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鳳凰廣場是鳳凰古城的標志性地標,白天是游客的集散地,夜晚就是當地人的跳舞場。鳳凰廣場上有一只銅質的鳳凰,欲展翅飛翔,是鳳凰古鎮的標志性建筑,很有代表性。 用時參考1-2小時交通 進入鳳凰城,過護城河橋,進入西門即到 門票 免費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位置湖南省鳳凰縣湖南路1號鳳凰廣場……[詳細] |
![]() | 吊腳樓是鳳凰古城極富濃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鳳凰古城開始發展旅游后,吊腳樓里的人們紛紛將自家的吊腳樓重墨粉飾,以接納游客。·看吊腳樓的最佳地點是沙灣一帶,或者坐在沱江的木舟之上。 用時參考1-2小時交通 在鳳凰古城內步行即可到達 門票 無需門票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位置鳳凰古城東南的沱江之畔……[詳細] |
![]() | 黃永玉先生(1924--),湖南鳳凰縣人,現代著名藝術家和文學家,是享譽世界的文化大師,自學美術,文學,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其美術成就曾獲中國美術金彩獎,終身成就獎(2003),并獲得意大利總司令勛章(1986)和團結星二級騎士勛章(2006)。2003年7月,黃永玉先生偕同美國著名博物館專家哈維·韋斯特先生造訪吉首大學……[詳細] |
![]() | 方漢英烈士墓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茨巖村東南的騾子堡上。方漢英,又名方獻宇,江西萍鄉人。出生于1912年。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35年6月,接受黨的派遣,來到龍山縣茨巖塘,任龍山縣縣委書記。方漢英是個很有學問的知識分子,來到茨巖塘后,為了便于接近群眾,脫掉中山裝,頭包青帕,身穿布扣對胸藍便衣,……[詳細] |
![]() | 紅二、六軍團醫院舊址(楊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涼水村楊家寨。1935年4月12日,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省革委員會以及軍委分會從永順塔臥轉遷龍山興隆街新寨坪蔣家大屋,隨后于5月6日再度轉遷龍山茨巖塘龍家灣龍家大屋。紅二、六軍團直屬機構紅軍醫院也隨著省委二度轉遷,最后設在茨巖塘涼水村楊家寨的楊家大屋。紅軍醫……[詳細] |
![]() | 紅二、六軍團兵工廠舊址(姚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甘露村大堡山腳。1935年4月12日,為避開國民黨軍六路縱隊的合圍,確保省委機關的安全,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省革命委員會以及軍委分會從永順塔臥轉遷龍山興隆街新寨坪蔣家大屋,隨后于5月6日再度轉遷龍山茨巖塘龍家大屋。紅二、六軍團直屬機構紅軍兵工廠同隨省委二度……[詳細] |
![]() | 龍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軍區舊址(龍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茨巖村龍家灣。1935年5月6日,為落實興隆會議精神,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省革命委員會以及紅二、六軍團兵工廠、醫院、供給部、紅軍學校等直屬機構全部遷往龍山縣茨巖塘,以茨巖塘為首府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走進了歷史舞臺。在以茨巖塘為革命中心區期間,……[詳細] |
![]() | 龍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軍區舊址(蔣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興隆街鄉新寨坪村蔣家大屋。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壯大,震驚了國民黨統治集團。1935年1月,蔣介石調集10多萬兵力,分六路縱隊,對我根據地發動大規模圍剿,妄圖一舉將紅二、六軍團消滅在永(順)、大(庸)、龍(山)、桑(植)之間狹小區域內。3月中旬,李覺……[詳細] |
![]() | 塔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軍兵工廠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和萬坪鎮。1934年12月,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省軍區遷到塔臥后,在塔臥涂家臺辦起了臨時修械廠,廠長是當時能造步槍的鐵匠馬立盛,政治指導員曾陸生,經理田端武,管理員周錫鵬,工人來自紅軍和當地的鐵匠、木匠,共50多人。1935年春,紅二、六軍團從慈利繳獲敵保安團……[詳細] |
![]() | 塔臥紅軍第四分校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塔臥居委會。1934年12月,紅二、六軍團政治部在塔臥雷家新屋辦了一所紅軍學校,全稱叫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分校,校長由蕭克兼任,副校長譚家述,政治部主任張平化。學員主要來自紅軍,部分學員由郭亮、永保、龍山、桑植等縣保送。學員必須是身體健康、社會關系好的青年積極分子,共有600余……[詳細] |
