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漢中市旅游

漢中市旅游景點介紹

淡家嘴遺址
  淡家嘴遺址,新石器時代,位于城固縣城北約5公里的原公鎮丁家村,系湑水河北第二臺地邊緣,距河一公里。1981年被城固縣人民政府公布為城固縣文物保護單位。遺址是1980年農民耕種時發現。-物工作者調查,該遺址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00米,采集的陶片標本能看出器形的有:泥質紅陶缽,分尖唇和園唇兩種;泥質彩陶盆,斂口侈沿,鼓腹,飾園點三角連弧紋;夾砂紅陶罐,分斂口侈沿,直口平沿和斂口凹沿等,泥質紅陶尖底瓶,直口重唇,細頸;在夾砂紅陶中,除飾粗繩紋外,還有細繩紋間凹狀指紋。石器有斧一件(殘),只存刃部;杵一件,利用長扁圓形自然石坐做成,小端有使用痕,長12.3厘米。從陶片分析,該遺址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詳細]
瞿家大院建筑群
  瞿家大院建筑群,時代:清,地址:漢中市寧強縣青木川鎮東壩村。第七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A區:東至瞿氏東院外墻外擴40米,南至瞿家大院生產-消防渠外堤南沿外擴80米,西至瞿氏西院外墻外擴40米,北至瞿氏祠堂后墻外擴30米。B區:A區四周外擴10米。……[詳細]
寧強羌人墓地
  寧強羌人墓地 寧強乃氐羌故里,當地羌人居住史已有三千余年,現今分布于陜西略陽、寧強一帶的羌族是13世紀西夏被滅后的主要分支之一。2008年,寧強被列為國家羌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境內現已查明的古羌人墓地100余處,其中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及研究價值的古墓葬有50余處。其墓葬建造技術和建筑形式是見證羌族悠久歷史的最好證據。豐富的墓葬文化構成了頗具地域特色的獨特景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詳細]
漢中東塔
  漢中東塔,又稱凈明寺塔,位于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東關街道,地處東關正街凈明寺院內,是舊時漢中的標志性建筑,曾與飲馬池構成“漢中八景”之一,稱為“東塔西影”。屬于南宋方形十三級密檐式磚塔。凈明寺始建年代不詳,明洪武八年(1375年)重建,清代重修,20世紀后半葉曾改設“東塔小學”,2000年維修,恢復寺院格局,由前殿、后殿和東西廂房組成,建筑面積720平方米。塔建于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年),后世有修葺。原為十三級,1953年維修時去除坍塌的頂部兩級,恢復塔剎。現塔十一級,殘高16.5米,底邊長4.37米。塔身底層特高,正面辟券門,內設小方室,高約3米(今已封堵)。以上各層實心,逐層收減高寬。層間疊澀檐下施一排菱角牙子。二層以上均四面當中辟券龕,內置立磚一塊(原當有供奉),龕兩側各砌單……[詳細]
青木川魏氏莊園
  青木川魏氏莊園為魏輔唐的府第,魏輔唐就是魏氏莊園的莊主,魏輔唐是窮苦農民出身,在財主家扛長工,為東家的千金所愛,東家無奈認同,并劃給了魏輔唐在青木川的財產。而魏輔唐擅長經營,更加富足,成為青木川首富大戶,統領了鎮上事務,先后娶妻納妾六人。同事板著手指頭列舉了魏輔唐不同凡響之處:一是雖然魏輔唐本人目不識丁,卻興資辦學,建起了輔仁學堂,并義務教學,不收學費;二是修路架橋,幫貧扶困。逢節送米面油與鄉鄰,逢雨天在風雨橋上掛上蓑衣草帽草鞋,供人使用;三是允許種植罌粟,卻從不染指,更不許手下人和鄉鄰隨心所欲;四是廣開財源,善待八方商客;五是待人寬厚,從其手下去參加革命的回來,禮賓相待,敬請上坐,滿足了來賓所提出的軍餉幫助,出錢籌糧;六是帶團丁和-一舉投誠革命。1952年,魏輔唐在鎮反運動中被定為惡霸土匪……[詳細]
青木川老街建筑群
