詳細] |
![]() | 紅軍南岔戰役遺址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南岔村南岔渡口。南岔渡口在桑植城北7.5公里的南岔南面,是澧水河上擺渡的碼頭。渡口地據澧水要津,是解放前上通川鄂、下達津澧的要道。1929年6月上旬,趁桑鶴聯防“剿匪”指揮陳策勛與-軍周朝武部在桑植互相傾軋之機,賀指揮紅四軍再次攻占桑植縣城,組成0桑植臨時縣委和縣蘇維……[詳細] |
![]() | 莫家塔紅軍洞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廖家村鎮莫家塔村紅軍洞組。1931年秋,-反動派趁賀龍率紅軍主力東下洪湖之機,對桑植、鶴峰中心蘇區發動了大規模的“圍剿”。為了粉碎敵人的“圍剿”,保衛蘇維埃政權,紅軍留守在這個地區的部隊是土家族連長向國寬帶領的一個連隊,在紅巖洞建立了自己的軍事據點,憑借這險要地勢與敵人周旋,一面打擊……[詳細] |
![]() | 紅花嶺紅軍戰斗遺址位于湖南省桑植縣長潭坪鄉刷珠溪村紅花嶺組。1933年8月初,夏曦、盧冬生率領七師回到鶴峰的時候,正逢敵三十八旅潘善齋聯合當地團防向鶴峰蘇區“圍剿”。當時的蘇區只有鶴峰一座縣城,而鞏固現有蘇區的任務,實際是要以鶴峰縣城作為依托,鞏固和發展現有的基層政權。而夏曦拋棄燒巴巖會議決定,放棄鞏固原有蘇區的任務,……[詳細] |
![]() | 王炳南故居遺址位于湖南省桑植縣澧源鎮高橋居委會1組。王炳南(1889—1933),名朝福,白族,桑植縣澧源鎮高橋人。家境貧寒,幼年讀書不多,稍長務農,隨父租種田管水碾,買谷碾米釀酒出售,維持全家生計,婚后曾挑煤營生。1919年,王炳南入賀龍獨立營當兵,因作戰英勇,受賀信任,連擢排、連長。1926年夏,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詳細] |
![]() | 谷志標故居位于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龍鳳塔村橫塘灣。始建于清末,坐南朝北,三柱四棋的房屋三間,建筑面積96平方米,1909年谷志標出生于此,并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期。谷志標(1909~1996),號準如,白族,桑植縣洪家關人。谷志標自幼聰慧好學,7歲入祖祠讀私塾,12歲在谷氏彬公支祠獎學基金援助下,入縣城澧源高等……[詳細] |
![]() | 廖漢生故居位于張家界市桑植縣橋自彎鄉張家橋村百墩組。故居始建于清朝光緒年間,為一間低矮的木房。1911年11月14日,廖漢生誕生在這里,并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廖漢生,1911年出生,1929年參加桑植縣農民協會和縣蘇維埃的工作。1933年5月任鶴峰縣第4游擊大隊副大隊長。后任軍政治部秘書、師黨委書記、師政委、……[詳細] |
![]() | 洪家關革命烈士紀念塔位于桑植縣城北13公里的洪家關羅家臺山上,山有數峰,惟此峰突出,松柏層林,郁郁蔥蔥。從山腳至山頂共有280級石階,沿石級直徑而上,分兩個歇息點,直抵塔身,可謂雄偉壯觀。紀念塔高15米,鋼筋水泥結構,基座呈正方形,塔座正面刻碑文,塔身直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塔頂狀若攢尖,直指蒼穹。在第一次國……[詳細] |
![]() | 桑植縣烈士陵園位于張家界市桑植縣澧源鎮朱家臺。桑植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湘鄂邊、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地,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1927年南昌起義失敗后,周逸群、賀龍受黨中央派遣,于1928年2月輾轉來到桑植。周逸群、賀龍來到桑植后,成立中共桑植縣委,創建工農革命……[詳細] |
![]() | 賀滿姑烈士紀念亭位于湖南省桑植縣澧源鎮北二街澧水岸邊。賀滿姑(1898—1928)系賀龍的胞妹,大革命時期,她同大姐賀英拉起農民武裝,打富濟貧,除害滅暴。1926年夏,賀滿姑隨賀英擴充兩營農軍,聯合本縣民軍進占桑植縣城。10月,她留守后方,率領隊伍活躍湘鄂邊境,支持北伐戰爭。1927年任游擊支隊長。1928年她帶領部屬……[詳細] |
![]() | 賀龍紀念館AAAA ![]() ![]() 賀龍紀念館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洪家關村賀龍故居旁。賀龍紀念館,是1996年0桑植縣委、桑植縣人民政府為紀念賀龍誕辰100周年,經0中央宣傳部批準同意修建的,0中央總書記、-主席-題寫了館名,“賀龍紀念館”五個金色大字的牌匾高懸在大廳門額上。館中立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集團軍捐贈的賀龍銅像。賀龍紀念館占地9……[詳細] |
![]() | 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陳家河鎮黃木潭居委會。1935年2月至4月,蔣介石為“剿滅”紅二、六軍團,以8個師兵力進行外層-堵防,采取分進合擊、嚴密堵防、攻堵結合的手段逐步壓縮包圍,根據地-縮小到永順塔臥、龍山龍家寨一帶狹小地區。對此,湘鄂川黔省委、軍委分會決定二、六軍團總部撤離塔臥,向桑植西北方向轉移,開辟新蘇區。4月1……[詳細] |
![]() | 賀龍故居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此為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賀龍元帥紀念建筑。故居由賀龍的祖父賀良仕建于清末,民國5年(1916),賀龍搗毀芭毛溪鹽局,組織武裝后,故居于次年7月27日被反動派燒毀。民國8年(1919),賀龍的父親賀士道在原址重建。民國17年(1928)2月賀龍回洪家關領導桑植起義,次年……[詳細] |
![]() | 位于湖南省桑植縣劉家坪白族鄉珠璣塔村八卦樓組干田壩。1935年9月開始,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紅二、六軍團在湘鄂川黔,蔣介石乘紅二、六軍團陷入較為孤立的時機,調集了140多個團30多萬人的兵力向湘鄂川黔革0據地展開大規模“圍剿”。1935年11月4日,0湘鄂川黔省委、軍委分會召開了劉家坪會議,任弼時、賀龍等堅持從實際出發……[詳細] |
![]() | 介 紹: 位于汾河邊上,是一座新近建好的開放式公園。公園呈狹長型,一側是公路,一側是清澈的汾河水。公園內種植了大量的樹木,并用石子圍出了片片綠茵茵的草地,如此大面積的綠地在風沙較大的太原市內實屬少見。所以每到節假日,總有許多人們攜朋帶友來這里走走。門 票/開 放 時 間: 5元 山西太原市……[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