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銅陵市旅游

銅陵市旅游景點介紹

  陳翥墓位于銅陵市鐘鳴鄉獅峰村下清涼寺北側,距市區25公里。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翥墓為麻石疊砌,冢高2米,直徑4.5米,墓前立石碑1塊.鐫刻“宋賢陳翥之墓”,墓經多次維修,保存較好。保護范圍:墓冢東10米、南50米、西20米、北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20米、南20米、西10米、北20米。……[詳細]
  浮山中學“中大樓”位于安慶市樅陽縣,年代為1926年。建成于民國16年(1927),羅馬式建筑風格,上下兩層,面積858平方米。小青瓦屋面,青磚墻體,為“洋灰”水磨石地坪。南邊走廊外側有水泥預制欄桿,中堂左右有通道,架有木質樓梯。東西樓梯外側上下兩層為舊時教室,樓上中堂為舊時圖書館,樓下中堂為舊時教務處,現已改作他用。……[詳細]
  銅山銅礦工人俱樂部舊址位于銅陵市郊區,年代為1964年。2019年,銅山銅礦工人俱樂部舊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順安橋位于銅陵市義安區,年代為明。2019年,順安橋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錢家橋位于錢橋鎮麻溪河之上,長28米,跨24米,寬7米(含欄桿),系麻石和青石構筑的3孔2垛石拱橋,橋面為長形條石鋪設,墩為石條壘砌而成。兩旁立雕獅望柱,間以欄板相連,為明朝弘治年間錢如畿捐資建造,距今500余年,仍在承載交通,堪稱樅陽第一橋。錢家橋是樅陽縣境內現已發現的現存最早的古橋,原真性強,具有多方面保護價值。2……[詳細]
  方學漸墓位于銅陵市樅陽縣,年代為明。2019年,方學漸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金山與燕子牧銅礦遺址位于銅陵市義安區,年代為西周—漢、唐。2019年,金山與燕子牧銅礦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師姑墩遺址位于銅陵市義安區,年代為夏商周。2019年,師姑墩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竹絲墩遺址位于銅陵市銅官區,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周。2019年,竹絲墩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金牛洞古采礦遺址位于銅陵縣順安鎮鳳凰行政村內,1987年以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銅陵市文物管理所先后數次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清理出了多處古代采礦井巷和一批采掘生產工具,并在遺址附近的藥園山、虎形山、萬迎山等相繼發現了不少古代采掘遺址和大量古代煉渣堆積,相互之間構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古代銅礦采冶鑄基地,時代跨度從春……[詳細]
  銅陵市新四軍抗戰史跡陳列館建成開館于2009年9月,座落在西湖鎮朝山村村部,與1943年7月17日范家灣抗日戰斗新四軍銅陵大隊28烈士陵園相鄰。陳列館由主館區和館前廣場兩部分組成,展廳面積220平方米,展覽主題分為新四軍挺進銅陵抗日、皖南抗日的堅強堡壘、抗戰勝利與銅陵解放3個部分。展館內設置了抗日戰爭時期銅陵地形沙盤,……[詳細]
  銅陵白鰭豚養護場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條件對白鰭豚進行易地養護的場所。它位于安徽銅陵市大通鎮和悅洲與鐵板洲之間的夾江上。夾江長1620米,寬220米,洲上楊柳依依,云淡風高;江上水鳥逐波戲浪,江岸樹影婆娑起舞,水色秀麗,風景宜人,是養殖白鰭豚的理想水域。銅陵白暨豚養護場始建于1985年9月,占地面積409畝,保護區自樅……[詳細]
  滴水崖,又名潑珠崖,《銅陵縣志》記載:“滴水崖,在縣東南六十里橫山嶺塢;懸崖峭壁,宛如畫圖。有泉流其側,如瀉銀河。”滴水崖,系溶巖斷層所致,長約300多米,高約30米,崖頂平坦,面積20余畝。崖間,綠樹叢生,藤牽蔓繞,怪石嶙峋,危巖欲墜。崖底右上方有一石洞,洞口狹窄,僅容一人進出,洞體斗折而上,到三米高處,漸寬至七、八……[詳細]
  萬松禪寺 萬松禪寺,縣志記載,《萬松庵》在縣東北,古松環翠,因名,洪武間建。然歲月驚過,幾經興衰,公元二○○一年,心觀法師率眾信士,全力加意恢復,供奉地藏菩薩圣像,寺院已有規模。因更名,萬松禪寺。公元二○○九年為適應政府循環工業開發,被遷址于鳳凰山相東千年古柏后山。……[詳細]
  周氏古民居 始建于南宋時期的紹興年間,距今已有800余年的歷史,后雖經多次修繕、重建,但仍是銅陵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民居。 周氏古民居依山傍水而建,屋后為一座海拔不超過百十米的青石山,山上樹木花草枝繁葉茂,終年郁郁蔥蔥,門前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流過,河水清徹透明,終年流淌不息。周氏古民居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詳細]
  鳳凰山不僅風景秀麗,名勝古跡甚多,它還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抗日戰爭期間,銅陵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這里展開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爭,中共銅陵縣委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就是在鳳凰山境內的新屋嶺周氏小學召開。1939年7月,銅陵縣委在鳳凰山新屋里周氏小學召開了銅陵縣首次黨員代表大會。原會址由于日軍轟炸,現只剩下一座門樓。……[詳細]
  樅陽漢武文化生態園景區位于長江北岸的樅陽縣城,是皖江城市集群的核心區域,由旗山、蓮花湖、黃鎮圖書館、烈士陵園等景區景點組成,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旗山,又名幕旗山。南臨長江,遙望九華,東接羹膾寨湖,北距浮山風景名勝區30公里。旗山扼長江險要,覽江渚勝景,西周為宗子國所在地,戰國時期即為長江水道著名關津、商貿重地。……[詳細]
  白云崖在距浮山十公里的七家山中,樅陽縣白梅鄉境內,與浮渡山隔水相望。該山奇峻,有“小黃山”、“亞浮山”之稱。據《傳燈錄》載:宋高僧守端住山白云寺,以白云山西巖為內院,為白云寺所有,故以“白云”名之。白云崖有八巖、三洞、十一奇峰、八怪石、二泉、二池,古有五庵、二寺,今白云巖寺尚存。天隱巖,俗名燕子巖,在山巔石叢之中,又名……[詳細]
  該舊址位于于樅陽鎮正大街中段陳氏宗祠。陳氏祠堂系清代建筑,前后3進,占地面積531.2平方米,建筑面積494.5平方米。前進因街道拓寬時拆除,中后進房屋于1978年按原貌修復。總體系磚木結構,拱梁立柱穿斗,墻壁齊檐封火,屋面覆蓋古瓦,翹檐飛角。門樓呈八字形,門框為方柱石,門上方刻雙獅搶球。進門兩邊是板壁廂房,兩進之間,……[詳細]
  浮山摩崖石刻現存483塊。浮山石刻,上起唐宋,下至民國,文體各異,書法萬千。其中唐刻11幅、宋刻24幅、元刻2幅,明清居多。有詩詞、游記,有庵堂碑記,有題詩留名。字體大者1米見方,小者不及1寸。有的鐵畫銀勾,有的清瘦嚴謹,有的豐韻飽滿,有的端莊秀麗,有的龍飛鳳舞。石刻作者有文學巨匠,有禪師高僧,有官宦名流。1981年,……[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综合天天久久一本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野狼 | 欧美大片在线视观看喷水 | 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 | 天天看国产在线手机观看 |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