  青木川古鎮位于陜,甘,川交界處。是一個一腳踏三省,雞鳴響三省的地方。現保存古樸獨特、雕梁畫棟、風格典雅,古建筑房屋260余間,是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遺產,已于2001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筑群是以魏輔唐新、老宅院、回龍場老街以洋房子、輔友社、船形屋為主體的所有清代和民國建筑及輔仁中學禮堂。古鎮現存的古街回龍場,系明成化年間所建,東西長800多米,寬50余米,街道寬4米,總面積達4萬余平方米。古街上近百家人戶的房子都是四合院,二進二出的兩層結構,保存度達80%。古鎮保存最為完整的是魏氏宅院,系民國年間知名紳士魏輔唐所建。現遺存有魏氏宅院兩處,商貿用房5處,遺留其倡辦中學一所,總面積達10000平方米,保存度達85%。臨近8公里處有明清時瞿氏、魏氏、趙氏、屠氏祠堂,并有立碑刻字,保存度……[詳細]
漢中蔥灘國家濕地公園
  陜西漢中蔥灘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陜西省漢西林業局廟坪林場轄區內,公園內具有秦嶺林區面積最大,生物多樣性豐富且最具保護價值的森林沼澤、沼澤化草甸、灌叢沼澤及永久性河流濕地。是目前陜西省唯一一家國家級森林沼澤濕地。公園總面積710.8公頃,其中濕地總面積243.9公頃,濕地率達34.3%。森林覆蓋率97%。也是國家重點生態保護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的水源涵養區,2015年底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單位。蔥灘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秦嶺山脈的南麓,是“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具有極高的科研和科普價值。海拔在1600米~2621米之間,整體地勢北高南低,溝谷交錯,公園及周邊林草繁茂,原始的云冷杉森林遮云蔽日,動植物和水資源豐富。據資料統計,公園及周邊區域共有種子植物85科328屬579種。有國家Ⅰ……[詳細]
陜西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
  陜西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西起西鄉縣沙河鎮馬蹤村,東至城關鎮喬山村,規劃總面積1744公頃。其中,濕地保護保育區面積839公頃、濕地恢復重建區287公頃、宣傳展示區面積478公頃,合理利用區面積125公頃,濕地管理服務區面積15公頃。濕地公園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有野生種子植物738種;有野生動物271種。其中,魚類49種、兩棲和爬行類20種、鳥類155種、哺乳類47種。4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朱鹮、大鴇、金雕在此嬉戲覓食,占全省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總數的25%。大天鵝、鴛鴦、灰鶴、大鯢等1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在此小憩或安家落戶常駐。 項目意義陜西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所處的牧馬河,是漢江主要支流之一,被列入《陜西省重要濕地名錄》加以重點保護。同時,牧馬河濕地也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漢、丹……[詳細]
桑園自然保護區
