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家寨堡子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長川鄉千家寨村,始建于明代,為明代將領敏大鏞駐守洮州時修建,占地面積1.45萬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現存南門和西門。堡墻由黃土夯筑,基寬7.5米,殘高7米,頂寬8米,夯層厚度0.1—0.15米。千家寨堡子對研究敏姓在洮州的發展史、古代軍事防御體系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2017年11月8日……[詳細] |
![]() | 杰迪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立節鄉杰迪村,始建于唐代,后歷代多有增修,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20平方米。寺院現僅存釋迦牟尼佛殿、菩薩殿、山門和茶房,是甘南地區唯一一座吐蕃苯教和佛教并存的寺院,在舟曲縣境內有重要的地位和較大的影響力,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宗教研究價值。2010年被舟曲縣人民政府公布……[詳細] |
![]() | 石門溝棧道與摩崖石刻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大川鎮石門溝村。始建于三國,歷代多有修建。棧道遺址從石門北側峭壁與溝溪平行延伸到石門南側,東西峭壁上分布有正方形的棧道孔共4層80多個,每層棧道孔分布均勻,大小基本一致,間距1.2米至3米。東側石崖有摩崖石刻1處,共刻有103字,為北宋皇祐四年(1052)所刻,記述了宋時諸官……[詳細] |
![]() | 洮州邊墻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臨潭兩縣境內。因位于明代洮州衛轄地,故名。該段邊墻修筑于明中期,具體時間待考。邊墻南起洮河北岸的阿子灘鄉玉古村,向北延伸經達加溝東側山脊北上,經巴舍、哲孜納、甘布塔、官洛到申藏鄉惡化轉向東北沿山脊,經牙沙隆溝到恰蓋土橋村,再從土橋跨越羊砂河,向東北繼續延伸,經冶木河上游的納沃開曲和溫加伊……[詳細] |
![]() | 果者堡遺址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白龍江南岸的果者村鳳凰山,堡子東西寬約33米,南北長約40.3米,占地面積約1330平方米。堡子坐北向南,略呈長方形,四面墻體均用石板壘筑而成。堡子內呈上下階臺地狀,上階為麒麟寺所占,下階為荒院,西南墻體上層有大小不等的箭窗10多個,北墻處有后勤供給門道,堡子南面有古道由東向西通過,再……[詳細] |
![]() | 安果遺址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勒秀鄉安果村東1.5公里。遺址現為安果村梯田,北臨洮河,西面與頂卡山相望,南北長約530米,東西寬約180米,面積約9.5萬平方米。在遺址中發現有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寺洼文化及唐宋以后的磚、瓦殘片。地標散落齊家文化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片及磚瓦殘片,以及寺洼文化的夾砂紅褐陶片、器表素面或……[詳細] |
![]() | 羊永墓群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羊永鄉羊永村,該墓群葬有明洪武時期曾任洮州衛標營把總楊勇將軍,楊勇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洮州,二十一年(1388年)率部于洮州衛西30里(今羊永地區)屯軍。該墓群約有50個封土丘,直徑1-2米,高0.3-1米。……[詳細] |
![]() | 多兒水磨群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多兒鄉羊布村南側斷崖下。由11個獨立的水磨房組成,集中分布長150米、陡降約15%的多兒河上。每個磨房長7.5米,寬5.6米不等,高6-7米,人字型頂。水磨半部位于多兒河上,為木結構,另處半部位于河邊,外層由泥石筑成,內層為木結構,由于水氣的侵襲,房頂、墻壁上都長出了青苔。將水引至磨房……[詳細] |
![]() | 丈地均糧碑 位于舟曲縣城北街。大理石質,圓首,座佚,碑高1.7米,寬0.76米,厚0.17米。大明萬歷十年(1582)立。碑陽額篆“丈地均糧碑記”,邊刻麒麟圖案。碑文楷書豎行20行,每行38字,記載鞏昌府策奉陜西地方都察院右僉都御之命,在西固境內丈量田畝和依規納糧的情況,詳載了面積和富地、民地各納糧的數額。碑陰額篆“碑……[詳細] |
![]() | 肋巴佛烈士紀念碑位于卓尼縣柳林鎮白塔村東北600米,為紀念藏族革命烈士肋巴-而建。肋巴佛(1916—1947)藏名懷來倉·貢卻單增,生前為卓尼水磨川寺的-。1943年同甘南農民領袖王仲甲、回族農民領袖馬福善、馬繼祖父子秘密聯系發動了震動全國的甘南民變即漢、回、藏十萬農民參加的反蔣抗日起義。起義遭到國民黨政府的殘酷鎮壓![詳細] |
