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荊門市旅游

荊門市旅游景點介紹

荊門白云樓
  白云樓位于荊門城區青龍山西麓,坐東朝西,西接白云大道,東枕焦枝鐵路。它是一處宗教性建筑物,相傳唐朝道教著名人物呂洞賓曾-于此。其建筑群體宏偉,風格獨特,保存至今的石雕、石刻作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92年省人民政府頒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云樓建筑群體由讀書臺、白云樓、三皇殿、抬鶴亭、仙人道館、四合院等組成,為洞、臺、樓三位一體的建筑格局,歷時已久。白云洞,又名太平洞。東漢張角創立太平道,道徒習誦太平經。因此,其始建年代由太平洞一名可上溯到東漢時期,據碑刻文字,白云樓定型于嘉慶年間(1796-1820)。洞內一共三間,拱形頂,前室開闊,中室北側另辟“斜月”洞,后室供奉呂洞賓神像,后室西壁設龕,雕刻青龍寶劍松鶴圖,“斜月”洞迂回曲折,靜謐異常。白云洞口之上楷書石刻“臥云”,字下兩側……[詳細]
象山風景區
  象山風景區位于湖北荊門市城東南,距中心城區9公里,海灣面積25平方公里,占地78公頃,是國家“AAAA”級濱海旅游度假區。14個島嶼錯落有致,六大沙灘蜿蜒相連,屬華東地區最大的陸岸沙灘。海灣遼闊,港灣、奇礁、岬角、沙灘、龍洞眾多,野生動物豐富多彩。象山風景區是一座融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新型綜合性公園。園內有各類植物200余種,野生動物30余種,已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全園分上、下兩大部分;青少年活動區、文化古跡區、象山自然景觀區三大景區;游樂園、百花園、盆景園、動物園、華夏藝林園五個分類園。……[詳細]
溫峽旅游區
  溫峽旅游區以溫峽水庫為核心景點,融湖光山色于一體,河庫島嶼對映成趣,是旅游、度假、休閑、養身的絕妙勝地。……[詳細]
344、綠林山景區 AAAA
綠林山景區
  綠林山,新莽末年王匡、王鳳起義以此爆發。舊說在湖北當陽東北,即淯溪綠林山村(見《后漢書·劉玄傳》,李賢注),但據今考,當為湖北大洪山.(但今日史學家多認定為湖北當陽市淯溪鎮綠林山村)綠林山風景區位于湖北省京山縣綠林鎮,屬大洪山系。1988年和張家界、九寨溝一起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綠林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第二次農民大起義綠林起義的發生地,也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發祥地。這里有中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兵寨群,有“湖北新九寨”之稱的美人谷瀑布群,有浩渺無邊、充滿神秘色彩的原始森林和極具燦爛歷史文化底蘊的“中國大漢文化村”,有刺激浪漫的鴛鴦溪漂流,有世界一絕空山洞石編鐘,有華中地區最大的素質拓展基地和真人CS野戰基地。綠林山風景區集山、水、林、泉、洞于一線,匯歷史文化、山水……[詳細]
空山洞風景區
  京山空山洞是國家級大洪山風景區最南端的一個景區,被譽為“鄂中第一溶洞”。空山洞位于京山城南9公里處,是一個半環形的溶洞,進口和出口由一條公路相連。這個溶洞歷史悠久,早在清光緒八年的<京山縣志>中就有記載,它開發于1984年,1986年對外開放。空山洞全洞長1584米,最高處48米,最寬處26米。掩映在京山縣城南側風景明秀的湖光山色之間。空山洞主洞長910米,洞府深邃。洞內石開七竅,泉奏八音,筍柱峭拔,乳花繽紛,天造地設四百景,鬼斧神工八千奇,“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被譽為華中第一溶洞。尤以金龜戀蟾、三峽一線天、狡兔三窟、虹橋擷蕉、金雞獨立、海底神宮、水華梯田、虎口斗象石洞房等景觀惟妙惟肖,光怪陸離,造型有神,互爭奇觀,構成了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最神奇的是洞內一組能敲擊發音并且符合音律……[詳細]
346、王莽洞 AAA
王莽洞
  王莽洞位于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境內,相傳為西漢末年王莽龜息待機藏金之穴,洞深達千米,幽深莫測,入口奇特懸妙,是一個充滿神奇和驚險的旅游勝地。為國家3A級景點,是太子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位于荊門市東南。是一個以優良的生態環境為基礎,人文景觀為輔,集觀光、度假、探險、科考于一體的生態旅游風景區。王莽洞洞口垂直而下,深達千米,洞中大景16個,小景48個,大小鐘乳,奇形怪狀,色彩斑斕;洞中有洞,路中有路,險中有險,天地人間容為一體,令人嘆為觀止。景觀景區內森林植被茂盛,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景區主要以自然景觀、奇特的溶洞、山巖、藤蔓為特色,體現了參與性,健身性。主要游覽景點有:王莽洞軍旅探險、藏佛洞、篡峰寺遺址、蝴蝶鏡潭、石倉雨林爬山攀巖等,被譽為“生態保健園,天然健身房”。歷史據史料記載,西漢末……[詳細]