  陜西桑園自然保護區是2002年8月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后于2009年9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于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東北角,處于秦嶺中段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群的西緣,東部緊鄰牛尾河自然保護區,南鄰摩天嶺、板橋和盤龍自然保護區,西部與屋梁山自然保護區和青木川自然保護區相望。桑園保護區處于相鄰幾個保護區的中心地帶,是秦嶺中部大熊貓種群向西擴散的必徑之地。保護區總面積13806公頃,其中國有林9342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67.7%,集體林4464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32.3%。功能區劃:核心區為8769.02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63.71%;緩沖區為2620.69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8.98%;實驗區為2389.33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7.31%。桑園保護區……[詳細]
110、漢中民俗村 AA
漢中民俗村
  漢中秦巴民俗村是西北林業設計院設計,漢中市人民政府批準立項的新興人文景觀旅游產業。該村距市中心9公里316國道旁,坐落在漢中市漢臺區宗營鎮萬畝花卉苗木基地內,是一處集休閑、度假、旅游、園林景致觀光為一體的游覽勝地。漢中秦巴民俗村以弘揚民俗文化為特色,采用園林和仿古建筑生相結合的建筑風格,成為漢中民間文化匯集基地。民俗村里建有文化長廊、漢中碑林、漢中民俗館、仿秦俑館、天漢同樂園、兒童樂園、石林園、垂釣池、游泳池、游湖、休閑和文化廣場、漢樂宮娛樂廳、偉人廣場、棋牌茶藝、美容美發、商務中心等。村里設有有線電視系統和電話自動交換系統,24小時供應熱水。客房部按四合院、標準間布局,可同時接待200多人住宿。餐飲部有各種民俗風情雅間和宴會廳、設施先進、服務優良的大、中、小會議室和多功能會議廳,可舉辦各種……[詳細]
棧道漂流景區
  棧道漂流景區是留壩旅游的三張“名片”之一。留壩素有“中國棧道之鄉”、“古棧道博物館”之美譽,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尤其是建于西周時期的古褒斜棧道,被譽為“中國第一棧道”。近年來,留壩縣委、縣政府依托 褒斜棧道豐厚的文化積淀和良好的水域資源,傾力打造“中國棧道第一漂”。2012年以來,景區以創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為抓手,從旅游交通、游覽、旅游 安全、衛生、郵電、旅游購物、綜合管理、環境質量8大類131個項目,完善景區配套服務設施。先后投資2700多萬元,建成了上下仿生態漂流碼頭、漂流山 莊、休閑廣場、游客中心、康體沙灘及水上娛樂設施,完成了武關驛中心街道和漂流沿線的民居改造工程,扶持發展棧道農家50余戶,積極打造武關驛倒水灣薰衣 草莊園等旅游節點,基本形成了集棧道觀光、漂流體驗、水上……[詳細]
112、佛坪熊貓谷 AAAA
佛坪熊貓谷
  佛坪熊貓谷景區位于陜西佛坪縣城以北20公里108國道旁。地處秦嶺大熊貓走廊帶和觀音山自然保護區境內,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景區內峰嶺疊嶂,溪水清澈,奇石靈異,林木蔥郁,山花堆聚,時而碧潭映石,時而飛瀑跌雪,時而峭壁陡立,時而曲徑通幽。觸耳溪鳴鳥叫,使人心曠神怡。三疊泉、二龍戲珠、女兒灘、雙心池等景點渾然天成,三圣峰、母女峰、棲云峰等天趣神功。秦嶺大熊貓野化基地中,熊貓憨態可掬;金絲猴大峽谷里,金絲猴群在樹枝靈俏飛躍;紅腹錦雞園內紅腹錦雞等雉雞美麗驚艷。景區集秦嶺山水之幽、靜、秀、奇和珍稀動植物于一谷,“秦嶺之窗、熊貓家園”的美名遠揚,是踏青、休閑、避暑、養生、攝影、娛樂的最佳去處。……[詳細]
南鄭南湖景區
