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自貢市旅游

自貢市旅游景點介紹

趙化羅漢寺
  趙化鎮羅漢寺始建于宋朝中期,原名百重寺,在清朝康熙乙亥年仲春二月二十八日重建,改名為羅漢寺,解放后由于諸多原因,羅漢寺房屋一直作為趙化鎮政府的辦公用房,2007年趙化鎮黨委、政府根據本地信教群眾的要求,積極爭取將其開放為佛教固定活動處所,經縣民宗部門同意,僧人釋常毅與當地信教群眾一起進行籌建,歷時一年多,2008年11月27日,自貢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以自府民宗發[2008]16號文件同意將其設立為其他(佛教)固定宗教活動處所;2010年4月29日,羅漢寺正式開放。羅漢寺是劉光第在戊戌變法失敗,被慈禧為首頑固派殺害后靈柩運回存放之處,劉光第靈樞運回存放之處。占地面積216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720平方米,其中有殿堂2座:觀音殿192平方米、山門殿66平方米。有3名僧人組織開展宗教活動,……[詳細]
獅市古鎮
  獅市古鎮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古鎮所在的獅子灘社區為中國傳統村落,原名“獅子灘”。獅市古鎮距富順縣城10公里,是自貢鹽業發展史上的著名古鎮。數百年來,在自貢井鹽外運及商品運輸等方面,獅市一直是沱江上重要的驛站和水碼頭,是歷史上“自貢-鄧關-沱江-長江”鹽運線路必經之地。獅市古鎮有名的建筑主要是“三宮、五廟、五街、一寨、三山門”,歷經幾百年的風雨,主體仍然保持基本完好,能夠領略到川南古鎮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和諧之美。獅市古鎮的房屋大部分是一樓一底的竹木結構,屬典型的明清時期川南建筑風格,蘊含著深厚的鹽運古鎮文化底蘊。……[詳細]
長灘古鎮
  座落于沱江之濱的千年古鎮長灘,是依托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貢的鹽業發展而興起的古鎮之一,主要有長灘東、西街道,東西走向,建于清代末期,古建筑風格十分獨特,總體上以川南穿斗式民居商貿建筑為主,酌配宮、廟、堂、祠于其間,融“山、水、人、業、思”于一鎮,古鎮建筑自宋代起經多次修復,傳統建筑群落至今原貌尚存。是我國古鎮建筑風格和設計思想完美統一的代表作。魯班廟、五顯廟、關帝廟天上宮、禹王宮、南華宮等九宮八廟星羅棋布;人朝門、正東門、義和門、復興門四大城門巍然屹立,曾有“四道閘門,四個門,東南西北,門對門”的說法;十個戲樓分布三街六巷,錯落有致,雕花閣樓、鏤空花刻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欣賞價值。……[詳細]
104、富世井
富世井
  富世井位于富順縣縣城釜江大道東段鹽井街小轉盤處。,古富世井遺址上恢復建立一個六角形基臺,基臺上建有古法采鹽的井架,三側有碑墻,南側碑墻上刻“古井咸泉”四個大字,并寫有富世井的歷史,北側由兩棵榕樹。富世井,被認為是自貢歷史上的第一口鹽井,標志著自貢井鹽業的開端。這口井的發現者是一種叫梅澤的獠族人。據宋代王象之在《輿地紀勝》中記載,梅澤“因獵,見石上有泉,飲之而咸,遂鑿石三百尺,鹽泉涌出,煎之成鹽”。東漢章帝年間(公元76-88年),人們在梅澤發鹽泉地方,今富順縣城關鎮開鑿了這口鹽井。到了南北朝時期,富世井在蜀中已經聞名遐邇,以產量高、鹽質好而富甲一方,并促使政府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以“富世鹽井”為中心設置了“富世縣”,這是四川省內第一個因鹽設置的縣。隋唐時期“富世鹽井”曾創下日產61……[詳細]
105、月紅巖
月紅巖
  月紅巖,富順縣福善鎮境內一處古跡。月紅巖屬于地文景觀類地質與構造形跡亞類的巖壁景觀,因境內天然生長著一段長約500米形狀像一輪彎彎的月亮的紅色崖壁而得名。月紅巖位于富順縣福善鎮陽升村四組,為一長約500米,高約100米的月形型紅色丹霞赤壁景觀。整個丹霞赤壁壯觀奪目,異常美麗。像月初的月亮彎得那么好看,約長500米,最高100米。月紅巖屬于地文景觀類地質與構造形跡亞類的巖壁景觀。外觀形態:月紅巖位于富順縣福善鎮陽升村四組,為一長約500米,高約100米的月形型紅色丹霞赤壁景觀,丹霞赤壁因遠望如一輪高掛的紅色月牙而得名。陡崖接近90度,由下直上,整個石壁由下而上植被越來越少,巖壁底為大片竹林,上三分之一為裸露紅色丹霞地貌景觀石壁,蔚為壯觀。月紅巖下為富順縣福善鎮陽升村,上為宜賓市南溪區汪家鎮,跨……[詳細]
大峽口老鷹洞
  老鷹洞位于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福善鎮大峽口村境內。老鷹洞洞口長1.5米,寬1米,老鷹洞共有上下兩層空間,總面積200余平方米。其中:上層面積約120平米,包括一間廚房、兩件屋子和一個能裝2-3立方米的天然水缸,下層約100平米,洞沿均為約50公分厚的條石攔砌,間隔一米五左右留有石縫采光,洞門用近一寸厚的鐵板關鎖。……[詳細]
艾葉古鎮旅游景區
