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黃石市 > 陽新縣旅游

陽新縣旅游景點介紹

  陽新縣玉堍村,位于縣城西北十公里處風景秀麗的黃姑山腳下,自然環境優美,村前有小溪長流,村后有群山環繞。翠竹搖曳,泉水叮咚,民風純樸,家樂人和。玉堍村建村歷史悠久,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據陽新縣志和玉堍村李氏族譜記載,該村自宋元時期,便有先人居住。至明清兩代,該村更是人丁興旺,香火鼎盛。玉堍村后的黃姑山上,清代所建的西山寺,……[詳細]
  李氏宗祠位于陽新縣太子鎮老街,始建于清光緒元年(1875),由李氏家族中大學生兼候選縣丞李楓泉、李超凡二人提倡興建,歷時五年建成。由主屋、側屋、后院組成,占地十余畝,后在1930年被毀,現存建筑為1936年重建。座南朝北。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面闊20米,進深60米,為單檐磚木瓦房,抬梁和穿斗構架,硬山……[詳細]
  闞家塘古民居位于陽新縣排市鎮下容村,始建于清中期。平面為東西長、南北寬的長方形。占地面積約3500平方米。由祖堂、-議事廳、會客廳、廚房、茶樓、和廂房等組成。以祖堂為中軸線,東西順序排列、南北依勢抬高,四周構筑高大墻體。二層單檐磚木結構,穿斗構架,硬山墻擱檁,小青瓦屋面。天井、回廊、排水溝由青石板鋪墁;正面開有三個大門……[詳細]
  坳上老屋位于陽新縣楓林鎮坳上村。始建于清嘉慶年間,歷時20年建成。坐東朝西,占地約2800平方米,前檐高5米,嵴高7米,全長35米,前寬70米,后寬80米,平面是并排五間,有三道正門,兩道偏門,縱向一路三進,整體成扇形。有天井27個。該老屋為我省傳統民居的研究提供了實物例證。……[詳細]
  墩福影壁位于陽新縣白沙鎮墩福村,明代晚期“楚府儀賓”董曰壯府第遺存。磚雕。高5.2米,寬4.35米,厚0.5米。瓦頂采用硬山屋面,鋪作用四鋪作斗拱,上身部分采用廊心墻做法,下肩須彌座式。上身壁面由一塊塊雕花面磚貼砌,上部中心是雙龍搶珠;下部中心是鯉魚跳龍門;右邊是山石、松柏、梅樹、虎,左邊是山石、松柏、花草、梅花鹿、喜……[詳細]
  洪氏宗祠位于陽新縣龍港鎮梧塘村。建于清代。坐南向北,占地面積1185.8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中軸對稱布局,中軸線上依次為戲臺、前廳、中廳、后廳。兩側設廂房,四周以磚墻圍合。該宗祠是形制規整,布局合理,是湖北省珍貴的鄉土建筑。(第五批)……[詳細]
  賈氏宗祠位于陽新縣陶港鎮賈清伍村,始建于康熙年間。建筑面積約800㎡。平面為長方形,一進三重,單檐硬山灰瓦頂,磚木結構。該建筑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寓意深刻,是鄂東南地區鄉土建筑的佳作。(第五批)……[詳細]
  柯家老屋位于陽新縣木港鎮金河村。建于清末。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一進三重,磚木結構。由主體建筑和次第建筑組成,現存大門、前廳、中堂、后堂、廂房及水井等。該建筑建筑風格獨特,構造獨具匠心,對研究鄂東南地區的建筑歷史、建筑風格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實物例證。(第五批)……[詳細]
  李家堡民居位于陽新縣龍港鎮龍港村李家堡灣。始建于嘉慶十二年(1807)。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筑面積803.25平方米,整個建筑風格為仿徽派建筑。五進七開間,磚木結構建筑。室內采用木板壁隔斷,壁板下部全部采用條石防潮。該建筑整個建筑外觀雄偉壯觀,雕刻精美,具有明顯的徽派建筑風格,是研究徽派建筑文化傳播的重要實物資料……[詳細]
  銅灣陳民居位于陽新縣王英鎮銅灣陳村,建于清末至民國時期,計有陳世棟祖屋、陳緒雪祖屋、陳細松祖屋、陳細德祖屋、陳世英祖屋、陳世元祖屋等。形制基本相同,四合院式布局,磚木結構。該建筑群是一處血緣家族聚居群落,對研究鄂東南地區傳統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第五批)……[詳細]
