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巖屋】 桑植、容美兩土司議和遺址,位于桑植縣五道水鄉七眼泉畔。《直隸澧州志》載:其“上有大巖屋可容數百人,下有七眼泉水流出……”因自然天成一高20米,闊畝余大石屋而得名。其內鐘乳石星羅棋布,垂懸其間,石屋外峭壁百仞,猿愁鷹驚;下臨七竅涌泉,漱玉噴晶,湍瀉東流。僅鑿一石徑盤旋其間溝通湘鄂邊境。地勢險陡,山川巍峨。桑植……[詳細] |
![]() | 【麻寮城】 位于桑植縣官地坪鎮槐樹洛,距縣城東北55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由土司唐涌興建署治,襲18世366年。此城座北朝南,前有小坪,后有“漢代漤中蠻”覃兒健在山頂營建的寮云寨,司署是石木結構的三進院堂,四周壘筑高4米、厚近l米青石圍墻,構造堅固,距今600余年,臺階完好,青石柱前門上所鐫“皇天土圣賢書可耕可……[詳細] |
![]() | 【鄧土司署衙舊址】 座落在桑植縣人潮溪鄉塔坪村衙門組,淡水支流牛寒溝右岸臺地上。元朝元正年間,由土司鄧鈞忠奠基、其長子師圣竣工,至今600多年。司衙座北朝南,占地6000平方米,有5柱4騎正廳瓦房2大間,左右為廂房,中間堡亭連構上下廳堂。曾為石門、慈利邊境政治中心,故地今仍稱衙門,鄧鈞忠父子后在雙獅(今屬白石鄉)強令土……[詳細] |
![]() | 【老司城遺址】即桑植地方軍民宣慰司署址,在縣城北50公里荒溪、今沙塔坪鄉茶盤口村官屋場,乃向姓另一支土司古城。<宋史>載:紹興七年(1137),“湖廣靖康以來,盜賊盤踞……獨向思勝等5人親號溪洞歸朝,誓掌防拓,卒能保境息民,授湖廣桑植等處軍民宣慰使職,約束苗民,擁有上下桑植地”。向于景炎4年(1279),在澧水北源上游……[詳細] |
![]() | 【下峒長官司治遺址】 在桑植縣兩河口鄉下洞街,距縣城西北25公里,由向仲貴創建,襲12世306年。清雍正改土歸流后,仍于此建巡檢署衙,設義學直至清末。城垣南北座向,北依龍頸山,澧水南源自西南環城逶迤東流。一色木構房宇,呈“丁”字布落,長1公里,寬500米,占地近2公頃,其勢巍峨壯觀。民國初年被毀。舊址由向氏后裔建住宅,……[詳細] |
![]() | 【中峒長官司衙遺址】 先后營建于桑植鹽井塘和永順堡子溪。鹽井塘,土語稱“車革”,在上洞街鄉長嶺崗,距縣城50公里,明宣德4年(1429),向仲爵于此建中峒司署,下傳9世至向世賢,其“思車革土瘠民多,日后子孫難以斯基域”,將司署改為官廳,留擺手堂為祭地,令向忠明守此,移司治于今永順縣官壩鄉堡子溪。治所清季平為農田,城垣遺……[詳細] |
![]() | 【上峒長官司衙遺址】 今桑植上洞街鄉政府駐地,距縣城西45公里,是桑植一向氏土司治所。據<柿溪州志)和清乾隆<桑植縣志>載:(柿溪州首任宣撫使)向克武,其先系南京珠市街汪閣土地人氏,于北宋建隆三年(962)奉調平柿溪蠻,功授柿溪軍民宣撫使職,于斯地設衙建城。明永樂二年(1404),傳至9世紀仕金卒,仲賢、仲舜、仲貴三子……[詳細] |
![]() | 【充縣及臨澧縣城遺址】 即今桑植縣城澧源鎮。原稱瓦窯崗,在澧水及其支流酉水交匯處。清乾隆《桑植縣志》卷之一載:“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充縣,東漢因之。” “充城即今桑植縣治”(據《中國歷史地圖集》和《湖南通志》)。清《直隸澧州志》亦稱:“充城,在(慈利)縣西240里,即今……桑植縣治。”清乾隆《桑植縣志》卷一又……[詳細] |
![]() | 【朱家臺商周遺址】 1981年在桑植縣城朱家臺菜丘文化層遺址中發掘出商周時期陶器、陶片;在南岔月亮田采集到磨制石斧一件,呈梯形,雙面刀一件,呈弧形,皆為石灰巖制成。從器物形制上看,與湘西北、湘中、鄂西地區同時期商周文物明顯相似,其陶器特征以灰陶為主,繩紋、凹弦紋最常見,但也有如土家人服飾壓邊的“角尺紋”陶片。這是一具有……[詳細] |
![]() | 王氏祠堂地址: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時代:清……[詳細] |
![]() | 苦竹寨距九天洞5公里,為湘西北保存最為原始、完整的古鎮,保留著典型的明代民居建筑群,具有良好的民俗開發基礎。曾是澧水上游千帆林立的老碼頭、商人云集的古集市,梢公蕩魂的逍遙窟、明清明代的萬花筒。古老的風火墻、底矮的吊腳樓,向游人展示著土家人的聰明才智,一條條青石板、一聲聲咚咚喹,在訴說著古寨子過去的輝煌。古寨建于唐宋,盛……[詳細] |