![]() | 塔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無線電臺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湘鄂川黔省委舊址后面的民房內。舊址為三合院穿斗式木結構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積192平方米,正屋坐北朝南,右廂房為吊腳樓,樓上為無線電總臺。正屋為宿舍和學習班教室,左廂房為廚房。系當時總臺長蘇林,密碼翻譯陳琮英,教官王永浚辦公地點和住處。1934年12月,省委遷……[詳細] |
![]() | 塔臥湘鄂川黔省委黨校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原涂家大屋。舊址為三合院穿斗式木結構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積540平方米,正屋坐東朝西。教室和宿舍設在西廂房,東廂房放置一些通訊器材,又稱無線電分臺。舊址系任弼時、王恩茂等同志辦公地點和住處,也是根據地區、鄉政權里的青年男女干部、學員學習的場所。1934年12月,為了加強……[詳細] |
![]() | 塔臥湘鄂川黔省軍區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城東北40公里處的塔臥鎮丁家院子。該舊址緊靠湘鄂川黔省委舊址,為三合院穿斗式木結構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積750平方米,正屋坐北朝南,東頭與省委舊址相通,南西設木朝門。院內為王震、張子意、李達等領導人辦公地點及住處。1934年11月26日,根據中央軍委電示,紅二、六軍團在大庸(今……[詳細] |
![]() | 塔臥湘鄂川黔省革委會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中心原雷家老屋。舊址為四合院穿斗式木結構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積1480平方米,周圍砌有卵石圍墻。正屋坐南朝北,五柱四棋,五開間,中為堂屋。廂房為三柱四棋,四開間。大門與堂屋相對,兩側為糧倉。院內為賀龍、夏曦、陳希云等領導的辦公地點和住處。1934年11月26日,湘鄂川黔……[詳細] |
![]() | 塔臥湘鄂川黔省委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城東北40公里處的塔臥鎮原丁家院子。1934年11月26日,根據黨中央電示,紅二、六軍團在大庸(今張家界市永定區)宣布成立湘鄂川黔邊區臨時省委,以任弼時為省委書記,賀龍、關向應、夏曦、王震、蕭克、張子意、劉士杰等及少共省委一人為省委委員,秘書長王恩茂,組織部長甘泗淇,宣傳部長張子……[詳細] |
![]() | 龍山縣烈士陵園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城北路56號。為緬懷革命先烈,激勵后人,龍山縣革命委員會于1976年6月批準修建龍山縣烈士陵園。同年,動工修建了革命烈士紀念碑。1983年,烈士陵園竣工,坐落于龍山縣民安鎮城北路北端的亭寺堡上,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攻打龍山縣城的炮兵陣地,也是目前湘鄂渝邊區最大的烈士陵園,共占地60余……[詳細] |
![]() |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烈士陵園位于永順縣塔臥鎮。永順是少數民族地區和著名革命老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任弼時、賀龍等老一輩革命家率領紅二、紅六軍團,創建了以塔臥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1934年12月10日,省級機關遷至永順塔臥,相繼建立了10多個縣委、9個縣蘇維埃政府,紅二、紅六軍團由會師的7000多人發展到20……[詳細] |
![]() | 鳳凰風景名勝區的范圍包括除鳳凰古城以外的一些重要景區,如騰良山、天星山等。國務院下發《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國函﹝2012﹞180號),發布經審定的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湘西州的鳳凰風景名勝區成功入選,成為該州繼猛洞河、德夯之后的第三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成立意義鳳凰風景名勝區風景奇特,山水秀美……[詳細] |
![]() | 保靖酉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總面積2.25萬畝,其中濕地面積1.5萬畝,園內資源保存完好、生態環境優良、人文底蘊深厚、民族風情濃郁,有較重要的保護、科研、生態教育和觀光價值。通過科學的恢復手段和合理的利用方式,擬打造成為武陵山區濕地生態保護與恢復模式示范區、土家族文化展示區和湘西生態文化旅游圈“三位一體式”的國家濕地公……[詳細] |
![]() | 湖南白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0158.6公頃,其中核心區6605.8公頃,緩沖區6007.5公頃,實驗區7545.3公頃, 成立于1998年,2005年9月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保靖白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2013年6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處中國十七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武陵……[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