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該庵原名望龍禪院,坐落在樅陽鎮金雞山下的月牙湖畔。清康熙年間修建,有廟宇五進,佛像百余尊。咸豐年間,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陳玉成在該庵曾兩度召開緊急會議。該庵曾被清兵焚毀。一九四一年,由永生師太弟子集資重修。一九七七年縣文物管理所由縣政府拔款維修。同年被安徽省政府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庵內主持先后有修志、修空、龍云大師……[詳細] |
![]() | 石屋寺座落在樅陽鎮郭橋村,相距縣城10公里的青山北麓,因其有一橢圓形巨石,兀立而起,形如屋而得名。晉代清供禪師在此建廟。元代裴仙道在此煉丹,明正德年間,西蜀圓態和尚重修石屋寺,寺前建有香亭!拔母铩逼陂g,佛像被毀,殿宇改作青山林場職工宿舍,1984年該寺主持僧真達維修石屋寺,有殿宇二進,禪房6間,現釋修德任該寺住持。大……[詳細] |
![]() | 《史記·孝武本紀》載:“元封五年冬,漢武帝登禮潛之天柱山,號曰南岳。浮江,自潯陽出樅陽,過彭蠡,祀其名山川!薄睹饕唤y志》載:“射蛟臺在樅陽鎮,漢武帝親射蛟即在此處!睗£,即今天的九江。這里的盛唐,指盛唐山,即今安慶市內的登云坡。盛唐后成為安慶舊稱。東晉詩人郭璞曾登安慶長江邊的盛唐山遠眺,曰“此地宜城”,這就是“宜城……[詳細] |
![]() | 大通古鎮AAAA ![]()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鎮,位于安徽省銅陵市西南,地處長江下游南岸,西北與樅陽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與貴池、青陽交界,距“世界公園”黃山僅有180公里,與中國四大佛山之一九華山相隔90公里,銅青公路、銅貴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銅黃高速穿境而過,是進出皖南旅游區的樞紐和重要通道,是安徽“兩山一湖”(九華山、黃山、太……[詳細] |
![]() | 瀾溪老街地處長江夾江(鵲江)與青通河出口匯合處。瀾溪街的歷史史料記載甚少,大多與和悅老街相提并論,現尚存一條長500余米,寬7米,鋪有方形石塊的街面,臨街兩邊的門面房大都是小瓦屋面,馬頭墻,也頗有徽派風味。大通古名瀾溪,唐朝時,鎮址在今光榮村老鎮,后逐漸移至今址。宋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大通正式設為鎮。二十世紀三十……[詳細] |
![]() | 大通天主教堂鐘樓,它是一座至今已經有著近70年歷史的建筑物。鐘樓用料考究,造型別致,堅固雄偉,高高地屹立在大通鎮中心的長龍山“西瓜頂”上,呈四方立柱型,邊長約為4米,園形拱門,高約20余米,上下三層,是目前大通鎮上最高的建筑,登臨其頂,大通美景盡收眼底,鵲江兩岸一覽無余。大通天主教堂鐘樓竣工于民國25年(公元1936年……[詳細] |
![]() | 慈堂湖是銅陵市南部白浪湖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東西慈堂湖兩部分構成,北以光榮大道為界,南抵青通河,東至銅貴公路,西臨長江,天然水面面積約1200畝,是集養殖、垂釣、休閑為一體的風景區,現建有水口景點、旅游商品碼頭、寺廟文化園、老年公寓等。湖區及周邊綠樹掩映,山水相依,具有創造景觀的自然潛質。近年來,大通鎮黨委、政府高……[詳細] |
![]() | 瀾溪山莊位于中國古銅都——銅陵,居于千年古鎮大通,距銅陵市區10公里,北經銅陵長江大橋至省城合肥170公里,南至池州30公里、佛教圣地九華山70公里,隨著合銅黃高速公路的全面通車,距世界著名的自然文化遺產——黃山和太平湖僅1小時車程。山莊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幽美,交通便利,是舉行各種會議及培訓活動的理想場所。瀾溪山莊是按……[詳細] |
![]() | 義安園座落在風景秀麗的市區義安北路,這里原是一片荒野洼地,2000年,銅陵市政府實施建設義安園工程,為群眾辦成的實事。建成后的義安園因其地勢較低,又被人們稱之為“眼皮底下的袖珍公園”。義安園占地面積不大,約有三千平米,沿著路邊階梯下去,放眼望去,有一個碧綠湖面,恰似一面鏡子,城市的高樓大廈的倒影盡收在湖面上。湖面被一座……[詳細] |
![]() | 銅陵長江公路大橋位于銅陵市羊山磯下游600米處,是徐州至屯溪南北貫通線跨長江天塹的特大橋梁。大橋全長2592米,其中主橋長1152米,引橋長1440米,橋面寬23米,作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雙塔雙索面斜拉橋,其綜合性能屬國內一流,國際先進。大橋橋身輕盈美觀,體現了當代橋梁建設的美學思想。一橋飛架,全盤皆活,銅陵大橋的建成對……[詳細] |