  李清塔位于陽新縣大王鎮李清村。八角七層樓閣式實心磚石塔,通高23.2米。一、二層石砌,三至七層磚砌。塔頂以石板鋪蓋,石雕寶珠塔剎。未設門、窗,塔檐施石雕,檐角裝魚尾。該塔造型華美,工藝精湛,風格獨特,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第五批)……[詳細]
  梁氏宗祠位于陽新縣白沙鎮黃塘村。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700),后歷有擴建,光緒二十三年(1898)形成現有規模。坐北朝南,因地勢建筑自前至后各進房屋依次抬高,平面略呈長方形,面闊45米、進深55米,磚木混合結構,硬山灰瓦頂,穿斗抬梁混合構架。該建筑在設計理念、選址、布局上顯現出濃厚的封建宗法制思想,研究鄂東南地區宗……[詳細]
  伍氏宗祠位于陽新縣王英鎮伍家祠村。始建于清順治十年(1653),歷康熙、乾隆、光緒年間擴建而成。一進四重磚木結構,由戲臺、廣場、享堂、寢室、廂房等建筑組成,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60平方米。整個建筑外觀雄偉壯觀,梁柱高大挺拔,具有明顯的明末遺風,對研究鄂東南的建筑歷史、建筑風格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第五……[詳細]
  寶塔村文峰塔寶塔村文峰塔位于陽新縣興國鎮寶塔村,建于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六角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通高29.72米。每層交錯設兩扇拱券門及兩個壁龕。一至六層南壁上方嵌石匾,分別陰刻楷書“文峰塔”、“引虹”、“凌云”、“凝霞”、“御風”、“重光”。該塔造型優美,匠心獨具,是鄂東南地區文峰塔中的佳作。(第五批)……[詳細]
  “圣旨”牌樓位于陽新縣龍港鎮石角村牌樓組。明朝正統七年(1442),英宗為贊頌當地鄉紳楊德明納谷賑濟饑荒,“旌表楊昭仗義”敕建此牌樓。樓高14米,寬12米,木構,分上下兩層。上層中懸“圣旨”牌。該牌樓形制獨特,雕刻精美,集建筑、禮制于一體,具有較高歷史和藝術價值。(第五批)……[詳細]
  十八折井位于陽新縣浮屠鎮十八折村。建于明嘉靖年間。青石鋪砌而成,占地面積54平方米。有主井一眼,輔井兩眼。主井與輔井之間有溝渠相通。該井構筑精巧,獨具匠心,是研究古代鄂東南地區生活方式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劉伏包墓群南北朝至宋代墓群,位于陽新縣白沙鎮汪武頸村,面積約3萬平方米,規模巨大、保存完好,對于研究當地的歷史文化和民間宗族葬俗等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石清垴遺址新石器時代至西周遺址,位于陽新縣白沙鎮石清村,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左右,采集有陶片,部分陶片有刻劃紋。該遺址對于研究鄂東南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第五批)……[詳細]
  觀音垴遺址新石器時代至西周遺址,位于陽新縣浮屠鎮鄒家灣村,面積約2.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9米左右,地面采集有石斧、石錛和陶片等。該遺址對于研究鄂東南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第五批)……[詳細]
  岳家嶺遺址新石器時代至西周遺址,位于陽新縣富池鎮袁廣村,面積約4600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左右,地面采集有石錛、單孔石鏟、三孔石刀和陶片等。該遺址對于研究鄂東南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第五批)……[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人成小视频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66 |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免费大全日本一片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