  艾葉古鎮旅游景區位于南國燈城、恐龍之鄉——自貢上風上水西城貢井區旭水河畔的艾葉鎮艾葉古街六,距貢井城區2公里、自貢市區10公里,緊鄰國道S305,連接成渝、成自瀘、樂隆等高速車程均在30分鐘內。艾葉古鎮因鹽而名,因灘而盛,是自貢井鹽發端,是自貢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公井古城重要區域,也是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構成區,素有鹽運第一灘、“八里秦淮”發端處的美譽。艾葉古鎮所在的艾葉鎮現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百鎮建設旅游類試點鎮,核心區李家橋社區和竹林村為中國傳統村落。鎮域范圍內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其中國家級2處,省級2處),有文物保護點18處,另有29處遺跡(址)。中華老字號、自貢小三絕之一—龔扇生產基地座落在核心保護區。景區核心區域3.11平方公里,是展示自貢“井鹽文化”歷史傳承的文化……[詳細]
108、自貢七星湖 AA
自貢七星湖
  七星湖坐落于自貢市貢井區建設鎮固勝村,占地約150余畝。其名源自于兩個說法:第一個是說此地共有四個湖泊,連起來遠看像一個橫的“七”字;另一個說法是站在固勝村最高處眺望,這里的湖泊周圍共有七個山丘,遠遠看去,就像是北斗七星圍繞四周。而七星湖生態園則是在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配套改革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等一系列機遇中應運而生。景區位于南國燈城、恐龍之鄉——自貢上風上水西城貢井區建設鎮固勝村,距貢井城區5公里、自貢市區12公里,緊鄰國道S305,連接成渝、成自瀘、樂隆等高速車程均在30分鐘內。景區所在固勝村是自貢鄉村旅游發源地,是以農旅融合發展的示范區,是展示現代休閑觀光農業、川南鄉村民俗、康養、婚慶、鄉村休閑活動等的鄉村旅游景區,景區占地3.6平方公里,于2014年評定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七星湖康……[詳細]
瑞鑫火箭湖景區
  瑞鑫火箭湖景區坐落在享有“千年鹽都”之稱的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距九洪鄉5分鐘車程,距自貢市區30分鐘車程。具體地址為:自貢市沿灘區九洪鄉照石塔村15組。特色:景區總面積2000畝,其中,湖泊面積約800畝。鄰畔火箭湖,其清澈的水面讓游客心曠神怡,是一處生態環境優美的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九洪鄉志》記載,因湖泊的形狀似一枚蓄勢升天的火箭,湖中各種各樣的生態魚類自由穿梭,故取名日“火箭湖--度假村”。景區著力打造體育與旅游相結合的綜合性體驗景區。以休閑度假、水上娛樂、拓展訓練為主線,設有生態養殖、湖邊燒烤、露天垂釣、野外露營、果菜采摘和休閑餐飲等項目。另外旗下瑞鑫拓訓聯盟基地引進自貢市青少年戶外活動營地項目,多個機關、企業掛牌基地,設施齊備,配有營房宿舍、露營區、教學會議室,功能區分別設有訓練場……[詳細]
五彩菏園景區
  五彩荷園是一家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特色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景區位于自貢市貢井區建設鎮重灘村(S305貢井往榮縣方向2公里處),緊鄰城區,離高速入口5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園區以“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覆蓋重灘村三、四、五、六、七組的村民,通過園區的花卉種植和餐飲提供了就業崗位200余個。占地面積約600畝,園內規劃景點有百畝荷塘、三角梅苑、四季芳陣、夢幻草原、童夢樂園等幾大區域,這里四季景色各異,春季滿山滴翠,夏季荷塘飄香,秋季夢幻如畫,冬季梅香四溢,實現了四季有花賞。五彩荷園曾榮獲“自貢市旅游協會旅游特色餐飲名店”“自貢市民間好味道”“社會扶貧十佳愛心組織”等多項榮譽,2018年被評為國家級“AAA”級景區。……[詳細]
花香田園景區
  花香田園循環農業示范公園是省級首批休閑農業示范主題公園,是自貢市2016年-2020年市級重點項目,是將傳統的園林花卉業與生態循環農業、設施農業、休閑農業相結合的跨界模式的創新型企業。開園至今實現綜合收入5500萬元,接待游人超145萬。園區位于中國井鹽文化旅游景區之重鎮—艾葉古鎮,自貢市的公路交通樞紐南、北環路交匯于此,也位于了自貢市大城市建設中的城市中心主干道上,距貢井主城區3公里,距市中區7公里(20分鐘車程),距高速公路入口5公里。對于休閑農業的觀光旅游具有得天獨厚、十分優越的區位優勢。公司始終堅持以“三低三高”(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基本特征的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立足于休閑農業和現代循環農業的發展模式,將園林花卉業和現代農業鄉村旅游跨界結合,采用一、……[詳細]
112、涵院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涵院
