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荊門市旅游

荊門市旅游景點介紹

左家坡遺址
  左家坡遺址位于鐘祥市九里回族鄉南,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左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有少量泥質紅陶、黑陶和灰陶,紋飾有弦紋、刻劃紋,器形有鼎、碗、盆、豆、缽、圈足盤等。……[詳細]
楊家廟遺址
  楊家廟遺址位于鐘祥市長灘鎮金星村,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2米。暴露出紅燒土。采集有石斧、刀、鑿和陶片。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灰陶次之,有少量泥質紅陶和黑陶;紋飾有籃紋、方格紋、刻劃紋、繩紋、附加堆紋;器形有鼎、豆、罐、杯、碗、缸、壺形器及紡輪等。(第一批)……[詳細]
馬家寨遺址
  馬家寨遺址位于鐘祥市東橋鎮金店村土房灣,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4.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2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泥質黑陶次之,紋飾有籃紋、繩紋,器形有缽、盆、罐等。屬屈家嶺文化。……[詳細]
崔家臺遺址
  崔家臺遺址位于鐘祥市長灘鎮先鋒村北500米,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3.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5-2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灰陶次之,紋飾有按窩紋、弦紋、籃紋,器形有鼎、盆、罐等。……[詳細]
找鷹臺遺址
  找鷹臺遺址位于鐘祥市長灘鎮大洪村雷家灣,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18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4米。采集有石斧、鑿、鏟、箭簇和陶片。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黑陶次之,紋飾有弦紋、繩紋,器形有鼎、碗、盆、罐、豆及紡輪等。……[詳細]
鐘祥市博物館
  鐘祥市博物館前身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設立于鐘祥縣文化館內的文物陳列室,地址設在老縣城山陜會館。1959年遷至武郡書院,1961年又搬至縣大禮堂。1977年,經鐘祥縣人民政府批準成立鐘祥縣圖博館,與鐘祥縣圖書館合署辦公。1979年2月,經鐘祥縣革命委員會批準成立鐘祥縣博物館。1980年3月,鐘祥縣博物館與圖書館正式分離,館址遷至明清古建筑群——元佑宮內,開辦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鐘祥歷史文物專題陳列》、《清代女尸陳列》、《歷代字畫陳列》、《革命文物陳列》等展覽,常年對外開放。發展歷史鐘祥市博物館前身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設立于鐘祥縣文化館內的文物陳列室,地址設在老縣城山陜會館。1959年遷至武郡書院,1961年又搬至縣大禮堂。1977年,經鐘祥縣人民政府批準成立鐘祥縣圖博館,與鐘祥縣圖書館合署辦……[詳細]
沙洋生態農業體驗風情園
  中國農谷·沙洋生態農業體驗風情園生態農業體驗風情園核心區位于沙洋縣曾集鎮張池村,是沙洋優質油菜集中度最高、雙低化率最高、產業化經營水平最高的油菜種植地,已成為“全省優質油菜工程樣板示范區”、“全國雙低油菜科技入戶示范工程試點區”、“國家優質油菜技術工程中心成果轉化示范基地”。每年三月,油菜花飄香時,沙洋70萬畝油菜花吸引大批的游客趕往這里賞花、拍照、觀景,體驗踏水車、捉魚、推磨、走油菜迷宮、戲水、采摘果蔬、逛美食一條街、住農家屋食農家飯。2013年9月,沙洋縣70萬畝油菜花海在“中國美麗田園推介投票活動”中位列全國第五,全省第二,在油菜花景觀中位列全國第二,成為了中國油菜花旅游名縣。2014年曾集鎮張池村榮獲“十大荊楚最美鄉村提名獎”。……[詳細]
沙洋油菜博物館
  沙洋油菜博物館位于沙洋縣經濟開發區洪森天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座油菜主題博物館,也是目前世界唯一的油菜主題博物館,于2010年3月建成開館,2011年被評為國家2A級景區,2014年被評為“湖北科普旅游示范景區”。博物館包括主館、副館和戶外體驗區,建筑面積3300平方米,總投資1000萬元。展覽分為史海蕓蹤、生命之能、芳澤民生、金色沙洋四大主題,其中“史海蕓蹤”重點介紹油菜的起源與進化、古代栽培技術、古代榨油工藝、中國油菜科學研究重要事件等情況;“生命之能”重點介紹油菜脂用、食用、藥用、飼用、肥用、菜籽副產品精深加工利用等7個方面的知識;“芳澤民生”介紹油菜種植、菜籽加工、菜籽油生產與消費等3個方面的內容;“金色沙洋”由沙洋縣情簡介和沙洋縣油菜生產情況兩部分構成。游客可通過館內大量的圖……[詳細]