![]() | 柳楊溪旅游度假區座落于張家界桑植縣竹葉坪鄉境內,是由張家界溇水旅游開發公司綜合開發, 經過四年的開發建設,第二期工程現已竣工,具備了一定的接待能力。2013年共接待游客5萬余人,大部分為本省游客。目前規劃投資2400萬元,已投資800萬元。旅游休閑項目有:柳楊溪旅游休閑農莊、溇水平湖游、小溪沖浪、水上娛樂、自行車、垂釣……[詳細] |
![]() | 峰巒溪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張家界市桑植縣城西南側,由梅家山景區、西界景區、峰巒溪景區和九天洞、苦竹河景區組成,總面積3.3萬余畝,森林覆蓋率86.6%。該地域呈現出顯著的生物多樣性,地貌景觀奇特,素有“小天子山”之美譽。一條彩色山溪把“無水不成園”在峰巒溪得到了充分展現現,森林間、石縫里涌流的泉水漫溢成許多飛流的瀑布、小灘……[詳細] |
![]() | 總投資1300多萬元。占地4050平方米,建筑面積8797平方米,設有觀眾席20138座,貴賓席51座,室內設有籃球場、乒乓球、舉重、武術、象棋、圍棋、建設等多種訓練館。為全縣廣大市民提供了娛樂休閑場所,使全縣體育事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詳細] |
![]() | 桑植民歌廣場2008年7月動工修建,為縣政府同年重點工程項目之一,為第一屆和第二屆中國桑植民歌節主會場和主表演場地。廣場占地面積24600平方米,其建設重點突出民族與民歌特色,定位為集民歌演繹、健身休閑于一體的群眾性文化體育休閑廣場。民歌廣場是在借鑒外地廣場建設基礎上,結合我縣實際,經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等征詢……[詳細] |
![]() | 苦竹河大峽谷位于澧水上游,地處湖南西北部的張家界市的西部,距張家界市區35公里,北與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相隔65公里,西與苦竹寨、九天洞毗鄰,從苦竹寨至大溪坎陳家河。地處中緯度,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6.8℃,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5.1℃,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8℃,多年極端高溫40.7℃,多年極端低……[詳細] |
![]() | 桑植縣農民協會遺址位于湖南省桑植縣澧源鎮東正街。1926年底,0湖南省委派謝澤智為特派員來桑植幫助發動和領導農-動。1927年4月,在此成立桑植縣農民協會,由王蔭蘭、陳俠南等人組成,同時由陳月英、陳祝英等人組成縣婦女協會,提出“打倒列強!打倒軍閥!打到土豪劣紳!”等革命口號。農民協會突出地做了以下四件事情:一是開展宣傳……[詳細] |
![]() | 羅峪整編舊址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谷羅山鄉學堂堡村中樂峪。1928年7月初,-桑植團防陳策勛、姜文周勾結敵人又一次偷襲洪家關,在敵強我弱,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工農革命軍幾經受挫,賀龍搜集失散部隊在羅峪(現為谷羅山鄉)進行休整。此時,0湘西特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陳協平歷經艱難險阻終于在崇山峻嶺中找到了賀龍,向賀龍傳達了0湖……[詳細] |
![]() | 0第一屆桑植縣委舊址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澧源鎮東正街原縣檢察院內。1928年1月上旬,黨中央成立0湘西北特委,并委派賀龍、周逸群前往湘西北發動群眾,建立工農武裝,舉行武裝起義,創建革0據地。2月28日,湘西北特委一行抵達桑植洪家關,立即發動群眾,成立0桑植縣委,縣委書記李良耀。僅一月時間,組建了一支3000多人70……[詳細] |
![]() | 桑植起義舊址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澧源鎮東正街縣政府院內。南昌起義失敗后,賀龍主動向黨中央請求回湘西拉隊伍,搞-。1928年1月,0中央同意賀龍的請求,并組成0湘西北特委加強領導。1928年元月11日賀龍和周逸群等從上海前往湘西北發動群眾建立工農武裝,舉行武裝起義,創建革0據地。2月28日湘西北特委一行抵達桑植縣洪家……[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