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靈大峽谷AAAA 通靈大峽谷位于靖西縣城東南部32公里的湖潤鎮新靈村,古龍山水源林自然保護區的南端,由念八峽、銅靈霞、古勞峽、新靈峽、新橋峽組成,總長10多公里。念八河從古龍山脈緩蜒而下,依次穿越五個峽谷,流入湖潤臺地。每個峽谷內薈萃了舉世罕見的特高瀑布群、洞中瀑布、地下暗河、峽谷溪流、洞穴奇觀、古石壘、古懸葬、原始植被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通靈峽,1998年4月由靖西商會凌樹明、黃豐正、覃海龍、曾德銓開發,位于大峽谷南端,是一個長方形全封閉式的峽谷,長約1000米寬200多米,深300米,猶如地球突然裂開一條縫,狹長而深邃。峽谷內密密匝匝的長滿了原始古樹,四周刀削般的懸崖絕壁,也旁逸斜出的長滿了婆娑多姿的樹木……[詳細] |
![]() | 古龍山峽谷群AAAA 古龍山峽谷群由古勞大峽谷、新靈大峽谷、新橋大峽谷三個峽谷組成,全長6.8公里,集山水之靈氣,匯峽谷溶洞之精華,擁古容迎賓洞、百福洞、水簾洞三個暗河溶洞,攜古龍瀑布出煉化潭,游刃三峽三洞,壯成奇觀。古龍山各峽谷隔山相連,且地下暗河溶洞相通,自然原始植被種類繁多,達兩千多種以上。峽谷河流常年不斷,景色幽深。融“山、水、藤、林、洞、瀑、峽”于一體,具有“雄偉、險峻、幽深、奇特、絕倫、秀麗”的景觀特色。古龍山峽谷群位于靖西縣湖潤鎮境內,距縣城28公里,離南寧238公里。由古勞峽、新靈峽、新橋峽三個峽谷組成,全長6.8公里。峽谷與峽谷之間由峽谷河流與3個地下溶洞貫通,構成世界罕見的三洞三峽連通的自然奇觀……[詳細] |
![]() | 靖西龍潭鵝泉水利風景區AAA ![]() 鵝泉是靖西著名的八景之一,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西南部的三大名泉之一(大理的蝴蝶泉、桂平西山的乳泉),又是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德天瀑布的源頭。鵝泉是靖西著名的八景之一,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西南部的三大名泉之一(大理的蝴蝶泉、桂平西山的乳泉),又是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德天瀑布的源頭。聞名天下的“鵝泉躍鯉三層浪”,明代成化皇帝賜封的“靈泉晚照”古石刻,更使鵝泉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詳細] |
![]() | 舊州老街距離靖西縣城8公里。以奇山秀水著稱,是靖西風光縮影。舊州一帶奇峰秀美,山水明麗,亭臺廟宇,兩相輝映。天藍樹綠,水邊無人舟自橫,田園景致特別濃郁。那里除了山美水美、名勝古跡眾多之外,還有全國聞名的繡球一條街,依河而建,石板地面,兩邊有眾多古建筑,大青磚,厚木門。那里的男女老少,祖孫三代全會做繡球,這些繡品圖案精美,手工細膩,如舊州風景般鐘靈毓秀,讓人難以釋手。誠為繡球之上品,有口皆碑,是靖西極具特色的旅游工藝品。每逢農閑日子,滿街都是坐在門口縫制繡球的女子。古老的街頭,盡是鮮艷的布條、綢帶和絲線,流光溢彩,黯淡的老街也因此亮麗起來了。女人拿著她們手中的針線,戲法一樣變出無數手工細致的繡球……[詳細] |
![]() | 靖西鵝泉位于縣城西南海公里處,是靖西著名的八景之一,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鵝泉為中國西南部的三大名泉之一(大理的蝴蝶泉、桂平西山的乳泉)。鵝泉又是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德天瀑布的源頭,是中南地區母親河-珠江的源頭之一。鵝泉聞名天下的“鵝泉躍鯉魚三層浪”引起無數中外游客的神往,明代皇帝賜封的“靈泉晚照”古石刻使鵝泉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在泉中有一小竭,建有楊媼廟,廟前立有清代《鵝泉亭碑》等三塊巨大石碑,石碑所載的大都是歷史以來有關鵝泉的由來及題詩,古樸典雅,是研究鵝泉及靖西古代歷史的重要資料。鵝泉風景區現有主要景點有鵝泉躍鯉、古橋,岜搭書、叫喊巖等。鵝泉河漂流游更是令人流連忘返。鵝泉的民間文藝表演古……[詳細] |