京山天河度假村
  天河度假村,位于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國家級大洪山風景名勝區南部,背倚西漢時期綠林起義軍屯兵的“綠林古寨”,面臨大洪山風景區最大的人工湖“洪山湖”。景區內氣候濕潤,山水纏綿:藍天、白云、翠峰、森林盡融于晶瑩剔透的洪山湖中,深潭、險灘、流泉、飛瀑綴成一串串宛若從天而降的珍珠,山寨篝火、鄉間茅舍、梯田牧笛、溪邊浣女,還有農家的熏臘肉、梅干魚、包谷砣、辣椒串……好一個原始、古樸、神奇的,好一處回歸自然佳境。天河度假村總面積18平方公里,主要景區有白馬河皮筏漂、天門觀竹排漂、清流峽、情侶瀑、知音潭、通天洞、洪山湖水島風情園、植物園、結義崗等,具“東湖西溪、南洞北峽”之態,是大洪山風景名勝區最具特色和魅力的旅游勝地之一,備有皮筏、竹排、快艇、游船、帳篷、篝火晚會、農家宴、土特產……向游客推出四大主題的游覽……[詳細]
彭墩鄉村旅游世界
  彭墩村位于湖北鐘祥市西南邊陲的丘陵地區,與荊門市交界(距荊門市區15公里),國土面積10.5平方公里,全村9個村民小組,320戶1159人,耕地9511畝,林地377畝,水面2700畝。自2003年起,彭墩村與湖北青龍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實行村企結對、產業聯姻,走村企共建共贏共同發展之路,以農業種植、養殖為基礎,著力打造現代休閑農業,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極大地推動了彭墩經濟快速發展。先后獲得“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等稱號。2011年3月中國瀟湘電影制片廠以彭墩為背景,拍攝了《桃花紅、梨花白》電影故事片,主要反映了彭墩新農村建設的輝煌成果,在全國播放后,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2013彭墩被評定為國家A……[詳細]
  京山縣何家垱王家集附近遺址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詳細]
龍山報恩寺
  龍山報恩寺是千年古剎、名聞荊楚。它與文峰塔同位于龍山,遙相對望,經歷幾百年風雨。原龍山報恩寺毀于戰火,現鐘祥的龍山報恩寺經多次修建,于2002年10月14日重建完工,是鐘祥地區唯一的一座大型正規的佛教寺院,佛教分為八大宗,龍山報恩寺屬于八大宗中的——凈土宗。此寺廟香火很旺,住持是寬祥法師。……[詳細]
中共豫鄂邊區委員會舊址
  0豫鄂邊區委員會舊址位于京山縣新市鎮小煥嶺村一組吳灣。舊址分東西兩院,占地面積650平方米。1939年11月中旬,中原局決定在鄂中建立新的鄂豫邊區黨委,統一領導三地黨組織,黨委成員由鄭位三、陳少敏、-、陶鑄、任質斌、楊學誠等組成,黨委機關駐扎在京山八字門。1940年10月,-帶領邊區黨委機關遷駐小煥嶺。0鄂豫邊區委員會在小煥嶺駐扎了兩年之久,使小煥嶺成為豫鄂邊區抗日斗爭的領導中心。舊址是兩幢相連的清末中國傳統式民居四合院建筑,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東院內設有司令部辦公室、會議室,西院為-、陳少敏同志以及警衛員、號兵等工作人員的居室。東院,三進二天井,面闊14米,進深20.9米,由門廳、過廳、廳屋、堂屋、前房、后房和廂房等14間房屋組成,建筑的前檐用青磚砌筑斗墻,兩側和房間用土坯磚砌筑,廳屋的前……[詳細]
城河遺址
  城河遺址地處沙洋縣后港鎮雙村村、長湖北岸,城河流經古城址西南。遺址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面積約70萬平方米。遺址于1983年發現,命名為“草家灣遺址”,2006年更名為城河城(遺)址。城址東北邊以自然高崗為天然城墻,其余方向城垣為平地土筑。城墻外壁較陡直,內坡平緩。在城址東南角、北城墻西端西部、北城西端中部、南城墻中部各有一處缺口。西北、南、西城墻外有寬約30~50米的城壕,東北部自然崗地外城壕不清楚,城址西北部略內凹。城址文化性質屬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城河遺址的發現不僅豐富了長江中游早期古城址的內容,對研究長江中游地區早期城址之間的關系、探討長江中游史前聚落布局、文明起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詳細]
龍王山遺址
