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麗水市 > 景寧縣旅游

景寧縣旅游景點介紹

  景寧北溪橋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東坑鎮湯北村北溪自然村上村村中,年代為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文物構成:木拱廊橋一座。為景寧縣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何村永平橋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東坑鎮何村東坑溪下游,年代為中華民國十五年(1926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文物構成:木拱廊橋一座。為景寧縣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章坑懷勝橋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東坑鎮章坑村大會堂對面,年代為清同治四年(1865年),類別為古建筑。文物構成:木拱廊橋一座。為景寧縣第三批(2011年9月)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章坑楊春橋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東坑鎮章坑村西北側小溪上,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文物構成:石拱橋一座。為景寧縣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楊斜石枧坑橋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東坑鎮楊斜村半嶺村西側溪澗上,年代為清代嘉慶十四年,類別為古建筑。文物構成:木拱廊橋一座。為景寧縣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徐山永鎮橋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紅星街道嶺根源村徐山自然村公路邊,年代為清同治三年(1864年),類別為古廊橋。文物構成:木拱廊橋一座。為景寧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潘氏節孝坊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鶴溪街道包鳳村包鳳新村口山腳處,年代為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類別為古墓葬。文物構成:墓一座、牌坊一個。為景寧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桂山石印題刻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鶴溪街道鶴溪村石印山公園半山腰,年代為清康熙四十八年,類別為摩崖石刻。文物構成:石刻一方。為景寧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嚴氏節孝木牌坊位于景寧縣大漈鄉小佐村東南側,年代為清。梅氏節孝坊,位于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大漈鄉小佐村,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為儒童嚴起尚之妻梅氏孺人立。梅氏節孝坊,主體木結構,坐東北朝西南,三間八柱,重檐懸山頂,高5.3米,面寬7.8米,進深5.1米。梅氏節孝坊,四周設石基土墻,夯土地面。面闊三開間,進深三柱……[詳細]
  景寧孔廟位于景寧縣鶴溪鎮,年代為清。景寧孔廟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于縣城西北里余,呈對稱式結構,占地990平方米。后幾經遷建至現在的地方,距今已有564年。在近現代史中,景寧孔廟曾災難重重、幾經風雨。2009年,景寧畬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決定全面修繕孔廟。遵循歷史文化記載,結合原來孔廟風貌,精心設計與施工。從201……[詳細]
  溫州畬鄉古道起訖(途徑)地點:西起景寧東坑鎮,途徑泰順縣石角坑,至文成縣銅嶺山森林公園終點達文成縣西坑畬族鎮。總長度:35公里概況及主要特點:文成縣畬鄉古道始建于明清時期,舊時是文成縣西坑畬族鎮及周邊村村民通往景寧縣、泰順縣的重要交通要道。該古道沿途森林、村莊、山坡、梯田等自然景觀,空氣清新、環境幽雅。森林植被主要由毛……[詳細]
  敕木山村畬族民居位于景寧畬族自治縣鶴溪鎮,年代為清。相傳宋高宗南渡時,山神湯仙女顯厥靈異,運木于朝以資國用,高宗大喜,降敕褒封,山因之名,村以山名,故名敕木山村。村落依山而建,建筑呈階梯狀布置,民居建筑簡陋樸素,房屋墻基低矮,多為泥墻,內墻以薄木板構筑,居室狹小,為畬族傳統的建筑形式。今敕木山村以藍、雷兩姓畬民聚居,唐……[詳細]
  梅家老屋門樓(鶴溪鎮大眾街21號·清)梅家老屋建筑占地面積38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合院布局,整體建筑自南向北依次為門樓、天井、廂房和主屋組成。天井以卵石鋪砌圖案,主屋面闊五間,進深六間,前檐帶東西兩廂,面闊二間,進深一間。門樓為磚雕三間四柱三樓,門楣有“宣城衍慶”及精美瑞獸祥草的磚雕,整體保存較完整,對研究景寧清代磚……[詳細]
  潘家老屋(鶴溪鎮大眾街44-48號·清)坐北朝南,三合院,清道光10年(1830),潘氏老屋建筑占地面積約440多平方米。老屋門樓為磚雕三間三樓,門楣有“愛得我所”,脊飾堆塑精美。主屋面闊五間,進深七間,懸山頂,明間梁架為穿斗式,前檐帶東西廂房,面闊二間,進深三間。天井,用鵝卵石鋪砌成梅花圖案。建筑整體保存較完整,對研……[詳細]
  潘家大屋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鶴溪鎮東南老城區(鶴溪鎮百歲門戲臺后15—16號)。始建年代不詳,約建于明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整體建筑通面寬20.50米,通進深51米,占地面積1045.5平方米。前后三進,四合院式布局,自南向北依次為門樓、門廳、轎廳、正堂。第一進由門樓、天井和門廳組成,……[詳細]
  小佐村位于景寧畬族自治縣大漈鄉西南六公里處,與標溪、雁溪鄉接壤,素有“江南第一梯田”美譽。“改莊姓嚴”的嚴氏后人,小佐始祖千七公,從嚴州至龍泉柱平鄉雞婆嶺后景寧大漈,幾經周轉,長途遷徙,最后選擇了定居于“澤沛渣溪”之地小佐村,子孫繁衍,耕田興業,遂成村落。小佐村朝落山形似筆架,畈中三巒成品字形,一轉一個彎,秀色嬌姿,構……[詳細]
  吳布村,距景寧縣城東北16.9公里,取吳村、布袋后兩村名第一字得名。”據吳村的老人介紹,400多年前這里只有3戶人家,一戶由附近的鄭山頭村遷入,另外兩戶是兄弟倆,他們沿著廣東——福建——包鳳,最后遷入吳村。吳村原本是吳姓人的村莊,后來由于各種原因,吳姓人陸續搬出村莊,村名卻一直沿用了下來。現在的吳村全村村民均姓雷,是純……[詳細]
  金仙寺,舊址位于浙江省景寧縣城,鶴溪鎮金仙路中段(即景寧農場)。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初名回向寺,旋改崇仙寺。宋咸平元年(998)重建,治平二年(1065)改稱金仙寺。1314年建浮圖塔于左寺,塔身七層,中空,每層鋪木板,樓梯旋轉而上,頂置萬斤鐵頂。明、清間屢加修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浮圖塔焚于火,鐵……[詳細]
  東坑下橋、蓮川大地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清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木拱廊橋。東坑下橋東北西南走向,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689年),橋長29米,拱跨21.80米;蓮川大地橋東西走向,建于清嘉慶8年(1803年),橋長41.50米,拱跨31.10米。兩橋結構基本相同,均由木拱架和廊屋兩部分組成,木拱架單孔,外……[詳細]
  景寧畬族自治縣寨山烈士陵園,占地面積2000余平方米,是我縣弘揚革命烈士精神的重要場所和教育基地。陵園內有三年游擊戰爭時期紅軍挺進師烈士遺骨、閩東紅軍獨立師烈士遺骨、追擊國民黨敗軍李廷年部犧牲的人民解放軍烈士遺骸和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中為國捐軀的景寧兒女烈士遺骨。為了紀念這些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先烈,1952年,在……[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伦乱中文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在线 | 日本玖玖资源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