![]() | 葉兒遺址位于卓尼縣木耳鄉葉兒村西側。內涵分屬齊家文化與寺洼文化。面積約11.2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4--2.5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齊家文化的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灰陶片,器表素面或飾繩紋、刻劃紋、籃紋,可辨器形有雙耳罐、侈口高領罐等;寺洼文化的夾砂橙黃陶片,器表素面或飾乳釘紋、細繩紋,可辨器形有馬鞍形口罐和甕、鬲等……[詳細] |
![]() | 北山坪遺址 位于舟曲縣城關鎮壩里村東500米。面積約7.7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2--2.3米,暴露有窖穴、白灰面居住面、墓葬、陶窯和灰坑等遺跡。采集有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的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片,彩陶紋飾有施黑彩的漩渦紋、平行線紋、圓點紋、弧線三角紋,器形有缽、瓶、罐、盆等;另采集有齊家文化的泥質紅陶和夾砂桔紅陶、灰陶……[詳細] |
![]() | 嶺兒壩遺址位于舟曲縣曲瓦鄉嶺兒壩村西北300米。屬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面積約8500平方米,文化層厚0.4--1.2米,暴露有灰層、灰坑、窯穴。采集有泥質紅陶和夾砂橙紅陶、灰陶片,紋飾有施黑彩寬帶紋、平行線紋、弧線三角紋、圓點紋、鉤葉紋等,器形有盆、瓶、罐、缽等。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馬家窯文化的分布地域和文化內涵有重……[詳細] |
![]() | 陽壩城址位于卓尼縣卡車鄉陽壩村。又名石堡城、石仞城。城依勢而筑,三面臨水。土石混筑。城平面呈不規則四邊形,周長約3000米,南北寬約650米,東西長約850米,面積552500平方米,F南墻殘長135米,北墻殘長約120米,南、北墻垣夯筑,東、西墻借天然石巖、山崖及夯筑在石壁間的墻垣構成,基寬6.5米,殘高3.5--6……[詳細] |
![]() | ?瞥侵 位于夏河縣桑科鄉地倉村東南1.4公里。處于大夏河與大納襄河交匯之北的三角臺地上。城依地勢而土石混筑,平面呈不規則多邊形,分布于前、中、后三級臺地,南北長142米,東西寬140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F存墻垣殘長500余米,墻體夾棍版筑,基寬4米,殘高4.5米,頂寬1.3米,夯層厚0.1--0.14米,部分在溝壑……[詳細] |
![]() | 華年城址位于舟曲縣立節鄉花年城村東南約1.5公里。又名華嚴城、華陽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450米,南北寬約390米。面積17550平方米。尚存墻垣總長400余米,墻體夯筑,基寬7米,殘高4.7米,頂寬3.5米,夯層厚0.1--0.18米,夯層中夾橫木。城四角有烽火臺7座,最大一座為四棱臺體,底邊長16米,寬8米,高……[詳細] |
![]() | 李氏家族墓地位于臨潭縣新城鄉張王堡村北2公里。是一處家族墓地。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為明代“鎮守洮州榮祿大夫僉右軍都督”李達家族墓地。地表原有陵園建筑,已毀,封土夷為平地。原有“奉敕鎮守洮州榮祿大夫僉右軍都督李公之墓”墓碑,已毀。墓葬保存較好,對研究明史有重要價值![詳細] |
![]() | 李將軍碑位于卓尼縣卡東鄉安布族村西邊的臺地上,F立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館的碑亭內。碑用紅色細紗巖雕成。碑身高4.95米,寬1.32米,厚0.5米。靈龜座(頭殘)高0.7米,寬1.32米,殘長2.1米。碑額以三層迭裝(共12條龍)的二龍戲珠和騰云噴水高浮雕為飾,正中刻“唐故大將軍李公之碑”九個隸書大字,字體奔放勁健。碑兩……[詳細] |
![]() | 臘子口戰役舊址位于迭部縣臘子口鄉臘子口村內,是紅軍與國民黨軍隊曾激戰的地方。臘子口是岷山支脈迭山上的一處隘口,長30米,寬3米,兩壁絕峰對峙,高聳入云,周圍崇山峻嶺環拱,臘子河水流湍急,地勢十分險要,是甘、青、川三省藏區通往漢區的門戶。1935年9月16日,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長征途經臘子口天險,經……[詳細] |
![]() |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館成立于1986年,位于合作市舟曲東路20號文博大廈,隸屬于甘南州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博物館占地面積4265平方米,建筑面積2298平方米,展廳面積601平方米,館藏各類文物2381件,其中珍貴文物185件,以民族民俗文物為館藏特色。舉辦有“歷史文物展”和“民俗文物展”共兩個基本陳列,年接待觀眾5……[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