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格薩爾林卡AAA ![]() 格薩爾林卡是我縣AAA級景區之一,格薩爾林卡始建于2007年,總建面積約3150平方米。主雕塑格薩爾王基座長17米,寬11.6米,浮雕總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雕塑總高21米,威武雄壯,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格薩爾雕塑。一期工程總投資246萬元,站在格薩爾林卡可以俯瞰達日縣全景及雄渾的黃河谷地。整個格薩爾林卡、珠姆廣場、乃瓊……[詳細] |
![]() | 阿達拉毛角城位于達日縣桑日麻境內,距離縣城130公里。阿達拉毛是格薩爾王的另一個妃子,阿達拉毛角城是用鹿角、野牛頭牦牛角堆積而成的城堡。據查朗寺丹貝尼瑪--說,在他20歲時曾來過這里,當時這里的野牛角、鹿角、牦牛角堆積的城堡有一層樓房高。在民主改革時期被毀壞![詳細] |
![]() | 一九五二年七月一日,中國共產黨果洛工作委員會、西北軍政委員會果洛工作團共200余名軍政人員從西寧出發,前往果洛,經過一個月的艱苦行軍,于八月四日到達腹地達日縣查郎寺,并于同月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結合果洛的特殊情況,在查郎寺召開了由三果洛地區各部落頭人、宗教上層人士、各界代表共二百七十一人參加的聯誼會,……[詳細] |
![]() | 果洛紅軍溝AAAA ![]() ![]() 紅軍溝原名叫子木達溝,1936年7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這里,在石壁上寫下“北上響應全國抗日反蔣斗爭!安慶宣”的標語,至今字跡清晰醒目。這是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惟一經過青海的地方。為了紀念紅軍,當地群眾把子母達溝改名為“紅軍溝”,班前鄉政府扎洛村北吉德寺大經堂前曾設立的哨所命名為“紅軍哨所”,一座紅軍走過的獨木……[詳細] |
![]() | 達日黃河國家濕地公園擬建的青海達日黃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位于青海省達日縣,總面積8671.95公頃![詳細] |
![]() | 青海班瑪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青海省班瑪縣,總面積1610.74公頃。瑪可河林區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巴顏喀拉山支脈果洛山的南麓,屬大渡河流域上游地區,是青海省長江流域大渡河源頭面積最大、分布最集中、海拔最高的一片天然原始林區,在全國林業區劃中界定為重點生態公益型林區,并劃定為三江源自然……[詳細] |
![]() | “冬格措納湖”為藏語,蒙語稱為托索湖,意思均為黑海.座落在瑪多縣花石峽鎮西北約16公里處,也意為一千座山圍成的湖.該湖地處海拔4117米的高原之上,湖水呈深藍色,淡水,可飲用;湖底凸凹不平.站立山巔,遙望湖面,如同一塊跌落人間、千山環抱的碧玉翡翠.這里山勢險峻,怪石林立,湖光秀麗,水天一色,島上棲息著多種鳥類,尤為野生……[詳細] |
![]() | 果洛草原上的“神女峰”,當地人稱“加毛多”!凹用痹诓卣Z口是“漢族姑娘”的意思,“多”即是石頭。加毛多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東邊十余里處綠茵如毯的草山上。一并兩塊巨石,均有一房多高。遠遠望去,略低的一塊,好象一個人彎腰傾身,欲呼欲號;較高的一塊,又好似一個人在翹首遠眺,注視著前方的瑪積雪山,望眼欲穿。其姿其情,與綿延……[詳細] |
