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利村黨史學習教育沉浸式體驗園位于永利村四季果蔬園內,面積約2萬平方米;夭捎瞄_放式建筑格局,百年黨史奮斗篇、檔案憶空間、鄉村“復興少年宮”三大板塊連貫分布。其中黨史學習教育分為“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4個篇章,內設多個黨史小故事。該園將紅色文化內涵與自然田園風光相結合的獨特教育形式受到蘇州市……[詳細] |
![]() | 金村園茂里1926黨支部舊址位于塘橋鎮金村園茂里,是1926年中共金村支部的辦公地和聯絡點,張家港市境內早期中共黨組織活動的見證。2013年在原址建成金村黨支部紀念館。館內還原“金長茂糶糴米行”場景,設置金村黨支部簡史陳列展、名人堂等,充分展現中共早期黨組織秘密開展活動的情況![詳細] |
![]() | 雙山島渡江勝利公園總規劃面積約30萬平方米,包括紀念碑廣場、“勝利之路”展示區、雙山島渡江戰役展示館、清風文化荷園、拓展區等五大組團。近年來重點策劃開展“沙洲解放·勝利之路”張家港解放日主題活動、渡江勝利公園落成暨全國退役軍人書畫作品展、紀念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主題詩會等重要活動。2020年以來先后接待各類團隊600余……[詳細] |
![]() | 1941年2月,沙洲縣抗日民主政府在錦豐店岸成立,是當時蘇南地區規模最大、人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抗日根據地。2012年10月,在常家埭異地新建紀念館。沙洲抗日民主政府紀念館是蘇州市多個教育基地之一,采用文字、圖片、雕塑、實物等傳統手段,加上聲、光、電等現代技術,全面展示了沙洲人民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保家衛國進行的英勇斗爭……[詳細] |
![]() | 謝愷(字玉芝),1926年秋參加中國共產黨。1927年6月下旬,謝愷奉黨組織之命擬撤離常熟,臨行前慘遭國民黨-暗殺。他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張家港、常熟、江陰地區為革命犧牲的第一位共產黨員。故居內陳設謝愷用過的文物和刊登謝愷事跡的部分書刊,展覽分為“烈士的一生”“友人憶烈士”“史料選摘”“事跡研究”“精神照千秋”……[詳細] |
![]() | 張家港市烈士陵園位于香山東麓。1991年12月由“沙洲公園”遷建至香山風景區,1992年4月正式落成,占地面�35.53畝,由四個路段42級臺階組成,寓意在歷經四個時期,我市解放四十二年之際,為紀念我市光榮犧牲的烈士而遷建的烈士陵園。張家港市烈士陵園是張家港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物保護單位、烈士紀念建筑物……[詳細] |
![]() | 徐宅:位于鳳凰鎮高莊村。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四合院格局,東廂房已拆除,現存四開間兩進一側廂,歇山式磚木結構,F仍為徐姓人家居住,設施完好,境內類似古建筑現存稀少。……[詳細] |
![]() | 仿蘇式糧倉:位于鳳凰鎮港口。建于1958年,仿前蘇聯樣式,F存倉房六座,分東、西兩組并列。每組由三座拱形倉房連成一體,內部獨立。每座倉房面闊16米,進深13米,硬山頂![詳細] |
![]() | 鹿苑抗日碉堡群:位于塘橋鹿苑,F存4座(鹿苑社區2座,巨橋村2座),形制基本相同,鋼筋混凝土結構。長約5米,寬4米,高約3.5米,壁厚約0.5米,中間分為2格,有進出門和射擊孔。該碉堡群由國民黨部隊為抗日所筑![詳細] |
![]() | 園茂里:位于塘橋鎮金村西橫街。清末典型建筑,樓房為磚木結構,朝南、朝東分別有兩幢兩層樓房,上下各6間共24間,建筑面積520平方米,呈曲尺形狀。1926年曾作金村黨支部所在地,時任金村黨支部書記金樸存在園茂里底樓開設“金長茂糶糴米行”,以此作為掩護,積極開展革命活動。2012年修繕竣工,風貌較好![詳細] |
![]() | 蔣宅:位于鳳凰鎮恬莊后東街。清代硬山式建筑,現存兩進,坐北朝南,面積約250平方米。宅邸形制規整,帶有前院、中庭、后花園。原為恬莊蔣氏所建,清代后期至今由龐姓人家所有。……[詳細] |
![]() | 黃旂橋:位于楊舍鎮塘市李巷村。始建于明代,又名黃崎橋。清同治年間重修,為單孔石板橋,中間為縱向3塊花崗巖石條,每塊石條長6.9米,寬0.6米左右。橋堍各寬4.5米,全長17.4米。橋側刻有“黃旂橋”三個大字![詳細] |
![]() | 東風橋位于張家港市楊舍鎮雙鹿村,年代為1968年,為張家港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雙山渡江戰役紀念碑位于張家港市雙山島西北主江堤內側,年代為2011年,為張家港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港口蔣宅位于張家港市鳳凰鎮港口老街原西塘街西側,年代為民國,為張家港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徐宅位于張家港市鳳凰鎮高莊村,年代為清代及民國,為張家港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錢家祖宅位于張家港市金港鎮后塍北基墩,年代為清代,為張家港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八不準”碑位于張家港市楊舍鎮谷瀆港青龍南橋西側,年代為清代,為張家港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錦豐碉堡群公布時間:2009年6月23日地 址:錦豐鎮常家村、悅來村、明星村、星火村、登瀛村等。歷史情況:錦豐碉堡群分布在錦豐鎮范圍內,大至分布于一干河、二干河沿線,碉堡規格不一,高度在2.55米~3米之間,外形基本為圓形,用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據有關資料記載,1941年12月上旬,國民黨軍隊進駐沙洲,在各集鎮、港口設……[詳細] |
![]() | 占文農暴舊址公布時間:2009年6月23日地 址:金港鎮占文村。歷史情況:占文農暴舊址位于金港鎮占文村東街。該建筑原是當時地主繆授之的私宅,坐北朝南,面寬25.4米,進深53.3米,舊房20間。茅學勤領導的農民暴-動-就在此地。解放后,改為南沙糧站,隸屬市糧食局。現房屋多已閑置,院落后面為新建倉庫,目前仍在使用。院落結……[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