白龍觀風景區
  白龍觀風景區位于白龍太子山主峰一帶,方圓約4公里,這里山高林密,風光秀麗,氣候宜人。諸多名勝古跡散布于景區之內,如白龍觀遺址、白龍洞、白龍井、劉道人墓、九天嶺、龍泉洞,轎夫路等,每一處名勝古跡,都有它神秘的傳說故事。到白龍觀景區覽勝聞奇,可讓游人大飽眼福,大快心神,游于山水之間,探尋自然之妙,感悟人生真諦,其意濃濃,其樂陶陶,流連而忘返,沉醉而迷歸,就象當年歐陽修游醉翁亭一樣。亦不過如此吧。白龍觀遺址,位于白龍太子山主峰西北坡。原有頂廟、底廟兩處,頂廟三間建于主峰懸崖絕壁處,為女道士修練之所;底廟三層四十八間,建于山腰竹林中,是男道士修真之地。關于白龍觀的來歷,有如下兩種傳說。其一,白龍太子山西北坡有一潭,名白龍潭,潭不大,呈半圓狀,傳說白龍潭原來清水澄碧,深不見底,潭中有一白龍,時隱時現,……[詳細]
太子山生態旅游區
  京山的風景名勝之一,太子山深藏于永隆、石龍、新市、錢場、楊豐、屈家嶺之間。其山水天然去雕飾,古拙而清純。國營太子山林場場部以南六華里,有一藏于半山腰石縫中的穴洞,曰“王莽洞”,入洞需直下五十四步臺階,然后斜入山腳而出,出洞口亦狹小如魚嘴。另有篡峰寺、蝴蝶泉、大佛可以一賞。湖北省太子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坐落在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的北緣,是一個集探奇尋幽、休閑康體于一體的生態旅游勝地。這里滿目青山,蒼翠碧綠。高聳如云的松杉,碩果滿枝的果園,波光粼粼的漁湖,流金溢彩的村落。這里風景如長廊畫卷,似彩卷翻飛。猛看,是醉人的美景;細品,是抒情的長詩難怪文人們對此備加贊賞。詩曰:”峰巒拱日出,松骨增銀輝,百獸林中棲,群鳥樹上飛.”又曰:”山名太子仙女,地下王葬藏金,林中花果如織,山間泉水流銀.”也有人稱這里:”……[詳細]
荊門烈士陵園
  荊門烈士陵園位于荊門市東寶區龍泉街道辦事處陵園路2號。荊門是一塊紅色革命沃土。中國共產黨創立不久,就在荊門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荊門是湘鄂西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賀龍多次率紅-戰荊門。抗日戰爭時期,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荊門留下了光輝的戰斗足跡。解放戰爭時期,荊門為支援中原突圍和解放大軍南下發揮了特殊作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數千英雄兒女血灑疆場。為紀念革命先烈,1957年,荊門縣人民政府在象山腳下文明湖畔修建荊門烈士陵園。1979年11月,分設荊門市(縣級)。1983年8月,荊門市縣合并升格后由于城市發展需要,1992年,荊門市人民政府將荊門烈士陵園遷至象山頂峰,修建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墓、烈士名錄墻等設施,并成立荊門市烈士陵園管理處,專門負責烈士陵園的管理和維護。烈士……[詳細]
響嶺崗東周文化遺址
  響嶺崗東周文化遺址位于荊門市掇刀區掇刀石街道辦事處響嶺村,1982年因村民平地造田而發現。-物部門初步考證,遺址分布在響嶺崗南北長約1000多米,東西寬約300米,總面積達30多萬平方米。遺址雖處三國長坂坡古戰場,但主要保存的是東周(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遺跡和遺物,是楚文化的一處重要遺址。  1988年,荊門市博物館文物考古隊對此遺址進行了首次發掘,發掘東周時期遺址近百平方米,文化遺存堆積1米多厚。此次發掘共出土了石、陶、銅、鐵、玉等質地的文物近千件。其中戰國早期的大鐵釜,以其器型大、制作時代早、形制規則等特點而具特色,是迄今我國罕見的早期鐵容器,對于研究我國鐵器的產生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國家一級文物。  在遺址的南部,發掘了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小型墓一百多座,出土陶、銅質地的鬲、盂、……[詳細]
大口國家森林公園
  大口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大洪山名勝風景區南麓,距鐘祥市郢中30公里。經營范圍為:東起掇刀石,南起鷹子洞,西臨烏龍洞,北與百丈深澗相連,總面積1590公頃,活立木蓄積3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0.3%。公園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天象景觀之精華,融奇花異木、珍禽異獸、洞溪瀑布、文物古跡于一體,景觀獨特,交通便利,是人們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科普研究的好去處。公園內山峻林密,古道幽深,清泉與天溪相連,溶洞與瀑布聯掛,有堪稱江漢絕景的鷹子洞瀑布、氣勢磅礴的柳門口瀑布、神秘莫測而令人神往的烏龍洞、曲折幽靜的九級天溪、上下天池,有充滿生機恬靜淡雅的楠竹林,蔭翳蔽日的參天大樹,“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杉林一線天。加上云臺觀,崇門寺,雙泉觀,白鹿寺等佛寺禪院,道貌岸然觀仙宮的裝點,更罩上了一層神秘的輕紗,從神……[詳細]