![]() | 牛頭碑為開辟黃河源頭的旅游業,瑪多縣人民政府于1988年9月修建了一座“華夏之魂河源牛頭碑”,碑體總重5.1噸,純銅鑄造,已故十世班禪大師和-邦同志分別為紀念碑題寫了藏漢文“黃河源頭”字樣。牛頭碑建在位于瑪多縣境內措日尕則山的頂峰,海拔4610米,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均用銅版鑄模鑲嵌,碑式別致,字體雄渾,象征著中華……[詳細] |
![]() | 年保仙女湖(藏語“西木措湖”)。在年保主峰的北側,湖泊由大湖和小湖兩湖構成,面積約 17 平方公里。由巨大冰川的剖蝕作用形成的冰川湖,距縣城 47 公里,距西久公路4公里處,公路已延伸至仙女湖景區。湖泊如鏡,每日晨昏濃霧圍繞,蒙蒙細雨,湖面變幻莫測,以其“神奇”之勢難以言狀而著名于世,深受當地藏族人民贊譽崇拜的一座神山……[詳細] |
![]() | 格薩爾王獅龍宮殿位于果洛州達日縣約18公里處,為您展現絢麗多彩、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格薩爾人物,形象雕塑藝術。宮殿四周呈現八寶如意圖山形,一千多條山溝猶如連心的葉紋,東南西北都朝向獅龍宮殿。整個宮殿的總面積達180平方米,高約40米。在玻璃瓦頂上安裝了塔尖頂寶幢和銅質鍍金祥鱗0。 ……[詳細] |
![]() | 洋玉原始森林洋玉原始森林主要分布于拉加、大武、東傾溝、雪山鄉的黃河南岸及各支流河谷地帶,林地面積約799平方公里。森林中生長著青海云彬、祁連圓柏、白樺、青楊、高原柳、沙棘等樹種600余種牧草、野生藥材,還有白唇鹿,香獐等數十種珍稀動物。林區近地點沿格曲河向北距離大武鎮35公里,公路直達林區。景區高山峽谷、滔滔河流,四季……[詳細] |
![]() | 阿尼格托神山阿尼格托神山位于軍功鄉曲哇牧委會。阿尼格托獨立于群山環抱之中,高高凸起,垂直高差200余米。東南北三面懸崖峭壁間分布著10多個巖洞,是曲哇部落始祖普濟法師-參禪之地。半山腰有神仙洞,洞內幻境無窮。傳說幾進去者有去無回,當地藏族群眾在洞口擺有神龕封堵,佛教信徒圍山朝拜。……[詳細] |
![]() | 白塔白塔坐落于雪山鄉陰柯河交匯處,海拔3650米。白塔背面的殿堂內,四周墻壁繪有壁畫(唐卡),介紹阿尼瑪卿雪山的神話傳說。……[詳細] |
![]() | 藏民族居民碉樓“班瑪縣的原始森林郁郁蔥蔥,林邊藏家碉樓點綴其間,更有一番情韻”。班瑪河谷地帶小塊農業區或半農半牧區的藏族人民世代在碉樓里居住。碉樓為兩層或三層,上層居住或放糧食,下層為牲畜棚圈。多用石頭和木料砌筑而成,造型古樸典雅,獨具民族特色。在碉樓內部供放佛像、經典、酥油長明燈等![詳細] |
![]() | 原始森林班瑪縣境內森林面積12624公頃,主要分布在瑪柯河、多柯河沿岸。多為原始森林,主要有川西云杉、祁連圓柏、鱗皮冷杉等樹種。在班瑪縣南25公里處,有一片莽莽-,面積約1萬公頃。它是全省有名的班瑪縣原始森林,是果洛主要的旅游勝地之一。這里海拔較低,氣候濕潤,林林繁茂。林內祁連圓柏蒼翠,川西云杉參天,林濤呼嘯,百鳥爭鳴……[詳細] |
![]() | 塞西多卡石經墻塞西多卡石經墻位于甘德縣東南部的崗龍鄉鄉政府所在地,是著名-塞西倉修建的,距今有400多年歷史,長1300多米,寬3米,高3米,石經板有上億塊。是目前果洛地區最長的石經墻![詳細] |
![]() | 瑪域格薩爾文化中心1982年,龍恩寺-班瑪登保在龍恩寺的基礎上創建了瑪域格薩爾文化活動中心。中心博物館內有用檀香木制造的三十個大將,以及其它的重要歷史文物。另外,該寺內有45名僧侶組成的藏戲團,把群眾喜愛的古代藏族英雄格薩爾的事跡及其它民間傳說編成藏戲搬上舞臺。1993年12月,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詳細] |
![]() | 哈果寺哈果寺位于青珍鄉,距縣城約為40公里,屬于格魯派寺院,于1998年左右形成宗教活動點,于2001年開放,現有-1名,僧侶5名![詳細] |
![]() | 多利多卡寺多利多卡寺位于下貢麻鄉,因著名-臺多利朵卡而得名,距縣城約為26公里,屬于覺囊派寺院,母寺為龍什加寺,于2000年開放,現有-3名,僧侶70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