![]() | 巴澤梯田位于壬莊鄉巴澤村,距鄉政府駐地8公里,距離縣城35公里,距中越邊境線8公里。梯田上下1000余畝,綿延數公里,不同方位呈現不同的景象。巴澤梯田,猶如一位純樸羞澀的壯家少女,養在深山人未知,在氤氳的晨霧中,又猶如超凡脫俗的女神,包含著無盡的神采和韻味。隨著一批批攝友慕名造訪,在一聲聲驚嘆和歡呼中,古老而充滿魅力的巴澤慢慢褪去神秘的面紗,以清秀的曲線美,以陽剛的背景和基調,和遠山的粗獷呼應,定格成一幅幅立體的田園詩畫。遠望巴澤梯田,從坡腳到坡頂,拾階而上,塊塊梯田宛如一個個登天的云梯;田連著天,天連著田,高坡入云,坡靜生韻,那是一幅瑰美壯麗的大自然畫卷。近看巴澤梯田,田塊小巧玲瓏,田中土壤……[詳細] |
![]() | 位于靖西市區南8公里,東西長約1.5公里,南北寬1.3公里,為一座小型的巖溶峰叢,主峰海拔1023米,西端一峰遠望似猴。古時森林茂密,多有虎豹藏伏,山中有一空谷,內有泉,亂世近村避居成寨,不易被破,稱“虎寨”。此山高聳,四時雨霽煙霧不消,尤為旁晚,煙云連綿,山項不見,是一美景,為靖西八景之一,曰“虎寨騰煙四野綿”,森林公園是以五嶺林場的5320畝森林面積作為旅游項目進行開發,林區內地質起源古老,地貌特征錯綜復雜,地方特色濃厚,植物品種繁多,林種結構多樣,由水土保持林、天然林、人工林、經濟林等組成。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0%。公園內有多彩多姿的山林景觀、水庫、洞穴等組成,是森林旅游、避署度假、水……[詳細] |
![]() | 靖西縣黑山羊生態農莊位于靖西縣化峒鎮加油站往岳圩方向180米處,距離縣城12公里,交通便捷。是通靈大峽谷景區、古龍山景區的必經之路,與靖西著名的旅游景點通靈大峽谷、古龍山峽谷群景區相距僅約18公里,距愛郎景區、舊州景區約6公里,大興風光景區約8公里。農莊依山伴水,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本著“以人為本、和諧自然”的開發理念,經營者將自然風光與文化體驗完美結合,營造了人性化、個性化的園林式餐飲旅游度假環境。農莊以農家樂為主打項目。在這里您可以吃到正宗的農家土雞、土鴨、土鵝;嘗到各種原生態的野生河魚,山里的野菜和農家自種的各種綠色蔬菜、新鮮瓜果......今年以來,農莊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目前……[詳細] |
![]() | 靖西烈士陵園座落在新靖鎮環河村球路屯東高城嶺,距縣城約2公里,占地面積82487平方米,于1979年2、3月間為安葬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犧牲的烈士而修建,安葬對越自衛還擊戰和對越防御作戰期間犧牲的革命烈士。幾年來共投入1170萬元進行墓區、陳列館維修改造。靖西烈士陵園于1995年被列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被列為全國重點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靖西烈士陵園設施齊全、功能完備,合理設置功能區域,完善配套服務用房和設施,為社會公眾創造人性化的瞻仰和悼念環境。陵園背靠石山,面向平川。園內青草如茵,綠樹掩映。步入陵園大門是停車場,沿階拾級而上,便到廣場。廣場左側建有烈士紀念碑和烈士墓區,右側為通……[詳細] |
![]() | 安德鎮位于靖西市城西北52公里處,屬石山區,東靠龍臨鎮,西北與那坡縣接壤,南靠南坡鄉、祿峒鄉,東北隅界果樂鄉,是靖西市的“北大門”。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建設過境19.8公里,涉及10個村街,在境內的三南村設互通口。 安德鎮建鎮歷史悠久,史上稱為“古州”,時為北部重鎮,北宋初年(1049年)壯民族領袖儂智高建立的“大南國” 政權(后改為‘南天國’)的都城置地,清末抗法名將劉永福也在安德圩豎起“黑旗”誓師入越抗擊法國侵略軍。安德鎮境內山川雄峻,自然風光綺麗多彩,自然資源、人文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濃厚,民風純樸厚正,民俗特色鮮明。境內有古房建筑、南天門、三層塔、英雄紀念碑、靈山、觀音山、魁神山、歌仙洞、……[詳細] |