![]() | 蓮花禪寺歷史沿革蓮花禪寺(原名蓮花庵)坐落在現樅陽縣官埠橋鎮臥虎山腳下,明洪武時僧修禪重建。順治十年重修。相傳清中晚期僧尼入住,改蓮花禪寺。民國時期后相繼有不少高僧大德住持寺內事務,香火鼎盛,燒香求佛的信眾絡繹不絕。解放后該寺被毀。文革后,該寺只剩大殿一進,面積為100平方米,一直是臨時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詳細] |
![]() | 和悅老街和悅老街座落在大通鎮對江的和悅洲上。和悅洲系長江中下游沖積沙洲。形似荷葉,古名荷葉洲。清光緒年間改為現名,意思是和顏悅色迎客商。自明清時代始,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和悅街集市發展極為興盛。全街有三街十三巷。街道建筑大多雕梁畫棟,古色古香。三街中的一道街全系商業門面;二道街主要是行政、稅務、金融,工商行會等辦事機構……[詳細] |
![]() | 一、基本情況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前身為白鱀豚養護場。1985年,原國家環保局為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鱀豚決定建立銅陵白鱀豚養護場。隨著長江生態環境的日趨惡化,白鱀豚的數量越來越少,同時長江中的其它珍稀動物瀕危程度不斷增加,急需加強保護。2000年12月2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了銅陵淡水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詳細] |
![]() | 東湖濕地公園銅陵市東湖濕地公園地處銅陵市沿江快速公路北側,離市區1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東湖風光公園有即有湖泊,又有原始森林、濕地等形成了動植物的多樣性的生態系統。在這里,您將觀賞到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天然佳景,將會給您留下難忘的記憶。……[詳細] |
![]() | 農林村農林村位于銅陵市東南端,隸屬獅子山區西湖鎮,村域東鄰天門鎮興化村,南鄰大通鎮大院村,銅九鐵路和沿新大道切村而過,距市新建火車站不足2公里。村總面積約5.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00余畝,果園,林地等山場4000余畝,水面80余畝。轄12個村民組,392戶,1329人(其中女674人),4個黨小組,48名黨員。村……[詳細] |
![]() | 烏木山廣場烏木山廣場分為“一主兩副”的三個廣場,主廣場太陽歷廣場和副廣場簡儀雕塑廣場、人晷雕塑廣場,總共用地面積2.3萬平方米。一些仿古代天文儀器分為三大類,分別擺放在三個廣場上。主太陽歷廣場四周是九根側影柱,用花崗巖制作而成。高低起伏、造型豐富,每根石柱上都刻有饕餮紋、龍紋、鳳紋的銅裝飾浮雕,使立柱呈現出飛棱翹之美,……[詳細] |
![]() | 相思樹相思樹位于新橋鎮鳳凰村,本名為水樺樹,已有300年的歷史。相思樹是兩株同種樹,樹主干各立小河一邊,溪水從兩樹間流過。在兩樹主干長至3米時,兩干在小河上空傾斜融為一體,而后兩樹又分離各自生長。兩樹高約2米,冠幅共約20米,每株主干胸圍3.8米。枝葉密茂,像一柄綠色的華蓋凌空罩在小河上。遠望相思樹,異株同干連理枝,如……[詳細] |
![]() | 白蕩湖地處樅陽縣中部,距縣城21公里,水面面積57.8平方公里,取銀波坦蕩之意為名。白蕩湖為樅陽縣三大湖泊之一,屬淡水湖,生產的大閘蟹,以其個大、色美、味鮮、品質純正而享譽海內外。地址:樅陽縣中部乘車路線:安慶市長途汽車站乘坐大巴至樅陽縣下車即可……[詳細] |
![]() | 大山村位于樅陽縣東部,東南與銅陵市隔湖相望,東北與無為縣毗連,西南分別與本縣錢鋪鄉和橫埠鎮接壤,北靠樅陽、廬江、無為三縣市交界處的三公山(海撥高度674.9米,全縣最高峰),南向楓沙湖。著名的“東鄉武術”發源地,號稱“打不過東鄉”,現村內碩果累累,有經果林600多畝,為原省人大副主任-的林業二次示范點,被評為“全國先進……[詳細] |
![]() |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樅陽縣境內,距樅陽縣城36公里,距桐城40公里,其水路可直達長江,總面積76.69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屬于火山地貌類型。公園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古火山噴發中心區,古火山形態保存良好,環形山脈、環狀斷裂、放射狀斷裂、塌陷火山洼地和復合穹丘等火山構造諸要素均清晰可見。浮山奇特的火山地貌景觀,處……[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