蘇家壟墓群
  蘇家壟墓群位于京山縣坪壩鎮羅新村,坐落于漳水兩條支流交匯的三角洲內的丘陵崗地上。整個墓群占地面積約12000平方米。墓群于1966年發現。2008年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墓葬兩座,一座出土九鼎七簋為代表的97件青銅器,另一座墓出土青銅器6件。蘇家壟墓群是曾國貴族墓地,其中兩座貴族墓出土的青銅器造型莊重,紋飾精細,在制作技術上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該墓群對研究東周時期曾國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詳細]
荊門市龍泉公園
  荊門龍泉公園位于湖北荊門市城區,是一座既具地方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新型綜合性公園。1983年荊門成為省直轄市后,市政府就著手龍泉公園的規劃,1986年開始是設,1987年初簡易開放,現已成為市民休憩、娛樂、教育、交流、審美的場所,是反映荊門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自89年以來,分別榮獲市級最佳文明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全國建設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并被載入《中國名園》。荊門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1983年荊門成為省直轄市后,市政府就著手龍泉公園的規劃,1986年開始始設,1987年初簡易開放。建園以來,在歷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全體干部職工的艱苦奮斗,龍泉公園充分發揮了公益-業單位的作用,已成為一座既具地方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新型綜合性公園,是市民休憨、娛……[詳細]
鐘祥文風塔
  鐘祥文風塔位于鐘祥市郢中鎮,創建于唐廣明元年(880年),初為土塔,曰“白乳高僧塔”,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在土塔外加建磚石。為典型的覆缽式-塔,由地宮、塔基、覆缽、相輪、寶蓋和塔剎六部分組成,通高21.52米。特別是塔剎高度占全塔的一半以上,相輪有二十一重之多。塔身通體雪白,如朝天高舉之筆鋒,寓意文風鼎盛,現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鐘祥的標志性建筑。文風塔建筑造型獨特,為中國現存的古塔中之孤例,極具文物研究價值。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鐘祥莫愁湖
  莫愁湖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優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所在地--鐘祥市城區郢中鎮東北2公里。莫愁湖現有水域面積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米,楚國歌舞藝術家莫愁女在此湖邊出生和成長。歷代大詩人等暢游莫愁湖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佳篇。“漢江緊貼石城流,石城高壓漢江樓;石城湖上美人居,桃花片片涌莫愁。”古郢鐘祥,又名石城,是千古傳譽的楚國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的故鄉。《地理通釋》載:“郢州子城三面墉基皆天造,正西絕壁,下臨漢江,石城之名本此。”莫愁女,姓盧,名莫愁,善歌謠,先歌舞于民間,后入楚王宮中,她歷盡磨難,最后終于又回到了民間。二千多年來,圍繞莫愁女和風景名勝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以及《陽春白雪》和陽春臺、白雪樓等,在古郢荊楚傳誦著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莫愁女,生卒年待考。戰國末期楚國歌舞家。……[詳細]
荊門龍泉書院