  涵院年代:1946年涵院位于自貢市自流井區東街東興寺社區,公館是由自貢四大鹽商之一的侯策名于1946年修建,位于久大鹽業集團內,坐西北向東南。涵院又稱侯公館,建筑面積約1400多平方米,主樓約200多平方米。整體建筑結構為一樓一底磚木結構的西式公館,四周山墻環繞。涵院建筑精良,形態考究,是自貢現存不多的鹽商公館之一,對研究自貢鹽業歷史、文化,具有一定的科學、藝術價值。2019年,涵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榮縣鐘樓年代:1922年2019年,榮縣鐘樓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富順鐘鼓樓
  富順鐘鼓樓位于自貢市富順縣富世街道文廟社區神龜山上,坐東北向西南。修建于民國十八年(1930),建筑占地面積64.5平方米。建筑結構為磚石結構,共六層,通高28余米,樓體呈正方形,每邊長5.27米,臺基邊長7.9米,高1.2米。臺基西南面垂帶踏道8級,沿踏道直入樓內,有118級木板階梯盤旋至頂層,樓頂平臺、四周立磚柱、柱上置石球裝飾,樓體各層置木窗,第五層外壁四周嵌置報時鐘。大門條石砌筑、門額刻記中英文字,門柱題刻楹聯。鐘鼓樓建筑氣勢雄偉挺拔、建造精美,兼顧報時和報警所用,是富順文化發展的重要標志性建筑。……[詳細]
  鄧關濟運閘年代:民國2019年,鄧關濟運閘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盧德銘故居
  盧德銘故居年代:民國盧德銘故居位于自貢市自流井區仲權鎮竹元村1組,始建于清代,1905年盧德銘出生于此。現留存故居整體布局為中軸線對稱三合院布局,坐北向南。院落進深24.3米,面闊44米,總建筑面積約674平方米。墻體以夯土墻體與竹編墻結合,為典型的川南民居。盧德銘故居是世人了解這位中國革命先驅者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進行瞻仰的場所,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弘揚革命傳統、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2019年,盧德銘故居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芭蕉灣造像
  芭蕉灣造像年代:唐至宋2019年,芭蕉灣造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銅鑼河橋
  銅鑼河橋(TongluoRiverBridge),位于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龍萬鄉華利村12組與月亮村交界處,是自貢市富順縣境內的一座古橋。銅鑼河橋于2016年5月9日被富順縣人民政府列為富順縣文物保護單位;于2018年1月15日被自貢市人民政府被列為自貢市文物保護單位;于2019年1月10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銅鑼河橋長13.5米、寬1.9米。銅鑼河橋是一座石橋,其橋面鋪設著巨大的石塊。橋的兩側裝飾有四座象征性的神獸雕像,分別是龍頭、龍尾、象鼻與象尾。這些石刻雕像如同護欄的柱頭,其中一側的雕像比橋面高出約60至70厘米,而另一側則高出約20至30厘米。橋的一端豎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寫著“銅鑼河橋”的名稱。該橋的橋墩設計為梯形平面,在東北方向的四個橋墩上分別雕刻了兩尊……[詳細]
甘尚書院
  甘尚書院年代:明2019年,甘尚書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0、集生砦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集生砦
  集生砦位于呂仙崖山頂,現存南、西、東三道寨門及部份寨墻,北邊為懸崖。南寨門規模最大,為拱形門,門正中刻有“集生砦”三個行楷大字,門兩側現存寨墻70余米,并殘存部分垛口;東西寨門均依山勢而建,規模遠小于南寨門。集生砦現占地13.3萬平方米,榮縣文史學家還原了彼時構造和功用:四周圍墻矗立,用條石砌成,長約八里,高約兩丈;東面為寨門,內外兩層,護衛把守,寨門外有壕溝,壕溝上有吊橋,平時收起;寨門上有城堡,護衛日夜巡視;寨內有文昌宮,宮門石獅鎮守,宮內雕梁畫柱,在上世紀30年代達到鼎盛時期,商賈云集,熱鬧非凡,名揚邑里。現存南、西、東三道寨門及部份寨墻,北邊為懸崖。南寨門規模最大,為拱形門,通高6.57米,門正面內寬2.83米,背面內寬4.43米,深8.45米,壁厚0.57米,門兩側現存寨墻70余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综合 |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一区 | 亚洲精品ⅴa在线播放 | 资源站色在线观看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 |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