  南湖風景區屬于國家AAA級旅游區,位于古城漢中西南16公里的漢山南麓,距西漢高速南鄭出入口13公里。景區交通便利,有省道211線橫貫景區;景區規劃面積6.56km,水域面積1109畝;植被保護良好,森林覆蓋率達84%以上。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暖秋爽;景區地貌復雜,山勢優美,七溝八梁、六十八個山嶺上綠樹成蔭、四季常青。松、柏、竹、杉、桂、茶樹等遍布山坡,與碧綠的湖水相呼應,孕育出了“青山碧水,松濤竹海,鳥語花香”的自然美景。南湖風景區是在1982年成立的南湖公園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1986年更名為南湖風景區,1993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3年底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區。景區主要景點有:攬月樓、動物園、陸游紀念館、雄獅亭、大石園等。游樂項目有卡丁車、太空飛車、海盜船等十多家。近……[詳細]
中國最美山村
  中國最美山村位于留壩縣玉皇廟鎮,這里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其中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道路”的高江路,是一條形成于半個多世紀前的高等級山村公路,從高橋鋪到江西營全長39公里,公路兩旁植被覆蓋以杉樹、銀杏樹、金絲柳為主。環境幽靜,一年四季景色如幻,春來新芽初綻放,夏來綠蔭猶蔽日,秋來金色溢山林,冬來銀裝添素裹。沿途田園風光、涓涓溪流、農家別院、銀杏成林、鳥鳴花香等,讓人恍若走進世外桃源。沿路有景點6個:月亮灣花谷里群芳爭艷,蜂飛蝶舞,有可供休憩的涼亭、賞花的觀景步道及嬉耍的戲水區,給游客在賞景的同時增添別樣的休閑樂趣;銀杏觀光園占地100畝,園區內有觀光步橋,在這里可以看到銀杏的葉綠成蔭、黃金滿園、杏果一樹等不同季節的風光;位于西河口的“子孫滿堂”古銀杏,有著四千多年的樹齡,胸徑為4.4米,高29米……[詳細]
略陽響水溝
  響水溝位于略陽縣城東南16.4公里的何家巖鎮觀音堂村,溝口距勉康公路(309省道)約300米,常年流水,因水沖石壁聲響震天,回音悠遠,故名響水溝。這里山嶺青翠,層巒疊嶂,飛瀑流潭,風光宜人。沿溝溯源而上,溝長約4.5公里,有30余處石潭、瀑布、怪石,整條溝里的床皆由巖石構成,在水流的沖刷下,形成了不同形狀的石溝石壑、石槽石盆、石盂石坑,形狀各異,非常有趣。石坑由水流沖擊形成,底圓壁陡,積水成潭,出水處有一開放形壑口,人可進入其內。有多處需攀爬巖壁而上,其難、其險不亞于華山之途。響水溝以“新奇、驚險、夏涼”為特色,溝深水急,潭多路曲,適合獵奇、探險,很刺激,很爽快,同時溝內有浩瀚的竹海、清朝末年的土寨、練兵的賽馬場,還有珍惜的動植物,已列為省級生態建設示范項目。平均海拔1300米,年降雨量11……[詳細]
略陽仙人洞
  仙人洞(也稱“八仙洞”)地處略陽縣白水江鎮長峰村,位于略陽縣、徽縣交界處,靠近嘉陵江、寶成鐵路和309省道(略徽段),景點面對嘉陵江和古仙人關、古吳王城遺址,山河壯觀,風光綺麗。洞內巖容地貌發育良好,保存完整,規模宏大,造型獨特,且在三個大洞之內,大洞套小洞,洞中又有洞,相互連接,深入山體,神秘壯麗,五顏六色的石鐘乳、石筍密布在曲折離奇的洞穴中,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歷史上宋代名將吳玠、吳璘集兵附近鎮守仙人關,抵御金人達40余年,至今留有古遺址。附近有前龍山,位于略陽縣白水江鎮北,東倚江鎮八景之一藥水療疾,北靠白羊仙子之府邸洞天;自青崗峻嶺委婉而下,形似巨龍入水,直奔嘉陵,其間松柏密布,花草叢生,空氣怡人,景色清幽,宛若仙境;有“無此山而嘉陵不秀,無此山而江鎮不美”之說。在長峰村北側,與……[詳細]
王富溝溶洞群