![]() | 靖西縣城的壯族博物館是全國唯一的壯族博物館,早在原始社會壯族先民就在靖西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勞動、生活。1969年考古學家在靖西縣新靖鎮的賓山,發現了屬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牙齒化石,其體質屬晚期智人階段。境內還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斧、石鏟、石錛等勞動工具,說明這一時期的靖西已經出現了鋤耕農事,人們的社會生活已從狩獵、漁獵和采集經濟發展到與農業經濟并存的時代,部分人類已從洞穴中來到山坡或平原地帶建筑村落。展示著壯族民俗文化腹地的深厚文化積淀和無窮魅力。博物館區域內的壯族原住居民已在這里生活了一千多年,其特有的自然遺產和鮮活的文化特色,為博物館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特殊環境。館內展示壯族居民的概況、服……[詳細] |
![]() | 靖西底定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桂西南部靖西與那坡兩縣(市)交界處,距靖西市區70公里,離那坡縣平孟鎮國家二級口岸40公里,有靖西至那坡平孟公路通過境內,總面積4.3萬畝,其中核心區1.2萬多畝為亞熱帶原始森林,屬國有林區,為地方財政差額撥款林業事業單位,現有專職管理人員12名,派出所干警2名。保護區地質起源古老,地形地貌復雜,氣候水文獨特,地方特色明顯,林木茂密蒼翠,自然景觀絕妙,民族風情濃郁。歷年來吸引眾多的中外專家學者學術團體慕名前往登山考察,經考察確認植物種類多達1800多種,生長有屬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有:云豹、蟒、獼猴、桫欏、大葉木蓮等60余種,其中被譽為恐龍時代“活化石”植物……[詳細] |
![]() | 靖西市龍潭濕地公園空氣清爽、青幽別致。具有其他景區所無法比擬的玩手搖船、打撈、游泳、水上步行和沖潮等水上活動。引來眾多游客前來消閑、養神、避暑龍潭濕地公園位于靖西市城東北面、大龍潭水庫以南的龍潭河兩側,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4100萬元。公園以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自然優先原則為出發點,在不破壞濕地資源的基礎上建設不同類型的輔助設施,將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和生態旅游、生態環境、教育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創造一個富有個性、生態系統完整、旅游功能完善的景觀濕地。公園共設三個功能布局,西側為民俗文化展示區,包括小廣場、休閑步道、金泉及休閑茶閣,以特有的建筑風格著重表現靖西的民族特色。東側為生……[詳細] |
![]() | 賓山位于市區東北約1公里,舊稱濱山,取山在水邊之意,后演改為賓山。該山為石灰巖孤山,高約38米,山頂海拔777.76米,平地矗立,挺然獨秀;山間古樹蔥茂,點綴著紅亭方閣。龍潭河及其支流襟帶左右,山腹有洞,貫穿前后。洞中建佛剎,名普壽,供釋迦大士,系清康熙六年(1667)蜀僧西來意所建(現已被毀)。清道光十七年(1837),從洞后左開路疊石階直上山巔,并建凌虛塔于其上,登塔環眺,可見城區高底房舍,鱗次櫛比;近處龍潭河碧水清波,兩岸田塊棋布,綠浪黃花;遠處群峰雄峙,紫袍金帶。大龍潭水庫|,魚翁撒網山,金山,銀山,鳳凰山,雙貴人峰,麒鱗山,五馬歸槽山諸景盡收眼底。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加修治,在……[詳細] |