  龍泉書院位于荊門市龍泉中學內,龍泉書院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荊門知軍舒成龍集資于書塾舊址興建。書院有堂三間、廈四間,蓮沁有泉數孔自地涌出,故題名龍泉書院。道光六年(1826年)、同治六年(1867年)兩次修葺。主要有育德堂、洗心堂、東山草堂、春華館、秋實館、敬業齋、群樂齋、寄暢軒、會心軒等。配以小橋流水,植以青松翠柏,頗富園林之勝。光緒十二年(1886年),又增建文明樓、尺木樓等。檐角飛翹,金碧輝煌,更具規模。再后改為龍泉中學。現存文明樓等建筑與南側文明湖等景觀,明麗古粹,映襯如畫。龍泉書院內的白鶴亭(原名聽泉亭)、洗心亭、育德堂、東山草堂、春華館、秋實館、敬業齋、樂群齋、方塘書屋等。從龍泉書院仰望象山腰,有仰止亭、觀德亭,龍泉的后坡建有泉神、西山兩祠,遠望與象山對峙的雨山,有甘雨……[詳細]
357、莫愁村
莫愁村
  莫愁村,湖北民俗民藝第一村。位于世界長壽之鄉、湖北省五大旅游城市鐘祥市,地處莫愁湖-明顯陵景區內。北鄰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南依莫愁湖國家級濕地公園。莫愁村,因楚國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生長于此而得名。千百年來,圍繞莫愁村、莫愁女,以及“陽春白雪”和陽春臺、白雪樓等傳誦著許多動人故事、為歷代文人墨客所傾慕尋訪。2015年10月,塵封歷史記憶里的古村,隨著開發而迎來了新生,定位于“荊楚原鄉、長壽源地”、冀以“莫愁老街·市井民俗區、莫愁渡·楚風市集區、百歲灣·古作餐飲區、桃花嶺·田園度假區、桃花窯·國際藝術區”五大旅游主題呈現,莫愁村將成為華中地區首個“復合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漢江緊貼石城流,石城高壓漢江樓;石城湖上美人居,桃花片片涌莫愁。”古郢鐘祥,又名石城,是千古傳譽的楚國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的故……[詳細]
358、元佑宮
元佑宮
  位于鐘祥郢中鎮南隅、鏡月湖北岸的元佑宮,系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御敕所建。該宮創建于嘉靖已酉年(1549),至戊午年(1558)告成,歷時九年。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朱厚熜為何興建此宮?《鐘祥縣志》載:明正德年間,“純一道人居玄廟觀,道行甚高,興王(即朱佑杭,嘉靖皇帝之父)嘗與之游,一日假寐,見純一入宮中,及覺問左右曰:‘純一來此乎?’俄報宮中生世子矣!”純一道人,法號元佑,自幼修道法無邊。當時,封地鐘祥的興王朱佑杭與其結為至交,兩人常在一起談古論今,賞景下棋。正德二年一天,兩人下棋,興味正濃時,朱佑杭忽感疲倦,朦朧中似見純一道人進了王府的宮,頓時一驚,怒沖心頭,一聲咆哮,醒了,原來是南柯一夢。突然,小道來報:“師父升天了。”朱佑杭驚愕未定,又有宮女來報:“賀喜王爺,世子降生了!”此世子就……[詳細]
鐘祥文峰塔
      文峰塔,又名文風塔、白乳高僧塔,座落在湖北省鐘祥市郢中鎮古城東西隅的龍山之顛,始建于唐僖宗廣明初年。據載:“塔在彌勒院(龍山報恩寺前身),昔黃巢戮一僧,刀方加,白乳流出,巢異之。邦人敬禮,累土為浮圖。”      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重建為圓形實心磚石塔,由地宮、塔座、覆缽、相輪、寶蓋和利剎六部分組成。塔式獨特,通體雪白,通高21.52米。塔基呈遞縮八邊形;上為覆缽,似倒扣的佛家法器——盂缽;相輪二十一遞縮,每層檐下設類似斗拱的磚飾;頂部為三個銅質圓形寶蓋,四周懸掛銅鈴;利剎一柱嵌三元,象征“三元及第”;地宮中珍藏著佛教珍物:“佛像一尊、辟支佛舍利二顆、柏達師舍利二十顆。碧……[詳細]
360、明顯陵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顯陵
  明顯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位于湖北省鐘祥市城東郊的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壑獻皇帝和母親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我國數千年歷史長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寢。顯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成,前后歷時共47年,其圍陵面積183.13公頃,整個陵園雙城封建,外邏城長3600余米,墻高6米,墻體厚1.8米,紅墻黃瓦、金碧輝煌、蜿蜒起伏于山嵐疊嶂之中,雄偉壯觀,是我國歷代帝王陵墓中遺存最為完整的城墻孤品。陵園由內外邏城,前后寶城、方城明樓、棱思殿、陵恩門、神廚、神庫、陵戶、軍戶、神宮監、功德碑樓、新紅門、舊紅門,內外明塘、九曲御河、龍形神道等30余處規模宏大的建筑群組成,其布局構思巧奪天工,殿宇樓臺龍飛鳳舞,工藝浮雕美絕倫、一陵雙冢舉世罕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 | 亚洲不卡AV中文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 一级a毛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