  王富溝旅游景區以豐富的溶洞群而聞名遐爾,這里自然風光優美,數十個深不見底的大型溶洞分布在山間,地下的暗河、天洞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溶洞內天然形成的鐘乳石,色彩斑斕,呈現出形態各異的人物、動物、器皿造型。王富溝溶洞群位于略陽縣城南10.5公里白雀寺鎮蒿壩村,沿中營的橋入溝,伴著蜿蜒山路的是流水潺潺的小溪。溪水清冽,途中有小型的瀑布景觀,潭水幽深,蔥郁的樹影倒影在水中,魚兒悠閑游動,岸邊山花爛漫,山峰奇秀,一路上山明水秀。到達溶洞區域,險峻秀麗的仙鴿嶺絕對是不容錯過的景致。山路蜿蜒纏綿,空氣中有淡淡的草木和野花的香氣,登上頂峰,群山,溝壑,山溪皆在腳下,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快感。王富溝溶洞群最為出名的當然是霄洞了。洞內鐘乳石錯落有致,形成了惟妙惟肖的人像,動物像,還有天然形成的石鼓,敲……[詳細]
西淮仙湖
  西漢水又名犀牛水、濁水,發源于甘肅省天水的齊壽山,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西淮仙湖”素有“略陽八景”之一的美稱,是由葫蘆頭水電站攔河筑壩形成的人工湖,長約3公里,面積近4平方公里,葫蘆頭水電站位于略陽縣城以西42公里的西淮壩鎮賢村村,于2002年10月建成發電,站址及庫區均在西淮壩鎮境內,是一座具有水量調節能力的閘壩式電站,水庫壩高43米,壩長196.5米,總庫容1874萬立方米,總裝機3*3.2MV,年平均發電量50.03GWh。庫區全長11公里,雄偉的大壩、平靜翠綠的湖水鋪展在長長的峽谷之中,蘆葦叢生,魚鳥成群,生態環境優良。清澈碧綠的湖水與周圍的自然山色融為一體,加之獨具特色的農家樂,景色十分可人,別有一翻情趣,是休閑、度假、垂釣、觀光的好去處,可開發為一綜合性水上樂園。西淮仙湖上的賢村……[詳細]
李白手植銀杏
  在略陽縣白水江鎮的青泥河小學院內,至今還存活著兩顆千年銀杏古樹,一雌一雄,雌雄相距8米而生,碩大無比。雄樹高28米,莖圍8.3米,冠幅283 平方米,樹上寄生一株碗口粗的巖桑,主干氣宇軒昂,生機勃發;雌樹高20米,莖圍3.2米,冠幅154平方米,青翠雍容,年年結果 150 多公斤。據考證,這兩株銀杏樹距今已 1300 多年,傳說為李白親手所植。當地人傳說,李白當年隨父入蜀,翻過青泥嶺后,晚上歇息在青泥嶺下的一座寺廟里,當時叫琵琶寺,又叫濟善寺。方丈見李白奇才之相,次日清晨離別時,懇請李白親手種下兩顆銀杏樹以作紀念。經過1300多年,今已長成參天古樹。琵琶寺(濟善寺) 因辦學逐步拆毀,已蕩然無存,其原址上新建一所學校,就是今天的青泥河小學。一說李白當年隨父入蜀,年少聰慧,因有感于蜀道艱險奇絕,……[詳細]
略陽南山生態園
  南山生態園(公園)位于略陽縣城南嘉陵江畔的南山(古稱“翠屏山”)上,實際南山是民國或建國后民眾對地處城南翠屏山的一個俗稱。南山生態園內植物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多產灌木、喬木、苔蘚,以野生植物為主,周圍被茂密的樹叢包圍,終年鳥語花香,時常有松鼠、蛇及各種飛禽,云雀、畫眉、紅嘴雀等。山梁上有南山古塔(俗稱“風水塔”),共計七層,通高25米,始建于清道光年間,塔基坐南向北,平面呈六角形。向縣城背靠山坡,塔距略靈公路垂直約500米。可俯瞰嘉陵江、八渡河、玉帶河和略陽全城風貌。以特有的質地和造型而成,以補風水,點綴人們的生活環境,創造與大自然相吻合,更顯得風景瑰麗、壯觀。南山塔是山城略陽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現經重新修葺,并配以各種彩燈,夜晚南山塔就像一顆閃耀的明珠,成為一大景觀。古塔旁還建有一個漢白……[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第1页中文字幕在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啊啊啊舔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第一页 | 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 |