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水關位于嘉定鎮人民街西首,年代為元。據光緒年間《嘉定縣志》載:“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知縣高衍孫筑土城。元至正十八年(1358)張士誠派遣將官呂珍改用磚石修建城墻。”及至明朝,曾先后維修四次。從清代順治到同治年間又重修過七次。由此可見,最初的土城原貌已不復存在,如今的磚墻起源于明朝,以后在明清兩代中又反復修繕,嘉……[詳細] |
![]() | 南水關位于嘉定鎮南城河東街東首,年代為元。河面開闊,跨橫瀝河的南水關又稱回龍關,東西走向,踞橫瀝河與外城河之交匯處。據介紹始建於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明、清兩朝屢有修葺。一九九一年夏秋,南水關由鎮政府出資重建。保護范圍:水關實體外東。西、北:各10米。南:環城河。建設控制地帶:北:現六層建筑南外墻線;西:現六層建……[詳細] |
![]() | 西城墻位于嘉定鎮人民街西端,年代為元。建于南宋(1219年)距今已有近800年歷史的西城墻,被人民街隔為南北兩段。北段北端始于清河路西城河橋,此段古城墻的西端緊挨著居民住宅樓的窗戶,高約十余米(齊3樓);經過修繕有一突出于城墻外側用以防御攻城之敵的高臺——敵臺和垛口,再往南的城墻上還有現代防盜的電子圍欄。此段西城墻為嘉……[詳細] |
![]() | 南城墻位于嘉定鎮南大街南端,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嘉定城墻大部分已經拆毀,現存長度約240米。嘉定城墻呈圓形,有城門四座,分別為東門(元代稱晏海門)、西門(元代稱合浦門,明代改名濟漕門)、南門(元代稱澄江門,明代改名宣文門)、北門(元代稱朝京門、觀瀾門,明代改名振武門)。現存古城墻分為南門、西門兩段,各長……[詳細] |
![]() | 賓興橋位于嘉定鎮孔廟東側,年代為宋,清重建。賓興橋為嘉定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西:孔廟保護范圍;東:橋體以外5米;南、北:橋體以外各10米.。。建設控制地帶:西:孔廟保護范圍;東:保護范圍以外10米;南、北:保護范圍以外20米。建設控制地帶內不得建平行橋梁。。……[詳細] |
![]() | 登龍橋位于嘉定鎮南大街北端,年代為宋,明重建。登龍橋為嘉定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南、北:橋體以外各5米;東、西:橋體以外各10米。保護范圍內不得建平行橋梁。建設控制地帶:北:城中街;東、西:保護范圍以外各20米;南:保護范圍以外10米.。……[詳細] |
![]() | 翥云堂位于嘉定鎮法華塔塔院內,年代為清。翥云堂為嘉定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在法華塔保護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在法華塔建設控制范圍內。……[詳細] |
![]() | 明忠節侯黃二先生紀念碑位于嘉定鎮匯龍潭公園,年代為民國。明忠節侯黃二先生紀念碑為嘉定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紀念碑為中心半徑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10米。……[詳細] |
![]() | 百鳥朝陽臺位于嘉定鎮匯龍潭公園,年代為清。百鳥朝陽臺為嘉定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四側臺基以外各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20米。……[詳細] |
![]() | 井亭位于嘉定鎮匯龍潭公園,年代為明。井亭為嘉定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井亭為中心半徑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10米。……[詳細] |
![]() | 翥云峰位于嘉定鎮匯龍潭公園,年代為明。翥云峰為嘉定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翥云峰為中心半徑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10米。……[詳細] |
![]() | 嘉定萬佛寶塔位于嘉定鎮匯龍潭公園,年代為宋。嘉定萬佛寶塔為嘉定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萬佛寶塔為中心半徑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10米。……[詳細] |
![]() | 上海宏泰園AAA ![]() 上海宏泰園地處上海西北郊,座落于“全國葡萄之鄉”—嘉定區馬陸鎮,占地面積約300多畝,是集種植、養殖、休閑、觀光、會務、餐飲為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園。宏泰園積極開拓,不斷進取,將江南園林建筑與現代生態農業建設有機結合,使園區逐步建設成多功能的新型農業旅游景區。游客置身于這片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生態園里,能親近自然、品茗垂釣、體……[詳細] |
![]() | 上海國際汽車城位于安亭地區,占地89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區、整車制造和零部件配套制造區、國際賽車場、教育園區和安亭新鎮區等主要區域,是集制造、研發、貿易、博覽、運動、旅游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汽車產業基地及現代化新城鎮。它是上海市政府“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項目、西部的綜合性汽車產業基地,與上海東部的微電子產業基地、南部……[詳細] |
![]() | 華亭鎮毛橋村是全國35個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之一。綠樹鳥語花香,小橋流水人家。村內河道、道路自然型,綠化環境生態型,建筑風格田園農居型,基礎設施城鎮基礎型,向世人展現了她的獨特魅力。毛橋村在改造過程中堅持以村容村貌的綜合整治為重點,通過農宅改造,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個亮點。主要景點有:知青小屋、農具春秋、毛橋食堂、界……[詳細] |
![]() | 展示館改擴建工程為舊廠房改造再利用,總建筑面積10750平方米,其中改建6283平方米,擴建4467平方米。展示館改擴建工程在建筑節能上采取了國內先進的技術和建筑設計本身空間構造相結合的方式。展示館的工程獲得了2009年度上海市政工程“白玉蘭“獎(市優質工程),上海市工程建設優秀QC成果一等獎,CIOB杰出建設項目管理……[詳細] |
![]() | 紀念館于2008年7月底建成開放,位于外岡游擊隊的發源地嘉定區外岡鎮楊甸村,設主體建筑和呂炳奎同志舊居各一幢,占地總面積3000余平方米,展廳面積120余平方米,內設三個展室,通過各種文物、圖片和歷史資料80余件,采用影視、水粉畫、雕塑等不同形式,生動再現了當年外岡游擊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抗日、英勇戰斗的光輝事……[詳細] |
![]() | 高炮四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有三個功能區,一區為“國防苑”,由光輝歷程、國防新旅、光榮團隊、神圣使命四個教育模塊組成。二區為“導彈模擬訓練館”,主要進行相關的國防知識的介紹,提供模擬操作平臺,達到寓教于樂目的。三區為各類庫室和基層連隊,主要展示良好的內務秩序和正規化管理水平。近年來,高炮四團積極服務于地方文明建設,面向地……[詳細] |
![]() | 檔案館成立于1959年6月,是嘉定區永久保管檔案的基地、檔案信息中心、政府公開信息利用查閱中心、上海市一級檔案館、嘉定區政府指定的信息公開查閱窗口、區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區紅領巾實踐基地、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館在確保館藏檔案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館藏資源,辟建了150平方米的檔案展覽廳,固定展覽主題為“檔案里的嘉……[詳細] |
![]() | 嘉定區革命烈士陵園,建于1959年,1993年初遷建,現位于上海市嘉定區塔城東路486號,占地面積53畝。1994年3月完成一期工程,2000年3月兩期工程竣工。2002年對革命烈士史料陳列館陳展形式及手段進行了改造,全館引用聲、光、電、影視合成、視聽臺等富有特色的現代化展示手段和形式隱現烈士風采。陵園主體建筑有烈士墓……[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