  龍王山遺址位于荊門市東寶區子陵鋪鎮美滿村與南橋村交界處,南距荊門市城區約15千米。遺址地處漢水西岸,面積約20萬平方米。遺址于20世紀90年代發現。200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發掘了遺址的墓葬區。發掘面積1700平方米。清理大溪文化至屈家嶺文化時期的墓葬203座,墓葬的分布呈現以大墓為中心、周圍分布著中小型墓。出土了數以千計的陶器和大量的玉器和較多石器。其陶器主要有鼎、杯、罐、缸、曲腹杯、細頸壺、盆、器蓋、紡輪;玉器有璜、環、壁、墜、管及其他飾件。龍王山遺址時代屬大溪文化晚期至屈家嶺文化時期。墓地保存完整,是長江中游漢水流域目前所見同時期墓葬中規格最高的。因此,該遺址(墓葬)對研究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時期大溪文化與屈家嶺文化的關系,探索長江中游早期文明的起源、特點、進程、動因乃至中華文明……[詳細]
紀山楚墓群
  東周墓群。位于湖北省荊州、荊門兩市交界處,南距楚紀南故城10公里。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10�52′~110�54′,北緯30�23′~30�25′。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是東周時期楚國的大型墓葬群。紀山墓群以紀山寺為中心,由東田家崗、小薛家洼、尖山、大薛家洼、楊家崗、曾家冢等22處墓群組成。現保存有封土堆墓葬227座,其中68座墓葬封土堆直徑約5~10米、高約1~2米。78座墓葬封土堆直徑約12.5~18米、高約1~3米。40座墓葬封土堆直徑約20~27.5米、高約2~5米。16座墓葬封土堆直徑約30~37.5、高約2~4米。9座墓葬封土堆直徑約40~68米、高約2.5~7米。大薛家洼墓群,墓葬的排列較為特殊,南北成列,東西成排,共1……[詳細]
317、沙洋紀山寺 AA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沙洋紀山寺
  紀山寺坐落在湖北省沙洋縣紀山鎮內寺院簡介紀山寺坐落在湖北省沙洋縣紀山鎮內,始建于隋朝,興于唐清,香火鼎盛,從未間斷,屢現瑞象,靈異殊勝,神秘莫測,許多文人墨客、僧侶雅士流連忘返。曾有三位皇上駕臨,歷史悠久,寺內古跡石碑尚存,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寺院格局紀山寺東至207國道三公里,南距荊州古城三十公里,西于楚莊王墓交臂,北靠數百畝綠化樹林,四季常青,四季花開,四湖相望,寺院清雅,小鳥歌唱,雄雞報曉,白鷺盤旋,野鴨戲水,山頂寺內一潭圣水,久旱不涸,久雨不漫。吉云蓋,香煙繞,鐘鼓鳴,佛號悠,令人心曠神怡,此地遠離喧鬧、嘈雜的城市,到此地又可免去長途跋山涉水之苦,確是您修身養性的神秘凈土。寺周有世界目前保護最好的楚墓群,出土的有轟動于世的郭店竹簡,國內最早的女濕尸及越王勾劍等,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是您……[詳細]
318、子陵廬
子陵廬
  嚴子陵是慈溪人(嚴子陵原浙江會稽余姚陳山人。他原姓莊,后人因避明帝諱改姓嚴。名遵,字子陵。今慈溪市橫河鎮子陵村(原陳山村)人。年輕時就很有名望,后來游學長安時,結識了劉秀和侯霸等人。公元8年,王莽稱帝,法令苛細,徭役繁重,吏治-,民怨沸騰。王莽為籠絡人心,曾廣招天下才士。侯霸趁機出來做官了,劉秀卻參加了綠林起義軍,決心推翻王莽政權。嚴子陵當時也多次接到王莽的邀聘,但他均不為所動,最后索性隱名換姓,避居今浙江杭州桐廬富春江畔,徹底擺脫了王莽的羈絆。 西漢末年,因避王莽之亂,嚴子陵一家到云杜縣大洪山(今京山綠林)定居,建有草廬。史料記載:嚴子陵“性聰慧,學識淵博,少年有為”。 在綠林起義中嚴子陵與劉秀、王匡、王鳳、朱鮪“結為生死之交”。并對劉秀后來平定天下的政治思想、軍事謀略與治……[詳細]
鴛鴦溪漂流
  鴛鴦溪漂流全長6.7公里,剛柔并濟,疾緩相間,既能與激流相搏,也能在碧水蕩舟,品味山水閑情的浪漫情調。她以一條清澈見底的高山溪流為主的生態游線,相關流域開發面積10平方公里。漂流河道與周邊山峰相對高差在500米左右,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是負氧離子高密度區域,對人類的健康十分有益。漂流途中大小觀賞景點數十處,山隨水動,景隨船移,美不勝收…… 最具特色的項目:飛艇沖浪。數十艘橡皮艇連在一起,被游艇拉著在激浪中飛馳。 最具魅力的項目:全國首開夜漂。在月色星光下漂流,風情萬種;兩岸燈光,亮如白晝,絕對安全! 最刺激的項目:反復沖漂區,落差高達4米,長200米的沖浪區,挑戰你勇敢的極限。這里有專用的車輛將你返送至沖浪口,反復的沖漂,讓你激爽盡興。 ……[詳細]
袁集遺址
  袁集遺址 位于援刀石街道袁集村,距雙泉楊家禽遺址7千米,方向西略偏南,當地稱為陰陽界。袁集遺址為一大土臺,呈南北朝向,面積約2平方千米。遺址背面以陰巷為界,東、南、西面為自然河流環抱。遺存比較豐富地方位于陰界城東部,以簡瓦、板瓦居多。陰界城正東越過低洼地自然河流即是譚店崗,該崗多見36×15.2×62厘米飾幾何紋漢代墓磚。譚店崗與明界城相距較近,遺存物文化性質屬于東漢時期,之間存在互為因果關系,陰界城屬于人們居住地。譚店缸為埋葬地。……[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看黄A∨免费观看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永久免费国产综合 | 永久三级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