![]() | 龍邦口岸位于靖西市南部的龍邦鎮排干屯,距市區42公里,距百色市221公里,距廣西首府南寧302公里。口岸距越南茶嶺縣城5公里,距越南高平市38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內320公里。該口岸是廣西西南邊陲的一個重要的陸路口岸,也是百色市三個邊境口岸中最重要口岸。龍邦口岸歷史悠久,始建于1896年,建國后,于1954年設立龍邦口岸委員會和龍邦邊境工作站,并設立了龍邦海關,從而使該口岸納入了正常管理軌道。現口岸已常設海關、邊險、檢驗檢疫等查驗機構,1996年8月20日,龍邦口岸正式恢復開通,由于該口岸具有良好的交通條件和較為優越的地理位置,邊貿發展較快,口岸建設也得到發展,1996年以來,經龍邦口岸出入境的……[詳細] |
![]() | 大龍潭位于靖西市區北1公里的龍潭河源頭處。潭水清澈,水從潭底上噴,有如湯沸,潭面寬20余畝,古傳水深有龍藏,故名。雍正十一年知州駱為香建龍神廟于潭畔山腳,四周林木蔥郁,古榕參天。廟前有皇華亭。知州王方田、顏嗣徽均有撰聯云:“是動境靜境,有山崖水崖。”“舉手欲招云表鶴,豪吟恐震水中龍”。廟右側建嵌賴亭,亭內豎仿東晉王羲之草書“鵝”字刻碑,字高2米,寬1米,碑旁刻明王陽明書聯:壯思風飛沖情云上,和光春靄爽氣秋高。均筆峰蒼勁。廟左側建有三層塔,古樸玲瓏。潭中有安湖亭,郡守湯藩聯云:此水故應環桂海,知君未免憶明湖。四面環水,遠望如浮亭泛閣。潭北為漁翁撒網山,東是五馬歸槽,東南有賓山,西有金山、銀山、水……[詳細] |
![]() | 通靈瀑布位于百色靖西縣,距離百色市70公里,距靖西縣城32公里,是近年來在廣西人氣飆升的一個景點,以奇偉而著稱,是中國落差最大的瀑布。瀑布高165米,寬30米,往南約10公里處便可看見德天瀑布。 通靈瀑布與別處瀑布不同,它位于一處地縫邊緣,溪流到了地縫的崖頂跌落下來,形成130米的長鏈,夏季時水花飛濺數百米外,游人難以靠近,冬春季時走到瀑布底下,又發現瀑布凌空而下遁地而走,來得神奇,去得無蹤。繼續走600多級階梯,到通靈峽谷中觀賞瀑布,還可看到峽谷內奇異的植被、溪流和山洞,被專家稱為“通靈奇觀”。……[詳細] |
![]() | 靖西繡球城以靖西市壯家文化標志“繡球”為名,是最具桂西南壯族文化特色的邊境旅游綜合服務小鎮。 靖西繡球城位于靖西市區,交通便利,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整個項目占地面積1500畝,總建筑面積130萬平方米,計劃投資30億人民幣。靖西依托周邊豐富的旅游資源,在桂西南秀麗的山水和濃郁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上,將繡球城定位為桂西南旅游集散中心,力爭為每年即將到來的500萬以上的游客提供完整的吃、住、行、娛、購等旅游配套服務。 截止2016年6月,靖西繡球第一期(包括美食街、酒吧街、民俗購物街、客棧群、水上酒店及度假別墅)已經基本完工;土司府、夜市街、美食街、酒吧街等已經陸續開街,滿足了游客的飲食、民俗文化體驗……[詳細] |
![]() | 大興風光屬難灘上,位于靖西市南20公里處,屬巖溶峰林谷地,難灘河位于黑水河干流,地表部分的源頭在新靖鎮環河村漁翁網同山東側山石山腳下的大龍潭,潭水南流成龍潭河,以后又接納龐凌河、渠來河和鵝泉河而形成難灘河水的來源。難灘河長32千米,兩岸峰林谷地,阡陌田疇,經愛布、大興等15個村(街)。在愛布村有連續三級跌水,形成景色壯麗的瀑布;在十九渡橋以下河段有連續急淮,浪花飛濺,煙霧滿天,魚過尤難,故名難灘河。另一說“難灘”為當地壯語,“難”是懸崖,“灘”為分級之意,謂河中灘石陡峭如崖,接連數級,故名。 在大興村河段則河道分流,形成八個四面環水孤灘小島。大興風景區內,秀峰挺撥,綠水灣灣,屯野翠竹,景致清幽……[詳細] |
![]() | 坡嘎拉地下長城在廣西中越黃金旅游帶靖西的邊防重鎮龍邦鎮,有一個獨特的邊關探秘旅游風景區,它就是坡嘎拉“地下長城”。始建于1892年的坡嘎拉地下工事,一直是中國的國防軍事基地。山中工事經多年修筑,與周邊地形相結合,以坡嘎拉山為中心,有九層地道防御體系,地道與四周山嶺脈脈相連。長達十多公里的地下工事,曲折貫通邊關數十座山中地下洞穴,形成了格局離奇的軍事迷宮。該地下工事設施具有防御火攻水攻、步兵坦克、飛機大炮以及巡航導彈、核彈0等各自不同的功能,同時具有觀測通訊、指揮調度、屯兵出擊的地下控制指揮中心,設計科學,工程宏大,防衛堅固。通過設有堅固的明暗碉堡機關守護,打開鈦鋼制造厚重堅固的工事大門,走進鋼……[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